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立德树人铸师魂

立德树人铸师魂

——记我的二位老师

兰草||北京

我的文学之路承蒙二位老师的引领,一位是教我初中语文的陈卫之老师;一位是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教文选及习作的傅德岷教授。几十年过去了,我一路风尘地行走,师者的教诲、风范,落下一地的记忆。

小的时候,我不明不白地被父亲送到村小学读书。一年后,我又糊里糊涂被父亲转学到忠县煤矿子弟学校读书,因父亲是煤矿工人,沾了点光,才走进这所相当于现在的“贵族学校。”高小毕业,因“文化大革命”开始,子弟学校就和所在地万朝乡小学合并,小学附设初中班,任我们语文课的是陈卫之老师。

第一天见陈卫之老师来上课,一副高度近视眼镜架在鼻梁上,宽阔的额头,国字脸,身着国服,中上身材,表情严肃,说话声音响亮,整个教室鸦雀无声,同学们都在等待老师的开场白啦!陈老师放下教本,将自己的名字书写在黑板上,这也好像是顺理成章的事,已成新任课老师自我介绍的一种习惯,然后转入正题上课。那时,自我感觉还好,不存在偏科,对语文没有特别的兴趣,为了多识几个字而已,想法就那么简单。后来在一次作文课上,陈老师把我的作文在班上作范文评讲,说我恰到好处地运用成语,使文章增色不少。至今我还记得那个成语叫“山雨欲来风满楼”,当时是翻成语词典的,更不知道是出自唐代诗人许浑诗句:“溪云初起日沉阁,山雨欲来风满楼。”兴趣就是那么一瞬间形成,为我人生道路点燃一盏写作的灯。

初中毕业后读高中,那时是实行学校、大队、乡政府三级推荐。无论我的表现,还是学习成绩,都在班上名列前茅,学校没有理由不推荐的,我就满怀期待上高中。可是,其他的同学都按时上学,我还傻乎乎地等通知。父亲实在没有耐心等待,到乡政府打听,才知原来是被别人顶包。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父亲带着我又去学校找原任语文课的陈卫之老师想办法。陈老师说:“只要学校领导同意,到我班上来复读,等待机会。”在我读高中无门的时候,又是陈老师收留了我,引领我走上求学之路,到成为一名小学老师。

如果说,陈卫之老师是我写作的引路人,那么,傅德岷教授是托起我一个文学之梦,带领我文学路上奔跑的人。

1977年春,我走进了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学习,属“76”级指标,最后一批“工农兵”学员,年级分三个班,共一百三十多人,虽班上学员年龄差异大,文化程度参差不齐,但大家都不愿输在起跑线上。

教我们现代文选及习作的是傅德岷教授,中等身材,身着灰色的国服,风领扣扣得严严实实的,鼻梁上架着一副高度近视的眼镜框里透出温和的目光,给我第一印象是一位不仅知识渊博,而且是一位温文尔雅,很有亲和力的老师。讲课语速适中,深入浅出地分析《孔乙己》《阿Q正传》《狂人日记》《文学与出汗》《祝福》等文章,从人物的性格、形象到写作特点、立意、谋篇布局等,慢条斯理地分析得透透彻彻,仿佛文中的阿Q、孔乙己、祥林嫂等鲜活的人物形象跃然眼前。

听了傅老师的文选及习作课后,顿悟自己文化差距太大,才真正明白什么叫“山外有山楼外楼”,对于我来说基础差,压力大,面临更大的挑战性,有些畏难情绪。正当我理想和抱负大打折扣,元气大伤,不知从何学起时,又是因为作文帮了我,好像我与写作有缘似的,傅老师为我托起一个文学之梦。

第一次写作课时,傅老师给我们布置作文,题目自拟,题材自选。我当时的作文题目是《家乡巨变》,赞美石柱县西沱古镇建第一个港口之事,也是我亲身经历,所见所闻,立意是反应家乡交通的变化,结束西沱古镇没有港口的历史。傅老师对此篇作文加了批注和评语,大意是语句流畅……但文章题目过大,不易把握。我带着一些想法,与李明凤同学一道登门请教。傅老师很热情地招呼我俩坐,还给我们一人沏上一杯热腾腾的茶,然后给我们评讲作文,建议我将《家乡巨变》改为《港口新貌》,这样选材比较集中,更能突出主题。尤其是写作技巧、如何选题材,为什么写,写些什么,怎么去写,让我茅塞顿开,受益不少。傅老师怕挫伤我写作的积极性,鼓励我说:“你的口头表达能力比写作还强,只要坚持下去,把自己心里想的用文字记录下来,加以提炼,会写出好文章的。”

老师的鼓励增添了我写作的勇气和信心,老师的传道、授业、解惑的典范为我后来的人生架起了一座桥梁。当我一头肩负起工作、一头肩负起生活担子的时候,压力很大,曾几次都想放弃写作,又是傅老师的鼓励和他所著的《散文创作与审美》等书叩响我写作的大门,引领我在文学的道路上继续前行,用我之手书我之心,一年能在省、地报刊上留下一、二篇文章。

多少年过去了,傅老师仍笔耕不辍,满载硕果,先后出版《散文艺术论》《中国现代散文发展史》《中国古代散文流变史稿》《中外散文纵横论》等学术专著、长篇小说《魂荡华蓥——“双枪老太婆”前传》《脊梁——保路护国草莽英雄传奇》和散文集《旅韩随笔》、长篇纪实文学等著作60余部,发表论文100余篇,多次获全国和四川省人民政府、重庆市人民政府奖项,硕士研究生导师、散文理论家、终身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首届中国现当代文学学术带头人,功成名就,照理说应该安享晚年了吧!可是,年过八旬的傅老师,铁肩担民族正义,四处奔波,艰辛备尝,经过三年多时间,伏案研读相关的史著,自费三进三出常璩故里(今四川省崇州市怀远镇)采访、搜集历史资料,将充分的史实和民间传说融合在一起,进行分类、筛选、整理、编排,以三年多的时间,创作出版了长篇历史传记文学《方志初祖常璩》,填补了《晋书》中无常璩传记的空白,让我们有幸从字里行间领略到常璩的正气、爱国爱民、不畏权势、矢志不移,终成大器的崇高精神。

《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尽美矣,又尽善也。”这一美一善,集中体现了宽厚的爱国忧民的仁爱精神和强烈的历史责任意识。傅老师为离今一千六百多年前的历史人物《华阳国志》的作者常璩立传,谱写了一曲正义的赞歌,使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的灿烂历史文化得以传承和发扬光大。一部弘扬爱国励志精神的人物文学传记《方志初祖常璩》,将与常璩的《华阳国志》相得益彰,承载历史的重任,代代相传。

傅老师一路走来,步履蹒跚,渗透满腔心血,为当代人发掘、传承和弘扬历史文化尽心竭力,兑现了“生为华夏子孙,力求为国家民族做点事”的承诺;傅老师的一言一行,彰显了立德树人铸师魂的表率;傅老师的一举一动,堪称授业解惑的典范;傅老师待学生平易近人,爱生如子,不因师高而傲,对学生永远的称呼——“名字+同志”。

插图/网络

 

作 家 简 介

高兴兰,笔名兰草,女,重庆市石柱县人,毕业于西南师范学院中文系(今西南大学文学院),重庆市作协会员,有散文、通讯、评论几十篇散见《重庆日报》《重庆晨报》《重庆晚报》《贵州民族报》《中国民族报》《中国监察》《中国地方志》《运河》《检察文学》等报刊发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法律顾问:王    鹏
总编:琅    琅 
副总:蔡泗明  倪宝元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孔秋莉

主编:石    瑛  赵春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如何立德树人
立德树人正师风 守正致远铸师魂
高考立德树人写作素材之实然与应然作文
毕诗文:做新时代四有好老师,践行立德树人神圣使命
由“立德树人”想开去
小学教师如何立德树人?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