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散文||远去的老油坊

远去的老油坊

记忆总是带有偏见和情绪的,时间的流逝,把那些不尽如意的回忆抛在了静止,而那些曾经的美好,静下心来品,总能勾勒出几多幸福。

和邻居老刘走湖,还没到湖心,他就谈起了老家的芝麻香油,把嘴一抿,脸上显摆出美妙的笑容。朝霞映着他的笑脸,如同太阳花一样鲜艳,幸福就像清泉的波纹,从他嘴角的小旋涡里溢了出来,漾及满脸。他想验证他的笑是发自内心的,刚回到家就送来一瓶香油。那瓶麻油的醇香,让我想起了家乡的胡麻油。

家乡人吃的是胡麻油。我国古时汉人对西北民族统称为“胡”,传说张骞出使西域时带回的种子被命名为“胡麻”,胡麻油的得名是不是由此而得,没有考证过,但在植物油中,胡麻油的亚麻酸含量是最高的,所以也叫亚麻籽油。史料记载,胡麻油可祛除一切痼疾,还有返老还童、长生不老之功效。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胡麻油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能引起了医疗、食品、农业等许多领域科学家的关注。

小时候最爱去的地方是村里的榨油坊。每到冬天,每个生产队收割回来的胡麻全都堆积在油坊,村书记挑选一个黄道吉日,杀只大红公鸡,敬天敬地,感恩上天恩赐。接下来,开榨仪式就交给了榨油师傅韩保国。母亲常跟我说,方圆十里八里,韩保国是最好的榨油师傅,他在村里的地位和书记不相上下。韩保国的嘴里叼着旱烟袋,铜锅铜嘴木柄,冒出的青烟呛得他连咳几声,这才把烟嘴在鞋底上使劲敲打,烟灰抖落在了地上,他不紧不慢点燃了油坊的灶火。灶火点起来后,除了最后收榨,不论刮风下雨,中途是不能熄灭的,油坊里的灶火越旺,预示着红红火火年景的生生不息。

上好的胡麻油要挑选好成色的胡麻,红色饱满的胡麻籽出油率高。胡麻籽好不好是老天爷决定的,榨油师傅能改变的是炒胡麻的技术。韩保国没有人教,也没有拜师傅,听说他年轻时就在旁边看了几眼,居然就成了炒胡麻的一把好手。炒胡麻需要两人配合,一人烧火、一人用铲子翻动,翻动的动作慢了,就会出现锅底糊锅边生的现象。刚入锅时需要大火,等颜色慢慢变深,开始小火温炒,而且柴禾也不能是木柴,木柴火劲儿大,胡麻秸或豌豆秸最好,火苗较弱,村里多的就是那东西。韩保国在炒胡麻籽时,两眼只盯着眼前的那口大锅,大概八成熟时,他就从锅里捞点胡麻籽,放在灶台上,用一个小木头捣碎,他要看炒出的胡麻籽成色,从粉碎的程度判定还需要炒多久。直到完全炒熟后,他又麻利地将炒好的胡麻籽放到大碾盘里面,套上牛,蒙上牛的双眼,在牛身上“啪”的一鞭,牛便不紧不慢地围着碾盘转圈子。

胡麻籽碾成了粉末,盛放在大蒸屉里慢慢蒸。油坊里面蒸汽冲天,很快就被雾气笼罩,只听见韩保国的吆喝声和三四个青壮年不停的应答声。家乡的冬天冷,榨油坊的外墙沿下挂满了冰凌茬,在阳光的照耀下,冰凌化成水珠,滴在手心,冰水冷得直打哆嗦,这也是吸引我们到榨油坊的玩趣,常常和伙伴们故意站在油坊外,一边吸着寒气,一边闻着油坊里冒出的香气,有时还要爬到碾盘上面去坐一坐。韩保国也乐得让我们坐,说是加大了碾盘的压力,碾籽速度快一些,还可以帮他们随时抽牛一鞭子,使牛走得快一些。榨了油后的麻饼可以吃,我们去了,榨油师傅会凭着情绪每人给几片,尝尝油香的味道。在那饥饿的年代,那也足以算得上是一种美味了。

跟随韩保国榨油的几个壮汉都是精挑细选出来的,他们不仅仅有力气,还有根正苗红的思想,炸出的油是公家的,他们不能有半点私心。家乡有句俗话,男不习麻,女不进榨。油坊里像个蒸笼,即便是冬天,榨油的壮汉也个个都是赤膊裸体操作,凉快不说,他们也怕那身破旧的衣服沾了公家的油。村里的女人谁都不会轻易踏进榨油坊的门,那些有损形象和体面的事,谁都知道哩!

油坊里最热闹的场面是撞榫,三四个赤膊大男人,一人双手紧握撞杆尾部,另外几个人双手紧握撞杆中间,一起喊着号子,唱出的号子调还没有落地,几个人一齐用力,使劲把撞杆往后拉,撞杆的尾段快要到了地面,才把包着重重石头的撞头高高抬起,然后使出全身的力气往前撞,发出“呯”的响声,那声音能传几里路远,响声越大,人们的心里越踏实,因为那声音上演着出油率,出油多了,分到家的油就会多些。

在巨大的撞击力下,木榫被一根一根地撞进去,榨筒里的麻饼被越挤越紧,金黄色的胡麻油顺着铁环的缝隙流淌出来,先是一点两点地滴,后来慢慢的流成线,发出浓烈的香味。要是油出得好,几个赤膊男人便停下来坐一起,用搭在肩上的发黑的毛巾胡乱地擦去脸颊的汗水,取下各自裤腰带上的旱烟袋,划根火柴点上旱烟。韩保国舍不得用火柴,火柴要留给女人生火做饭,他依然用打火石点旱烟,擦出的火星飞溅出来,像天上的流星。几个男人贪婪地猛吸一顿旱烟,时不时吼叫几声荤段子,他们取笑的对象大多是老实人王士贵。王士贵的家里兄弟多,他年纪不小还没讨上女人,穷得穿不上裤头,在油坊里干活都是一丝不挂的。一个后生拿起一根棍子,在他面前比比划划,王士贵的面孔涨得通红,他用特殊的方式应对各种嘲讽。过足了旱烟瘾,该耍笑的也笑过了,众人再扯起撞杆对着尖头木榫一阵猛撞。胡麻油在自行流淌,韩保国凭着经验,确定可以收工了。

王士贵习惯性地留在油坊,他要等到油流干断线后,把木榫一根根地松掉,取出麻饼,重新准备第二天活计。一连串的事情完成后,王士贵肚子饿得咕咕叫,他想起了家里带来的莜面。王士贵起了“贼心”,糊里糊涂想起了吃炒莜面。油坊里不缺的就是油,他舀起一大马勺的胡麻油,浇在了莜面上,乍一看,莜面几乎泡在了油里,他不顾一切地吃了下去,肚子鼓得像皮球,越涨越大,天还没有亮起,他活生生地涨死了。王士贵死了,村里没有谁埋怨他,都说他的命是和油坊连在一起的,于是还多了几份同情。

逝去的永远停留在人们的记忆当中,留给活着的人是沉甸甸的享受。夜幕降临,皎洁的月光洒在村里的石板路上,路面上也在泛着淡淡的光,村里的高音喇叭打破了那份宁静,先是反复唱着《大海航行靠舵手》曲调,紧接着传来书记的喊叫声:“社员们,抓紧到油坊门口集合分油!”踏着书记的喊声,街上也流动起热闹的空气,人如潮流,人人笑容满面,有挑着桶的,有拿脸盆的,也有专门看热闹的,潮水一般涌向油坊。奶奶带着瓶瓶罐罐走进人群中,她的脚是封建思想的产物,三寸小脚,走起路来却不比大脚的女人慢,她紧赶慢赶还是落在了人后。

估计全村老少到的差不多时,书记开始点起了名字,同时宣布了分油的规则。奶奶的期望值过高,带去的瓶子用不完,拎着几个空瓶灰霉土脸回来了,嘴里还不停叨唠着“该着哩,该着哩!”原来,惯常年底分油,生产队都是按照劳动力来划分,这次,队长特意给王士贵家多分了一斤的量,不是奖赏,而是安慰,毕竟王士贵家少了个壮劳力,再说队里的油坊还缺了个顶事的人。对于这件事情,就连我霸道的奶奶都觉得队长做事是公平的,要是往常分其它东西时,少不了奶奶的几句骂。

奶奶把分来的胡麻油倒进坛子里,空瓶子倒立在坛口,一点油都不会挂壁,取张塑料纸覆盖,用一根细麻绳把坛子扎严实,这还不算,还要在坛子上撒一层土做记号,生怕偷喝她的油,还常常用王士贵喝油的事情吓唬人。

记忆中,那坛胡麻油是奶奶的命,平时家里是很少吃的,常年没有菜可炒,吃的土豆不蒸就煮,只有逢年过节炸油糕时,胡麻油才能派上用场。奶奶常说:“四十里的油糕,三十里的莜面,二十里的荞面饿断腰。”那时我还小,直到后来才懂得这些话的意思,吃顿油炸糕能走四十里地,吃顿莜面能走三十里地,荞面容易消化,走上二十里地就会饿得天旋地转。难怪每到秋收时,奶奶总是会做些扛硬的东西给家人吃,那段日子,下地干活耗体力,稀汤寡水的即使家里吃饱了,走到地头也就耗费的差不多了。油糕最扛硬,家里吃不起,吃得最多的是糜窝窝,搭配一锅蒸土豆,糜窝窝进了嘴里,越咀嚼越像烂泥巴,要不是土豆的滑润是难以下肚的。爷爷和榨油坊的师傅韩保国有私交,时不时会去油坊偷要碗油渣割(出油前的胡麻糊),奶奶掺和进糜窝窝,给那个黑疙瘩增添了香味,一碗油渣割能让奶奶停歇几天的骂,爷爷在奶奶面前抬起了头。

莜面同样很紧俏,奶奶也不舍得吃,偶尔做一顿,也要擦一大缸的土豆丝,做成莜面炖炖,或者莜面饺子,还要看她的心情,她心情好了,就会舀一勺胡麻油,除了烩一锅土豆,还会用筷子粘几点胡麻油,放进沾莜面的腌菜水里,碗里漂着油花,吃起来就没了计量。我常常哄奶奶开心,给她挠痒痒,给她倒泔水,奶奶高兴,她会把一根蘸着油的筷子让我舔舔,那点油水足够让我止饿。奶奶咽气前啥也没有交代,只告诉母亲,她还藏下一坛胡麻油,埋在了下窑洞的水瓮下,望着过期的胡麻油,母亲欲哭无泪。

老人们都说,患有肺气肿、支气管炎的人,睡前和起床后喝一口胡麻油,咳嗽能明显的减轻。父亲患的就是这种病,冬春两季最煎熬,父亲咳得一口赶不上一口。母亲想起了土办法,常给父亲滴几滴胡麻油,父亲的咳嗽果然缓解了许多,父亲撑到了改革的号角响起。家里分到了土地,父亲叮嘱母亲多种莜麦和胡麻,尽管这两种庄稼产量低,他也要看着家人吃顿油炝盐汤蘸窝窝。如果这个愿望能实现,他死了也能瞑目,吃顿饱莜面,大勺舀油,那可是他躺在炕上的梦想。

从胡麻籽进入油坊,到流淌出色泽金黄、清香四溢的胡麻油,确实是个辛苦而又欢快的过程,那种营生,能击碎一代代年轻人的豪情。油好吃,谁都不愿意走进油坊。那种极为原始的榨油方式,粗犷,豪放,还捎带有几分野性的意味。那低沉的号子、有力的撞击,奏出一曲山村里最朴素的交响乐,带着胡麻油散发出的清香,悠久绵长。

村里的榨油坊倒了,倒在了私有化的年代,老油坊像是一个水头村的标志性符号,威严耸立在村的前街,只不过已经千疮百孔,犹如一个失去自尊的老人,毫无体面地存续着。本家姐夫舍不得让传统压榨手艺失传,他以为,只要老油坊还在,“木龙榨”还在,就表明水头村胡麻油的历史在延续,油香就不绝。可是,榨油师傅青黄不接,尤其是包饼师傅,如今已经很难找到,而年轻人又都不愿意学。姐夫固守这座老油坊,秉持着千百年流传下来的传统,既然没人愿意选择这繁重而又相对低效的传统木榨,他干脆花钱买了套机械设备,效率高了,但村里的人都说,他榨出的胡麻油,远不如原先的醇香。

村里人开始吃各色色拉油,姐夫的油坊门口用不着排队了,早年的门庭若市的场面碾进了历史长河,他这才想起故去的榨油师傅韩保国,甚至后悔当年没有去油坊学艺。他一下子明白了什么,脸上的肌肉一阵剧烈地抽动,悔恨的泪水划过脸庞,他使劲抓着胸口的衣襟,恨不得将自己那颗痛苦的心抓出来。

勉强是没用的,得不到的终究是虚幻。姐夫更加明白,传统木榨的榨油效率比不上机器,但榨出的油,却有着不可取代的地位,它比机器多了一层人情、一种文化、一道传承。

我又想起了邻居老刘,他对家乡小磨麻油的眷恋,已经到了痴心不悔的地步。原来,自己喜欢陈旧的东西,是因为那上面有时间的味道,有曾经的痕迹。时间的沙漏,沉淀了我欢喜的过往,拾捡起旧时光散碎的叶片,湖面,在晨光的照耀下,闪烁着点点星光,彼岸的花儿越开越艳。

插图/网络

作者简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探秘常善沟的古老榨油法
木榨榨油技艺探源
【阅读悦读丨图志】实拍内蒙古最后一个老油坊
童年记事
百年凤凰碾的传说
洪江古老的木榨油坊,你还有印象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