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女人的柔弱呆滞
前几天看一个社评,说的是Angelababy上Vogue封面的事。

“Vogue以前从来没有用中国女演员做过封面,鼎盛期的巩俐章子怡都没能拿到这样的待遇,破天荒的第一次没想到竟然给了一个流量明星。

欧美时尚大刊一直有关照社会现实的传统,光鲜亮丽的时尚明星不是虚无缥缈的空中楼阁,你能在它们的选题背后看到更多的东西。


这一次的封面专题也是这样,讲的是去好莱坞中心化,讲的是从印度到韩国到墨西哥到尼日利亚全球范围内新的影视中心的崛起,讲的是这些新兴的娱乐行业里女演员的崛起。

在美国国内这两个封面甚至引起了批评,因为白人演员还是被习惯性地放在合影正中间,亚裔和非裔环绕白人左右,倒显得报道本身也有点伪善。

但选择的这批演员确实都很精彩。

我们熟悉的斯嘉丽·约翰逊和裴斗娜就不用说了。


除了她们之外,还有印度的 Deepika Padukone,宝莱坞片酬最高的女明星。

2015年,她接受电视专访,坦白自己刚刚从几乎摧毁职业生涯的严重抑郁症里恢复过来。

那之后,她创办“Live Long Laugh”基金会,发起了一系列旨在帮助抑郁症患者康复的社会运动。

再比如 Golshifteh Farahani,曾经是伊朗的国民影后。

2008年她拍了一部美国电影,还不戴头巾出席纽约的首映式,这两个举动都被视为是对国家的背叛,从此她成了伊朗的全民公敌。

但她也没有服软,逃到法国生活,拍吻戏、拍裸照,继续挑战伊朗的社会禁忌。

在这次的报道里,这些女演员谈的大多是她们的作品,以及她们在选择角色时面临的挑战和困惑、她们对自身身份和生存处境的关注思考。

比如澳大利亚女演员 Elizabeth Debicki,一直在抱怨女演员在影视行业里受到的诸多限制。

“电影电视里有那么多不同类型的男性角色,英雄,反英雄,犯罪,惊悚,心理变态,可是对于女演员来说,可以选择的角色类型就少了很多。”

她还说,很多电影剧本里在写到女性角色的时候,都是诸如“苏珊,22岁,苗条,漂亮”或者”阿曼达,三个孩子的母亲,她是你见过最漂亮的女人”之类,一定会有关于外貌的形容词。

可如果是男性角色,就一定不会出现这样的形容,没有编剧会特地去强调他们英俊或者身材好——这个社会对于女性的价值判断,很多时候还是停留在外貌上。

这些困惑、挣扎,关注、思考,都是成为一个好演员必不可少的东西。

但这些,在Angelababy身上都看不到。

我倒也理解Vogue的用意——他们大概是想说,人气和流量也是一种力量,一种新的势力。


Vogue还是了解中国的,他们知道流量明星在中国曾经有多火:

天天霸屏,垄断微博热搜;

粉丝动辄几千万上亿,一条普普通通的口水微博能有几百万转发;

签下一个又一个国际大牌的代言,靠绿幕抠图拍一部烂电视剧就能拿几千万片酬。

这些都是现实。流量原本是优势,但轻松能够赚快钱,没有谁会愿意去下苦功。

Vogue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发现Angelababy,在它们的网站上搜一下能找到不少关于她的报道。

相比其他连范冰冰李冰冰都分不清楚的外媒,Vogue已经高出了不少。

但细想一下,Vogue还是不够了解中国,或者说有一定程度的误解。

它们不知道的是,流量明星的人气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高。

……”

以上灰色字体引自公众号假装在纽约。

公众号下面的评论还有一个说Angelababy“不是柔弱,而是呆滞”。这个评论让我有很大触动,所以才有了这篇文字。

我不关心Angelababy上不上封面,我也不关心她为什么上了封面,但我思考Angelababy之所以在没有演技的情况下还能有如此高的流量和人气,这个背后就揭示了一个问题,那就是中国大众的审美,既包括男人,也包括女人。
“柔弱呆滞”不仅仅是眼神,更是眼神背后的心理状态,“眼睛是心灵之窗”,眼睛柔弱呆滞,心灵也是柔弱呆滞的。

在很多中国的影视作品当中,“柔弱呆滞”的女性角色更能得到大众的同情和认同,“忍耐”是其中的一个体现,但凡“忍耐”到最后的女性,似乎都有一个好结局。通常不是等到浪子回头,白头偕老,就是等到一块贞节牌坊,被后人供奉赞颂。

从影视作品当中走出来的中国女性就类似Angelababy,“柔弱”“呆滞”,同样“柔弱”和“呆滞”的中国女星不仅仅她,还有佟丽娅,杨幂等。

为什么这些女星会走红?除了上述说过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另外还有:

一是媒体的舆论导向;二是社会大众的追捧。

媒体的炒作吹捧很大一部分是出于利益考虑,而且媒体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他们自身是否也同样认同那样的女星我们先不说,即便他们也认同,但他们人数太少,也构不成数量上的压倒优势。最重要的是构成压倒性作用的社会大众,社会大众之所以认同追捧那样的女星,一方面可能是他们自身也没有坚定的审美,所以被媒体洗脑(让你见识一把什么叫精英);另外一方面,可能他们自身的审美就是如此,他们就是喜欢“柔弱呆滞”的女性,媒体不过迎合了他们的审美,让他们的审美光明正大地主流化。

另外,媒体和大众的关系,很难说是谁引导了谁,以上说的是媒体对大众的引导,但也有可能大众的审美引导了媒体对女星的吹捧。

如果是这样,那么大众为什么会特别欣赏“柔弱呆滞”的女性?

社会大众有男有女。

因为目前是男权社会,所以对于女性的审美男性更占主导作用。虽然现代女人都爱说“爱自己”“女为悦己者容”,但不可否认,很多女性还是为了吸引男性去做美容护肤,健身减肥,甚至在脸上身上动刀子锯子。男性对女性的审美还是让女性寝食难安。

男性喜欢“柔弱呆滞”的女性,可能是因为“柔弱呆滞”的女性更能激起男性的保护欲,唤醒他们原始的雄性本能。换句话也可以这么说,“柔弱呆滞”的女性缺乏攻击性,看上去更容易控制。这个审美也暴露出男性的特点就是,男性普遍比较弱,他们害怕攻击性,害怕不受控的女性,他们不懂欣赏独立,强势,有力量感的女性,所以独立强势的女性在中国不受追捧。

而中国女性普遍自身不够独立,所以容易受男性审美的牵制,男性喜欢“柔弱呆滞”,女性就“柔弱呆滞”给男人看。在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就是,经常有人会对强势的女人说:“你示一下弱嘛!”“你示弱男人就会爱你了,疼你了!”诸如此类。这种“示弱”就是一种盲目的“柔弱呆滞”。

所以回到Vogue选Angelababy做封面而不是章子怡巩俐亦或是舒淇余男小宋佳等,在某种程度上可能Vogue也是在迎合中国大众,想抢占中国粉丝市场。

毕竟,喜欢Angelababy的粉丝知道偶像上Vogue封面了,应该会大肆宣传转发,如果她的粉丝真的那么多,那么Vogue不费吹灰之力就得到了大量的免费宣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Christina Aguilera 首次登上《VOGUE》封面!
《VOGUE》杂志最经典的30个封面故事 | 不要追求潮流,而要拥有风格
15年熬成顶流才30岁,手握烂牌不靠do脸就逆天翻盘的只有她...
VOGUE封面欣赏
都说Angelababy为国争光,实际上很丢人
女性健身后身材分为这几种,你能接受哪一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