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崞县风物志|田小东:生炉记

请戳享道商城

生炉记

田小东

以前公定送暖时间为十一月十五日,每到这天,公家单位的烟囱里就开始冒烟。那时特别羡慕当个公家的人,不用挨冻受寒。一般个人家庭怕生火费炭,总是实在扛不住冷冻才生火炉。父亲怕冻着他的父母,临睡觉的时候,给爷爷奶奶的火炉里,烧一些干柴。那间屋子立刻暖意融融,于是,我常常从父母的那间屋子里抱上自己的被褥,挪到爷爷奶奶的炕头。

在自个家里,有父母在,生炉子大多由他们包办。去学校就不一样了,早上六点,开始上早自习,生炉子排了值日表。俩个人一组,上自习铃声响之前,必须把火炉看好。轮到女生有家长帮忙;轮到男生,自力更生。我担心轮到自己时,手足无措,就开始帮父亲给爷爷奶奶生火炉。待到自己值日,还是有点心虚。头天晚上就准备好柴禾。次日凌晨五点,定时的马蹄表滴滴滴不住地响,我赶紧穿好衣服,带上柴禾,叫上一块值日的同伴,一头扎进黑漆漆夜幕。

当时岁数小,天黑心里害怕,但不敢说出口。两个小小的身影,肩并肩一刻不停地赶往学校。掏灰,劈柴,打炭,点火,添柴。当燃烧的柴禾,火势最凶的时候,把拳头大小的炭块相继加入,盖上炉盖。烟囱里的黑烟开始不断冲出,炭块不一会也燃烧起来。两人不约而同相视一笑,异口同声道,生着了,生着了。围坐在火炉旁,取出书包里里的语文课本,大声朗读,与熊熊的炉火相映成趣。一早上的忙碌,让我终于明白,许多事,在没亲手做之前,总会有或多或少的顾虑,但真正到了箭在弦上时候,一切困难迎刃而解。

但我还是喜欢母亲经手过的火炉,干净整洁,黝黑发亮。她常常用一块猪皮,擦抹火炉的周身。虽然当时会散发出难闻的气味,但过后的火炉崭新光亮,让人心爱。可母亲的心里却总想着我,她变着法,利用炉盘,制造许多美味来满足我。把窝头或馒头切片,垫上一层白纸,放在炉盘的四周。等待,观望,挑选。把烤黄的翻个,继续。她全身心的投入,生怕某个环节出错,影响儿子的食欲。可还是有烤焦的时候,母亲不担心这个,说是吃了眼亮。我自是如获至宝,吃得津津有味,多年后,视力丝毫不减,心里常想这都是母亲的功劳。


那个时候,就数父亲睡得迟,不解。问他,说岁数大了不瞌睡。现在想起来,不过是父亲的托词。他担心冻着我的身体。待我钻在被窝呼呼入睡,才轻手轻脚的把火蒙上。偶尔,感觉火蒙多了,盖上半个炉盖。还是不放心,半夜里翻来翻去睡不踏实。起床,趴在炉盖旁,长吁短叹,望一眼窗外的黑,拿起炉锥,照着炉子蒙火的中央扎一个孔,有烟雾微微升起,随即把炉盖全部盖上,迅速进入自己的被窝。这一刻,是假寐。眼睛闭上了,耳朵全部打开。他在听,在等。这个过程或许只有父亲知道,母亲并没有睡熟,怪怨父亲,瞎折腾。父亲一言不发。

夜静,终于被打破了。炉子里的火漫上来了,忽闪忽闪,屋子里忽明忽暗。我听不到父亲的辗转反侧。我用被子把头蒙上。

过一阵子,听到父亲对母亲说,他先起床,睡不着。炉子里的火苗把整个屋子映的火红。母亲正要开灯,被父亲拦着了。说,这么亮,别开灯,让孩子再睡一会。

窗外,北风呼呼,屋子里却暖洋洋的。父亲蹲在火炉旁,望着熟睡的我,一脸幸福。

今日推介

在文君的诗歌深处,感动你的不是诗歌的奇异美丽,而是渗透在诗质里的朴素与风情。是一种异于它诗的民族性的很少刻意修饰的诗本真。她的文字里有一种对生活、生命的尊重,有一种近乎宗教崇拜似的神性。在她的思绪里,黄果树瀑布下的村庄、舞阳河的波光、侗乡风雨桥、雅拉雪山……一一显露真容。而我们阅读的灵魂也因为高原的热忱和高远而更加的澄澈明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东】薛居美 |年画
刘亮程散文评点二则
20201029教学手记——寒风究竟如何吹彻?
繁星 | 腊月炉火
憋气炉子/薄海岚
今日大雪,红火炉温酒一杯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