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汾东风情录丨张玉虎:五穗玉米

五穗玉米

张玉虎

农村集体化的时候,我曾在生产队里当过 一段时间的保管员,每年的夏秋两季队里给社员们分粮食时,都要在场里负责过称。

那些年头里,农民们一年到头侍弄庄稼,可算下帐来一个人才能分三百来斤“口粮”。村里人苦重,一个个都是大肚汉,那点儿口粮根本不够吃,因此,在农民的眼里,粮食也就特别的金贵, 一到分粮的时候,各家各户都是户主出面,斤斤两两头高头低都要“理论”得清清楚楚。

那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期的一个秋夜,队里在场上给社员们分玉米棒子,每人一百斤。为这事,队长用心良苦:直接分棒子,是为了把折扣率定得低点儿,好让社员们手里多落两颗纯粮;选在夜里分,是为了避开公社干部的耳目,好让我在过称时手松点儿,称高点儿。

虽然那时天天受着“龙江精神”的“熏陶”,谁也能扯着嗓子喊两句“听惊涛”“公字闸”什么的,可谁也知道那些都不能顶饭吃,在现实生活中谁也不会照江水英的那一套来,而“宁亏集体,不亏个人”却是我们的办事原则。我和几个装筐子抬筐子的后生们对队长的意图领会的非常透彻,反正我们清楚,大堆上的东西又没个准数,能多给人们就尽量多给人们点儿。那天夜里来分粮的乡亲们也通过我们的行动领会到了队长的好意,对我们十分放心,不象在街头跟小贩们买东西那样两眼紧盯着称杆不放,而是任我们放多少就是多少,连称跟前也懒得过来……

也有例外的,那就是三货婶。

三货婶外号“蹦头精”,“蹦头精”是乡亲们对那种精得过度了的人的雅称。她不光“精”,还“横”,不管在家在外,她凡事从来不往下风站。那晚三货婶在厦棚里会计那儿盖好章过来时,我们已经给她称好一筐堆在那里了,正在装第二筐。一筐正好一百斤,她家五个人,应该称五筐。她一看不乐意了,不问青红皂白就大叫起来:“我还没有看称,你们就给倒在那里算他妈X个甚呢?”我知道三货婶麻缠,就赶紧过去陪着笑脸说:“三货婶,你放心吧,肯定是‘麻胡吃叫驴,足足有富裕’。”其他小伙子们也都凑上去说是保证没问题。可能是三货婶在家里钻了一天没出来,不知道那天晚上的“行情”,对我们的“保票”置之不理,黑虎着个脸把声音提高了八度说:“你们几个小牲口说得比唱得还好听呢,足气不足气得叫人看一眼哩吧。看都不敢叫人看,还铁X嘴挺硬。你们能给够?”她的两句“横话”把我们几个都给激怒了,我大喊一声“重称!”几个小伙子就动起手来,三下五除二就把倒在地下的一堆玉米重新装到筐子里放到磅上了。我气呼呼地把三货婶叫到跟前,叫她眼睁睁地看着我从筐子里往外捡,捡出来五个又粗又大又饱满的玉米棒子了,磅称的杆儿还是高高地往上翘着呢,当我还要动手捡时,她软了,她伸出了手……那时的农民也真是可怜,只五个玉米棒子,就把又精又横的三货婶给制服了,她连忙按住我的手说:“算了吧算了吧,我知道你给够了还不行?”我才脸色很难看很不情愿地停了手。后来的几称,我也都让她看着称,都是给到一个刚好足称的情况。那天晚上分粮,最亏的就是她家了。

现在想起那档子事来,我总觉得亏欠着三贷婶。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秘10000一根的玉米棒子,排队都买不到,这是什么鬼!!
玉米地里三斗粮
尼泊尔山区村民收粮,男的扳玉米,女的背玉米,大家一起快乐干活
沉甸甸的玉米棒子
她去年3亩玉米卖1000来块,卖棒子4毛多1斤,今年能卖到6毛吗?
疯二婶 / 文:吴瑞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