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依恋的重磅破坏(失恋对自己的伤害、离异对孩子的伤害……)
“刚对他动了情,就担心被他抛弃了,不敢再继续下去……”——张小姐             
母婴分离会经历反抗——绝望——超然三个阶段。即使是非常短暂的分离,也会对婴儿的情绪和行为产生明显的影响。心理学家用“陌生情境”实验非常生动地证明了这一点。实验中,母亲短暂的离开就会引起婴儿明显的焦虑反应,他们会放下手中的玩具,注意周围的环境,他们的表情会发生变化;当陌生人走进实验室并且越来越接近婴儿时,婴儿会大声哭叫。日常生活中也不乏这样的例子。当宝宝看到妈妈的视线从自己身上移开,开始与其他人聊天时,或者仅仅注意到妈妈不再注视自己时,他都会努力摇晃妈妈的手,试图重新唤起妈妈的注意。当短暂分离变成永久的丧失时,情况会变得更为严重。反抗期很可能表现为身心完全被依恋对象占据,比如,强烈地思念逝去的伴侣,不断想起曾经与对方共同经历的事情、对方的声音、相貌、表情……伴随着这些回忆,还会产生一定程度的悲伤以及心理或生理功能的紊乱。即使对成人来说,这种情况也不少见。不管是成人还是小孩,都可能出现睡眠和进食困扰、社会退缩、孤独以及抑郁等症状。一些个案研究表明,这些压力甚至会加速依恋者自身的死亡。
依恋对象的缺席特别容易使人产生孤独感,而且这种感觉不会因其他人的在场而完全消失。虽然很多丧亲的个体能从亲密的人、支持性的朋友或者家庭成员那儿得到安慰,但是这些不一定能够填补失去特定依恋对象而产生的情感空白。因为依恋情结是个体特异的,只涉及与某个特定对象的交往有关的记忆和感情。鲍尔比认为,人们面对丧失时,在进入反抗期之前还会先走过一段“麻木期”。研究和临床观察表明,丧亲者最初经常无法意识到依恋对象的丧失,可能是因为事实太过痛苦而无法接受,也可能是因为认知上还难以理解对方怎么会没有任何征兆就离他而去。不管是在电视节目上,还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都可以看到个体在得知自己重要亲人死亡时的震惊,即使这种震惊有时还夹杂着悲恸的情绪。
值得一提的是,由于成人能够讨论他们的困扰并且可以从认知和情绪上应对丧失,鲍尔比把成人哀悼的最后一个阶段“超然”改成了“重组”。由于丧失了重要的依恋对象,丧亲的个体通常需要大量的认知和情绪努力来升级关于自我和依恋对象的工作模型,但是这种升级不需要彻底的“超然”。他们能够带着对依恋对象的记忆开始新的生活,而不需要完全地压抑与对方有关的一切信息。实际上,只要给以适当的解释,人们(包括小孩)能够接受依恋对象的离去,并且在拥有对其记忆和印象的同时,更加健康地生活。比如,失去了母亲的小孩子,如果他接受了母亲虽然离开,但依然在某个地方关心着他的成长,保护着他的信念,那么这种虚拟的形象也能够作为他的心理慰藉。相反,如果强行切断他与母亲的一切关系以迫使他从母亲的离去中恢复过来,反而会对孩子造成更深的伤害。
虽然我们无法明确描述什么是正常的哀悼形式(即对丧失依恋对象的哀伤反应),但是却可以粗略地界定它的范围。鲍尔比认为,所有的哀悼形式都可以表现为从“长期哀悼”到“有意识的哀伤缺失”之间的某一点,而越靠近这个连续体的两端,哀悼方式就越异常。长期哀悼主要表现为持续的哀伤和难以正常生活。遭受长期哀悼之苦的个体会发现自己过于沉浸在对逝去的伴侣的思念中,并且在丧失后几个月甚至几年内依然无法回归正常生活。相反,哀伤的缺失表现为明显缺乏有意识的悲伤、愤怒或者痛苦。他们会继续投入到工作和活动中,不受任何明显的干扰,并且几乎从不向朋友或者家庭寻找支持或者安慰。
焦虑型依恋的个体通常会出现“长期哀悼”的问题,他们难以独立并且无法处理自己的生活问题,也难以削弱或者抑制与离去的伴侣有关的痛苦情绪、想法或者记忆。回避型的个体则处于连续体的另一端,他们经常会压抑与依恋相关的想法和情绪,并且会在心理上远离痛苦之源(即使在他们不感到悲伤的时候),不愿意体验跟逝去者相关的想法、情绪和记忆。而安全型依恋者则促进了自我和对方工作模型的重组,并且更加容易适应。安全依恋的个体能够回忆和思考逝去的伴侣,而不会陷入或者感到必须摆脱这种沉思。他们能够接纳爱和哀伤的并存,并且能以一致连贯的方式谈论这种丧失。
不管是在研究还是在日常生活中,我们都比较难以区分回避型和安全型的哀伤反应。这两种类型都表现为良好的适应能力:他们都能够比较好地摆脱痛苦的情绪,回归到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去。然而,如果不加分辨地抑制所有与离去者有关的信息,后果则会是毁灭性的,尤其当他还面临着强大的压力时。首先,因为丧亲者以前可能经常跟逝去者在一起,他们曾经所做的每一件事或共处的每一个场所都会成为暗示,让人想起丧失,并进一步导致痛苦或者压抑这种痛苦思维的努力。其次,压抑的失败会对回避型个体的自我概念产生极大的消极影响。当面临沉重的经济负担、不良人际关系等强大压力(高认知负荷)时,个体对此毫无招架之力,并且会破坏回避型防御的有效性,使个体重新怀疑自己被爱的能力和自我价值(根据依恋理论,这些怀疑来自于以前跟不敏感或者拒绝型的伴侣的关系)。
所以,与依恋对象的分离会使婴儿或者成人产生严重的身心问题。他们可能形成非安全的依恋关系,出现睡眠、饮食等健康问题以及情绪问题、行为问题等。由于依恋者的年龄、性别、与依恋对象的关系质量、依恋对象离去的方式等多种因素共同影响着哀悼模式的形成,所以很难确定非典型性哀悼和正常的哀悼之间的区别。但是我们依然可以模糊地划分它们之间的界限。尤其重要的是,依恋类型与哀悼模式之间也存在很大的关系,安全型依恋往往意味着比较成功的“重组”。这要求我们更加注重培养孩子的安全感,而成人需要更加积极修复自己潜意识的不安全依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解我们的情感:哀悼 (Mourning)| 哀悼是通向喧嚷明日的孤寂长廊
“牵手阳光,走出伤痛”高龄长者丧偶哀伤辅导个案 | 社工案例计划
看不见的情感纽带——读《依恋三部曲》有感(3)
哀伤辅导|第一课 丧亲后应急哀伤应对策略
哀丧辅导 ——直面心理学方法探索之“直面潜意识”——
第二场讲座文字稿 | 生离死别 真爱永恒(内附回放链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