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情感剥夺的缺爱者,好像真的“没有感情”
孤独者,不只是那些看起来很悲伤的,还有些看起来很热情的,或者看起来很独立的……
母爱之于婴幼儿及儿童的心理健康,如同维生素和蛋白质之于人的身体健康一样重要。——鲍尔比关于依恋心理,早期的研究重点是早年与母亲分离的孩子的心理问题。当时欧洲的心理学者们在彼此互不知情的情况下,用不同研究方法开展研究,得出了惊人相似的结论:早年与母亲情感剥离的孩子有着严重的心理问题,包括但不限于:
人际交往浮于表面,无法将心比心
难以接近,缺乏情绪回应
经常无目的地偷和骗
注意力不集中
为什么会产生这些问题?
一、从不知道爱
有些缺爱者(包括成人与孩子)自述自己与他人从来没有建立过情感联结,不知道“爱”是什么。“我看了很多书,都不知道爱到底是什么?好像很玄乎,是不是人为编造的一个词?”让没有感受过爱的人理解爱是什么,是一件很难的事。但是一旦体验了爱的感受,这种感觉是无需用言语描述的。“我活这么大,第一次感受到爱是什么,好温暖,好美好”(某学员)由于不知道爱是什么感觉,很难“启动”爱的感受,即使有意识地提醒自己“应该”去爱了。“他对我真的很好,我不断提醒自己,应该去爱他,但是我就是不知道爱是什么样的,我很难受,最后他觉得我太冷酷无情了,离开了我,我非常痛恨自己……还有原生家庭。我好像是个冷血动物。”二、害怕受伤害
对常人而言,精神上最大的伤害莫过于:激活了依恋,又失去依恋。这在成人世界里的例子就是——失恋,有过失恋经历的人都知道这种痛苦折磨有多难受。而婴孩对妈妈激活了依恋,又失去了依恋,这种痛苦有多强烈,相信不说,读者也能理解。在弃儿收容所里,孩子变得悲伤,而且很多孩子死于悲伤。——西班牙主教日记,1760年18世纪,被母亲遗弃的婴孩大都被送往收容所,在收容所里,医护人员重视婴孩的身体健康,但是对婴孩的心理健康明显关注的不够,他们发现,即使除菌消毒等保护身体健康的措施做得越来越好,但是婴孩的死亡率却并没有下降。戈德法布对一群弃儿进行追踪访谈,发现进了收容所的婴孩的每一项发展指标(包括智力水平、视觉记忆、概念形成、语言能力、学校适应等)都明显降低了,且低于同龄平均水平。不少失恋痛苦的青年有过这样的念头:以后再也不恋爱了,再也不相信爱情了。“他说他喜欢我,那是因为他还不了解我,等他了解我以后,他就会讨厌我,就会离开我,到时候我就又经历一次痛苦难过了,我不想再经历这种痛苦,所以我说对他说:滚”而婴孩面临更为强烈的痛苦时,会更加脆弱、恐惧、绝望和无助,他们与失恋的青年相比,自身更为弱小,依恋的对象更为特别——失恋后我们还可以找其他人,而妈妈“走”了却几乎无人可以代替。所以当我们看到一个人拒绝一切亲密关系的时候,我们可以尝试听听他内心的痛苦:我曾经痛苦得要死,不想再受那种伤了。“他们对任何人都没有热情甚至感觉”
三、负面的循环
越缺爱,就越容易缺爱,这是个负面循环,这个负面循环包括了两个部分。一个部分是缺爱者自身的心理活动:缺爱导致的悲伤情绪——不相信自己会被爱的潜意识信念——对他人疑似欺骗、忽视、嘲笑自己的信号过度敏感——很容易得出“别人真的不爱自己”的结论——很容易总结出“世界上没有人爱自己”的悲观结论……这种悲观的想法,很容易蔓延到缺爱者对自身其他各方面的看法。“没有人爱我,我是一个不应该存在的人,我的一切努力都是笑话,我应该找个没有人的地方躲起来等死……”另一个部分是他人的心理活动:这个人的行为表现好像有点奇怪,好像很刻意、很假——这个人的想法好像有点奇怪,总把别人往坏了想——这个人的情绪好像有点奇怪,特别容易冲动——这个人的情感有点奇怪,莫名其妙就爱别人了,又莫名其妙好像受伤了——这个人好像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很难理解……这种警惕的直觉,很容易蔓延到对缺爱者其他方面的态度。“他们不喜欢我,我认了。但是他们开会总说我工作哪儿哪儿有问题,我明明是小组里业绩最好的,他们为什么针对我?”社交双方的心理活动,缺爱者是往悲观的方向发展,其他人是往警惕的方向发展,必然导致社交关系难以深入,容易出现社交障碍、社交恐惧等问题。越是受挫,越是防御,厚厚的甲壳罩着自己,让自己压抑需求,让自己隔离情感,让自己避免受伤。
矫正性的体验
缺爱者,尤其是情感剥夺的缺爱者,内心压抑着的对情感的渴望,很容易会因能量枯竭而陷入抑郁。矫正性的体验,并不只是说缺爱者没有情感体验,有过情感体验就好了。不少缺爱者、包括情感隔离的缺爱者,有过情感经历,但是情感经历经常是情感创伤。在情感关系的过程或分离时造成的情感创伤,让缺爱者更加回避情感、隔离情感、不相信情感。矫正性的体验,也不是指缺爱者内心渴望的那种情感体验。缺爱者渴望的情感体验,往往是指那种大人照顾婴儿般的情感,而自己可以退行到婴儿的状态享受这种无条件的爱。这种需求是巨婴式的情感需求,这种情感需求往往是情感创伤的源头——由于一方有这样的情感诉求,另一方要么被索取过度而情感耗竭,要么心生怨恨而情感分离——往往双方都受到情感创伤。矫正性的体验,也不是指不缺爱个体之间的日常普通社交。因为不缺爱的个体之间的日常社交,并不面临缺爱心理模式的挑战,所以普通人并不具备与缺爱者互动好的社交能力。有些缺爱者想模仿身边人,想融入身边人,会发现模仿得很累、融入得很难。心理咨询或心理疗愈,提供给缺爱者矫正性体验,是不同于缺爱者所经历过的、也不同于缺爱者所预期的、也不同于普通人社交形态的,是以“矫正性”为手段、以“构建健康有爱的心理结构”为内在目标、以“正面循环”和“爱与被爱的社交关系”为目标的疗愈性体验。“原来社交情感是这样的,没我想的那么复杂,最近我特别开心,从没这么放松过”
(注:本文中的案例均是杜撰,如有雷同,是因为你的创伤经历别人可能也有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缺爱心理综述
什么是积极心理品质(1)
虐童并不遥远,每个家长都应该知道这些知识 | 来自权威指南的建议
关于焦虑障碍,你必须知道的几个常识
需要帮助联系谁?|全国心理咨询与援助信息黄页V3.0
第二场讲座文字稿 | 生离死别 真爱永恒(内附回放链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