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缺爱者最常见的2个不合理信念
缺爱者面对自身的缺爱心理,常有补偿心理,就是渴望把缺爱的内心感受弥补上。这种补偿心理可能催使一个成年缺爱者产生过度的心理退行(可能回到婴孩状态),在情感关系里显得像个《千与千寻》里的巨婴,索取过度,要求过高,情绪冲动,言行幼稚。一、把对象理想化
缺爱者对父母不满、失望,早年得到的情感滋养不够,或依恋创伤较重,就会把对完美父母的情感渴望投射于其他人。在这样的人出现之前,缺爱者内心已有一个可能很模糊的理想化投射对象,这个角色虚位以待。所以缺爱者真的沉迷于某人,把对方看的非常完美的时候,其实是内心这个理想化影像的投射,而非真正基于对对方多方面了解之后的评估。缺爱者陷入这种深度的带有大量理想化色彩的依恋关系时,可能别人怎么说都听不进去,即使迷恋的是他人看来很有问题的人,也无法自拔,因为这种情感往往太浓烈了。那种感觉就像小鸭子刚生下来看到的第一个生物,当成妈妈,形成了“印随”,“妈妈”去哪儿,自己就像去哪儿。有的缺爱者还会不断爱上其他人,不断把对自己好过的人当成这个理想化影像的角色,不是因为花心,而是因为理性化投射到甲身上失败了,继续投射到乙身上,失败了,再投射到丙身上……非要找到个“理想化妈妈”、“理想化爸爸”、“理想化男友”不可。二、非好即坏的评价
天使化与妖魔化他人,是那些未突破二元结构的缺爱者经常出现的心理。就像看电视时,总要区分一下,谁是好人谁是坏人,在生活中也会区分谁是好人谁是坏人,而且往往感觉身边的坏人很多好人很少。克莱因所说的偏执-分裂位,不只是贴上好或坏的标签,还有很强烈的情感色彩,一旦“好”,就非常亲昵,无法自拔;一旦从“好”变“坏”,就极端排斥,想攻击,想毁灭。由于内心无法将“好”与“坏”结合,所以情绪、思维、行为都往往倾向于极端。靠认知很难调节好,会长期陷入“他究竟是好还是坏”的反复判断中。由于“有一点不好就是坏”,所以在一起时,发现对方有“原则性问题”了以后,比如对方跟别的异性亲昵了以后,就完全回不到“好”的标签了,只能在对方“坏”的基础上自我调节、自我解释,怎么调节、解释,往往都说服不了自己。自从知道他联系了前女友之后,我们的关系就始终回不去了。三、矛盾的情感感受
理想化与好坏二分相结合,还可能出现一个听起来很矛盾的心理:一方面相信世界上好人多,一方面觉得身边的人没好人;
一方面对人类有强烈的爱,一方面对身边人有无法遏制的失望、排斥、害怕、厌恶。
拥有这种心理的人,往往既渴望依恋,又排斥依恋;既有爱,又对身边人有恨,很矛盾。善良、有道德感,但是不太合群。
从心理发展的角度来说,理想化、偏执-分裂,都是早年基本需要未被满足,依恋关系不够安全稳定,心智化发展停滞导致的,是心智发展阶段固着在早期的结果。而心理发展的速度可快可慢,婴孩的心智发展给人的感觉是非常迅猛的,几天一个样,可能三四岁就懂很多事了,爹妈都觉得很新奇。缺爱者一旦突破了心理桎梏,心智发展也有可能很迅速,可能很快就突然领悟了大量人生道理,心理年龄一下子就长大好多。
作者:光之泉心理学科班出身中科院心理所博士研修二级心理咨询师市级心理卫生协会法人依恋心理公众号创始人国际共情生活方式小组成员“缺爱是心病之源,有爱是幸福之本”倡导者接受系统的精神分析、认知行为疗法(CBT)、图式治疗培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精神分析 | 依恋理论
我们认为的爱情其实不是爱情,爱情应该是这样的
爱情里比三观更重要的,是依恋风格
豆瓣评分9.0!一本书帮你摆脱负面情绪
我们内心的冲突和情绪化
深度分析:女人一生的情感轨迹图(15-45岁必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