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聪明的买车人丨一周新车快评:博越X、轩度、合创Z03

本周的新车乍一看车名都够“新”的。特别是轩度、合创Z03,估计不少人一时还反应不过来它们都是谁。不过,事实稍有些让人失望:它们其实都是“马甲”而已。

博越X,顾名思义就是博越的X版。当然,改变的不仅仅只是X型前脸。作为博越Pro的再次改款,博越X的变化虽然算不上天翻地覆,但总体效果还是不错的。

轩度作为凯翼的首款轿车,被重视理所当然。只是,它可不是奇瑞艾瑞泽5 PLUS的马甲。那么,它是谁的马甲?

合创Z03毫无悬念又是AION的马甲,这次对应的是AION Y——埃安旗下卖得最好的SUV。有了这款车,合创是不是就可以“重新起航”了?

博越X:年轻化的博越Pro?

上市日期:10月10日

品牌:吉利

指导价:11.28-14.28万元

关注级别:★★★★(重要车型的中期改款)

关键词:能量风暴、全新前脸、运动化、黑橙撞色、蓝白撞色、红黑撞色、银河OS、ECARA E02芯片

2016年3月,博越上市,2019 年9月,博越Pro上市,然后2021年10月,博越X上市——差不多两到三年一次大更新的节奏。

不过从幅度看,此次博越X相比当初的博越Pro,变化幅度可小多了。2019年的博越Pro,从某种程度上已可以视为博越的换代产品——除了平台和车身架构没变,其他方面变化巨大(尤其内饰)。

而此次的博越X,更准确地说只能算是博越Pro的“换脸+运动包装”版本。

当然,视觉效果仍然是“嘎嘣新”的。这主要源于官方称之为“能量风暴”的设计元素。类似的风格之前在缤越的改款车上已有所体现,但博越X的变化幅度更大。不光是X型前脸,也不光是更大的进气口和中网,包括那个水波涟漪的造型都有很大变化。这种东西,说再多也没用,不如直接看图:光看前方,是不是挺像一款全新车的?

侧面和尾部虽然变化不多,但也有所呼应。包括裙边,尤其是黑色与橙色的撞色搭配。主诉求也很简单:年轻、运动。

虽说博越的目标群体并不都是“小年轻”,但谁没有一颗运动的心呢?看看大街上,还有多少把衬衣掖在裤子里的大叔?不也都是一水儿的运动装、休闲装吗?所以,这个变化趋势,肯定是OK的。

博越X的内饰相比博越Pro基本上没变。要说变化,主要体现在配色上。例如可以提供蓝白搭配的内饰,也可以提供红黑搭配的内饰。

配置价格也有调整,但幅度不大。相比博越Pro,同名车款整体下调了4000元左右,但相应的配置也有所“优化”——总之,没啥惊喜可言。

博越一直以来就属于自主品牌紧凑SUV的前三甲之一,并且属于甩第四名很远的那种。相比前三甲的另两位选手哈弗H6和长安CS75,博越的尺寸明显更小。在三大件的技术上,博越其实也并无太多噱头——它主打的并非与沃尔沃合作开发的1.5T,而是自家的1.8T组合。博越之所以凭借这些就能站稳脚跟,主要还是靠的品质——开起来的品质和用起来的可靠。记得博越刚诞生的时候,它底盘的厚重感是一度引发广泛关注和讨论的。虽时隔五年,在竞品都纷纷在这方面有长足进步的情况下,博越的底盘质感依然拥有足够的竞争力,实属难得。

或许你会问:时隔五年,博越是不是也到该换代的时候了?其实看看吉利的产品体系,星越L本质上就可以视为博越的换代产品。只不过,星越先以“L”版的身份,参与到更高阶的细分市场,与博越形成互补。未来,或直接推出更小排量的星越L,或者索性出个不带“L”的星越,就可以和博越实现完美交棒了。在此之前,既然博越还有(稳居前三甲)如此强大的竞争力,为何不让它继续“战斗”呢?

于是,就有了这次“焕发青春”的博越X。

轩度:艾瑞泽7复活记?

上市日期:10月18日

品牌:凯翼

指导价:6.78.9.39万元

关注级别:★★★(小众品牌的全新车系)

关键词:艾瑞泽7复活、凯翼首款轿车、川语车款名、终身质保、终身免费保养、鲲鹏1.5T

大多数人对于凯翼这个品牌以及它与奇瑞之间的关系还是有点“晕晕乎乎”。奇瑞商用的乘用车品牌?奇瑞内部事业部独立后创立的品牌?回归奇瑞股份后是否算奇瑞的子品牌?

说起来,深扒这些八卦新闻,都可以写成长篇纪实文学了。但其实,毫无必要。你大体,就把凯翼看作奇瑞推出的一个子品牌就好——车型、技术、甚至生产、渠道,基本上都是与奇瑞共享的。

当然,也是因为之前的分分合合,凯翼的运作也一直未达预期。例如它的目标是要以“轻资产”、“众包造车”等新模式,来打造“年轻人喜爱的智能互联汽车”。看看凯翼推出后的一系列产品,能给你这样的印象吗?

凯翼目前卖得最好的是炫界,2020年卖了2.18万辆。而这主要也是源于它的“原型车”就还不错——瑞虎5X在2020年卖了7.17万辆。

此次推出的轩度,作为凯翼推出的首款轿车。从亮相后的预热来看,应该算是被寄予厚望。更“可喜”的是,很多人似乎没有找到轩度的“奇瑞原型”——不要以为它是艾瑞泽5 PLUS的换标车,它们俩之间没太多血缘关系。

如果你因此觉得凯翼终于通过“众包造车”开发出了一款全新产品,那就纯属想多了。你找不到原型,是因为它的原型不仅停产了,而且停产之前就很冷门——奇瑞曾经叫好不叫座的艾瑞泽7。

7>5,这算不算“惊喜”?也就是,轩度有着比艾瑞泽5 PLUS更高的底子,却拥有比艾瑞泽5 PLUS更低的价格——多连杆的后悬挂,似乎也在努力证明这一点。

然而市场是不会骗人的。艾瑞泽7从诞生到退市都没有获得过好的销量说明了:它并不适合这个市场。那么是不是经过一些美颜修改,它就可以改变命运呢?卡叔想问的是:如果这样可以,奇瑞何苦去开发全新的艾瑞泽5 PLUS,并且将艾瑞泽7退市?

抛开这些背景具体看轩度。不得不承认,凯翼的这次“美颜”效果还是不错的。如果不是仔细比对侧面造型,很少人能一眼看出来它是艾瑞泽7改的。新的前脸运动感、视觉冲击都不错。

全新设计的内饰毫无悬念,相比艾瑞泽7有着明显的代差,这一点值得肯定。只是,内饰的设计也就是做到了与时俱进而已,更多的创意或亮点却谈不上。并且,作为“年轻人喜爱的智能互联汽车”,轩度全系都不能提供全液晶仪表,也颇有些让人意外。

一般来说,这种老车翻新的产品,会在性价比上发力。轩度看起来标配1.5T对应6.78万元的起价也“相当可以”。只可惜,轩度的低价更多对应的也是低配。例如手动挡车型,除了顶配,都没有天窗。自动挡车型,也是从次顶配开始,才能符合主流群体的“刚需”。与尺寸空间接近的艾瑞泽5 PLUS相比,轩度在同配置的情况下,价格优势大约也就在三四千元。

关键是,基于艾瑞泽7的基础,轩度目前还无法提供1.5L版本,这意味着它的绝对价格往往要比艾瑞泽5 PLUS、逸动、帝豪等车型还要高。例如8.09万元的轩度手动顶配,配置反而不如7.79万元的逸动1.6L手动豪华,8.19万元的自动扎起版,配置也不如7.89万元的帝豪第4代自动豪华型和艾瑞泽5 PLUS的CVT型PLUS。

即便以1.5T为基准,轩度相比东风风神的奕炫,在“配置价格比”层面也讨不到什么便宜。

既如此,要找到一个说服人买轩度而不买艾瑞泽5 PLUS、逸动、帝豪、奕炫的理由,还真是不太容易。

综上,尽管轩度作为凯翼的首款轿车被寄予厚望,但无论从开发基础、整车配备还是性价比等各个层面,它都没有算得上亮点的地方。这样的产品,即便放在奇瑞品牌旗下,估计要想运作成功都难度不小,更何况知名度不高的凯翼了。

由此可见,凯翼当下的“囧”境并非偶然。要想扭转,别的暂且不说,改变一下产品研发思路应该是最起码的。

合创Z03:能否“拯救”合创?

上市日期:10月18日

品牌:合创

指导价:13.28-16.88万元

关注级别:★★★(小众品牌的全新纯电车系)

关键词:AION Y合创版、4602mm、64.6kW/h、76.8kW/h、510km/520km(CLTC工况)

久违的合创终于推出了它的第二款车型。不过,依然毫无悬念——基本上算是换标的AION。这回对应的,是AION Y。

之所以说基本上,在于合创Z03相比AION Y还是做出了很多修改的。最显著的是长度增加了。不过不要理解为“加长版”——只是前后悬变长了而已,内部空间并无变化。

造型肯定是要改的。资本层面已经“去蔚来化”的合创,在设计元素上自然也不必再像合创007那样牵强附会地往蔚来上靠。合创Z03的前脸变化(相比AION Y,以下同),颇有点类似于上次提到过的AION V PLUS——整体变柔了。尾部的变化也很明显,造型独特的贯穿式尾灯,算是合创少有的创意元素。

内饰的大体格局没有变化,醒目的大小屏布局、乃至屏幕的尺寸都很好地“传承”下来了。不过,在配色、覆盖件等细节处,合创Z03做了一定的调整,因此整个内饰看上去的风格与AION Y反而有着挺大的不同。

这颇有点类似于同一套房的两套不同装修风格。AION Y走的是简约时尚风,配色大胆活泼,类似于HM。合创Z03则更像是精品版,类似于COS。好吧,这比方并不恰当,因为合创Z03相比AION Y并没有“高级”那么多。

三电当然还是广汽埃安的那一套,只不过由于推出时间的不同而有所不同。标准续航版对应AION Y的70版,配64.6度电的磷酸铁锂电池,比AION Y70版63.98度电的容量稍大一点点。续航因为标称标准有所不同(合创CLTC工况,埃安NEDC工况)数据不一致,但大体仍属于500KM级别。长续航版则三电系统完全相同,续航也属于600KM级别。

合创Z03的起价比AION Y高了近3万,但实际同配置车款的价差为7000元左右。合创的前身是广汽蔚来,从宣传到定调,一直是要比埃安略高的。再结合Z03更大的尺寸、看上去“精装修”的内饰,这个价差应该算是合理范畴。

车型到此算是说完了。但面对合创,一个绕不开的问题是:Z03的推出,能“拯救”合创吗?

合创的“江湖恩怨情仇”同样是可以作为“长篇纪实文学蓝本”的,所以我们在此不多展开。一个事实是,伴随着“朱老板”的介入,目前的合创实控人已经变成了“地产系资本”。而之前作为最大热点的蔚来,则基本上已经算是退出了。这无疑与广汽蔚来签约时的热闹场景形成了强烈反差。

然而关注合创的人,应该大概率猜到这个结局。“轻资产”、“注册资本5个亿”,所有这些信息都预示着当初广汽蔚来投资双方的“试水”心态。对于初创品牌而言,即便不做深入的产品研发、即便不投资生产线,区区5亿资本要想掀起足够大的浪花难度可想而知。

不过,也不必因此就把合创看淡,更不必把合创与恒大等“地产系新能源”划等号。毕竟,广汽仍持有合创25%的股权。并且从车尾“广汽合创”的标识,以及几乎承担了“产品供给全流程”来看,广汽仍可以视为合创重要的“操盘手”。而“朱老板”的合生系,则更多扮演投资人的角色。

这也是为何广汽埃安将旗下最畅销的AION Y交给合创,并且将合创Z03打造的几乎就只是“精装修AION Y”的主要原因。不要觉得广汽只有25%的股权这样就吃亏了——产业链几乎在广汽埃安手中。合创Z03能卖好,广汽埃安仍将是最大的受益者。

那么,合创Z03能卖好吗?

这个问题如果放在去年、前年,合创还有热度的情况下,答案将会十分肯定。而已目前合创的影响力,确实有一定难度。

单看产品,合创Z03至少要比合创007靠谱50倍。这可不是拍脑门的数字——以九月份的销量为例,AION Y的销量就是AION LX(合创007的原型)的50倍。

因此,合创007卖得不好,固然与其品牌运作不够成功有关,但也与车型本身密不可分。

AION Y之所以卖得不错,除了价格便宜以外,也与其定位更符合其品牌形象以及主流市场的需求有关。它这种“类MPV”的设计,很好地发挥了纯电平台的优势,从而实现车不大、空间不小、品质不错、价格不高等竞争优势。合创Z03也毫无悬念地将这些优势继承下来了。只要运作得不要太差,即便卖不到AION Y 9月份5000辆+的水平,但实现之前合创定出的2020年产销1.5万辆的目标还是有可能的。

如果这个目标实现,再结合后续新品的推出,合创“活过来”应该没太大问题。至于能走得多好,能否达到之前成立时的预期,那就要看合资双方是否有更大的决心了。


聪明的买车人丨怎么看领克09的“挑战”?

碳化硅+EDS加持,蔚来给ET7的电驱系统搞了什么黑科技?

探访上海安亭MEB工厂,揭秘大众开启下一个时代的地方

【自动驾驶周报】北京无人车去掉安全员,无人配送车出事故法规矛盾


我就知道你“在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教授一句话点评2015年中国品牌新上市车型
发榜日:SUV销冠易主,自主品牌呈现百花齐放态势
音频丨奇瑞艾瑞泽8,为什么要买它?
盘点2019年年度重磅SUV,款款精品,看看你会钟意谁?
落地十万,除了帝豪还有哪些国产轿车可选?
15万级纯电车型,续航长、空间大、性价比高,这四款纯电车很适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