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成功抗癌20年,他是如何摘掉癌症“帽子”?

林某,2002年12月25日,61岁的年龄,因腹部剧烈疼痛被送往医院,当地医生诊断为阑尾炎,打针吃药无法控制,家人便将其转至市里的医院。

1月28日做了B超,结果:肝内外胆管扩张,肝外胆管下段梗阻,炎性狭窄,腹部MT待排,胰管稍扩张。为了更好的检查确定是什么病,子女决定给父亲做CT检查,1月30日CT意见:胰头钩突下方见一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影,大小约3.6×4.4cm,共5个层面可见,病灶边缘欠光滑,与十二指肠降部肠壁界面欠清。医生给出的诊断,80%可能是胰头癌无疑!

子女第一时间知道后都不敢相信,但也没办法,当时临近春节,只好开了8天的消炎止痛药剂回了老家,决定等到年后在去大医院做进一步检查,并统一决定暂时对父亲隐瞒病情。

2月8号,大年初八,子女带着父亲转往省立肿瘤医院,并于初九重新拍了一次CT,再次肯定胰头癌的可能。外科部的医生看完CT片子后认为:由于肿瘤已到中晚期,且在胆囊切除后(患者于1995年因胆结石动过胆囊切除术),肿瘤与胰体已连在一起,如动手术则需切除半个胃及胰腺体,还需涉及肝、脾,等于切除半个内脏,因此,即使手术能动,也已无多大的意义。

为此,几个子女聚在一起讨论,最终决定彻底放弃手术治疗,转向中医寻求帮助。他们在网上搜查资料,看到了笔者的信息,于是通过工作人员挂号,并由家属带着资料来上海找我面诊。笔者根据患者的病例报告开具了中药汤剂和中成药,从2月15日服用到3月10日,服药期间,严禁抽烟、喝酒、酸、炸、辣、油腻等物。

其间,3月6日做了一次B超,从检查情况看,肝内胆管比上次已减小到直径7mm,团块从原来的看不清边界,变成已能看清边界,且有所减小。关键的是腹膜后淋巴结已找不到,说明转移被控制。

3月7日,西医建议患者动胆肠吻合手术,以避免过段时间胆汁堵塞,引起全身黄疸,导致肝坏,子女不敢定夺,便于3月8日,带着患者来上海找我面诊,笔者根据患者的病情,重新开具第二个疗程的中药汤剂和背部腹部外敷贴,并且建议无需在做手术。

4月4日,患者再行B超检查,结果:肝脏形态大小正常,实质回声均匀, 未见明显占位。肝内胆管扩张直径7mm,肝外胆管扩张,下段探及不均质低回声40×33×27mm,边界尚清,胆囊已切除,胰腺胰管内径2-3mm。根据这次检查情况,可见肿块进一步缩小,甚至检查的医生都认为不是胰头癌,而是普通的炎症。听此,子女也终于是松了一口气。

后续几个月,患者一直在笔者处看诊,服用中药和外敷药贴,并每月拍一次B超,情况持续好转,到当年10月,已不再出现腹痛情况,患者胃口转好,睡眠安稳,精神状态也比患病时好了很多,生活恢复正常水平,能自己外出。

至今,他带瘤生存已过了近20年,虽然当时病情凶险,但在结合内外治、综合中西医的治疗下,还是经历了柳暗花明,并且还实现了有生存质量地健康生活。所以,在此也希望正在经历抗癌战役的你也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THE  END——

收藏、分享给身边的亲朋好友看看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胆管癌
8大系统CT诊断报告书写规范之肝胆胰脾篇
肝胆胰脾影像学征象
多影像技术联合诊断:坏疽性胆囊炎伴胆囊穿孔1例
【每日一例 | 356期】 罕见的腹腔囊性占位病例
黄色肉芽肿性胆囊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