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文字的温度——致那段终已逝去的青春

  

文 | 左岸 & 图 | 网络

有人说热爱文字的人大都感性,情绪化,骨子里的浪漫不现实主义直接抵触世俗的现实性。

但我独乐此不疲。

我对文字的痴迷始于幼小。孤寂,异乡排挤带给我的不安却屡屡能从一本本手掌大小的对开的小人书中缓解遗忘。书中简单的文字和粗糙的插图营造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在幼小的我眼里犹如一个个鲜活生动的生命簇拥在身边,用似乎还带有他们体温的一颦一笑向我传递着他们的温度,也驱逐我内心所有的孤寂和不安。

是的,从小至今,我贪恋文字所带来的温度。这也是为什么我热爱书籍胜于音像制品的原因之一。

在我眼里,文字始终是世界上最有魔力和张力的东西。一个个简单的个体,因为不同的排列和组合,便构成一种种新的内容和涵义。但最贴切最稳妥的却往往只有那么一种组合,只有它才能准确真实地表达心中最真实的情感和情绪体验。所以对于我这样一个相对寡言的人,笔下的文字才是最为有效的工具,借以体验传递我所有的情感。于是,鸿雁传讯成为我青春时节最亮丽的色彩。

忘不了那段青涩的岁月,也忘不了那一沓沓伴随我青春成长记忆的信札。

那样一封封信件,或娟秀,或刚毅,或遒劲,或飘逸的笔迹书写的文字。曾经宛如一只只翩翩的精灵,在我们的那段青春的日子,肆无忌惮地往返于彼此,或嗔或怒,或贬或抑,用彼此最懂的语言文字放纵着我们的欢欣,失意,迷茫和彷徨情绪。



让那些带有特定情感温度的文字,抚慰陪伴着对方渡过每一个迷茫低潮期,直至拂晓黎明曙光的清晰再现。就那样,共同分享,相互承担,相伴相携穿越所有迷雾。也相互成为彼此青春历程最真实的记录和见证者。

我曾经将那些珍贵的信札用一个精美的盒子精心包装珍藏,并常自诩此生无憾。因为我已经拥有了此生最大的一笔财富。

遗憾的是,后来辗转迁移,加之久未居人的故居频频遭窃,那个珍贵的盒子竟不翼而飞,连同里面所有的信件。我曾大哭一场,并为之黯然神伤久久不能释怀。就像原本健康完整的躯体,冷不丁被人抽去胸腔,无魂无魄,失去所有寄托。怅惘许久,才慢慢复苏过来。

在以后的日子,我不断重温回忆一切。于一次次的重温回忆过程中,所有的,关于青春的点点滴滴又逐一再现。轻而易举,那些文字曾偕同的特有温度又一次深深浅浅暖彻全身。

我于是企图尝试着记录下那段曾经的过往,还有那些或多或少因为文字而影响过我生活的人。权作一个祭奠碑,祭奠我的那段终已逝去的青春!

01.最温吞的温度——致我那位外表贤淑实质“女汉子”的W-Sir


白衬衣,齐眉齐颈的柔顺黑发,白皙的面庞,当时少见现在流行的黑框眼镜,优雅斯文的聘婷移步,是W-SIR的招牌形象。明明很女性化的装扮,为什么W-SIR的称谓却是延续至今。这一点也是我到现在还没弄明白的一件事。

其实当年同窗我们并未多交言。只觉得她很怪异,很有个性。

在毕业之际,我们成天埋首一米多厚的书堆里苦命挣扎时,唯她如闲云野鹤。踩着铃声进教室也踩着铃声出教室。不屑于我们的搏命题海,她的课桌永远只有简简单单一本课本,就连课辅都不轻易拿出。

最为人瞠目结舌的是每次的数学或英语考试,她交给老师的试卷真的异常干净。因为她每次拿到卷子总是一言不发,双手托腮,望着黑板和黑板前的老师一动不动,似乎入定冥想。半小时后签上自己的大名翩然而去,留下背后一地的眼珠子。但每次的作文课上,她的文章却屡被老师当范本朗读。

原本两个极端的人,从未想过彼此的交集,却在一个冬夜融合,被她文字中的温暖奇妙融合。

高考最后的冲刺阶段,因为不科学的学习方法和焦躁,我病了。每天莫名流鼻血,头晕。终于有一天扛不住,倒下,没去上课。记得是一个寒冷的冬天,晚上10点多钟,听见有人在门外唤我。有些生疏轻柔的声音,犹疑中下床开门,看到W-SIR和她的同桌。诧异的余光中瞥见的是她一如既往的淡漠表情。

“你们……?”
“看你没上课,过来看看你!”

一如既往的简短。沉默。



“好好休息吧。”再次的开口却是告别。

在巷口分手的刹那,她转身塞给我一个东西,一张纸折的字条。

进屋在晕黄灯光下展开纸条,散落一纸的粉红花瓣,一行略微倾斜娟秀飘逸的文字突兀的映入眼帘:如果有一天你累了倦了,只要你一回头我的笑容就在你面前。朋友珍重!

那种温暖就那样不设防地一下击中我,青春时节少女纯真情怀中最真实的友情告白透亮以后整个的人生,她让我知道,原来总会有那么一些人在不知不觉中关注你肯定你,给你爱的鼓励和力量!

后来我们慢慢成为最亲近的朋友,依然很少交言,但相处时即便沉默的那种自在闲适,默契融洽氛围却让彼此留恋沉醉。觉得不需要过多的语言就知晓彼此的内心。

再后来因为工作的原因,她去了外地,加之我成家后重心的转移,慢慢也少了联络。只知道她依旧单身,依旧个性独特,依旧在经过时惊落一地眼球……

怀念那样的友谊和朋友!

02.最狂热的温度——致那个遥远的不羁身影LZ

青春总是让人留恋,因为它特有的活力;青春也总是令人喟叹,因为它的无奈;青春还让人难以释怀,因为它的经历。

那里有太多的第一次,太多的难以割舍的情怀。

当我目瞪口呆地拿着弟弟从他们学校(那个我原本已离校的地方)带回的属于我的一封信,我真的是无言惊呆。印象中没有朋友的南方的陌生来信着实让我吃惊。在狐疑中拆开,一看见那遒劲的字体恍然大悟,是LZ的来信。

LZ是我那个中途不见踪影的高中同学。读到高中,经常会在不经意间发现班上少了些熟悉的面孔,但也无暇细究。走的终究会走,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只是时间早晚而已。我的青春物语很残酷,还未成熟却已学会淡漠面对一切。他就是那种突然消失的面孔。

今天回忆起来才蓦然惊觉一切原来早有征兆,只是当时已惘然。

LZ属于校园的叛逆一族,个子不高但有警觉的眼神,嘻哈装扮,酷爱足球但不爱读书。平时不显山不露水,事发过后,你才知道所有的策划他才是主谋。

人与人之间很多投契经常源于不经意间。我与LZ之间就是如此。

一次课间,他突然跑过来找我借作业誊抄。面对那样一个比较生疏的面孔,我只是无言随手递给他。作业本还回来,里面有张夹带的纸条。上面用那种遒劲的字体附有一首现代诗歌《沙场》,诗歌意境倒是很贴切我们当时青春既迷茫又奋进的心态。后面还附有一段文字:

喜欢你的文字,但青春不应该如此沉闷,如此荒芜,不如让我们踩着沙场的节奏,奏响属于我们的青春乐章!因为你不应该是“苦行僧”!

我哑然失笑,原来我的寡言和独善其身在他们眼里竟然是苦行僧的写照。



因为好奇也因为好强,我们也成为处在两个极端的好朋友。也许当时都只是对另一个世界的好奇才尝试相互接近彼此了解彼此。慢慢的,通过相互间的一些信件来往才让我知道青春原本还有另外的颜色,它们同样精彩斑斓!

只是我的目的太明确,我更多时候还是蜷缩在那一米后的书墙后做我最后的搏击挣扎。直到有天晚上我依然提前下晚自习回家做英语听力节目的练习,一个人急急走在黑夜的街边,身边突然出现他的身影,才知道他也请假提前出了教室。依稀记得他当时提起过他父亲让他不参加考试直接进大专学电子,但想着节目时间临近,我也心不在焉的回应着,到了家门口道别后也就放下了。

后来教室里好像突然也少了他的身影,没有沙场的合奏,我依然遽遽前行。

一年后弟弟从我已毕业的母校拿回那封信,他已在南方,他说他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无法投递的信寄往母校,他以为我会复读。我没有选择复读,但弟弟接着考进我的母校。

一切是缘分使然。

他告诉我去南方后的生活,还有南边的那个更加异彩纷呈的世界;告诉我他从初始的惊愕迷茫到后来的努力拼搏过程;他最后还告诉我终于见到他理想中海的样子,还如何第一次在海里游泳的心情。最后他在信中写到:

HX,当我面对浩垠无边的大海一头扎进时,只有一个念头,我不怕你,我会融入你还会征服你!你呢?现在的失意会阻隔你前行的步伐吗?!记住,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沙场!

读着青春男儿的血性文字,我触动了。失败带来的阴霾也逐步消散,我不再逃避,坦然接受失败所带来的一切。因为我会用自己的节奏再次行驶在自己的沙场!

后来知道LZ在南方靠自己的努力开了公司,后破产;几年后又东山再起,开了几家酒店。他依然驰骋在他的沙场!

无数个日子我想念这样一个朋友,他的文字始终向我传递一种信念:无论如何,人生永远需要不放弃的勇气!

03.最慢热的温度——致大洋彼岸的老弟ZY

他总是在信的结尾自署为老弟,其实他也是我的同学。只是他慢热,包括他的文字,他的生活。

但他的慢热最后却导致逆天的后果,也有人戏称他的经历是一段传奇。从一个极端走向另外一个极端,除了智慧还有勇气。他凭借他的智慧和勇气,努力创造传奇!

ZY是我们那个年代少有的独子,同为高知的父母的溺爱,让他有段不堪的少年时代。如同现在的“富二代”,骄横奢靡曾是他生活的主旋律。大至大街上的械斗,小至路上的口角,都能见到他的身影。当我们的感情还空白如一张纸时,他已经经历数段“彻骨心扉”的爱情。且上演的满城风雨,轰轰烈烈。

我开始只是因为LZ的关系才和他熟悉,后来LZ去了南方,我们倒成了“闺蜜”。他找我是因为孤独,可是外面的人都不了解他,他那样对我说。开始我只是无声的在心里笑:兄弟,其实你的所作所为对我而言也是匪夷所思啊!但他偏觉得我是懂他的,每次会絮絮叨叨一些他的烦闷心事。我总是听多说少。

很多时候我只能把他当做一个情绪化的少不更事的老弟。为了所谓爱情,他甚至预演生命的结束。在我那里吃过晚饭,告别时,竟然在巷口跪下大声喊感谢有我这样一位朋友,当我莫名其妙地追出门,他已离去。是夜我和另外一个朋友SQ还有他的父母找遍整个县城。望着憔悴失望的伯父伯母,我觉得他的世界太幼稚,以致于我有什么心事从不告诉他。

有天晚上很不快乐,关着灯,将自己一个人锁在家里。在很轻的音乐声中无声抽泣。他突然过来找我,我始终不出声装作不在家也不开门,在那样的心境下,我不愿意被打扰。敲了半天门,他终于走了。



两天后,收到他从学校寄过来的信,破天荒的,没有絮叨他的烦心事,只是告诉我:

其实那天晚上我知道你在家,我也知道你为什么不快乐,但是,没有什么痛苦是会跟随你一辈子的,快乐也一样。所以,你一定要学会让自己快乐!生活里,什么都会发生!……

这样的文字出现在他的信中,我很意外也很惭愧。自恃别人精神教母的自己,有时幼稚得深度不及幼儿。

是的,生活里,什么都会发生。那一切的到来又何必介意,也许一切都是一种赐予。失败赐予我们经验;痛苦赐予我们教训。换一种思维考虑和面对,一切又何尝不是一件好事!

是的,生活里,什么都会发生。

ZY是这么写的,也用自己的行动证实了。

经历那次生命结束预演后,他像是凤凰涅槃,一心钻研学术,短短几年时间,取得博士学位,从一个纨绔少年蜕变成专业界的领头人。并于去年跨海去了大洋彼岸,继续他孜孜不倦的求学生涯。

我感谢这样一位老弟身体力行地传递他生活的理念,虽然慢热,但我想它会穿彻我整个的人生!

笔尖一泄如注,始终无法束手。

那样的青春,那样的情怀,那样的情谊,在我文字里,在我脑海里,在我心里……

本文作者左岸授权印象黄陂发布
关于作者  左岸,蹒跚学步的文字爱好者。不惑之年,始终用文字给自己代言,因为坚信文字是有温度的。而生活处处皆文字,人情练达即文章。努力将幻梦照进现实,且行且珍惜!

· END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李文全随拍:文字的沙场满是金戈铁马,唯有青春对白撼古今
今生你来过我的世界【情感美文】
[转载]高中团体积极心理暗示语
百日冲刺宣誓誓词
【当年的孩子,你现在好吗?】杨鸽:印象•母校 申明科:成长
再回母校,这里都是你我的青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