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龙书春:我们没有理由放弃苗语!
userphoto

2023.02.15 上海

关注

因为正月初八就要到厂里报到,时间太紧,今年我只回了两天老家,自搬迁到镇上安置区之后,就极少回到那里了。

第一天,是为去走访一位Bad deib xongb(巴代雄),了解苗族丧葬文化及关于Xid sob(祀雷)的一些常识。由于时间太早,才正月初二,不适合讲丧葬,只了解到祀雷与 Xid rongx(接龙)。

第二天,计划去另外一位巴代雄那里去了解吃猪、古老话与婚姻礼辞。上午十点就到了他家,没有遇到巴代雄本人在家,他儿子说他爸爸出去砍柴了。正月初三就早早上山去砍柴了,这是我万万没想到的,因为在我的印象中,这个时候应该是一年之中最悠闲的日子,应该好好休息才是。

|巴代扎

zheid rex liangd(追热凉,我们寨中心的一个地名)小卖部门口的马路边上聚集着很多人。这里相当我们寨的“情报中心”,想了解一个村的情况只要来这里就知道,就像想了解苗族的变化去赶场就大致可以知道。

这里仍然非常热闹,但能感觉到和过去已经有所不同了,以前来这里大家谈的是去哪家烤火,去哪家听老人讲故事说古老话,或是去哪个山头约会,对山歌。如今来这里我听到的却是大家谈论着去哪家打麻将,哪个输钱耍赖,哪个会出老千,谈论着附近哪里的景区最好玩,哪天出去打工……

几年不见,朋友的孩子长大了,上次见面还是抱在怀里的小婴儿,现在都可以牵着他爸爸的手自己走路了。在这光棍泛滥成灾的偏僻山村,看到朋友与他儿子牵手的画面,我在心里为朋友高兴。

控制不住自己的喜悦,我轻轻握着孩子的手与他说话,可他就是没回答我的话。

|苗疆留守儿童

我想,可能是我声音太大,把他吓着了。于是我蹲下身子,轻轻拍着他爸爸的衣服,轻声问:“Ad menl nend nis jid leb?”(这位是谁?)

孩子却一脸茫然,重复问了好几遍还是没有回答我的话。抬头看到朋友意味深长的微笑,我突然明白过来,应该是孩子听不懂我的话或是不会说苗语吧。我改用普通话问:“这位是谁?”。孩子瞪着天真无邪的双眼,奶声奶气的乖巧地回答:“是爸爸。”

孩子的话让我很震惊,不由冒出一句:“难道现在的孩子都不会说苗话了吗?”周围全是意味深长的微笑,许久没人回答。于是,我转身跟旁边年纪稍大一点的另外两个小孩说话,他们都不愿和我说苗话。

一直以来,我个人对苗族文化的未来发展是不太乐观的。我认为,就目前大趋势来看,一些少数民族文化的消亡已成必然,无可扭转,但消亡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我一直以为乡下是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的最后堡垒,如今这个最后堡垒正在被击破,速度之快超乎我的想象,不敢相信是真的。

回去的路上,遇到小孩我就千方百计讨好他们,博取他们的信任,以便沟通。最后发现五六岁以下的苗族小孩,大都不会说苗语了,只勉强能听得懂,那些会说苗语的也不愿意用苗语跟我交流。普通话却说得非常流利,用普通话跟他们沟通,他们却滔滔不绝非常乐意地和我聊天。

这种现象,让我对苗族文化的前途更加担忧!

|巴代雄

就现实情形来讲,当下的苗族人学苗语的最佳时期是儿童时期,因为长大走进学校步入社会后环境就不一样了,到那时对苗语的接触会越来越少,要是在儿童时期没有学好苗语,长大以后,就没有那么多机会与精力学了。孩子们都不说苗语,就意味着苗语面临失传的危险,以致逐渐消亡的结果。

文化是人类智慧与经验的结晶,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我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财富。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地域文化的象征,承载着其民族的历史与经验,寄托着复杂厚重的民族情感,是少数民族的灵魂。

语言则是文化的载体,是少数民族文化的根,是阐释少数民族地域文化的密码。语言丢了,文化也就慢慢地跟着亡了,没有自己的文化特征了也就等于亡族了。

想到母语的消失我忧心忡忡,因为每每想到母语的消失,那句恐怖的名言,就会浮现在我脑海里,“消灭一个民族首先要瓦解他的文化,而瓦解他的文化,首先要消灭他的语言。”这句话不断提醒我们,语言丢了文化也就跟着亡了的事实。

为此,这段时间我不停地问自己:“龙书春,作为一位民族文化爱好者,你总是极力收集了解探究苗族文化,是为了什么?为了更放心地让这种文化进入博物馆吗?还是为让民族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我心里的答案很清晰,当然是为了后者,为让它们进博物馆这件事就算我不做,也会有专人去做,我自己也没多余的时间精力和能力去搞这方面的工作。

关于学术方面的研究,那是专家学者们的事。我一个普通人,做的再多无非是想更多的了解自己民族传统文化,然后记录介绍让更多人认识,让自己民族的文化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我想,这应该是我的这份兴趣的意义所在。

|巴代雄

可是,如今发现一些民族文化遗产,我们还来不及去发现、记录和了解,来不及去想如何介绍、传承,它们就已经无声无息地从我们身边消失了,完全消失了!

眼看着当下逐渐消亡的民族传统文化,自己却无能为力,力不从心,心里很不是滋味!

于是,我在想,为什么这些苗族孩子都不愿说或不会说苗语了呢?为什么苗族文化消失如此之快?原因在哪里?

据多方面了解,我认为有多重原因造成,总结起来大致如下,供大家参考。(个人愚见,如有不足,望谅解,批评指正)

外因

一、苗语的使用范围有限,被淡化

推行普及普通话,有利于社会交流与国家经济的繁荣发展,但同时也给国内少数民族语言带来打击,使其语言使用范围变得缩小,以少数民族语言为母语的人民在心理上对本民族语言失去了自信。这在语言功能上体现较为明显,全国都普及通行普通话了,让他们觉得教孩子说母语,反而变成了孩子的负担。

比如,幼儿园老师课堂上都用普通话教学,孩子不早点学普通话,如何听得懂老师上课的内容?听不懂普通话成绩如何跟得上?不会普通话到外面如何跟人交流?不会普通话别说看书写文,就连出门找车坐车都难。

由于少数民族母语使用范围与功能的缩小,使孩子们在心理上形成“不会母语没什么,不会普通话寸步难行”的认知,从而失去了对母语的信心。

我觉得这种认知更多的是源于不识字的老一代族人的“文盲”心理阴影。那时国家经济落后,人们饭都吃不饱,更不要说读书了,所以很多人都读不起书,有的甚至没读过书,再加上语言与生活环境及文化的差异,他们又不识字,造成“出门寸步难行”也是事实。

这样的情况,对老一辈苗族人而言与其说是阴影,倒不如说是教训。这让我们苗族人认识到知识的重要性,因此教导孩子们要努力读书,学习知识来改变命运,这是好事。

可是,如今我们为了改变命运,为了物质上的满足,为了攀比,为了满足人性无限欲望,每天忘我地不停奋斗着忙碌着。都没有机会放松一下,静下心来好好思考,这种状态是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

随着社会的发展,一些少数民族语言的消失是必然,这是大趋势。为不让我国少数民族文化消失,国家在这方面做了许多抢救及保护措施,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与财力,但由于各方面原因,在传承上效果甚微。

二、时代改变带来的冲击

改革开放之后,我们的社会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从农业时代进入工业化时代,短短几十年间,苗疆大地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仅仅这几十年的变化,几乎超过了过去几千年变化的总和。

这些变化,给几十年前还过着“刀耕火种”的农业生活的苗疆人民,得到了前所未有的物质上的满足。不仅解决了不愁吃穿的问题,工业时代的科技给他们带来许多方便,使所有人都沉迷于对物质的追求,比如汽车、电视、手机、电脑等等,使得他们对自己民族文化产生怀疑。

特别是打工潮的流行,大部分农村人口都涌入城市,农村只有老人与孩子留守,孩子平时都在学校读书,学校都是用普通话教学。为让孩子听懂老师讲课,成绩跟得上,年龄尚小没能上学的孩子,老人也都教说普通话了。于是,造成孩子生活环境中接触母语的机会越来越少,已习惯用普通话交流的孩子们,都不愿说也不愿说苗语了。

内因

一、缺少民族文化认知与文化认同

时代的变化与生活方式的改变,给苗族文化的传承带来巨大冲击,同时,有些苗族文化本身存在一定的封闭性与神秘性,这给其发展和传承也带来一定的困难。

比如巴代雄需要拜师才能学习,而且巴代的神辞从不外传,只有极少数族人才对它有所了解,使其无法普及给大众,大部分群众对民族文化的具体内容一无所知。在一些年轻人的观念里,一直把苗族文化看成愚昧无知的封建迷信思想,而加以蔑视和排斥。

不少苗族文化被国家立为“非遗”后才得到大量宣传,让苗族人重新认识和重视。不过,目前很多人还只是对苗族文化的神秘感充满好奇,对这种文化的具体内容与核心思想根本不了解。

几千年来,历史上的封建王朝一直对苗人进行歧视和镇压,苗人的顽强抵抗形成苗族人自己的圈子——与封建王朝相隔绝的不受朝廷管制的“生苗国”,这给苗族传统文化的发展与传承,提供了相应的条件与环境。

关于“生苗国”的概念,如今的“苗疆边墙”——南方长城,就是最好的见证。据可查史料来看,湘西苗族传统文化的消亡,应该是在明清执行所谓“改土归流”的时候就开始了。特别是乾嘉苗民抵抗失败后,湘西苗族传统文化,遭到了空前严重的人为破坏。

比如,湘西苗族的最大祭祀仪式——椎牛,从那之后,被全面禁止以至销声匿迹,传统乐器——芦笙,应该也是在那之后,从湘西这片土地上彻底消失!

时代的巨大改变,使这种古老的文化,失去了以往的生存土壤及传承的条件与环境。

比如,打工潮还没流行之前,大家闲下来,就聚到一起,或坐在火塘边聊天,或听老人讲历史讲故事,歌师聚一起唱苗歌,巴代聚一起讨论巴代.....但如今,这样的现象已经很难看到了。

二、缺少民族文化自信

由于缺少民族文化认知与文化信仰,很多苗族人失去文化自信。

因为物质上的贫穷,而认为苗族的文化是落后的愚昧的文化,有些同胞甚至认为说苗语是件羞耻事,而以说普通话为荣。这样的同胞我就遇到不少,他们明明会说母语,但面对自己的同胞,他们都不愿用母语跟自己同胞交流,似乎很怕别人知道他是苗族,说苗语就会降低自己的身份一样。

民族语言是一个民族最基本的特征。民族有自己的语言,应该是这个民族的骄傲,说母语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羞耻事。

苗族语言历史悠久,博大精深。相信每一位深入了解过苗族古老话,有过苗语汉译经历的同胞,应该都认识到苗语的美妙神韵,博大精深。

去年尝试翻译仙娘唱词,让我深深认识到了这一点,不得不承认苗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我这种水平的人搞仙娘唱词汉译,简直是在亵渎苗语的神圣。

有些苗语所表达的意韵是汉语无法企及的,它们就像两种截然不同的思维方式。许多有关苗族传统文化古籍的翻译,无法接近原意,造成不懂苗语的人只了解大致意思,而无法全面深入了解苗族文化的具体内容,全靠汉文史料的记载来了解苗族文化,使一些人对苗族文化产生误解,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因为那些封建王朝写的史料,无不存在着对苗人的偏见与歧视,难免故意曲解或隐瞒一些事实。

要是将文化比作一个民族的根,那么文化信仰就是一个民族的灵魂。没有文化信仰也等于没有了根没有了灵魂。树没根活不成,人没有灵魂就是一具僵尸一个木偶。一个民族没有文化自信,文化信仰,就容易使民族在时代激流的漩涡中失去方向而沉没于大流,以致亡族。

说到信仰,可能有人会纠结着这种文化值不值得我们信仰,值不值得我们传承?这个问题在于自己,这是你自己的自由,谁都没有权利违背你的意愿做你的主。

但在我看来,作为一个苗族人,自己民族有如此优秀的传统文化,自己却对它一无所知,哪怕知道全世界的知识,也是一种悲哀,一个民族的悲哀!

在家乡走访了解巴代文化的时候,曾经有一些老人对我说:“我们的文化不行,太落后了,带给不了我们什么好处,看ghaob zhal (哦扎,苗族对外族人的泛称,这里指汉人)都这么发达,现在科技都是“哦扎”的。”

我说:“其实科技上的东西,不是我们这里的“哦扎”发明的,这里“哦扎” 只是学了别的地方的“哦扎”(这里指外国人)的技术。比如手机,开始的时候是其他的“哦扎” (外国人)提供技术,这里的“哦扎”出场地及部分原料,我们打工的工人出劳力。如今没有哪个国家能单独做出一部高端手机,而是大家一起合作,互利互惠。我们全人类是一个共同体,大家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谐相处。”

老人不住点头对我说:“本来就是这样啊,大家和谐相处,我们人类的生活才更美好。”看到老人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我感到欣慰。这不就是我们苗族文化的核心思想么,不就是我们苗族人几千年来,一直不懈追求的理想生活么!

就价值观来讲,我认为,可以毫无夸张地说,苗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最优秀的传统文化,非常值得我们了解与传承。

|巴代雄

苗族文化崇尚的自由平等,民主思想不就是我们人类文明所追求的标准吗?苗族文化的和谐理念,是建立在自由平等的基础上,是源于“灵魂不灭”,“万物有灵”的思想观念;是人与万物的和谐,其中包括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神灵,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我们生在当今文明世界里,要是还不了解自己民族的文化,把民族的宗教信仰视为愚昧无知的封建迷信思想,加以排斥和蔑视,这实在是一种莫大的损失和遗憾!当然,每一种文化都有它们自身的缺陷与不足之处,需要我们去革新去改进。因此也要消除迷信思想,理性对待民族信仰。

我们所说的“科技落后”不是我们语言的错,更不是我们的文化造成,更多的是地理环境与历史原因造成。一种文化的存在有它的原因,是我们的这种文化信仰,支撑着我们这个古老民族的精神世界,历尽千年风霜,扛过无数磨难,我们没有理由让我们的传统文化在我们这代人消失。

前几天在群里和同胞们聊天,我觉得有位同胞说的很有道理,他说:“关于以后苗族文化会怎么样,不必去管。我们只需努力做好我们这一代该做的事就行了。”是的,说的很对。

那么我们这一代人该做的事是什么呢?我认为最紧迫的是保护与传承。就时代大趋势来讲,我们不用担心我们的族群没有会说英语与普通话的人,这样的人才只会越来越多,而要担心说苗语的人会越来越少。

苗族语言这份民族瑰宝的传承,苗族文化的发扬光大,主要是靠我们苗族人自己。

|巴代雄

由于环境的巨大改变,如今苗族文化正遇到有史以来最大的危机,传承民族文化的重担落在我们这一代人的身上。这不只是个人的事或一小部分人的事,而是大众一起的事,全民族的事!

就看我们的同胞有没有这份觉悟,有没有这份意愿,有没有这份情怀,有没有这份担当,有没有这份责任感使命感;有没有文化自觉、文化认同、文化信仰、文化自信,一起学好文,讲好苗族故事,认识苗族历史,传承苗族文化。

苗族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样历尽千年风雨磨砺的优秀传统文化不应该消失,我们应该想办法加以保护和传承,给人类多留一份遗产,给国家多留一份财富,给民族多留一份尊严。多样性是自然界事物存在的方式,多姿多彩才是世界该有的样子,我们的世界因为多样性而美好,我们的生活因为多姿多彩而更加精彩。

写到这里,突然想起一位同胞的话,他对我说:“我们没有理由放弃母语。我们应该坚持说苗话;应该教自己的孩子说苗话,尽自己传承民族文化的义务。”

是的,只要语言还在,民族文化就能得以传承。现在我就用这位同胞的话当作这篇文字的标题,我想,这位同胞想要表达的可能也是这些吧。

希望我们可以骄傲地告诉我们的孩子们,在大中华这片土地上,苗族是最早发明宗教、刑罚、铜器、种植水稻的古老民族,让他们知道我们苗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有过辉煌,也历尽苦难。我们不能把老祖宗给我们的优秀传统弄丢了!

我有一个愿望:希望苗族的孩子们都会说苗语,堂上的老师都用苗语讲课,家里的家长都用苗语与孩子沟通。

希望我们苗族地区的节庆活动,不背离民族传统,不失去民族特色,主持人用苗语主持,多设一些有利于传承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活动项目。

希望苗文得以普及,我们的同胞都乐意学苗文,说苗话,学校也有固定的苗文老师与苗文课程。

希望世上能有更多人认识苗族,了解苗族,希望我们的同胞,都了解自己民族的历史文化。

|作者与巴代扎龙成忠及弟子

我有一个梦想:梦想着有一天,我们整个苗族各大方言有一套统一的苗文,有一个苗语电视台,一本苗文杂志,一部统一的苗教经典。

梦想着有一天,我们苗族的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好的发展与传承,发扬光大,为人类文明进步作出自己的贡献。

作者简介:龙书春,网名无声。苗族。湖南凤凰人。

END

如果你也有身边民族作品想投稿分享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浅谈城步县民族文化的传承、发展与创新
苗文推行与发展之我见
九黎与三苗
为什么普通话要叫普通话?
万明钢:语言多样性是文化多样性的重要条件
在世界读书日,中国的“犹太民族“有什么遗憾?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