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位女作家眼里:一条河流的前世今生



作者简介

李晓英,笔名沉香如故,苗族女作家,四川省兴文县人。

《蚩尤的女人》作者之新作欣赏。

沉香在三苗网微信平台发表过的作品:

蚩尤的女人

读蚩尤浪子的诗歌感言

一条河流的前世今生

我知道这条河流存在,但具体时间早已模糊不清。只记得爷爷说,许多年前,爷爷的爷爷他们,曾把这山中特有的土漆、魔芋、方竹笋等挑到与云南一山之隔的曹营,在此乘船前往宜宾去出售。顺着这条河,有山路通到云南旧城。这是兴文县通往云南的一条道路之一,另一条路在大坝镇,今大坝苗族乡。


那时我并不知道它的名字叫南广河,只知道山那边的峡谷里有这样一条河,一条曾经可以乘船的河。其他的就再没听说。爷爷一辈子生活在山上,直到一九九五年他七十岁高龄,才去了一趟宜宾。以爷爷有限的阅历,他哪里知道从这条河流,还可以抵达更为遥远的地方?

南广河的源头,在云南省威信县高田乡打铁岩村,古称黑符水、符江。你可以想象它当初的水势。它所过之处,两岸高山峡谷无数溪流不断注入其中。从南往北,经威信县的旧城穿流到四川的兴文县、珙县、筠连县、高县,在南广镇汇入长江。它的全程,虽然仅有短短的200多公里,千百年来,却养育着两岸的各民族,演译了许多动人的传奇故事,见证了这里的兴衰成败与悲欢离合。


明朝万历年间,为剿灭残留在兴文县九丝城一带生活着的,一个强悍而骁勇善战的少数民族——僰人①,四川巡抚曾省吾派总兵刘显带领14万大军,浩浩荡荡沿南广河溯流而上,沿途筑建48座军营,屯顿兵马和粮草,最终把僰人消灭殆尽。只留下河岸峭壁上,那些密密麻麻的无数桩孔、石龛、残存的棺木和粗狂、生动的幅幅岩画,任风吹雨打,让今天的后人去破解。仅此,你便知道这条河流的重要!一条河流就是一河财富,承载着一方人的命运!也可以想象它曾经的繁忙和热闹!


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少数民族的栖息之地。沿河修建有许多集镇,商贾云集。河岸附近山谷中生活的山民们,在劳动的间歇,身披蓑衣,脚蹬草履,扛着他们从山林里捕获的山鸡、野兔、獐子等活物……还有山羊、豹子等兽皮,来往于山间的石板路上。在熙熙攘攘的闹市,如若有人看中了自己手中的山货,便把手伸进彼此的衣袖里,讨价还价。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盐巴、农具和女人珍爱的针头线脑等物件。有好酒的,就找个临河的吊脚楼酒馆临窗而座。掏出两个铜钱,打上二两这里特有的窨(yin)酒,叫上一盘花生米,在酒中品河上的风景。

清得见底的河面上,竹筏在河两岸来回运送过河的人。一叶载满货物的小舟,正停靠在石条彻就的码头上。几个身穿青色麻布短褂的男人,赤脚跳上船去,手脚麻利地把沉重的货物一包包扛下来,堆在码头不远处,那颗巨大的黄角树下。有不谙水性而胆大的山民,跳上河边的竹筏,手握竹篙,想撑到河对岸。哪料到,一个趔趄就栽进了水里。岸上的人,大笑着看他在水里胡乱挣扎,等他喝够了水,这才伸一根长竹竿到他手边,把他拖上岸。


河那边,姑娘媳妇在淘米洗菜,晾晒衣服。一个十岁左右的小姑娘,正帮着身穿青布绣花衣服的奶奶,漂洗长长的腊染土布,这块布够做好几条裙子了。她参加节日的盛装有着落了。

夕阳西下,临窗而座的山民品足了酒,背起一背兜货物,晃晃悠悠地走在进山的途中,随口扯起悠长的苗家山歌:

吃了晚饭爬大坡,

哥吹木叶妹唱歌。

歌声没有木叶响,

木叶响过九重坡。

 山中有人和道:

哥想妹来妹想哥,

想的魂魄落半坡。

妹妹在哥心尖上,

哥哥在妹心窝窝。



我不知道这样悠然的日子,他们曾过了多久。直到有一天,这宁静的日子被无情地打破。是战争,是瘟疫,还是天灾……使得这里不再是乐园,人们开始逃离。


翻开中国的历史,民族的发展,就是一个弱肉强食、大浪淘沙的过程。那时,生活在此地的诸多民族,被统称为南蛮。这其中,曾经强悍无比的僰人,在400多年前已沉声于历史的长河和几页薄薄发黄、霉烂的故纸中。


但是,另一个民族却顽强地生存了下来,那就是苗族。直到今天,固守在川南的苗族后裔还有近15万,基本集中在宜宾市范围和泸州市的叙永、古蔺两县。更多的则是一路往南跋涉,不断在逆境中艰难地寻求生存。有的迁徙到了东南亚与中国比邻的越南、老挝、泰国等国家,再从这些国家去了更为遥远的美国、法国等地。


苗族有多个分支,大西南的这些苗族,从语言、服饰到生活习俗跟川南的苗族比较,除有地方口音的微小差异外,几乎毫无二致,被现代民族学者划分为西部苗族。川南以外的西部苗族,不管走到那里,在他们的口口相传中,大都有一个共同的故乡——四川!我数次沉思:遥远的路途,艰难的道路,他们从那里攀上背后的高原?


虽然,我离这条河流并不遥远,也曾屡次远眺它的身影。然而,愚钝的我,一直不曾关注它,一直不曾思考它,一直忽略了它。


那天,当我伫立在南广河的岸边,注视着脚旁的一河清波时,胸腔中陡然奔涌出一阵无法抑制的异样悸动,脑海中不断涌现苗族先民们,在这条河流及山谷中生活的种种画面,那栩栩如生的场景,鲜活和生动得仿佛就在我的眼前!我突然明白,我知道苗族先民迁徙的道路在哪里了!就在我眼前,就在这一片流域!他们与南广河有着不可分割的千丝万缕的联系。

川南处于云贵高原的抬升地段,背靠雄奇的云南、贵州,北望辽阔的成都平原。东北面的大娄山刀削般,西南面的大凉山奇险无比。唯有宜宾处于爬向高原的豁口地带,地势低缓,岷江和金沙江在此汇合成长江巨大的洪流,以不可阻挡的气魄,向东滚滚奔去!这方土地,是通往云贵的最佳地段。李白一句“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使得世人对出川入川,望而生畏。以为那时除了长江,出川真的犹如登天。岂不知,川南早在秦朝时期就在宜宾修建了“五尺道”②,连接起了川滇,成为南方丝绸之路。据考古专家考证,南广河是“五尺道”上的重要枢纽。苗族就生活南广河流域及附近的高山峡谷中。我不禁想:在“五尺道”上行走的马帮中,也许就有不少苗族人呢。他们在响彻山谷的叮当马铃声中,耳闻目睹了多少外面世界的精彩故事?又有几多向往?



在云贵川三省结合部、丛山峻岭中的苗族人,当为了生存,不得不放弃他们热爱的家园而攀越高原,向南一路行走时,我不知道他们曾经经历了什么。从那些古歌里,有一点我是确定的,在风中在雨中在雪中,当他们一步步攀上高高的乌蒙山山顶,往北久久凝望时,那饱经沧桑的眼眸中,满是不舍的清泪!有的人匍匐在地,死命揪住身下的泥土,再也不肯离开,嘴里喃喃道:就让我留在这里吧!那怕是死!而更多的人,则是抹掉眼眶中如雨飘洒的泪珠,毅然转身迈步朝前,去寻找新的栖息之地。


而这条繁忙而热闹的河流也日渐衰落,水流一天天减少,有的航道早已废弃不用,失去了船只的身影。



社会发展到今天,交通四通八达。这条河流便不可阻挡地没落了,萧条了。但它依然默默地养活着生活在它身边的人们。可是,如今,人们不再热爱它珍惜它,肆意利用它,河流已失去应有的清澈和它原有的丰姿。它的妖娆、它的富足、它的温情……似乎正一步步离我们而去。因它而孕生的,那些真实或凄凉或喜悦的故事,不断老去,封存于人们的记忆深处,很少再被提及。那一河悲壮和欢愉诙谐的和激越的船歌号子,再无人吟唱。

再度凝望这一河烟水,我的心中无限迷茫。我能在脑海中还原它当初的气势,却无法确定它的未来。谁能回答我,南广河呀南广河,你的未来是什么?

回答我的只有风声、水声······


*注:

 ①僰人:是明朝以前生活在今天四川宜宾市一带的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

明朝万历年间,四川巡抚曾省吾派总兵刘显带领14万大军,把残留在兴文县九丝城的僰人消灭殆尽。从此,这个古老的民族就失去了踪迹。在南广河河岸峭壁上留下密密麻麻数不清的桩孔、石龛、残存的棺木和粗狂、生动的幅幅岩画。

②五尺道:古道路名。

称滇僰古道,僰道。秦始皇统一全国后,为加强中原地区和西南地区的联系,开筑了一条由四川盆地通向云贵高原的重要道路,因道宽五尺而得名。是连接云南与内陆的最古老的官道,南方丝绸之路的一段。北起今四川宜宾,经昭通,南抵今云南滇池一带。

本期责编:三哥

图片来源:网络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宜宾概况
[转载]近百年前的宜宾老照片
寻访|叙永江西街天主堂
四川省宜宾市筠连县的历史沿革
《话说长江》第八集 从宜宾到重庆
从宜宾到重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