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五一苗疆“樱桃胜地”乌亚村纪行:“樱”你而来,“樱”你而红

招聘  

 乡村振兴 
  图书  
 十佳苗歌 

乌亚村纪行

文|张子清(苗族)

五一小长假,绅士们兴高彩烈地计划着南上北下旅游,饱览祖国的大好河山,践行“诗和远方”。

有人问我:“你去哪里玩儿?”

我撇撇嘴说:“我还值班,走不开。”

他们笑了:“恐怕是囊中羞涩,没敢去吧?”

我悄悄的叹了口气:“唉,这么机密的事情,是哪个逗比透露出去呢!”


4月30日,老伴邀我说到乌亚吃樱桃去,说乌亚她的几个帮扶对象户一个劲的喊她去吃樱桃;她是个乡镇医院的医生,负责乌亚村家庭医生签约,很是熟悉那里。

我说不想去,开车去那里来回五个小时,太累了,光油费就足够买多少斤樱桃吃了,老伴只好作罢。

晚上快睡觉时,老伴打电话给一户说有事来不了,电话那头失望地说:

“吃菜粑的时候喊你你不来,樱桃熟了就想喊你来吃,你说五一放假你会来的,我就很高兴,琢磨着觉得没什么招待你对不住你,天快黑时就把一只鸡杀了,明天你们来了得吃。诶,谁知你有事来不了,那以后有空你再来吧。”

我们农村的苗家人就是这么的诚实敦厚,顿觉不去太对不起人家了,辜负别人的一片心意,惭愧中,就改变主意,决意去她家吃樱桃,另外还邀了两家人同去,电话跟她讲时,她高兴地说:

“好的,明早我在家煮饭等你们啊!”


远的没大洋去不成,几天时间如都憋在家里必会很闷,也对不起这个假期,不妨到不算很远的乌亚领略一下乡村情趣去!

乌亚在贵州施秉县的东南方,离县城85公里,属马号镇黄古村的一个自然村,黄古村是个盛产樱桃的地方,远近闻名。

五月一日,早上九点过钟出发,从施秉驱车到双井后下到铜古,就沿着清水江北岸一路向东驰去。

前两天下着雨,清水江涨了些水,浑浊混黄,这么好的太阳天气和这么适合的水,太好撤网捕鱼了,车过我老家冰洞村滩头时,望着以前我打鱼的地方,心里有点痒痒的,心想如果我带撒网来,在那些个点一网撤下去,活蹦乱跳的鱼肯定会捞上不少,那种收获的快感是无法形容的!


车到六合,更改方向,不再沿清水江岸走,而是向东北方,朝着一条小溪上边的水泥马路开去。路还是好走的,不算宽,会车时慢一点能过去。

原先老伴喊我来乌亚吃樱桃时,我不大愿来的一个原因是担心路太窄,会车困难,现在看来还可以。车从六合行20来分钟,就到乌亚了。


乌亚座落在一个约45度的斜坡上,房屋大都是介字形的木瓦房,隐藏在大山的褶皱里。

地基很少有一块完整宽大的,大都是凿挖山体而成,狭小,下边垒保坎,房子一半边横空跨过保坎,柱子稳稳的立在外面——这就是著名的干栏式吊脚楼,受地势限制,门前院坝很小或没有。

植被很好,高大的枫树、松树,翠绿的竹林以及各种树木把村子遮蔽得隐隐约约的。

乌亚村分为上寨和下寨,上寨60多户,下寨80多户。

十几年前我在马号工作时,曾几次走乡串寨来到这里收过个体工商户管理费,那时乌亚的房子、环境卫生很差,现在不仅通了乡村公路,村容村貌也大为改观,最明显的是房子很整洁,村巷都已铺了水泥路,路旁还安起了太阳能灯,这大概得益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得力措施,比以前真是天壤之别了。


一路都有人对老伴打招呼:“刘医师,你来吃樱桃?”

老伴一边和他们打招呼一边应着。

老伴工作的认真态度我还是很钦佩的,和农村人打成一片。老伴是这个村的健康帮扶人,几乎每个月要来,乌亚贫困程度深,全寨150来户就有107户贫困户,这107户老伴要全覆盖,家家走到,真是难为的,来勤狗不吠,村里的大人小孩几乎都认识她。

老伴带我们一行大大小小十来个人来到喊她来吃樱桃的帮扶对象家中。

我们坐在堂屋上,凉风习习,空气清爽舒适,这个村子真是个宜人的天然氧吧,主人家说夏天他们从来不用电风扇的,我们不由纷纷赞叹:“这里好凉快!”

这是一家贫困户,住的是两间木瓦房,坎脚搭建一间用红砖、钢筋水泥才修起不久的阳台,约三十来个平方。

我问女主人:“你家搭建这个阳台,花了不少钱财吧?”

她说:“豆腐盘成肉。材料远得很,材料一半钱,运费一半钱,工价一半钱。”

确实,在这些偏远的农村里修建一座院子房太不容易,同样的钱在方便的地方可以修两幢了,而在这里只能修成一幢。

在这家,虽是贫困户,煮饭给我们吃还是用柴火,但我很佩服他家把房前屋后收拾得异常干净利索,木房板壁、楼板顶竟然没挂有一丝蜘蛛网、烟灰吊,大门、墙壁都用桐油油得黄亮亮的,我看见他家的腌肉,也是非常干净,没有一点烟锅灰,这真是一家讲究卫生爱干净的农户!

我很想看看这里家家是不是都象他家这样,趁还没开饭的时间,我随意在旁边附近看了五六家,都还是很干净的,这不由得我不赞叹,他们比我的老家冰洞的大部分乡亲们干净得多了,论居住条件,冰洞门前一条江河,交通也较之乌亚便利,理应比乌亚好,很多却比乌亚邋遢!


菜很丰盛,主人家不仅杀鸡款待我们,还有腌肉、鱼等,还煮有一锅的"父母菜”——酸汤菜,大家抢着吃赞不绝口。

饭后主人家带我们去他家的樱桃园去打樱桃。后山上满坡都是樱桃树,因为是假期,来吃樱桃的人很多,男男女女,满山的欢声笑语,时隐时现的人影错落在树丛中。

樱桃红艳艳的,如珍珠玛瑙,甚为可爱,可惜今年的樱桃并不怎么甜,酸淡淡的,这是因为前几天都下雨,樱桃正熟,底部微微开裂,被雨水一泡,樱桃就变味淡而且极易腐烂了。

樱桃树子很高,枝桠很长,树是不敢乱爬的,樱桃树质地脆,容易断折,樱桃好吃难摘,我们花了好长时间都填不饱肚子,听说有不少外地人来吃樱桃,因为太难摘,宁愿在回去时在村脚和村民买几斤带回家去。

我们打了两个多小时,一个人仅打得三四斤的样子,就准备回去了。

主人家太热情了,陪了我们一天,两口子打得两半巴篓樱桃也全部送给我们。

我们下山时,有不少外地人还涌上坡来摘樱桃吃,村民们淳朴善良,不管认识不认识,他们并不骂,只是叮嘱:“你们小心一点,不要把我的樱桃树枝弄断了。”

住在下寨的潘应辉曾经是我的学生,现在是黄古村的村支书。他一个劲地打电话来,催我们到他家的园里去打樱桃。

他家住在下寨路边坎上。他是一个能人,是寨子里能修起大院子房的少数人之一。

我们到了他家,休息,喝水,他指着对门坡不远处的一大片樱桃树对我们说:“那些都是我家的,你们去那里打,我在家煮饭等你们来吃。”

我们已打得了一些,就不想去打了。他于是就准备去炒菜,让我们吃饭,说:“和张老师已经有几十年没见了,难得来,吃了饭再走。”

我们谢绝了他的好意,我问他今天怎么有空在家。他说一会儿还有两批朋友要来他这里吃樱桃,一伙冰洞的,七八个人,一伙双井的,也是七八个人,他在家里等他们,煮饭给他们吃。

我打趣地说:“你生意真好啊,不仅白送樱桃给客人吃,还白送饭给客人吃。天天有人来吗?如果我们留下,人太多了更加麻烦你。”

他说:“这有什么?一年才有这一次,人越多越好。樱桃熟了这个星期天天有人来。”

我和他攀谈:“你们黄古、乌亚、乌往是有名的樱桃之乡,每年能给家里带来多少收入?”

他说:“少的几百元,多的上万元,但大多数两三千元左右,上万的极少。”

我问:“那何不以这个为脱贫致富产业,大力发展种植呢?”

他说:“镇里面也有这个计划意图的,动员村民大量种植。但是,困难很不少。栽树很容易,田边地角都可以,但树多了,未必就如想象一加一等于二那样经济效益翻番。就目前来说,每户平均已有10颗樱桃树以上,已趋近饱和,多了也无用,忙不过来。你也知道,樱桃一到成熟,果期很短,一个星期之内摘不完就全部烂掉。樱桃又不象其它果子,很难摘,很难贮存,今天打来,今天就要卖出去,否则第二天颜色就暗淡,甚至坏掉了。我们这里一个大人一天最多也才摘得几十斤,一家平均10颗树,在有限的时间内要摘完得需要多少劳力!今年疫情原因,许多年轻人还滞留家里,可以帮忙家里摘樱桃买,如果像往年,吃得做得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剩余在家大都是老弱病残。因为摘不快,有些农户的樱桃白白烂掉。还有一个是销售问题,虽说有一些商贩常开车来我们村里收购,政府有关部门像县融媒体中心今年自发来帮我们免费运输出去销售,使农户增加了不少收入,但这个也有限度的,他们不可能天天都跑来跑去为我们服务,他们还有他们自己的事情,关键还得我们自己。目前商贩要的也不敢要多,一人要个几百斤而已。他们常常中午来收购,你赶不上这个时间卖给他,他就回去了。因为他收购得的他也必须当天傍晚及时批出去或卖掉。因此村民们只有早上到中午这段时间摘樱桃,下午晚点摘得来的往往赶不上卖掉。如果我们村有个冷库,那村民们种樱桃树的积极性就大幅度提高,可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我问:“商贩来收购樱桃,价格如何?”他说:“刚开始熟时是十几块一斤,现在才五六块一斤。”

我又问:“你们乌亚是深度贫困村,异地移民搬迁贫困户积极吗?有多少户?”

他说:“有十几户。”

我说:“107户贫困户才有十几户愿搬迁,不算多啊。什么原因呢?”

他说:“思想意识跟不上吧。故土难移情结,还有担心生存问题,最为重要的一点是,异地搬迁要拆房子,这于他们是难以接受的,认为这样一来‘根’都没有了。”他的话让我陷入沉思……

在政府的措施和政策扶持下,乌亚村今年能顺利脱贫,但要巩固脱贫成果,振兴乡村经济,实现和全国人民一道健步走在小康路上,还需要广大人民群众的不懒努力,扶贫攻坚,任重而道远啊!

我驱车离开的时候,心里默念:层层高山环绕着的偏僻的乌亚村啊,一个远在天边的寨子,愿我的淳朴善良的苗族同胞,今后的日子越过越好!

END

我在苗疆有块田

全球召集“志同稻合”合伙人

限量:200名额

《《扫码抢订·加入我们!


苗疆梯田·非遗古稻

— 三苗荐读 —

/图片点击·阅读详情/

图片来源: 邰胜智 、杨健

文字来源:张子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扶贫鸡入“社”代养 贫困户坐享分红
【方志四川•温暖的回响——脱贫攻坚四川故事汇】钟学惠 ‖ 三村纪行
丰乐村的“香饽饽” ——望江县杨湾镇丰乐村纪行
那人那事
村乡纪行咏赋
壶公评论 读谭先生【西藏纪行】七律(中华新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