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年蛰伏后,丰田为什么要在2022年逆势扩张?

在风云诡谲、疫情频发、原材料涨价、芯片断供的2021年,丰田却实现了15%的销售额增长和35%的营业利润增长,不仅双双创下了丰田的经营纪录,同时也是整个日系车历史上的最高水平。

而在中国市场,丰田也正逆势扩张。主流车型中SUV矩阵不断加码,中高端车型持续加价,Supra、86等个性化车型也一车难求。从份额来看,丰田已经直逼大众,而从溢价能力来看,丰田甚至已经超过了大众。今年1-4月,丰田品牌20万元以上车型销量为28.3万辆,占比为57%,相比之下大众品牌仅有21.5万辆的销量和36%的占比。

但是,还有多少人记得,十多年前的丰田也曾因为“钢板薄”、“不禁装”被人吐槽,也曾在全球大规模召回缺陷车型,也曾深陷机油乳化等舆论风波。所以,回顾这十多年来丰田在中国的发展历程,能给合资品牌的前进方向提供一个可参考的案例。

丰田在中国的三次转危为安

早在上世纪70年代末,丰田就有机会在中国成立第一家合资汽车厂,却因种种原因,一直等到2003年才与一汽集团合资成立一汽丰田汽车有限公司。次年花开两家,与广汽集团成立广州丰田,也就是今天的广汽丰田。

2003年中国私家车消费刚开始萌芽,威驰、花冠、皇冠、锐志、凯美瑞等丰田主力车款逐步导入合资公司国产化,让丰田在2008年以897万辆的成绩首次问鼎全球销量冠军。

但在2009年,丰田在国内却因为零部件缺陷,召回了包括凯美瑞、雅力士、威驰和卡罗拉等在内的688,314辆,创下当时国内召回规模之最。这是丰田在中国市场遇上的第一次重大公关危机。

老司机应该记得,2009年是丰田的风水岭,在这之前生产的汽车故障隐患明显更高。反映到二手车市场上,就是同一款丰田车在2009年前后的不同年款会有明显价差。

原因在于从2000年开始,丰田开始实施“打造21世纪成本战略”,计划将180个核心零部件成本削减30%,在2005年前节约成本100亿美元。提出这个计划的人叫渡边捷昭,2005年成为丰田CEO。“拧干毛巾上的最后一滴水”是他的做事准则,也被人们成为“成本杀手”。据说为了进一步降低成本,渡边捷昭将门把手的型号从35种减少到3种。

或许正是因为这种偏激的压榨成本方式,导致了丰田品质的大幅下滑。就连继任者丰田章男也承认质量有问题,并宣布放弃夺取全球15%市场份额的目标,先保质量再保数量。

不过丰田还是幸运的,2009年正是中国汽车进入产销千万级市场的转折点,汽车消费进入高速发展通道,许多家庭也是从那个时候开始购买人生第一台车,买到的正好是“质量优先”的丰田汽车,所以此次召回事件对丰田口碑影响范围有限。

第二次危机出现在2012年,钓鱼岛事件在国内形成了空前高涨的民族情绪,日企都不同程度受到了影响。同时,丰田在全球因电动车窗开关存在缺陷,召回高达743万辆车。

但这一次,丰田在国内的“补偿”却让很多车主感到暖心。在这场国内的风波中遭遇人为损坏的车辆,南北丰田有包括承担保险免赔额、加价换购等措施,无论这些措施最终落地情况如何,至少在舆论层面有良好的社会效应。

也就在同时,丰田开始逐步意识到本土化的重要性,打出了在华业务的组织架构变动、加快本土研发项目等一套组合拳,为政治风波之后的再发展奠定了基础。

第三次危机则来自于2017年前后日本企业造假丑闻被接二连三曝光。造假时间长、涉及面广、公司选择性视而不见,这些让曾经象征着品质与科技的“日本制造神话”处于岌岌可危的状态。但是,在汽车行业,这次事件却是雷声大、雨点小,从销量来看似乎并没有阻挡丰田销量的持续增长。

至于更近的一次机油乳化事件,发生时间正是2020年初的疫情期间,本就没有出现在最焦点的位置上。加上随着天气逐渐转暖,机油乳化的现象逐渐缓解,这件事情最终也就鲜有人再提起了。

纵观几次危机,丰田在公关上都保持了足够的“温和”,这也是丰田从产品到营销一贯的理念。你可以把这看做是一种蛰伏,但在中国车市开始告别高速增长,尤其是老对手大众的市场地位出现松动后,丰田开始呈现出进攻态势。

丰田今年会在国内超过大众吗?

从市场份额看,4月丰田已经追上了大众,而在中高端车型领域,汉兰达/皇冠陆放、赛那这些车型相比同级别的大众车型,也都有绝对的销量优势。

而且,就算网络上有再多人吐糟丰田的中控是90年代的电视机,吐槽丰田动力弱、用料抠、智能化烂,但却丝毫不妨碍丰田是今天国内终端价格体系最稳定的合资品牌,也是唯一能在部分车型上加得起价的品牌。

这其中的关键就是,丰田能够清晰地分辨核心用户和目标用户。前者大谈特谈却不会买单,后者不闻不问却是花钱的主。

丰田在上一辈消费者,尤其是南方地区消费者中有强大的用户基础。对于刚刚改革开放的中国,丰田皇冠丰田皇冠是日系豪华轿车的启蒙之作。加上JDM的软性文化输出,日本货技术先进、皮实耐用的标签,种在了老百姓的印象中,一直影响至今。

如果你翻开短视频应用或者其它通过算法推荐的资讯应用,就不难发现“开不坏的丰田”、“理财神器”、“工匠精神”、“一生专注做一件事”等病毒式传播的标签,很难说这是不是品牌通过关键词检索等商业营销手段的结果,但是对于相当多的主流家用车用户,这绝对会对购车意愿造成影响。

没错,不是每个人都需要一台能自动驾驶的高性能电动车。尽管消费人群处于不断年轻化的迭代进程中,但是那些并不十分懂车的保守用户始终是一个极大规模的群体。而且,越是在车子不好卖的时候,在故障率低、保值率高这两件事情有口碑的品牌,就越容易获得青睐。尽管这两件事情有极大的偶然性,甚至这两个概念本身都并不完善。

于是,在合资品牌份额愈发集中、保守型消费者逐渐沉淀的形势下,丰田享受了最大的红利。

更何况,在目标人群的眼中,只要丰田出现一点点激进的改变,消费者反馈的积极程度,都要远甚于丰田的改变程度。比如当年的TNGA,一个99%人都不可能完全理解的理念,一度成为“丰田好车”的代名词;而丰田最新的电动车bZ4X,一个太阳能板、一个异型方向盘,随便搜搜就是一众角度各异的解读。

丰田从来都不认为自己是个话题品牌,但是丰田确实让自己成为了话题品牌。

丰田章男说他从未给出口到中国的汽车加价,这话也许并没有错。但是经销商想卖一台好卖的丰田车,代价可能就是要多进一台不好卖的丰田车来“配货”。后者销售的亏本,可能就要从前者的加价上找补回来。而丰田也一直通过这种与经销商的“供需配合”,保持在中高端市场的溢价能力,反过来市场口碑又成为这种溢价能力的支撑。

一个闭环就此形成。

尽管在2022年选择产品线扩张,看起来并不是一场好生意,丰田最近的新车也的确难以做到同比例的销量扩张。但是,在这个主流合资品牌份额萎缩、集中的情况下,丰田必须要有足够多的产品,覆盖足够广的市场,才能完成消费人群的承接。哪怕1+1不能等于2,但丰田只要能做到1+1>1,并且还能控制成本,那么现在的产品线扩张,就有它的价值。

所以,丰田今年即便在国内销量上超过大众,也并不会让人觉得奇怪。但是,大众如今的重点在于如何把ID系列卖好,燃油车的阵痛是它必须要承受的。大众ID系列走过的路,丰田的bZ系列并不会少走。

写在最后

在汽车的变革时代,没有任何一个品牌能躺在功劳簿上睡觉。丰田当然明白这个道理,也时时刻刻都在以谨慎的态度面对中国市场的格局改变,所以才有了这十多年来,丰田的口碑营销终于取得了销量与溢价认知上的成效。

某种意义上来说,丰田也是秉承了始终做一件事的理念。你可以说这是一种长期主义,但这更体现的是日本文化中“喜新而又顽固”的矛盾性。过去,日本企业盛行的是一点一滴式的前进,这种经营理念与今天快速变革的大形势,已经产生了矛盾。而丰田想要做到的,也一定不仅仅只是在销量上超过谁谁谁,在哪里哪里拿下销量冠军而已。


版权声明:本文为《童济仁汽车评论》独家稿件。欢迎任何形式的转载,但须注明出处为《童济仁汽车评论》和撰写作者。如有任何侵权行为,侵权者将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斯柯达性价比那么高,为何销量只有大众的十分之一
2019年汽车销量排行榜年终总榜单,轿车 SUV MPV销量排行完整版
“开不烂的丰田,修不好的大众”究竟是啥意思?你们都搞错了啦!
德系车和日系车究竟有何差距?老司机:堵车就能看到差距了
懂车的人为啥不爱买丰田?知晓原因后,车主:想换车!
大众修不修得好,丰田开不开得坏,这个问题有答案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