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车一世界》之《我的自行车情结》

我小时候生活在农村,见到最多的车子是牛车,偶尔能见到附近农场里出来的马车,要是运气好的话,间或也能看到一辆军用吉普车。每当吉普车出现的时候,全村人都会像看“天外飞仙”一样,纷纷赶到镇上去看这辆能卷起漫天尘土,瞬间从面前消失的“乌龟壳”。

在所有的车中,留在我记忆最深处的还是自行车,在1980年代之前,自行车在农村是一种身份和地位的标志,能拥有自行车的家庭,要么是公社里面的干部,或者就是在县里上班的“公家人”,他们因为收入来源稳定,每个月到期都可以领取工资,因此他们才有资格和能力购买自行车,尽管那时候我还不知道自行车要凭票购买。在农村颠簸的土路上,能骑着自行车出行,那威风的场面不亚于现在开一辆“劳斯莱斯”行驶在拥挤的路上。

记得在我7岁的时候,我们公社的副书记骑着自行车去他姐姐家吃饭,可能是一时疏忽,他将自行车停在姐姐家门口,姐姐家的小儿子趁大人在家里吃午饭的时候,偷偷地跑去玩舅舅的自行车,孩子用手摇车子的脚踏板,一会儿车子的后轮就飞速地转了起来,谁知道车子的撑架突然向后弹起,车子就往前走了,一看车子要倒,孩子连忙伸出另外一只手去扶车,匆忙之中竟然将小拇指塞到了齿轮下,钻心的疼痛让孩子彻底慌了,他又转动了一下脚踏板,齿轮深深地卡进了拇指的骨头里。听到孩子发出的惨叫声,大人们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众人费了一番周折,孩子的手指才从齿轮中拔出来,送到医院的时候,医生遗憾地做出了截肢的决定,孩子的小拇指被从指根处截除。这是我见到的第一件“自行车事故”,尽管事故有些血腥,但是,这丝毫没有降低人们对自行车的期盼。

改革开放之后,农民们的收入提高了,自行车已经不再是“乡干部”或者“公家人”的标志,个别先富起来的村民家里开始拥有了自行车,很多讲究的人家,闺女出嫁开始陪嫁自行车。尽管如此,在我就读的乡中,每天能骑自行车去上学的也不超过5个人,每到放学的时候,这几个人骑车在人群里用力地按着车铃,一拐一拐地在队伍中穿行,那也是非常“威风”的事。在我上高中的时候,邻居家有人开始买自行车,作为家里的一个“大件”,有车人家对车是非常爱惜的,除了在车头商标的位置拴上红布用于辟邪,很多细致的人还会用胶带将车的三脚架缠得密密实实的,以防上下车的时候蹭掉车上的漆,每次骑行结束,他们都会将车擦得一尘不染。为了防止别人借车,个别人家会在自己不用车的时候将车搬到阁楼上或者藏到不容易看见的地方,更多的人家,在更多的时候,还是将自行车摆在家中最显眼的位置,因为有自行车的人家在当时是很骄傲的,他们不是不怕别人借车,而是那时候会骑车的人也不多。

姑姑家是村里最早买自行车的人家之一,姑父踉踉跄跄地将车从商店推回来的时候,人都差点给累虚脱了,那辆车在他们家放了很长时间也没有撤下车身上的塑料布包装,后来还是在他们家一个亲戚的指点下,花了几个半天时间,在生产队的打谷场上,他们家想骑车的人都学会了骑车,打谷场的周围被车轮压出了一个又一个同心圆。

上高中的时候,我还不会骑车,我非常羡慕那些会骑车且家里有车的同学。某次,有一个亲戚在我家喝酒,酒喝到半夜,由于担心他骑车回家不安全,父母让他搭载一辆拉货的车回家了,考虑亲戚要用车,第二天早晨,父亲就让我将亲戚的车送到镇上,镇上离我们家大约有6公里的路程,对于不会骑车的我来说,要想将车推出6公里,这是一件苦差事,我踉踉跄跄地推行了500米。看我狼狈的推车姿势,路上有人就指点我,让我坐在车的后座上,用脚在两边地上撑着车滑行,果不其然,这个姿势比推车省力多了,不一会儿功夫,我发现在双脚同时离地的时候,我也能试着保持车身平衡,一瞬间,我感觉自己飘了起来,这种感觉真的是太美妙了!

我开始尝试用脚瞪脚踏板,这时车把感觉有点把持不住,经过一阵摇晃,我终于实现了骑行,兴奋异常的我,连忙从镇上掉头回家,不到20分钟,我又骑回来了,为了巩固技艺,那天我在家与镇上之间骑了4个来回,以至于回家都错过了吃午饭的时间。此后,我就是一个会骑车的人了,我会想各种办法找自行车骑行,可惜家里一直没有买自行车,直到我大学毕业,我还没有骑过自己的自行车。大二的时候,我们宿舍有几个同学利用五一假期骑车从南京去扬州游玩,这是我最羡慕的一次游玩经历,临近大学毕业前夕,有一个南京的同学将她的车借给我,我和班上两个同学相约骑车去马鞍山,这次长途旅行圆了我一个骑车旅游梦。

家里不买自行车,可能是因为家里太穷的缘故,又或者是父母怕我们骑车危险?我一直不知道答案,尤其是80年代后期,自行车在农村成为很普及的交通工具,我们家人的出行方式,大多是步行,这样原始的出行方式不仅耗费体力,更重要的是,走在路上,心里感觉到的是“屈辱”——我也不知道屈辱的原因,估计是觉得自己没有“面子”。大学毕业的时候,我发下一个“宏愿”,争取毕业后第一年就能买辆自行车,记得当时大学毕业生的工资是每月83元,一年要想攒一辆自行车的钱也是非常不容易的。有一个同事知道我的需求及我的经济状况之后,他给我介绍了一个朋友,从他的朋友处我得到了一辆二手车,那是一辆赛车,它非常轻便好骑,将车推回到单位宿舍后,我用三盆水将车全部擦拭了一遍,接着就推车去了修理铺,将车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整修,骑来时看似只有5成新的车子,经我大半天的捯饬,现在已经俨然有8成新了,由于担心车子在单位大院里面不安全,晚上我将车子搬到了五楼的宿舍里,这样一搬就是三年。有车的日子是惬意的,骑着这辆车子,我逛遍了广州的大街小巷,为了追求时尚,我买了一个随身听,将随身听别在腰带上骑车在大街上穿行,这是当时非常流行的“装束”,可惜当时没有“骑友俱乐部”,不然我会骑车去更多的地方,结交更多的朋友。决定来北京发展以后,我将爱车送给了最好的朋友,到现在我还记得第一辆自行车的样子。

中国是一个自行车大国,在城市里没有自行车是非常不便的事。初来北京时经济拮据,我听说在东四十二条有一个国营的商店,里面卖二手的自行车,我一早就跟老婆坐车去了那家店,那天运气特别好,店里有一辆7成新的28吋的飞鸽牌自行车,店员说这是一个老人昨天刚刚送过来的,因为他年纪大了腿脚不便,不敢再骑这样大的车子,因此就忍痛割爱了。一看这辆车的保养情况,我就知道原车主也是一个爱车之人,国营商店明码标价,交钱完毕,店里给开了发票。在街道车管所我给新车上了牌照,我载着老婆高高兴兴地往家骑,这辆车是我来北京买的第一个“大件”呢。

当时北京的街口有交警拦骑车带人的,每到路口老婆便从车座上下来随车奔跑,过了路口再坐上去。我们一直骑到积水潭,老婆担心我累着,因此她自己坐公交车回去,我一个人又骑行了12公里。有车以后,我们周末的生活可丰富了,我骑车带着老婆去了北京很多地方,在所有去过的地方中,最值得纪念的地方是海淀民政局,我们在那儿办理了结婚登记手续。

这辆28吋飞鸽自行车我骑了10年,要不是因为单位的门卫“歧视”,我还会一直骑下去,为了微薄的“颜面”,我买了一辆新式的自行车,买车的时候,我在车身上安装了儿童座椅,因为我要载着女儿外出了,有次带女儿在门口的小公园玩,公园里不让自行车进入,我将车锁在公园门口,在女儿玩够了准备回家的时候,我看到一个民工模样的人走到我的车前,从兜里掏出一串类似钥匙状的东西,很轻便地就打开了我的车锁,看到有人偷车,我放下怀抱的女儿飞身追赶偷车贼,就在我快抓到那个贼的时候,我听见女儿哭喊的声音,这突然的变故吓坏了女儿,由于担心孩子出现意外,我只好眼睁睁地看着那个小偷骑走了我的爱车,当时我能安慰自己的是,孩子没出什么意外,这就是天大的幸福。

回到家后,我非常不甘心,没吃午饭就找邻居借了一辆自行车,沿着小偷逃跑的路线,我一直搜寻到外地人积聚的村落,希望在街角或者屋檐下发现我的爱车,经过一个下午的寻访,我沮丧于一无所获,这辆车我将永远地失去了,这是我买的最后一辆自行车,自行车丢失了,但是我的自行车情结永远留在心里。

见到自行车,开始时,心里是好奇于自行车的运动方式,两个轮子原本在地上放不稳,人骑在上面怎么就能快速平稳运转呢?年少的我不知道受力平衡的道理。随着自行车数量的增多,关于自行车的疑问逐渐被自行车所承载的地位、荣耀和虚荣所代替,那时候对拥有一辆自行车的渴望成为我近10年的梦想。在那个交通不发达的时代,步行去县城需要2个多小时,而骑车去县城只要40分钟,父母亲好像从来就没考虑过买车的事,估计还是因为家里当时没有那个经济实力吧,好在那个时候生活节奏慢,农民最不值钱的东西就是时间。

记得有一次镇里放电影,母亲跟随村里的一群妇女去镇上看电影,电影快散场的时候,刚刚学会骑车的二哥找一个亲戚借了一辆自行车去镇上接母亲,看到二哥去接她,母亲应该感觉到特别的荣耀吧。快到家的时候,迎面开过来一辆拖拉机,由于道路过窄且坑坑洼洼,车的前轮被一个大坑别住了,拖拉机没有减速通过,拖拉机的后轮扫了一下自行车的前轮,自行车前轮的钢圈马上就变形了,车辐条也断了几根。二哥被这突如其来的景象吓呆了,母亲当时非常镇定,不断告诫二哥人没事就好,当天晚上回家,母亲将家里的全部“家当”凑到一起,第二天一早,母亲让二哥拿了20多元钱去五金店里买了一个新钢圈和几根辐条,找维修师傅给自行车换上,并尽快将自行车给亲戚还了回去,此后好像母亲再也没有坐过自行车。不知道自行车在母亲的心里留下的是什么记忆?通过这个经历,我感觉到的是母亲的豁达和担当。

随着交通工具的不断进化,自行车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现在没有谁再将自行车当成多稀罕的宝贝,没有经历那个特殊年代的人,怎么也想不出自行车对我们这代人影响是如此之大。关于自行车的故事,我要是讲给女儿听,估计她会将这段经历当成“天方夜谭”,现在都市里的人,很多都不骑自行车了,买不起轿车的会买电动车,或者干脆坐公交地铁,骑自行车的人中很多都是将自行车当成了“健身工具”而不是交通工具,自行车的情结估计到我们这代人就会终止。

自行车与其说是一个情结,不如说,它是我青年时期的一个梦想,为实现这个梦想,我跨越了田间地头走向了城市,在城市中踏车前行。自行车让我学会了追求,自行车让我懂得了珍惜,自行车让我感知了幸福。人生的精彩其实也就是一个不断创造梦想,并不断实现梦想的过程,过程精彩,人生无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齐宜旺 | ​自行车情结 (散文)
自行车情结
古风雪 | 借宿
父亲的车站
闲谭 ▏有一种幸福叫自行车
与自行车有关的记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