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阎连科(下)

先说《我和父辈》,该书讲述的是他父亲兄弟三人的故事,阎连科用他细致的观察能力、准确的记录能力、饱满的人文感情详细地记录了,他看到的父亲三兄弟艰难曲折的一生。一部散文也是一个时代的悲歌,那是一个贫困、苦难,甚至有点蒙昧的时代,那时候的每件事都是血泪史,每个场景都是一串辛酸泪,假如阎连科采取的不是散文的笔法,假如阎连科使用的不是控诉的表达形式,《我和父辈》可以成为“史诗”!散文是所见加所思即所得,通读《我和父辈》这部书,我总感觉其中有小说的技法,无非在具体情节的衔接上,阎连科将文字还原成散文。成“事故性”的故事虽然好看,但是,让读者飘忽于真假之间,作者多少有点不厚道。

再说《711号园》,这是阎连科在北京南城丰台购置的一处房产,感觉是小产权房,这样的房子曾经被很多先富起来的城里人所热衷,在郊区有个窝附带几分地,周末没事时,一家人到郊区去劳动借以活动一下筋骨,这是很滋润的一种感觉。

711号园》和《我的父辈》同时开写,一个写物,一个写人,《711号园》几乎是院子里接触到的动植物的百科全书,作者以饱满的情怀去接触、感知和体会动植物的存在、生长、死亡等过程,非常好读,也非常耐读,其中有一篇写观察蚂蚁行军的文章,这是我见过最有人情味的散文,他观察着蚂蚁大军的行踪,甚至情不自禁地加入到蚂蚁大军的行列,他为它们逢“山”开道、遇河搭桥,最终,他与蚂蚁大军一起遇到了他也解决不了的难题——如何协助大军翻过不断有列车经过的铁轨?看到先驱者被铁轨碾压的无影无踪,或者是被气浪吹得烟消云散,后继者一如既往,不知生死、不懂退却。我跟着阎连科一起,跟着蚂蚁大军生死与共,这是我读过的最有号召力的文字,假如将它跟当年入选我们中学教材的《荔枝蜜》比起来,《荔枝蜜》可以直接被拿下了,那里的情怀是夸出来的,是写出来的,不像阎连科的文字里的情怀是自然流露出来的。

我最敬佩的作品还是他的中篇小说《大校》,小说的情节其实非常简单:大校回故乡给父亲奔丧,父亲曾是一名解放战争期间归顺的老兵,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父亲因为开了小差,结果被斗争了几十年,大校的哥哥也是当兵出身,现在已经官至家乡的县长了。

大校原本不想回家的,因为他在部队有紧急任务,他们部队承担的火箭发射任务即将点火,大校第一次担任点火的总指挥,这是大校一辈子梦寐以求的时刻,于公于私,他都不想在这关键时候请假离队。由于实在拗不过哥哥的要求,大校向部队请了一天假,准备看一眼父亲就归队。大校回家后,父亲就走了,大校知道身为一县之长的哥哥,一定能将父亲的后事办好,他以部队不准假为理由要快速赶回部队去发出“点火”的命令,这个命令似乎不仅仅是个命令,而是一个“心病”,作为一名火箭兵的大校,他为火箭发射奉献了大半生,“点火”命令是人生圆满的标志,这是他毕生的追求。

冲突来源于,县长哥哥的能量远远超出了他的预期。哥哥竟然打通了军用电话,电话直接打给了大校的首长。其实,故事到这儿都是个平面故事,无冲突不成小说,一般作家都可以做到这样。阎连科的厉害之处表现在,他开始利用场景切换,将故事由平面变成立体,由立体变成多维空间。

大校在父亲临终前答应他,要将妻子带走,父亲才闭上眼睛的。大校的妻子是村里民兵营长的妹妹。在大校当兵之前,父亲因“耻辱的过去”经常受队长的欺凌,甚至被队长逼着当众吃狗屎。大校准备当兵之前,手把印章的民兵营长跟父亲做了一次谈话,当时在部队的哥哥也在提干的节骨眼上,假如大校娶了民兵营长的妹妹,大校家面临的一切难题,瞬间就解决了。

大校娶了长自己3岁且其貌不扬的民兵营长的妹妹,迎亲的时候,队长向大校的父亲下跪以乞求谅解,大校的哥哥在部队提干了,大校似乎没有圆房就只身去了部队。故事到这个层次已经是立体的了,尤其是,大校的妻子非常贤惠,在大校家侍奉公公如同生父,对大校的所作所为予以了超人伦的理解。

故事进一步立体化,这个立体化是通过大校的内心活动体现的,为了摆脱家庭的影子,大校在部队刻苦训练,甚至申请上战场去“实现人生价值”,结果,在部队他获得了步步高升,他不愿意将老婆带到部队都成了表彰他的理由,故事里有了阎连科似的幽默。到这儿,故事变成了四维的故事。

父亲死后,略微有点痴呆的妻子捧出了父亲一生珍为生命的小匣子,匣子里是一张六亩地的地契,父亲当年就是因为这六亩地当了逃兵,因为父亲的叛逃,成为一切苦难的渊薮。看到这儿,估计读者已经体会到大校五味杂陈的心理了,最让大校忍受不了的是,部队首长的儿子挂职在县里当副县长,他为了讨好现在的哥哥给自己的首长父亲拨通了电话。那天晚上,大校还在猜想着发射场谁在组织火箭发射,谁会发出点火的命令时,县里在召开一个紧急会议,议题是讨论如何拆掉并归还村公所占据的大校父亲的“田产”。这是一个五维以上的故事架构,能将故事写得这么多维,这是大师的水平。

中国文人有时候非常有意思,在没出名之前,别人恨不得踩死你,比你稍微多那么一丢丢名气的人,估计都不会看你的作品,因为他们的眼睛都是盯着上面。哪天你要是成名了,你家门口就会趋之若鹜,哪怕当初不喜欢和挤兑你的人,也会成为你家的座上客。要是再有点名气,就有人开始研究你了。既然是研究,必须要出成果的,无论好与坏,无论是不是你的真实意思,那些研究你的人,一定会说出很多在你创作思考之外的东西。

典型的研究机构就是红学会,这个组织一直让我弄不明白,那么多人,那么多研究成果,曹雪芹就一个脑子,他能想到红学会的所谓的专家们研究的那么多东西吗?其实,《红楼梦》充其量不过是一本没有写完的小说而已。

我不知道在我之前是否有人研究过阎连科的作品?估计我不是第一个,但是,我必须声明,我所写的仅仅是我阅读后的感受,算不上什么研究,也本想归入什么团体,读阎连科就要读出属于我自己的东西,不论对错,也不在乎谁是否喜欢。


扫一扫,关注该公众号

朱晔(古磨盘州人),安徽望江人,经济学硕士,高级经济师,中国注册会计师,人力资源管理师,中国金融作家协会会员。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经出版了三部历史专著:《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旅行散文随笔《一车一世界》,创作出版长篇小说《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并在《文艺报》、《金融时报》、《中国金融文学》等期刊上发表作品。累计出版文字200万字。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阎连科 《我与父辈》
散文诵读《劝儿离家》作者 阎连科
书山觅宝37: 阎连科先生签售“中篇四书”
【我浴血南疆的英雄战友㊱】“首克谅山先锋营”英雄营长潘志保
击落一架升一级,全军唯一的大校营长,全营148人提前晋衔晋级
正师级少将,遇到副军级大校,谁应该主动敬礼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