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经典不好读

每有好事者,逢人就要开书单。美其名曰,你要想怎么样,就得读XXX之类的。

我一向不喜欢这样的行家,一者每个人的阅读习惯不一样,就像每个人饮食习惯不一样,你喜欢辣的,别人可能喜欢酸的;二者是消化能力不一样,鸭子吃石子那是为了帮助胃囊消化食物,人要是吃进去石子,肚子里就会结石。

文学作为一门技术,它也会随着时代往前发展的,经过几十年、上百年,以前的经典大多会被后来人继承并发扬了,假如你非要去从源头上吸取所谓的智慧,不仅浪费了过去几十年人做出的价值贡献,而且吸收的东西不一定适应时代的发展。

我这么说,也许很多人不认可。说心里话,我也不想跟人辩论。

假如脑子里就已经固化在经典上,你拿大炮估计也不会将其僵硬的脑壳炸开一条缝。他一辈子就爱抱着经典不放,那是他的事。

我举个先前作家作品的例子,他是日本上世纪初的著名作家夏目漱石的《心》,其实,在早先的日本作家川端康成、芥川龙之介,我都发现了这个问题。《心》是我最近刚读完的,记忆比较深刻。

先说夏目漱石吧,他在上个世纪早期是日本非常著名的作家,他的《心》是日本中学生十大最喜爱的小说之一,鲁迅和周作人兄弟都非常喜欢他的作品,民国时期,中国很多文学先驱都受了他的影响。基于这个原因,我找到了《心》。

《心》的结构应分成三个部分:一是我和先生,二是我和父亲母亲,三是先生的遗书。

我是一个大学在读生,临近大学毕业之前,我在东京认识了先生,书里从头到尾都没有介绍我们如何认识的,应该理解为,我和先生一见如故,并且对先生异常的崇拜。第一部分说“我与先生”,我与先生如何接近,然后如何从陌生到认识,从认识到相知。

第一部分,没有正面写先生,主要是通过我的眼来展示先生如何的让人“高山仰止”,如何地不好接近,为了引出下文和制造悬念,在第一部分中,作者故意埋下几个引子,以吸引读者往下阅读,如先生每个月固定一天要去一个墓地扫墓,先生一反常态地要求我关注父母的遗产分配,还有就是提到爱情时,先生表现的非常夸张等,也许有这个引子,读者才有了往下阅读的动力。

假如不是做文学创作的,估计很多人会止步于第一部分,因为磨磨唧唧的,实在没有什么实质性内容。

第二部分,写的是我与父母,在我大学毕业的前后,父亲得了严重的肾病,我先是没有完成期末的功课就赶回家看望父亲,后来是大学毕业之后回到家乡,此时,父亲已经病入膏肓。在乡下,我对父母总是那么的格格不入,甚至对待家人都是如此。父母亲都希望我在父亲临终前找到一份体面的工作,母亲甚至寄希望于先生,求他帮我在东京找工作。而我知道,先生不可能给我找工作,一者因为他几乎没有什么熟人和朋友,再者先生基本处于不工作状态。

在父亲弥留之际,我接到了先生寄来的厚厚的来信,得知先生已经自杀身亡,我迫不及待地赶往东京,都没有在父亲床前尽最后的孝道。到这儿的时候,读者的关注点都是在信的内容上了,别的都不再关心。即便父亲的后续,事实上,作者也没有写父亲的后续。

第三部分,就是我读先生的遗信,说白了,就是先生以倒叙的方式回忆自己的人生。先生出生于比较优渥的家庭,可惜天不遂人愿,在先生还没有成年的时候,父母亲因为伤寒病先后故去,于是,先生就被托付给叔叔抚养。叔叔供先生在东京读高中,每个假期,先生都要回到乡下的故居住一个假期。

在高中毕业的时候,叔叔逼着先生要娶自己的堂妹,此外,先生发现叔叔侵吞了父母留下的遗产,为此,先生与叔叔产生了很大的纠葛,以至于,叔叔的自私自利行为影响了先生为人处世的方式。

先生来到东京,租住了一对母女的房子。后来先生又带自己的同学K来与自己一起租住房子。一来二去,K与房东家的女儿产生了感情,而先生深深爱着房东家的女儿,有天,K出门后,先生向房东太太的女儿求婚,房东太太答应了,K得知这个消息之后,就自杀了。先生看见K自杀,他不仅没有及时救人,还查看是否有对自己不好的证据。

K自杀后,先生如愿地与小姐结婚了,且为自己不磊落的行为自责了一辈子。最后,他也以自杀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也算是对K的一个交代吧。

故事到这儿,一切都明晰了,先生靠着父母的遗产过日子,在争夺遗产的过程中,他养成了孤独自私的性格,因为自私,他逼死了K,为此心理负债了一辈子。他每个月固定日子去扫墓,那个墓主人就是K。

读完之后,我有点发蒙,我不知道自己读到了什么?

我不知道这本书对日本中学生为什么会有那么大的影响力?我不知道夏目漱石在鲁迅兄弟的心目中为什么那么高大?我不知道这部小说要说明一个什么问题、什么现象。

从文学结构上来说,故事设计不严谨,情节设计不合理的地方非常多,我没有明白,第二部分的作用是什么?为什么第三部分把先生介绍完,故事就结束了,我和父母亲不用再说了吗?这个白留的是不是有点大了?第一部分为了吸引眼球,先生对我说,他心里爱着一个妻子都不知道的人,原本以为有婚外情,难道故事里说的我与K的关系是同性恋的关系?或者是我们不了解日本的文化。

现在看夏目漱石的这部作品,真的不觉得他有多好,也许这部小说要联系当时的历史背景,以及夏目漱石的境遇(他当时已得绝症)来分析,这对于现在的读者来说有点要求过高了,不能为了读本书还得先铺垫一下当时的历史知识。可《心》无异是夏目漱石的经典作品。

生命有限,知识无限。有时间多读书,尤其是自己喜欢读的书,这比什么都重要,不然,花了这么多时间,读了不知所云的东西,我觉得是浪费生命。

经典真的不好读,还是读自己能读和愿意读的吧,哪怕不是经典呢。

(夏目漱石)

朱晔(古磨盘州人)

安徽望江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金融作家协会理事;2008年开始文学创作,已出版著作6部,累计出版200万字

已出版作品

历史散文(3部):《理说明朝》《理说宋朝(北宋篇)》《理说宋朝(南宋篇)》

旅行随笔(1部):《一车一世界》

长篇小说(2部)《最后一个磨盘州人》《银圈子》

期刊发表作品若干:散见于《文艺报》《厦门文学》《中外文摘》《金融时报》《安庆日报》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849 先藏在你心里吧--读夏目漱石的小说《心》
日本文坛灿烂的明星:夏目漱石
口头分家难被认可
6部日本国民作家夏目漱石作品改编的电影 | 片单
父亲的遗产
女子30多年不闻不问,父亲去世后却想继承遗产!法院这样判!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