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 · 1月16日 · 九江长江大桥建设始末
userphoto

2023.01.16 海南

关注

1993年1月16日,九江长江大桥公路桥通车。

地点:九江类别:交通运输

1993年1月16日,九江长江大桥建成通车  摄影:宋小勇

1993年1月16日,九江长江大桥公路桥通车。 
九江长江大桥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浔阳区和湖北省黄冈市黄梅县之间的长江水面上,是双层双线铁路、公路两用桥,是中国桥梁建设史上第三座“里程碑”式的桥梁(前两座分别为武汉长江大桥和南京长江大桥)。

资料来源:《九江市志》

九江长江大桥完全由我国自行设计、施工,材料全部国产(此处存疑),创造了中国桥梁史上的十多项第一。1993年建成后超过南京长江大桥成为中国最长的公路铁路两用桥,其中大桥主河槽216米宽的大跨度,居中国桥梁之首。

这些记录大多已被后来者所超越,但有一个记录可能永远不会被打破——这座桥建了20年才投入使用,待到完全建成(铁路桥通车),竟有23年之久。

昔日的江面上,那一排水泥桥墩落寞地挺立着,年复一年,从无变化。每艘长江客轮从桥墩旁经过时,旅客们都会从船舱中走出,望着这奇异的风景,或议论纷纷,或沉默不语。

建设中的九江长江大桥  图源:《浔阳记忆》

花了两个亿修建的这排巨大的水泥柱子,很久以来成为了两岸人民心中尖锐的刺。

九江长江大桥的建设规划,很早就有。1919年,孙中山先生在《建国方略》中提出将九江建设成为“中国南北铁路之一中心”。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提出在长江上修建多座大桥的“十跨长江”构想。上世纪50年代末期,铁道部大桥局勘设院已开始在九江收集地质、水文资料,为修建大桥做准备工作。然而,以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和桥梁技术水平,尚无法独立自主建造大型钢结构桥梁的能力。

1957年,经苏联援助,武汉长江大桥建成。1968年,完全由我国自行设计建造且基本采用国产材料的南京长江大桥建成。

1969年,因珍宝岛等事件引发了严重的中苏交恶,中国进入全面备战。如何在南京、武汉长江大桥之外,保证长江南北的跨江交通,是国家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九江长江大桥被列为战备工程,周恩来对大桥建设专门做了指示。

1972年6月2日,交通部下达《九江长江大桥新建工程设计任务书》,要求本年准备,次年开工,1977年全部建成,总投资为2.5亿元。

1972年大桥筹备建设时,并未拿到国家计委、建委的正式批文,只是被允许先开工,交通部自己解决资金建桥。工程由铁道部大桥局承建,5000余名工人从全国各地赶赴九江,他们居住江边的简易营房内,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进行施工建设。

建设中的九江长江大桥  图源:《九江纪事图录》

值得一提的是,九江籍院士潘际銮和桥梁专家潘际炎两兄弟,为大桥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九江长江大桥首次采用了由潘际炎研制的新型桥梁用钢,这一新钢种填补了我国大跨度栓焊钢桥用优质高强度钢的空白,为大桥钢梁节约了大量的钢材和外汇。由于大桥采用的钢板很厚,超过了国际铁路钢桥的规定,对焊接质量要求高,焊接难度大。焊接专家潘际銮接下了这一任务,经过大量的大型试件试验,成功地完成了九江长江大桥钢厚板焊接新技术研究。

然而,大桥的施工进展并不顺利。1974年,国家计委将完工日期调整为1979年。文革后期,由于国家全面铺开的三线建设等军事工程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经济上已无法继续支撑;另一方面,因国际形势的转变,内陆的战备建设已不再紧迫。1978年底,为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国家建委、计委等部门要求停建九江长江大桥,在大桥局的抗争和铁道部的协调下,最终决定缓建。

建设中的九江长江大桥  图源:腾讯网

由于建设资金不足,1979年年底,计划完工的九江长江大桥仅建起了江中十个桥墩,1980年,全桥基础工程才基本完工。1980年底,国家建委、计委等多部门派出联合调查小组,到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调查,并指示要停建。但大桥局坚决不同意,铁道部随后提出缓建,每年提供800~1000万元试制材料。

1984年,国民经济建设调整,京九铁路的建设计划推迟,九江大桥又一次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国家计委命令立即停止施工,建设队伍几乎全部撤离,只留少数人进行养护工作,每年拨付养护经费200万元。

图源:腾讯网

九江长江大桥是江西重中之重的交通枢纽工程,省市领导们和铁道部都觉得必须将它完成,否则不仅是脸上无光,更愧对子孙后代。工程停建后,他们多方奔走、呼吁,试图恢复大桥建设。

1984年,来九江视察的胡耀邦总书记听取了有关汇报,提出建设经费多家分担,先通公路产生效益。1985年,茅以升、钱伟长等专家受邀来九江考察论证,提出应当建设以九江为中心的长江中下游交通枢纽工程,九江长江大桥不能停建。

1986年,时任市委书记兼市长江国镇带着副市长许杰夫等人进京找领导、跑项目,他们通过出生于九江的人大副委员长许德珩找到了周总理夫人邓颖超女士,邓颖超向分管建设的国务院副总理万里等人打了招呼。时任江西省省委书记的万绍芬多次拜访了万里,寻求支持。万里在七十年代担任过铁道部部长,九江长江大桥就是他批准建设的。

万绍芬(右二)向万里(右三)汇报长江大桥建设情况  图源:祖国网

1986年11月下旬,万里路过景德镇,预备前往安徽,铁道部部长丁关根作陪。万绍芬等人赶到景德镇,恳请万里来九江看看。为此,万里改变了行程,11月27日到达九江后直赴大桥工地,乘游艇到已建好的桥墩旁视察。对工程的停建,万里表示自责,并对工程的复建作出了明确的指示。

五个月后,国务院批准恢复九江长江大桥建设,采取集资和国家补助的办法,由国家计委、铁道部、交通部和江西省、湖北省、安徽省三省共同承担桥梁建设经费。

1992年5月18日,长江大桥钢梁合拢  摄影:宋小勇

建桥的工程队伍从四面八方返回九江,期间虽经历了1988年、1989年国家经济疲软期,以及合作建桥的三省一委两部资金不到位等问题,但工程仍在进展。1991年,大京九铁路列入“八五”重点建设项目,九江长江大桥作为京九线的配套工程,资金得到了保障,工程进展很快。

1992年4月,调任中央工作的万绍芬应大桥指挥部的请求找到万里,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万里欣然为九江长江大桥题写桥名。

1993年1月16日,九江长江大桥公路桥通车。1995年6月1日,九江长江大桥铁路桥正式开通运营。1996年9月1日,京九铁路全线开通运营。

万里为九江长江大桥题写的桥名  图源:《九江长江大桥》图册

九江长江大桥,九江近现代最重要的交通枢纽工程,它的建成对加强南北交通运输,促进华东、中南经济建设、文化交流和旅游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也正是长江大桥和一年后京九铁路的通车,使得自建国后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以前经济发展缓慢的九江,重回南北交通通道的地位,为2000年后赣北经济的快速发展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这座桥如能按计划在1979年完工,江西省的经济发展水平必然高于周边部分省。如果这座桥再晚十年建成,九江的城市发展水平必然落在全国百强之外。交通决定了一个城市、地区的命运。

值九江长江大桥公路桥通车30周年之际,我们回顾这座大桥的建设历史,特别感谢为大桥工程做出贡献的人们,感谢那些决策者、推进者、指挥者和设计者,还有更多默默无闻的建设者们。

摄影:丁波


《九江历史上的今天》是介绍本地历史的系列短文,每篇选取有明确史料记载的发生在当日或当月的一个事件,配以相关的照片、新闻图片和文献书籍等影像资料,并对事件缘由及产生的影响作出适当的评述。由于笔者水平有限,资料残缺,必有谬误及取舍失当之处,诚请批评指正。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武汉长江大桥——万里长江第一桥
纪录片:《南京长江大桥》
屹立65年了!四位无锡专家曾参与设计它!
攻克铁路建设科技难关的彭敏
南京长江大桥建设背后的故事
40年前拍车影像:中国铁路第一大动脉 京广铁路 武汉长江大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