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寻味中国 80 山西碗托

山西省,太原市,2017年7月。

山西最具代表性的街头小吃,大约就是碗托了。碗托具备特色小吃的几个要点:食材、调味品等都是原产;价格低廉且广受本地人欢迎;离开原产地后,别处也很难见到。

本篇用省名而非某个地名,因为不能确定碗托明确的出生地。它有不同形态,更有不同的名字,碗托、碗秃、碗团、碗饦、碗坨、碗脱、碗秃则等等,甚至还有叫灌肠的。所有的名字指的都是一种小吃,每个又都能找到自己取名的理由,却没有一个压倒性的说服力。这也说明,碗托——本篇只用这一个称呼——是一种无法考证其发源地的小吃。它有这么多名字,其最大的可能性是,某种有基本一致性读音的食物,在各地文字化的过程中产生了差异,也就是读的差不多,写出来不一样。这种情况在大众饮食中很常见,比如面里臊子和哨子,烤饼的火烧和火勺。

碗托流行于晋中、晋西北这一区域,并非在山西所有地方都受欢迎,此外,陕西、河北与内蒙古东部也有它的身影,这些地方也都是山西移民区。

碗托是一种荞麦粉为主制成的小吃。将荞麦粉制成面糊,置入浅底碗中,蒸制使其淀粉糊化凝固。传统上是将这种成型后的荞麦饼从碗中剥出,切条或块,可拌可炒。这些年街头小吃摊流行起来,摊主不再从碗中脱出荞麦饼,而是用刀片划成块状,加调料拌食。从制作过程看,叫脱、托、坨等也都对,“碗”是必须的。

荞麦是晋文化区的重要农作物,它抗寒、适应性强,虽然号称营养丰富,其实蛋白质含量低,又无法直接发酵,在制作性方面远不如小麦粉。这类高碳水低蛋白的食材,更适合制作凉皮、凉粉一类的小吃。碗托的制作不算复杂,山西各地也都有自己的特色,有的加小麦粉,就需要揉出面筋。若是面粉比例过高,就成了酿皮(见《寻味中国 44 西北酿皮》)。

碗托的调味汁,必须的当然是山西陈醋和蒜泥汁,加点油泼辣子更合适。若是在饭店里吃碗托,多是那种已经从蒸碗里取出的,切成长条,再加些黄瓜丝、海带丝一起凉拌。

若是在街头吃碗托,才会有市井的感受。店家做好的碗托都是两只碗口相对扣在一起,顾客来了,就掀开一只,用刀片刷刷划成指头大小的方块,浇上汁儿,再递给一根长竹签。

没地方坐,只能托着碗,用竹签挑着粉块儿“站着吃”,也叫“蘸着吃”。这是街头碗托的标准姿势。夏日里,就着酸辣和扑鼻是蒜香,吞着滑润凉爽的碗托,实是一种享受。吃碗托要快,一口连着一口下去,看上去一碗,其实也没有多少分量,片刻间一碗碗托下肚,吐一口长气,酸醋与蒜气四溢,爽!

将空碗还给老板,对方接过去随意往身后一摞。一般小吃摊上,都要将用过碗碟收起来,不然看着不雅,卖碗托的可不一样,要的就是这种摞成小山般的效果,告诉你:我家的好吃,痛快!

后记:
据说,山西晋中、晋西北的碗托更正宗,如吕梁、平遥等地。可惜的是,笔者以前在那边旅行时没留下照片。本篇只有用在太原拍几张,不太满意。但为了保证这一系列图文的原创性,就只能对付了。

原创图文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山西特色小吃荞麦碗团,教你最详细的碗托配方,比凉皮好吃多了
山西特色小吃荞麦碗托的做法,口感劲道爽滑,超好吃
山西特色小吃“荞麦碗团”的做法,口感劲道爽滑,比凉粉好吃多了
柳林传统美食——碗团
刘兴亮 | 老家山西柳林的小吃:碗团
文化山西之朔州十大特产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