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30天点评千份诵读打卡视频!她带来宝贵经验:做到这4点,孩子学习古诗文进步快

跟我学小古文陪你走过第2715

“感谢小古文团队的老师们!期待再会!”

“感谢老师们30天来的陪伴点评!”

“有了老师们的指导指正,孩子学习也有了动力。”

“寒假公益伴读30天”结束当天,小古文家长交流微信群里跳动着一条条温暖的话语。在打卡活动中,小古文团队中的陆老师是始终陪伴在孩子们身边的大朋友,对孩子们的打卡或加以赞许,或加以鼓励,或及时指正,很多家长告诉小古文君:陆老师的反馈就是孩子坚持的强心剂!

这30天里,陆老师累计观看点评了数千份古诗文诵读作品,感受颇深。因此,小古文君特别请来陆老师,为我们带来她在指导过程中总结的宝贵经验!还请大家多多点【在看】并转发,给一线无私付出的老师们以无声的掌声!

作者介绍:陆秀梅,来自吉林省抚松县西岗中心小学,小古文课程团队成员。连续十一年为乡村孩子开设小古文课,所教学生连续八年参加全国小学生小古文大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她在小古文教学和语文主题教学方面的文章多次在教育杂志上发表。她主持的教育科研“十三五”规划课题《趣味小古文与语文教材有机结合的教学研究》,硕果累累,在当地引起很大反响,得到了各级教育部门领导的肯定和支持,多次荣获白山市教育科研先进个人,2018年1月,荣获马云乡村教师奖。

点击视频,观看本次打卡作品展播(一)

寒假里,朱文君老师邀请我参与“寒假公益伴读”活动,和小古文团队的老师们一起,在小古文微信社群里点评一下孩子们上传的古诗文打卡作品。

十年前,我接触到朱老师的小古文课程,一直在班级里推行,还多次参加小学生小古文公益读写大赛。看到孩子们神情专注地诵读古诗文并屡屡从中受到鼓舞,我早就想为更多热爱古诗文的孩子做点事了,欣然答应下来。

进群后,虽然早已想象过小古文的“超人气”,但孩子们的参与热情,还是超出了我的想象。每天自发打卡的孩子有数百名,而且视频制作非常用心。本来我只想抽查部分孩子的作品,结果却不舍得错过任何一个孩子,就把每个孩子的作品都一一听了,而且几乎都进行了点评。

一路过来,很辛苦,但我觉得这些辛苦付出都是值得的,因为孩子们的表现太让人感动了!大家一直坚持打卡,除夕和大年初一都不停地往群里发诵读视频、音频;为了不落下进度,有的孩子在赶往回家过年的车上录制视频。日复一日,我明显感受到了孩子们的进步,他们在我点评完后,主动纠正诵读中的错误,弥补诵读中的不足,重新上传视频或音频。现在活动结束了,好多孩子依然不肯停下脚步,还在坚持每天打卡!

看到这么多孩子养成每天诵读古诗文的好习惯,我由衷地高兴。同时我也在反思和总结:这次活动中,有哪些成功经验可以借鉴?家长在辅导孩子学习古诗文时,需要怎样做,才能有最好的效果呢?

陆老师在小古文线下研学营里指导孩子学习

-01-

孩子的坚持,来自于家长的坚持

这次活动的成功,我想首先要感谢的是我们家长朋友对孩子的耐心陪伴!

尤其是刚开始的时候,孩子尚未摸到诵读的诀窍,感受到学习的乐趣,爸爸妈妈的陪伴就是他的定心丸。

一方面,古诗文毕竟有别于现代文,刚接触古诗文的孩子尚未建立文言阅读语感,即使有老师的范读和讲解,也很难发现读音、停顿、理解等需要注意的方面。作为成人,理解能力毕竟会比孩子好很多,陪孩子一起听听音频,在孩子诵读过程中就能及时纠正错误。

另一方面,孩子的理性思维还不成熟,诵读古诗文坚持几天是可以的,但如果要长期坚持,一定离不开爸爸妈妈们的陪伴、鼓励甚至是一些小奖励。

在这次活动中,凡是诵读出色的小朋友,他们的家长都是这么做的。一年级小朋友乐乐每次诵读都声情并茂,还会配上相应的表演,原来她家里有一位对古诗文朗诵特别感兴趣的妈妈,每天陪她一起读。乐乐妈妈说,幼儿园中班就开始给乐乐听读古诗文了,乐乐上一年级前,已经背了一百多首古诗,培养了良好的语感,现在每天都坚持学《小学生小古文100课》(作品见视频一中《鸦饮水》)。一诵读就眉飞色舞,眼睛都会说话的小男孩棣爻,从会讲话开始,妈妈就带他听诗、唱诗,每天坚持诵读各种诗歌散文,基本没有中断过,所以孩子才有那么好的语言表达能力(作品见视频三中《正月十五夜》)

每个孩子都渴望成功。很多家长反馈,孩子参加活动后,不仅学习古诗文的兴趣提高了,也比以前更自信、更主动、更勇于表现自己了。这就是因为这次成功的体验,让他感受到了“我能,我可以”。从此,他会更勇于挑战那些艰难的任务,哪怕遭遇一时的挫折,也不会轻易放弃,轻易否定自己。

有很多爸爸妈妈头疼自己的孩子做事没有长性,兴趣班报了一大堆,做什么事开了个头就丢下了。这很有可能是孩子从一开始就没有体会过坚持的意义和成功的喜悦,一定要尽量避免。

点击视频,观看本次打卡作品展播(二)

-02-

学古诗文,首先要会听

为了方便孩子们学习,这次“寒假公益伴读”的推文都附有范读和讲解音频,朗读的要点、蕴含的文化、文言的知识全部藏在里面了。

不过,虽然都是听“寒假伴读”的示范朗读和讲解音频,但我发现每个孩子聆听的效果可大相径庭。很多生僻字、多音字、通假字,虽然音频里已经明确地指出了,还是会有孩子读错。

比如《敕勒歌》中的“风吹草地见牛羊”的“见”是个通假字,通“现”,是“显现”的意思,好多孩子还是误读为原本的读音。《陪客》中的“儿邀客入”,很多孩子读成了“儿邀客人”。很显然,这一误听,不仅会造成朗读的错误,更丢失了对意思的理解,多可惜呀!

所以,一定要学会“听”。我们可以让孩子这样做:

1.先翻开书,浏览一下课文,想一想哪里不会读,哪里不理解。

2.再对照着书,静下心来听听音频中老师是怎么读的、怎么解的,把那些自己易读错的字音和生字意思标注一下。

3.然后再听一遍,这一次关注老师是用怎样的语调诵读的,哪里读得快一些,哪里读得慢一些,哪里有朗读的停顿等等。

这样的“听”,效果不亚于在课堂中跟着老师学习一遍。

陆老师上小古文公开课

-03-

读正确,才能理解正确

如果你真的学会“听”古诗文了,你就会发现,古文的意思和读音是紧密结合在一起的。老师的范读就像自带“翻译”功能,原本不明白的地方,听老师一读就明白了八九分,这是因为汉字本身就有“音形义合一”的特点。

相反,如果读音错了,那对意思的理解也一定没有到位。家长和老师检查孩子朗读的时候,需要特别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通假字:比如《三余》中“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的“见”,通“现”,应该读“xiàn”,是显现的意思,好多孩子都读成了“jiàn”。

2.词类活用现象:比如《鹬蚌相争》中“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的“雨”应该读yù,是动词,下雨的意思;读成yǔ,就是名词了。

3.古代人名、地名的特殊读音:比如《天降大任》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的“说”不能读shuō,读yuè。

4.现代汉语中不常用的多音字:如《执竿入城》中“俄有老父至”的“父”读fǔ,是古代对老年男子的尊称,如果读成fù,是父亲的意思了,显然与文中内容不符。古诗《己酉新正》的“正”读“zhēng”,表示农历一月。

5.认错字的情况:比如《雪人》中“肢体臃肿,趺坐如僧”的“趺(fū)”意为像和尚一样盘腿而坐,很容易看作“跌”字。

除了字音,还要特别注意停连的地方。比如《执竿入城》中的句子“何不以锯/中截而入”,意为“何不用锯子,从中间把竹竿截断后进去呢?”好多孩子读成了“何不以/锯中截而入”,就难以理解了。再如《陋室铭》“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万万不能读成“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这是把完整的词语拆开了。 

可见,想要透彻地理解小古文,首先要读正确。朱文君老师说过:“我建议多让孩子自己读,在读中揣摩体会:'如何通过你的读,让别人清楚地听明白文章的意思和情感。’”这既是小古文学习的方法,也是小古文诵读的标准。

另外,我想特别强调,在孩子学习古诗文的过程中,不要只关注背诵。机械地背诵对孩子毫无意义。有的打卡视频中,孩子背得滚瓜烂熟,但缺乏语气、语调、节奏的变化,就像在完成任务一般。如果孩子内心抵触,无心欣赏古诗文韵律的美感,内容的精彩有趣,又怎会发自内心地喜爱呢?不如降低要求,让孩子开开心心地读一读,体会一下,效果反而会更好。

点击视频,观看本次打卡作品展播(三)

-04-

读书“百变”,其义自见

既然读古诗文有讲究,那就离不开反复的练习。但单调重复往往令孩子感到枯燥乏味,如何调动他们的兴趣呢?群里真是藏龙卧虎,大家想出了很多好办法,带孩子变着花样读小古文。

最简单的是根据小古文内容,配合动作来诵读。读《执竿入城》时,有孩子拿着木棍站在门口,读到“初竖执之,不可入”,就把木棍竖起来拿;读到“横执之,亦不可入”,就把木棍横着拿。当读到老人的话“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这句时,就用苍老的声音读出自以为是的语调。这样一来,道理自然明了了,这篇小古文也因此变得更有意思了!

再如读《鹦鹉》,很多孩子配上了动作:一边读着“架上鹦鹉,白毛红嘴,时学人言”,一边摸摸自己的头发和嘴巴,一副悠然自得的样子。当读到“有猫缘柱而上,举爪将攫之”时,孩子们一边学小猫做攀爬的动作,一边压低了声音,好像生怕被鹦鹉发现。读鹦鹉的呼救“猫来猫来”时,声音又一下子变得急促、紧张,好像自己就是那只即将被吃掉的鹦鹉一样。(作品见视频二中《鹦鹉》)加入了变化的声音和滑稽的动作,这篇小古文变得异常有趣,孩子怎会不喜欢呢?

还有孩子把小古文或诗中的人物、意境画下来,或做成连环画,或做成指套表演,也非常有意思。化文字为画面,更有利于孩子记忆内容,读出画面感,减小了学习难度,也使孩子对古文的理解更深入。

最后,我想对大家说:请对我们的孩子有信心。学习是孩子天生的能力。群里面很多孩子看到同伴们的优秀视频,都会主动模仿,向榜样看齐。我们家长老师应该做的,是提供丰富的资源、学习的平台、耐心的陪伴和时时的喝彩。

文中同款小古文书推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妈妈用文言文教育孩子走红:当孩子不想学古文时,告诉他这三点
家长请留意:在古文中,孩子最容易读错的30个字,非常重要!
古诗文诵读的十大好处
少年说||元宝(204):古诗文背诵的“场景分段法”
语文教材大换血!古文猛增87%:比不努力更可怕的是死记硬背……
古诗不用背,听完自然会(建议家长收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