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李可学术经验学步实录:古中医学天人一体的整体观

导读:自古以来,宇宙自然的万物,皆以通于天气为赖以生存地根本,本于天之阴阳,天地之间,东西、南北及上、下六合之内,阴阳的变化在九州之域,人体的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于天气。

《素问·生气通天论》: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天地之间,六合之内(东、西、南、北及上下六方位)其气九州(冀、充、青、徐、扬、荆、豫、梁、雍)九窍,五脏,十二节(两腕、两肘、两肩、两髀、两膝、两踝),皆通于天气。其生五(金、木、水、火、土)其气三(三阴、三阳)。


苍天之气清净,则志意治,顺之者阳气固,虽有贼邪弗能害也,此因时之序。……阳气者,若天与日,失其所则折寿而不彰。故天运当以日光明,是故阳因而上,卫外者也。......凡阴阳之要,阳密乃固,两者不和,若春无秋,若冬无夏,因而和之,是谓圣度。故阳强不能密,阴气乃绝;阴平阳秘,精神乃治,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浅释:自古以来,宇宙自然的万物,皆以通于天气为赖以生存地根本,本于天之阴阳,天地之间,东西、南北及上、下六合之内,阴阳的变化在九州之域,人体的九窍、五脏、十二节,皆通于天气。天气衍生五行,阴阳之气随其阴阳胜衰变化分三阴、三阳,若屡伤此气,则邪气会伤及人,此乃人可以健康长寿生命得以延续的本元。

天气清净,人则情志舒和,顺应天气的变化就会阳气固密,即使有贼风邪气也不能伤寒及人,此乃顺应时序阴阳变化的结果。……人体的阳气,就象天上的太阳,失去其应有的位次,就会折损寿命而降低生命力。

缘于天气的运行变化,当是以太阳的普照来体现,所以人体阳气的正常运行应该是自下而上,卫行于表。……人体的阴阳之气能正常发挥作用的要点,在于阳气能密布全身并固守阴精,阴阳不能协调平衡,就象一年四季有春无秋,有冬无夏,因而阴阳平衡协调的运动是最佳标准。所以阳气亢盛或不能密布一身,阴气则会受损直至殆尽;阴气平和、阳气有序的升发运行,人的精力、精神才能够充沛,阴阳分离,元气则会散尽。
 
《金匮真言论》: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东方青色,人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木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在筋也,……。

南方赤色,人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应四时,上为莹惑星(火星),是以知病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中央黄色,人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应四时,上为镇星(土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

西方白色,人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金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肉之小会为溪,盖为今人所言腰疫、背痛、腿抽筋),其味咸,其类水,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水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
 
浅释:如若论及人体的阴阳划分,则体表属阳,体内属阴。论及人体表面的阴阳属性划分,则背面为阳,腹面为阴。论及人体的脏腑之间的阴阳属性划分,则脏为阴,腑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属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属阳。……东方、青色,对应于肝,肝开窍于目并藏精气于肝,其发病表现为惊骇,其合五味为酸,其类同于草木,……其应四时之春,上对应天体木星,因为春季阳气升发而其气在头,其合五音为角,其成数为八,肝在体为筋,所以可知其发病常反应在筋,……。

南方、赤色,对应于心,心开窍于耳,并藏精气于心,“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矣。”心病则五脏亦病,其合五味为苦,其类同于火,……其应四时之夏,上对应天体火星,其在体为脉,所以当其发病也常反应在脉,其合五音为徵,其成数为七,……。

中央、黄色,对应于脾,脾开窍于口,并藏精气于脾,“舌为心之苗,脾之外候”,所以其发病可体现于舌,其合五味为甘,其类同于土,……其应对于四时之气(土旺于四时),上对应天体土星,脾在体为肉,所以可知其发病常反应在肉,其合五音为宫,其生数为五,....西方、白色,对应于肺,肺开窍于鼻,并藏精气于肺,肺之俞在背,故其病变可体现在背部,其合五味为辛,其类同于金,……其气应于四时之秋,上对天体之金星,肺在体为皮毛,所以应知其发病常反应在皮毛,其合五音为商,其成数为九,……。

北方、黑色,对应于肾,肾开窍于二阴,并藏精气于肾,“溪谷属骨,皆有所起,溪乃小分之肉,连于筋骨之间”,肾在体为骨,所以应知道其发病常反应在溪、骨,其合五味为咸,其类同于水,……其对应四时之冬,上对天体之水星,其合五音为羽,其成数为六,......。
 
《素问·宝命金形论》: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
 
浅释:整整个宇宙自然,天覆于上地载于下,万物皆备,自然万物最为珍贵的是人类。人乃天地之气氤氲而生,随四季温、热、凉、寒的天气变化,而完成其生、长、化、收、藏的正常生命活动。……人生成于地,而命赋于天(注:人不能改变自然的变化,只能顺应自然的变化,故曰“悬命于天”),天气下降地气上升,阴阳交泰,才能有人正常的生命活动。
 
《素问·五脏别论篇》: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地气之所生也,皆藏于阴而象于地,故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夫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此五者,
 
天气之所生也,其气象天,故泻而不藏,此受五脏浊气,名曰传化之腑,此不能久留,输泻者也。魄门亦为五脏使,水谷不得久藏。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也。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
 
浅释:脑、髓、骨、脉、胆、女子胞,此六者乃禀地气而生,皆象大地一样储藏阴精,所以他们的功能是藏而不泻,名曰奇恒之腑。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乃禀天气所生,其功能同天一样不息地运转。

所以是泻而不藏的,他们受纳五脏传输之浊气,其浊气不能在此长时间停留,便被传输排泄,所以叫传化之腑。肛门也为五脏行使排泄功能,水谷方不能久藏于体内。人的五脏,是藏精气而不能露泻的,所以其储藏的精气是饱满而不能过于实。人的六腑,其功能为传化谷物而不能久留,所以其能充实却不能保持长期饱满。

《素问·六节脏象论》: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人鼻,藏于心肺,上使无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浅释:天供给人类五气,地供给人类五味。五气吸入于鼻,藏于心肺,其气上升可使无华之面得以明润,声音能够洪亮。五味由口而入,贮藏于肠胃,各受纳其味,以滋养五脏之精气,五脏之精气和谐而有生化机能,津液随之生成,人的生命活动便由此而产生。
 
心者,生之本,神之处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蜇,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

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浅释:“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且“心主血脉”为生命之根本,“心藏神”为神志的处所,其荣华表现于面部,能充养血脉,为阳中之太阳,与自然之夏气相通。

“肺主气,司呼吸”,“诸气者,皆属于肺”,为气之根本,“肺藏魄”,为魄之处所,其荣华在毛,充养于皮肤,为阳中之太阴,与自然之秋气相通。肾者,五行属水,应四时之冬主蜇,而为封藏之本,为元精之处所,其荣华表现于发,肾主骨而充于骨,为阴中之少阴,与自然之冬气相通。

肝主筋,“诸筋者,皆属于节”,为耐受疲劳之根本,“肝藏魂”,为魂之处所,其荣华表现与爪,其充养于筋,“故人卧血归于肝”,肝藏血属木位于东方初气升发之时,可以生血气,合五味为酸,合五色为苍,为阳中之少阳,与自然之春气相通。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仓廪之本,为营气之处所,名之为器,皆能传化糟粕,运转饮食五味的出入,其荣华表现在口唇四旁的白肉,其充养于肌肉,合五味为甘,合五色为黄,其传化之糟粕皆为至浊至阴之类,与自然之土气相通,“五脏六腑共为十一脏,胆主甲子,为五运六气之首,胆气升,则十一脏腑之气皆升,故取决于胆也。所谓求其至也,皆归始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黄帝内经模拟试题及答案
黄帝内经》一百句
《黄帝内经》100句精华,开启中医之门的钥匙
黄帝内经竞赛试题
解义 | 黄帝内经 · 生气通天论
人体阴阳·五味·五气·五脏六腑之关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