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妇科少见病医案3则

《马大正50年临证验案自选集——少见病证案》介绍了临床罕见病证的医案,这些医案虽临床不常见,但都较为典型,辨证、处方、遣药也都颇具特色,是临证不可多得的学习资料。


01
膜样痛经10年案

张某,女,24岁。初诊:2009年1月13日。

13岁初潮,经期第一天小腹疼痛较剧10年未愈。月经周期正常,经量适中,夹血块,并排出子宫内膜组织后疼痛方缓解。疼痛剧烈时,面色苍白,恶心呕吐,身出冷汗。近3个月的经量减少1/3,经前乳房胀痛。末次月经12月18日来潮。妇科检查未见异常。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痛经(瘀血阻滞)。

西医诊断:膜样痛经。

治法:活血化瘀。

方药:鸡内金10g,白芥子10g,丝瓜络15g,香附10g,玫瑰花10g,茺蔚子10g,红花10g,蒲黄10g,延胡索10g,7剂。

二诊:2009年2月2日。月经1月16日来潮,无子宫内膜排出,痛经消失,4天净。舌脉如上。

方药:守上方,续进7剂。

【按语】鸡内金消积,白芥子散寒止痛,丝瓜络通络止痛。


02
经行发热5个月案

谷某,女,36岁。初诊:2009年12月10日。

经行发热5个月,体温37.8~39℃,持续2天。B超检查示右侧卵巢子宫内膜囊肿56mm×40mm。左侧子宫内膜囊肿曾行腹腔镜摘除术。月经周期30天,经期5~7天,经量多,经色红,夹血块;痛经持续3天,腰酸;带下量中等,色白,质稀,无异味;纳便正常。生育史:1-0-0-1。血常规检查正常。妇科检查:外阴无殊,阴道通畅,宫颈中度炎症;宫体后位,正常大小,活动差,质偏硬,压痛;两侧附件压痛不明显。末次月经11月11日来潮。舌淡红,苔薄白,脉细涩。

中医诊断:经行发热(太阳少阳合病)。

西医诊断:右侧卵巢子宫内膜囊肿,发热待查?

治法:和解少阳,调和营卫。

方药:柴胡桂枝汤加味。

桂枝9g,炒白芍9g,炒黄芩9g,党参9g,炙甘草6g,半夏9g,大枣6枚,生姜5片,柴胡15g,延胡索10g,川楝子10g,蒲黄10g,五灵脂10g,益母草30g,7剂。

二诊:2009年12月18日。月经12月13日来潮,无经行发热,痛经。B超复查右侧子宫内膜囊肿47mm×43mm。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治法:活血消癥。

方药:消癥汤(自拟方)。

三棱10g,莪术10g,半枝莲15g,白花蛇舌草15g,皂角刺12g,石见穿20g,牡蛎30g,海藻20g,荔枝核12g,橘核12g,制乳香4g,制没药4g,7剂。

【按语】卵巢子宫内膜囊肿是该案诱发经行发热的原因,属于瘀血发热的范畴。经期使用柴胡桂枝汤,非经期使用消癥汤,则是一种标本分治的方法。


03
妊娠烦渴3个月案

陈某,女,26岁。初诊:2013年4月18日。

因“怀孕3月余,口干3月”就诊。患者怀孕3个月,自妊娠始至今一直口干,喜冷饮,饮不解渴,腰痛便疏。舌淡红,苔薄白,脉细。

中医诊断:妊娠烦渴(胃阴虚)。

治法:甘寒清热,生津止渴。

方药:荸荠汁50mL,甘蔗汁50mL,梨汁100mL,麦冬12g,天花粉10g,知母10g,芦根30g,生地黄15g,北沙参15g,5剂。

二诊:2013年4月23日。饮毕口渴即除,其余症状均消,无恶阻,偶泛酸。

方药:橘皮竹茹汤加味。

党参12g,陈皮10g,竹茹10g,大枣5枚,生姜5片,甘草6g,芦根20g,枇杷叶10g,5剂。

【按语】荸荠养阴止渴,润肠通便;甘蔗汁养阴生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经方医案之温经汤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以案说医】欧阳惠卿:中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俗称痛经)经验举例
降香(月经后期、痛经、经行呕吐)-- 马氏妇科
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诊疗方案
戴德英教授诊治子宫内膜异位症经验介绍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中医治疗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