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90年警卫员找到毛主席遗物后,为何哭着说:主席瞒了我们二十六年
userphoto

2023.07.05 北京

关注

子沐十一点半

2023-07-04 10:33

来自湖南

前言:

毛岸英遗物

1990年,韶山当地决定建立一所“毛泽东同志纪念馆”,这所纪念馆中需要陈列一些同毛泽东有关的物品。当中南海的警卫员去到毛泽东故居收拾物品的时候,无意间发现几件衣服,可看身材大小并不像是毛泽东本人能够穿下的。

看这些衣服摆放整齐,应该是毛泽东生前特意整理过的。

众人心中不禁有些疑惑,毛主席这是在收藏谁的衣服?

这些衣服被深深地压在箱底,都是朴素的两件衬衫、一双袜子、一顶军帽和一条毛巾。衣服上还打着补丁,看来是穿过的时间太长,磨损的破旧。

这时有警卫员认出,这是毛岸英的衣服!

众人也是沉默了一会,然后有的警卫员就掩面而哭。他能明白毛泽东作为一个父亲的痛苦,可也无法理解毛泽东身为国家主席的无奈。只能边哭边说道:“二十六年,整整二十六年。从岸英在朝鲜牺牲,到主席去世,毛主席瞒了我们二十六年。”

毛主席

这二十六年间,毛泽东搬了五次家,却没人发现过他偷偷藏在箱底的毛岸英的衣物。

警卫员口中所说的“瞒”,是毛泽东极力避免在他人面前表现出自己的丧子之痛。

毛岸英同志的思想觉悟

毛岸英出生于1922年的韶山,幼年的生活虽然和父亲聚少离多,但也有母亲和弟弟一直相依为命,日子总算能过得去。可当他八岁的时候,母亲杨开慧被捕入狱,后遭国民党反动派杀害。兄弟二人被党组织接到上海后没多久,中共上海地下党也遭受前所未有的打击,一时间断了联系,那个时候他们两兄弟只能流落街头,而毛岸英身为哥哥,承担的责任自然也多些。

杨开慧和毛岸英兄弟俩

后来局势稍微稳定下来后,毛岸英便被送到苏联去学习,因表现成绩优异,先后进修于莫斯科列宁军政学校和伏龙芝军事学院。毕业后还积极参加战略反攻,任苏军白俄罗斯第一方面军坦克连指导员,被授予中尉军衔。

后来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中苏局势逐渐稳定,毛岸英在46年奉命回国。临别时斯大林还亲自送了他一支手枪,而这支枪直到牺牲的时候,毛岸英依然佩戴在身边。

46年1月,毛泽东身体抱恙有些时日了,但还是亲自到机场,说是为迎接苏联派来的医生,可心里面也是牵挂自己的儿子。这时他与父亲毛泽东已经有十八年没有见过面了,父子二人刚一见面,毛泽东便惊喜地说道:“你长得这么高了!”

都说人逢喜事精神爽,身边的工作人员都说:毛主席见过毛岸英之后,这身上的病都好了一大半了。

父子重逢自然是欣喜的,可这份喜悦没维持多久,毛泽东便开始严格要求毛岸英。

毛泽东和毛岸英的合影

首先是吃饭不能一直跟自己一块吃,必须吃机关食堂吃大灶。其次是要去农村,去上“劳动大学”。

毛泽东语重心长地对毛岸英说道:“你吃了十多年的洋面包,还参加了苏联的卫国战争,也去高等军事学院进修过,但还有一门课你需要补。那就是去中国的'劳动大学’,去农村看看农民是怎样种地的,要了解中国的农村。”

“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要力量!”这是毛泽东对中国特有的革命形势做出的精准定义,因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决不能脱离群众、脱离人民。现在毛岸英回国,这第一课就是要了解中国革命的基层情况。

当时毛岸英被安排到延安南郊的农村去学习,而学习的对象正是劳模吴满友。

毛岸英并没因为自己特殊的身份和优秀的履历就有高人一等的心态,反而对当地的群众十分热情,对吴满友也是十分恭敬,一直在虚心学习。在这段日子里,毛岸英不仅将基本农活的操作都练得滚瓜烂熟,还帮助不少没有机会接受过教育的年轻人识文断字。短短几个月时间,毛岸英便受到乡里乡亲、街坊邻里的普遍赞誉,人们都夸:“这个娃娃真厉害呀!”

毛泽东和毛岸英的合影

由于革命形势的变化,胡宗南率部对延安虎视眈眈,毛岸英只好提前结束“劳动大学”的学习,回到延安。这半年时间的锤炼,让毛岸英有了很大的改变,至少从外观看起来,像一个地道的陕北农民,这在毛泽东眼中便十分顺眼。

回想起两人刚重逢的时候,毛岸英一身苏式穿戴,苏联造的皮鞋、苏联产的衣服,虽然整齐,但毛泽东看了却很不喜欢。现在这样穿着一身粗布衣,还打着补丁。脸上的皮肤晒得黝黑,手上也磨出了老茧,这才像毛泽东的儿子,农民的儿子。

毛泽东笑着说:“不错不错,这就是你的'毕业证’!”

此后毛岸英又先后到山西、河北、山东等地参加土改工作,新中国成立后又加入到工人阶级中。一直到抗美援朝爆发,毛岸英主动请缨想去参加志愿军。

当时毛岸英正值新婚燕尔,奈何国际形势转变得太快,对于新中国来说,这是又一次帝国主义的威胁。

毛岸英找到彭德怀,主动请缨去朝鲜参战

毛泽东一家人合影

朝鲜战争爆发的时候,毛岸英正在担任北京机器总厂党支部副书记,而听到中央决定组建中国人民志愿军进行抗美援朝作战后,毛岸英立即向毛泽东和中央递交申请书。

当毛泽东收到毛岸英的请愿书后,第一时间便欣然同意了。无论是出于主席的身份,还是一个父亲,都不应该打击毛岸英的积极性。身边人曾劝说毛泽东:“毛岸英在北京的工作任务很重,也不好走开,就不要去朝鲜参战了。”

毛泽东听到这话摆了摆手:“谁叫他是毛泽东的儿子!他不去谁去?”

当志愿军司令员彭德怀来到毛泽东家中吃饯行饭的时候,毛泽东在菊香书屋为他设宴,毛岸英在一旁作陪。

彭德华一看到毛岸英,便不免有些感叹:“毛岸英已经是大小伙子了,真快啊!”回想到几十年前白驹过隙的革命岁月,当年还没有自己腰高的小孩,已经长到这么大了。

毛泽东和彭德怀

毛岸英倒是开门见山:“彭德怀叔叔,抗美援朝,上前线打仗可有我一份。”

彭德怀还没有说话,毛泽东倒是替他说话:“我这儿子是不想在工厂干活了,想跟你去前线打仗,给我交了请战书,要我批准。我没这个权利,你是司令员,你看你要不要这个兵?”

彭德怀坚决拒绝道:“绝对不行,朝鲜很危险。你在后方,搞建设也是在抗美援朝。”

毛岸英眼见彭德怀态度坚决,恳求道:“彭叔叔,你就让我去吧。我在苏联也当过兵,参加过对德作战,我还一直打到柏林呢!”

毛泽东也在一边说道:“我替毛岸英向你求个情,让他到战场上去锻炼自己。毛岸英会讲俄语、英语,你到朝鲜免不了要跟苏联人、美国人打交道,让他给你担任翻译工作也好。”

有了毛泽东的开口,彭德怀也不好再拒绝,便将毛岸英留在身边做了一个俄文翻译。

彭德怀元帅

彭德怀不由得感叹:“毛岸英是我们志愿军的第一个志愿兵!”

毛岸英是随部队秘密入朝参战的,因此他的行踪不能向外人透露。除了父亲和妻子等少数几人之外,其他人还以为毛岸英因公出差,去了远方公办。

在朝鲜战场上,除了彭德怀和洪学智、邓华几人外,也没人知晓毛岸英的真实身份。据当时在毛岸英身边的人回忆道,他们对这个新来的翻译员很是好奇,毛岸英也很健谈。他表示自己刚刚结婚,是自愿报名参加抗美援朝的,而他的父亲是很支持他上战场的。

当时人们只是觉得毛岸英的父亲是一位胸襟了不起的长辈,可没曾想过这人就是毛泽东。

朝鲜战场上的日子很辛苦,彭德怀有一张行军床睡,而毛岸英就睡在一旁的草垛上。有时彭德怀会邀请毛岸英同自己一道吃饭,而他一次又一次地婉拒,要跟身边的战士们一起吃饭。

毛岸英逝世

志愿军跨过鸭绿江

1959年11月25日上午,毛岸英正在北部大榆洞的司令部里紧张工作,突然有四架美军敌机朝这里袭来。据时任彭德怀军事秘书的杨凤安回忆道:

“百八十个凝固汽油弹,铺天盖地地掉下来了,掉下来以后,整个房子就是一片火海。”

来不及撤离的毛岸英和高瑞欣不幸壮烈牺牲。

得知这个消息后,彭德怀悲痛万分,大喊着:“你让我怎么向你爸爸交代啊!”

当天彭德怀在给中央军委发送的电报中,详细描述了事情的经过:

“我们今日七时已进入防空洞,毛岸英同三个参谋在房子内,十一时,敌机四架经过时他们四人已出来,敌机过后他们四人返回房子内,忽又来敌机四架,投下近百枚燃烧弹,命中房子,当时有二名参谋跑出,毛岸英及高瑞欣未及跑出被烧死,其他无损失。”

美军轰炸机轰炸朝鲜战场

就是这短短百余个字,彭德怀却足足写了有一个小时。

对于毛泽东本人来说,中国革命虽然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付出的代价也是巨大的。毛岸英已经是毛泽东第六位为革命而牺牲的家人了,而此时仍然不是允许悲伤的时候。

消息传到中央后,周恩来握着手中的报道,一时间也手足无措。一直把毛岸英逝世的消息压在手里,硬是拖了一阵子才报告给毛主席:“毛岸英在朝鲜战场上光荣牺牲了,彭老总正在考虑如何处理岸英遗体的问题。”

毛泽东听闻后,把头压得很低,似乎是怕别人看到他眼眶中的热泪。好了好久,才慢慢开口:“战争,总会有牺牲的,这没什么。”周恩来看到毛泽东这悲痛的情绪后,也忍不住再次红了眼睛。

李家骥

据当时在毛泽东身边的卫士李家骥回忆道:

“打仗总是要死人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已经献出了那么多指战员的生命,他们的牺牲是光荣的。毛岸英是一个普通战士,不要因为是我的儿子,就当成一件大事。”

当时赶来的汪东兴正欲劝说主席,可毛泽东却表示自己能够想得开,让他们放下心。当毛泽东知道他们想把毛岸英的遗体运回国内时,毛泽东有些生气地说道:“请告诉总理和彭总,不要认为毛岸英是毛泽东的儿子,就要把他的遗体运回国,这样影响不好,你们是不是也要把在朝鲜牺牲了的那些志愿军战士的遗体,统统都运回到国内来?那些在战场上牺牲的战士们,他们也都有父母亲,哪一个父亲和母亲不心疼自己的孩子,他们的儿子在朝鲜战场上牺牲了,他们就不心疼?不难过?”

顿了顿,毛泽东又继续说道:“同样是又心疼又难过,那么,人家的儿子牺牲了,就埋葬在朝鲜的土地上,我的儿子毛岸英就不能埋葬在朝鲜的土地上?遗体就要运回来埋葬在中国的土地上?道理就是这样的,岸英和那些在朝鲜牺牲的志愿军战士们一样,也埋葬在朝鲜的土地上。”

毛泽东

当时中央很多领导,周恩来、刘少奇、邓小平等人都同意将毛岸英的遗体埋葬在朝鲜的土地上。

回想起毛泽东和毛岸英的父子之情,虽是聚少离多,但心里都一直在牵挂着彼此。毛岸英的去世对毛泽东而言,是一次巨大的打击。从毛岸英的品行而言,他原本可以大有一番作为,无奈天妒英才,最终还是葬在了朝鲜。

当时中央考虑到毛泽东承受着巨大精神上的痛苦,便决定让他去石家庄休息一阵子。当时在处理完手头上的工作之后,毛泽东便乘车前往石家庄,到保定车站时已经是深夜,恰逢一场大雪,考虑到石家庄主人的不便,毛泽东便跟身边的工作人员说要留在保定过夜。直到第二天,一行人才抵达石家庄。

对于这难得的假期,毛泽东并没有心情享受,依然和中南海的作息时间一样。深夜工作到早上八点才睡下,下午三四点起床后继续工作。

当时他还要负责《毛泽东选集》的编撰工作,同时要关注全国的镇反运动和抗美援朝的战争局势。

烈士毛岸英同志之墓

有的时候,毛泽东在休息片刻还会到院子里散散步,哼两句京剧或者湖南的花鼓戏,又或者跟工作人员打打扑克之类的。眼看着毛主席的精神越来越好,身边的工作人员也不由地高兴起来。

可毛泽东真的能这么快从悲伤地走出来吗?

这个问题恐怕只有他本人才知道。

或许是知道中国革命任重道远,不能因私人情感而耽误革命工作。或许是怕身边人担心,佯装振作。但从一个老父亲的角度出发,丧子之痛又岂是短短几天就能重新振作起来的?

后来毛泽东在跟好友周士钊谈话中提到这件事,是这样说的:

“当然你说如果我不派他去朝鲜战场上,他就不会牺牲,这是可能的,也是不错的。但是你想一想,我是极主张派兵出国的,因为这是一场保家卫国的战争。我的这个动议,在中央政治局的会上,最后得到了党中央的赞同,作出了抗美援朝的决定……要抗美援朝,我们不只是物资的援助,金日成同志的告急电报是明写的'急盼中国人民解放军直接出动援助我军作战’,要作战,我要有人,派谁去呢?我作为党中央的主席,作为一个领导人,自己有儿子,不派他去抗美援朝,保家卫国,又派谁的儿子去呢?人心都是肉长的,不管是谁,疼爱儿子的心都是一样。如果我不派我的儿子去,而别人又人人都像我一样,自己有儿子也不派他去上战场,先派别人的儿子去上前线打仗,这还算是什么领导人呢?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毛岸英是个年轻人,他从苏联留学回国后,去农村劳动锻炼过,这是很不够的,一个人最好的成长环境就是艰苦!在战斗中成长要比任何其他环境来得更严更快。基于这些原因,我就派他去朝鲜了。”

毛主席演讲报告时

此后毛泽东便很少提及有关于毛岸英的事情了,为避免主席想到此事伤心难过,身边的人也都避而不谈。其实毛泽东心里一直记得,自己有个这么优秀的儿子。有一次在翻到毛岸英的日记时,有这么一句话:我做毛泽东的儿子合格吗?

其实这个问题,毛岸英也曾在去往朝鲜战争之前,当面问过毛泽东。毛泽东的回答是:“等你回来,爸爸给你个答复。”很可惜,毛岸英再没机会听到这个答案。

在毛泽东的心里,应该从来就没否定过毛岸英的能力。从一个父亲的角度出发,哪怕毛岸英就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农民、工人,也足以让毛泽东感到骄傲。只能说在大的时代背景下,这段父子情让人感到泪目,同时也永远缅怀在抗美援朝战场上牺牲的英烈们。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2020年,彭德怀绝密电报被公开,揭开毛岸英真正死亡原因
伟人去世44年后,彭德怀绝密电报被公开,揭开毛岸英28岁牺牲真相
伟大的父亲 英雄的儿子——纪念毛岸英牺牲71周年
彭德怀出征朝鲜,毛主席设宴壮行,三杯茅台下肚:我送你一言一物
在抗美援朝结束之后,彭德怀向毛主席请罪,毛主席一句话巧妙化解
毛岸英牺牲70年,彭老总114字绝密电报被公开,揭开了毛岸英死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