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走出“工具论”,让课堂成为师生灵光闪耀的舞台
 学生成为“工具人”,抑或是语文学科成了跨入大学门槛的一门工具而已,这是当下高中语文课堂的常态,抑或是病态!

送走了九届高三学子,历经了语文教材三次改版及高考语文的不断改革,同时,本人的语文学科知识及解题能力逐年见长。

再回首,一线语文教师似乎是高考产业园的“技术总工”,指导一届又一届的学生提升解题能力,自己也日臻老练,但“产品”出炉后,本人也身心俱疲,连真题卷也不想多看一眼。

本期执教高一,少了半月考周考的催命似的马不停蹄,一期将尽,于新二中执教新教材,与新学生的磨合,最难的是新教学方法的贯彻,这一切居然也让我这个严苛的老师与学生关系和睦,甚至是前所未有的融洽。
一课堂上只有老师放权,学生才有自主思考的权利。

每堂课的每一个问题无论大小、难易,我都会先交给学生,因为这既是对知识的巩固检测,抑或是引导新知识的生成。

彭校长的一堂物理公开课给我的深刻印象是:让所有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仅随机抽学生提问达二十多人次,有的学生甚至两三次!更令人折服的是把回答权更多地给后排的学生,即使或明知该生回答不出来:这其实是一种直面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的人文关怀。

正如陈校长所说:如果一科老师从不叫某个学生答问,尤其是坐在后排或角落的,甚至九科老师都忽视了他,这个学生的自我存在感会消失殆尽,长此以往,精神可能会抑郁。

所以我的语文课堂点名答问是“一个都不能少”!尤其是8班的几个高大的男生,起初是在同桌的提示下才肯吐出几个字,最近一个月都主动答问了。当然我也常在课前三分钟用希沃随机点名系统抽查几名同学。

学生有了自主思考的权利,才能拥有自主思考的能力。

虽然因给了学生更多的思考空间,放缓了教学节奏,常导致我与同组语文教师慢了一两课时,但每个学生的思考能力与表达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锻炼,进而获得了提升!


分享一个教学案例:讲授《念奴娇.赤壁怀古》最后一个问题:如何理解词人“一尊还酹江月”?继而给学生展示了两张关于“乌台诗案”的知人论世的PPT。学生手中的《系统集成》及我的课件下一张PPT所给的关键词均是:寄情山水的洒脱豁达。

我期待有更符合学生理解的“表达”,但这个“表达”最好由学生完成!课堂静置了一分钟,又一分钟,我准备越俎代庖,8班的陈同学举手了:一杯敬已逝的英雄,一杯敬过往的自我,一杯敬可期的未来。

全场沉寂半秒后,掌声雷动。太赞了!这掌声不是某些公开课上“此处应有……”的表演,而是学生内心深处为之佩服惊叹之情的外现!我机灵地回一句:你,同样未来可期!此刻,课堂生意盎然。

当天的课后反思中我写下“这是我几届学生中关于此句最熨帖最真切的解答”,并转发了朋友圈。

学生拥有了自主思考的能力,灵光的闪现会不期而至。

常告诫我的学生:你的大脑不是别人思想的跑马场!你必须有个人的见解,要求学生答问时开头语是“我认为”。此举目的是希望学生借助教辅资料之时有自己的理解与领悟,而绝非鹦鹉学舌(即工具人)。

学生有了自主思考的权利与能力后,或兀自冥思,或切磋交流,不拘形式,并不时“迸发”出令人耳目一新的解读,让我惊喜连连!

分享一个教学案例:讲授《我与地坛》计划两课时,但最终课堂用了三课时。没有给学生展示过多的课外资料,坚持从文本出发,读出个人见解!

阅读第5段关于地坛的景物特点时,学生马上都能找出答案要点:园子荒芜但不衰败。至此,按集体备课的课件可以讲下一个问题了!因为写小生物的五幅画面太细腻传神,我临时穿插一个问题:你最喜欢哪幅画?马上有学生回应:露珠,蚂蚁……追问“说说理由,从内容和表现手法两个角度去阐释”。


“露水在草叶上滚动,聚集,压弯了草叶,轰然坠地,摔开万道金光”,学生找到了一连五个力量感极强的动词后就似乎无话可说了。我忽然意识到:这不就是写露珠从诞生到消亡的全过程吗?细微的露珠生命短促,但每一步却活得有劲,活得精彩!学生听了之后,有的已颔首微笑,有的还睁大眼睛……

对于学生似乎有点难度,就此打住,还是继续铺开?反正今天无领导听课,接下来,我索性任性一回,请同学继续探讨!课堂又多了一些生气。“蚂蚁摇头晃脑捋着触须,猛然间想透了什么,转身疾行而去。”


把蚂蚁看作人?瞬间,我脑中闪现一句,立马在黑板上写下:生如蝼蚁,但活得美如神!教室里没有掌声,只有一片啧啧声,还有人大声说:老师,这个句子我喜欢!

我趁机打趣道:当然,一般的句子难入你的法眼,这个不花钱的金句你赶紧写在作文素材本上去!“树干上留着一个蝉蜕,寂寞如一间空屋,这蝉脱壳就是喻示史铁生获得了新生”………这些观点都是学生的原创,出乎我的意料!

平时我们似乎已经忽视了学生是个思维自主甚至创新的独特个体存在,不是你完成教学任务的工具!我也曾多次提醒学生:你要想想怎样才能让知识在你的大脑生根?

让课堂成为知识的沃土,让学生在课堂真正成长,请先抛弃“工具论”,静享灵光闪耀的时刻吧!

作者为湖南省桃源县二中教师,为杨智慧工作室成员。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引导学生“深度”阅读的策略
生本课堂的教师提问技巧
关于《我行我素教语文》的答问
有效提问_追求课堂教学的亮点
浅探语文教学中的导答艺术
提问技能二:精心设疑,巧设提问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