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随笔 | 隆重推出:三十多年来,常德市一中《铎声》报给我的那些感悟

编者按

     湖南省常德市一中有个教职工“银杏读书社”,会员由青年教师发展到全体教职工以至离退休教职工,社长是我们的唐会荣校长,编者忝列秘书长。在“世界读书日”来临之际,我们借成程老师的《从<易经>学教育智慧》和编者的《我的阅读史》抛砖引玉,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第三届教职工读书征文评奖活动,老师们积极参与,热情赐稿,现借此“书韵闲话”推送部分教师的获奖作品,以飨读者,不当之处,还望大家批评指正。

      今天推送的是常德市一中高中语文退休教师黄学文的一篇随笔,作者用心灵之笔,深情地抒发了对我校校报《铎声》的多种感悟,读之令人回味,令人动容。我相信,近三十多年从常德市一中走出来的学子们,不会忘了每份散发着油墨香味的《铎声》报。我更期待,黄老师的这篇文章会让天涯海角的一中校友潜藏心底许久了的母校情喷发而出,常回家看看。

上世纪九十年代,经济发展的提速,生活节奏的加快,多元文化的冲击,社会现象的复杂多变,前景的模糊和不确定性等诸多因素极大地考验着生活在城市校园的人们。那时每月的基本工资加津贴才几百元,不少人为生活疲于奔命,滋长了无奈、孤寂、挣扎和迷茫等多重压力。我也曾有过这样的困惑与迷惘,一度怀疑自己当初怀有的梦想与情怀似乎在焦躁和快节奏的生活里开始被慢慢地磨损掉。

常德市一中校史馆

    可是在挣扎过后,我发现在这个城市校园里还有一缕阳光在指引着我,向着充满积极和乐观的方面进发。它,就是《铎声》报,常德市一中的校报。《铎声》是一中人在庄严的教育殿堂里奏响的乐音。它一九九五年五月一日创刊,在历届校领导的支持下,一路不忘初心,砥砺前行,现已形成一种黄钟大吕的旋律,享誉省内外。

    常德市一中校门

    我是《铎声》报的忠实读者,每当《铎声》报的小样一出来,我都有先睹为快的冲动。看到精彩的描述,深刻的评论,就怦然心动,醍醐灌顶,顿生感悟。那些感悟有哪些呢?

《铎声》报推崇建功与立德

    古人在评价士人的行为时,提出过一个标准:三个朽者——立德、立功、立言。本着行重于言的宗旨,立功比立言着实困难,而立德则更是意义深远。

常德市一中文化长廊

    据《铎声》报第二期报导,一九九一年国务院给全国一百名有突出贡献的科学家发放特殊津贴,其中五名就是常德市一中这个时期造就的人才。在国务院人才功劳簿上一连写下五个该校毕业的学生名字,全国实属罕见。此后的多期,《铎声》报围绕林伯渠、廖汉生、蒋翊武、宋教仁、李烛成、辛树炽、粟裕、翦伯赞、卓炯、刘光明、吴碧霞等校友的事迹进行了系列报道,揭示了他们成才的原因和规律,树立了榜样,宣传了正能量,影响了数以万计的读者。这可谓建功于社会的文明。

    《铎声》在立功之上,还有炯然的立德。

常德市一中古银杏树

    近些年来,常德市一中大力发掘整合文化资源,《铎声》报多次跟进报导,使银杏文化(含银杏读书社、银杏讲堂、银杏奖等)成为一中文化建设的核心与响当当的品牌。

“文化”二字中,有人看重“文”,《铎声》报则更看重“化”,看重以文“化”人。文化就是文德的化育,化育的直接指测就是学校乃至社会的风气。银杏读书社的每一次活动,银杏讲堂的每一次开讲,有利于发扬求真务实,见贤思齐的正气,让虚荣之心稍安于斯,让浮躁之风稍止于此。黄钟得鸣,琅琅的正声就会压倒瓦釜的嘈嘈之音。以文德的教化医正社会的不良风气,从着眼于国家和民族的长远而言,谓《铎声》报炯然的立德,有谁又曰不然。

《铎声》报注重风骨和节操

    《铎声》报的主要读者是示范性高中的学生及教师,他们中的相当一部分人以后可能成为社会的精英,因此,《铎声》报在采访、约稿、报道中注重培育其风骨与节操。

常德市一中百年同窗

    风骨,解释很多,包括风格、风貌,如建安风骨、魏晋风骨等。本文所讲的风骨,是指一种理想的道德风范或要求。

    节操。气节操守。就是以自身认知的道德标准来判断行为,何事要有所为,何事要有所不为,明辨取舍之道。

常德市一中体育馆

    历史上有关读书人风骨与节操的故事很多。远的如伯夷、叔齐兄弟不食周粟(不为周朝做事),饿死在首阳山中;近的如北大的朱自清教授,解放前(1948年)拒领美国的救济面粉而饿死。两例不同时代的“饿死”,体现的却是同一种风骨与节操。他们坚持的是他们认可的道义和正义,他们舍出的是自己宝贵的生命。这,就叫舍生而取义!

现存常德市一中校园内的葵花古井

    在当代,风骨与节操仍是每一个青年学生的终极考题。能不能分清什么是荣和辱,能不能分清可为与不可为的道德底线,这非常重要。中国现代教育的奠基者,也是北大第二任校长的蔡元培先生说,教授“当有学问研究之兴趣,尤当养成学问家之人格”。蔡先生这里说的“人格”也含有“风骨”、“节操”的意思。《铎声》报报道的市一中特级教师成程、杨智慧老师的事迹,正是首先认可了他们的风骨和节操。

常德市一中致远楼

     1936年,在鲁迅先生的追悼会上,著名诗人臧克家写下了《有的人》这首诗。诗的确写得很深刻、很感人。这里我想引用其中的两句。第一句诗是:“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我理解诗中的“他”不是单数而是个复数,指的是“他们”,指的是那些肉体虽然已经远去,但其风骨、节操仍像在眼前的人们。他们的精神、他们的形象永远活着,虽死犹生,典范犹在。第二句诗是:“有的人活着,已经死了”。诗中形容的虽生而犹死者,所指何人?我不想多说了,请诸君自己去会意吧。

《铎声》报践行“道在则是”

    2016年孟冬,中科院院士、北京大学原校长周其凤在北大秘书长杨开忠、市教育局副局长庹朝君、市一中校长唐会荣等人的陪同下,兴致勃勃地考察了与北大渊源颇深的常德市一中。末了他欣然挥笔题词:教无常师、道在则是。这八个字出自晋代潘岳的《归田赋》,意思是受教不必有固定的老师(凡有学问、长处的人都是老师),所学的只要有“道”就是有意义的。“道”是什么呢?意思多种多样,真可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到“一生二、二生三、三生道,道生万物”,小到内心的顿悟,也可称为得“道”。然而,总的说来,“道”之于今之众人,主要是指真理(道理)、规律、方法或内心道德准则。“道在则是”是北大的理念之一,巧合的是《铎声》报也在践行“道在则是”。

北大原校长周其凤(左一)为学校题词

    《铎声》报曾向读者推介过中国现代在国际上最负盛名的学者——清华园教授陈寅恪先生(我校著名校友余嘉锡的挚友)。陈先生名气很大,但一生坚持爱国、报国。说他名气很大,是因为他学识渊博、著作等身、通晓二十多种语言文字。他讲课时不但学生爱听,而且许多教授都去听,听者中包括李宓、朱自清、冯友兰等著名教授。从上世纪二十年代清华国学院大开始,陈先生就被称为教授的教授。当时英国牛津大学等世界名校也纷纷请他去任教。有人说,像陈先生这样的学界奇才,全世界恐怕要很长时间才出现一个。临解放前,蒋政权想方设法甚至派飞机在广州专等,邀请陈先生去台湾,但陈先生坚拒。据说周恩来总理说过,就冲着陈先生专机等着也不去台湾这点,足以证明他爱国的立场,也足以令大家对他敬重。

    陈寅恪先生的报国心体现在哪里呢?主要体现在他“心无旁鹜、以学报国、潜心研究、努力做出成果”的行动上。晚年的陈寅恪先生眼睛盲了,他要写作,必须先在心里打好腹稿,牢牢记住其中的要点,等到第二天助手来的时候,把自己想好东西口述一遍。我们写过文章的人都知道,有时候最精彩的句子、思想,不是能够靠记忆就可保存下来的,就在一瞬间,好句子、好思想,一闪而过,抓住了就定型了;若是错过了,即使是同一个意思,在不同心境下描述同一个事件,你的句子、语气都是有差别的。所以失明的陈先生,为了发愤写书以学报国,在这个环节上,耗费了晚年大部分的时间和生命。他晚年的著作如《论再生缘》、《柳如是别传》等,非常有感染力,可以打动任何时代的读者。陈先生认为,对他来说把书写好,这就是报国。

常德市一中田径场

    《铎声》报在有关会议上多次重申:我们推介陈寅恪先生的目的就是希望莘莘学子要以天下为己任,像陈寅恪先生那样具有爱国心和报国心,像陈寅恪先生那样成为践行“道在则是”的典范。《铎声》报践行“道在则是”的另一个亮点是长期坚持素质教育,热心报道学校科学育人的探索轨迹(如“拾级而上、主动成长”、“创新学习、卓越成长”、“内外兼修、幸福成长”等);热心报导在正规办学,全面育人中涌现的各种社团组织(其中天文社、三月文学社、商业模拟社等先后荣获全国优秀社团)。限于篇幅,不作展开论述。

在常德这个拥有600多万人口的城市里,《铎声》报只占一个很小的空间,但它就像黑夜里的一盏灯,为我们这个时代提供一点温暖、一点温馨,一种远离功利的人文光芒。在我这个热爱《铎声》报的老读者眼里,它是篱前的鲜花,可掬而得香;它是宅旁的乔木,可仰而得荫。愿《铎声》报的花香和绿荫永在——在缓缓可归的陌上,也在乍雨还晴的世途。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天铎之意-小城故事-搜狐博客
银杏报秋
阅报随笔
中国诗歌报临屏诗创作七室第九十八期集锦展示
【随笔】悦读袁舟,体味宁静
先生风骨[七绝]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