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开学季 | 如何做一名幸福的老师?你想明白了吗?
书韵闲话
这里有你我的故事
关注

我是一名有着23年教龄的小学教师,除了现在工作的学校是一所县城小学外,曾经在偏远农村、山区的四所中小学工作过六年时间。现在担任学校分管教学工作的副校长,职称小学高级,工资1900元多一点,业余爱好:上网、写作、读书、剪纸。说明这样的个人基本情况,我认为对于大家审视我的职业幸福观有一定的参考作用。因为参与这次话题讨论,我认真看了上一次的同主题讨论贴子,感触真是非常多。在没有看到这些讨论之前,我自己也就相关话题写过多篇文章,甚至在我们学校以《教育是美丽的》为题做过一场专题报告,这场报告的主题就是谈教师如何建立自己的职业幸福感、荣誉感以及提高自己的专业素养。会做这样的报告,自然也是因为身边的老师中,职业的倦怠与抱怨太多。教师和其他职业的人一样,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迷失了自我。

专业姿态:向上与向下

我们学校是一所县城小学,生源虽然复杂但数量很有保障,师资队伍因种种因素,一直是参差不齐。我分管教学后,把教师专业成长作为主要工作来抓。我做这项工作是因为看到许多老师长期不学习、惯性教书、师资队伍整体水平不高这个事实,我觉得,教师的层次决定教育的层次。为了让这项教师专业成长工程长期化、常态化,我们构建了一种“金字塔式”校本教研模式,以人人参与的常规教研为基础,以课题研究为中坚,以专业引领为高端,循序渐进地推进教师专业成长。

在近三年的推行中,我发现了两个问题:一是姿态,二是心态。

绝大部分教师因为长期面向学生,传授知识,他的专业姿态是向下的,也就是说他始终把自己置于师者的位置。在金字塔底层的常规教研中,因为研讨的内容与团队是在他向下的方向或平等的位置,他们还能较好的适应;而进入到课题研究和专业引领这两个层面时,他们面对的是未知的课题挑战、杰出的专业榜样,就要求他们必须保持一个向上的姿态,不只是偶尔抬头看一下。然而遗憾的是,很多习惯向下看的人,早已经远离了那条向上攀爬的路,再要他们向上爬,他们会觉得累。的确会累,但也会有成就感,不学习,不爬到更高的专业层次上,对于教育教学,又怎么会有更广阔的视野?更深层的见解?

心态是另一个让我的工作备受挫折的点。许多老师对于专业成长这个话题的心态是:这又是学校搞一个活动来折腾我们,随大流,不功不过就行。他们既不是积极参与,也谈不上消极抵抗,就是当任务来完成,过眼、过耳、过手,不过心。这是很麻烦的一件事,也是很胶着的一种工作状态。虽然我用三年的坚持告诉大家,这不是一次活动,但抱怨之声不绝于耳。很多人说教改最大的阻力来自教师本身,信然。也正是有感于这种现象,我才做了那场名为《教育是美丽的》专题报告。我个人向来不喜欢用悲情、悲苦的特例来证明教师职业的崇高,更愿意以美好、荣耀唤醒每个人心中都曾有过的幸福梦想。

报告之后,有多名老师私下跟我交流:余校长,你说得真好,不过要我们像你说的这样做,觉得真的好难,现在都没这份心了。

我的回答是:没关系,慢慢来,只要你相信前面会更好,不坐着不动,肯向前走就好,哪怕是一小步。

没有梦想的职业生涯,是很难找到幸福感。老师的专业发展之路,必须是永远向上的,只有不断向上,你才会有向下的空间。而课题研究,就在向上的方向。

自我认知:在手上还是戒指上?

我生长在农村,家里兄弟多,可以说,到现在为止,虽然衣食无忧,居行无碍,但跟富贵是完全没沾过边的。记得某次与一群人聚会,座中众多年龄相仿的女士人人手上戴着一枚甚至几枚晃眼的戒指,独我十指光光。女人在一起,难免要说一说比一比,价格、款式、来历,倒也并非出于炫耀。说到我的时候,大家夸我手长得漂亮,要是戴上戒指会很好看。当中一位好友私下问我怎么不戴戒指,是不是老公不给买之类的话,言下对我颇为同情。让我哑然失笑。

我买得起一枚戒指,但我确实没这方面的爱好。旁人的炫耀与同情,遇到我都是泥牛入海。我向来很满意自己的双手,纤细、柔软、灵巧,我的自我认知在手上,完全不在戒指上。而我身边太多有职业怨言的人,他们的自我认知,不在手上而在戒指上,要靠外力支撑。

曾经有同事在我面前感叹:当老师真可怜。

我问她:于漪可怜吗?李镇西可怜吗?

她反驳:你怎么可以拿他们这些成功人士来比!像他们那样的人有几个?

我再问:你说的是老师可怜,他们不是老师吗?不说他们,你觉得我可怜吗?

她说:你是校长,当然这样说,有几个人像你这样想?

我回答:不是因为我是校长,我从来就没觉得自己可怜,不管是什么身份。任何职业都无所谓可怜不可怜,可怜的只是某个具体的人。

有太多抱怨教师职业的人,抱怨的都是待遇问题。我所在的红安县是革命老区,就平均生活、收入水平来说,在全国肯定是中等偏下了。就我所知,绝大部分老师都有房子、有稳定的生活保障。他们的抱怨是:谁有车了,哪个单位奖金发了多少了,哪里的老师工资比我们高多少,谁在大城市给孩子买房了……诸如此类。我每每听到这样的抱怨与羡慕,总是觉得不知说什么好。我向来抱的态度就是:“与我何干?”在衣食居无忧的情况下,只要生活中不出大事以至为钱所困,我的幸福就与钱无关,所幸到目前为止,我还没遇到这样的大事。

其实就是老师队伍里,高收入的也大有人在,我们当地另一县城一大片别墅,住的全部是当地的老师,我去过其中两家,那样的房子,完全算得上豪宅!他们都是普通一线教师,根本原因就是那个县的教育办得好。他们的努力推动了当地的教育事业,反过来自己也受益。而现在很多人的想法是:你先给我待遇,我才有心思做事。但我不知道,待遇这东西,多少是个够?是人都希望收入更高点,待遇更好点,天上能掉馅饼更好。但这些,确实不足以影响我们的职业幸福感,更不应该左右我们的自我认知。

戒指再好再贵,也不及我的手好看来得重要,来得骄傲,来得幸福。


从容心态:学会与自己相处

学会与人相处,是当今社会一项很重要的生存技巧。那么,跟自己相处呢?我觉得这是教师专业成长里最重要的部分之一,更是有志于课题研究的老师最重要的特质之一。我所理解的与自己相处,就是在生活中的某些时间里,你的心里、眼里、世界里完全没有他人,你只专注于自己的成长,自己的存在。你可以像照镜子一样审视自己,也可以像剖析敌人一样地反思自己,还可以像没有观众一样展示自己。这样的相处,可以让人变得强大、变得冷静、变得平和、变得从容。

在今年秋季我校的一次专业引领活动上,我做为主讲人,以十几篇本校教师的课题研究论文为例,当场当面批改,跟老师们谈教育教学论文写作的基本规范。我校有一本校刊,我是责任编辑,平时与老师单独就他们的文章进行交流的时候很多,但像这样公开点评从来没有过。虽然老师要教学生怎么写文章,这个职业本身也是与文字打交道的职业,但说实话,真要自己拿起笔来写,很多老师还是露怯的。我们的老师心态很好,虽然公开当众指出他们文章中存在的问题,大家都能接受,觉得纯粹是专业技术上的学习与探讨。不过他们很多人都这样跟我说过:余校长,你文笔好,我们不能跟你比。

言下之意,我是特例。于是我让他们看我U盘里保存的超过两百万字的文档,用事实告诉大家:没有什么特例,没有什么不同,就是多写而已。无他,唯手熟耳!

老师们在惊叹之余,问我哪来的时间。时间,的确是很多人为自己不肯学习找的借口。但我深信鲁迅先生说的:时间就像海绵里的水,只要愿意挤,总还是有的。那么许多人把时间用到哪儿去了呢?他们把时间用到与别人相处上去了,而没有花时间与自己单独相处。

思考、学习、读书、写文章,就是与自己相处的最好方式。课题研究的过程,就是与自己的专业成长单独相处的过程。


名利位置:在前还是在后?

名利,也是影响我们的职业幸福感的因素之一。这世上完全能把名利置之度外的人,是圣人;而我们,是普通人。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搞课题研究,有好处吗?这是很多人在面对这些工作时或直接或间接盘算的事。有些人觉得,我教书就够了,专业成长?教教学生还是够用的,不够了临时学也来得及;课改?那不是领导专家们的事吗?课题研究?那是学校精英们的事。所以出现很多老师在论坛上、在现实中不停为自己课题研究难以为继找理由:领导不支持,学校没钱没条件,做了也没好处等等。说到底,在他们看来,要我搞课题研究可以,先把路都铺好了,把好处说定了,我自然会好好做的。

我觉得,有这种想法的人,你把什么都准备好了,他也做不好。我们可以看看,古今中外,哪一个成功的人,不是崛起于困境,坚持于逆境?而很多人却只盯着他们成功后的名利与鲜花,仿佛他们的成功是因为有这些东西在撑着。名利这东西,在出发时是不能放在前面的,会挡住去路挡住视线的。其实根本不用管它,它自己会跟在身后的,只要你一直往前走。

课题研究,在开题、结题时,或许很热闹,但在过程当中,一定是一件寂寞的事,是要研究者坐冷板凳的事。正如上一节所说,你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学会与自己相处!

我有过这样的一个人战斗的经验,因为即使一个人,我也坚持战斗,所以在小范围里,我是收获了所谓名利的。很多老师说,你要是在学校说自己要搞课题研究,大家会笑你的,这是实话。但是,你不能否认,那些笑你的人,他们是“众山”,只要你坚持往上走。我想,在杜郎口中学开始进行他们的课堂教学方式改革时,必然也听到过质疑与嘲笑,也遇到过阻力与困难;而今天的杜郎口中学,就是一览众山小了!名利?已经是小意思,他们获得的东西以名利谓之,过于低俗,当称之为荣耀。

所以,课题研究对于一名老师来说,我觉得可以算是一件革命浪漫主义行为,是唐吉诃德的行为,要一些不管不顾、勇往直前的勇气与痴气。名利是夸夫身后的影子,你面向它的时候,已经背弃了光明。

职业之痛:教育不是万能的

说这么多,做为一名教师,我就没有痛苦和觉得不幸福的时候吗?当然有,还很多。但这痛苦,不是来自于我自己,而是来自于教育。在社会对教育万能的苛求与万万不能的制约中,我常常因为自己的无力感而非常痛苦,甚至愤怒。

在我们的社会里,一旦有什么个人或群体不良行为发生时,铺天盖地就是对教育的质疑,甚至直接定义为教育之耻。这些年,作为教育工作者,我已经不幸被耻过很多次了;反过来,好的行为却从来不曾有人归功于学校教育。

我一直觉得教育是粮食,不是药,也不是维生素。对于社会的病,教育是没有直接治愈的能力的,也没有直接的责任。教育的责任是尽可能地让每个人健康成长,但并不能保证每个人健康成长。记得今年早些时候发生一件事,某地教育主管部门把《三字经》中所谓过时的内容删了后再印发给学生,掩耳盗铃到这种地步,真是叫人无语了!在这些人看来,《三字经》不是幼学启蒙经典读本,而是思想品德教材吗?在资讯如此发达的今天,难道他们认为学生们自己看不到完整版的《三字经》吗?或者他们认为一本《三字经》真有这样大的教化功能吗?

因为社会对教育不断地提要求,导致了教育的无所适从,也因为外界一次次的指责,让教育者莫名地心虚了,所以教育自身少了很多本该有的坚持,多了许多莫名其妙的、迎合社会的“创新与改革”。虽然这些年来,教育一直在与社会接轨,在市场化,但我向来认为教育应该相对封闭,教育应该多与自己相处,教育应该与外面的世界保持一个可以转身的距离!尤其是学校教育部分。

在各种信息海量覆盖我们的生活时,教育始终处于风口浪尖;外部的力量把教育推来推去时,内部也总有些响亮的声音影响着我们的判断。很多年前,有一个著名的教育言论: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听起来多么善意、多么有爱、又多么有煽动性的一句话啊!原来教育是这么轻松的一件事啊!夸夸就行了!也就是这句话,让之后的学校教育走进一个又一个的泥潭难以自拔!在我看来,这句话与棍棒底下出孝子是一模一样的极端教育方式。好孩子是夸出来?很多人渣也是夸出来的!多少被夸出来的所谓好孩子,自我认知不清,心理脆弱,走上社会后,经不起一点挫折与批评,动辄跳楼;多少家长,因为老师的一句批评、一次惩罚教育而找上门评理!最为悲哀的是,老师的批评权居然还要通过法规的形式定下来!仿佛批评不是教育的一部分!有人说,惩罚是没有境界的教育(我说的是惩罚不是体罚)。我要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根本就不是完整的教育,何来境界?把教育当成一个粉扑,给孩子的成长化妆,绝不是什么好事。但时至今日,学校教育依然在受到这类观点的困扰,造成了在孩子成长中许多环节教育的缺失,就像把粗粮踢出了孩子们的食谱。

我的痛苦不是牢骚,如果我无视这些,它们对我生活中物质的一部分没有任何影响,甚至也不会影响我的精神生活。但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我真的没法视而不见,这些,确实让我在某些时刻觉得不幸福。

承认教育不是万能的有这么难吗?


归根结底:我还是觉得幸福更多

我们家算是教师世家了,整个家族中自我往上三代以内,一大半都是从事教育工作的,所以我初中毕业考进师范时,是心满意足、兴高采烈的。这么多年,在我心目中,除了自由职业和手工艺人,就是老师这个职业最好。我很有幸,从事了自己喜欢的职业。

我也有过职业倦怠,有过早晨睡在床上不想起来上班的时候,有过让某个学生、家长或老师给气得不行的时候,有过课没有上好、活动没有搞好而气馁的时候……但如果没有这些,哪算是人生?哪里谈得上职业生涯?

我总是跟自己说,一定要向前看,向上走。梦想的地方,即使不能到达,也一定要无限靠近。


在现代社会里,教师算是一个相对稳定的职业,只要家里不遭遇大事,虽然发财有点难,但基本也都能保证衣食无忧,有让人羡慕的悠长假期,还是在最冷和最热的时候,在社会上算是比较受尊敬的群体,也不用出大力出大汗,遭遇风吹日晒……如果你的要求不是存折上不断增加的0,不是豪宅名车,不是一个人工作养一家人,不是把子孙后代的生存问题都给解决了……那么,单纯从物质意义上说,教师也实在不失为一份好职业。

刀郎有一首动听的歌,叫《爱是你我》,里面有这样一句歌词:就算生活,给我无尽的苦痛折磨,我还是觉得,幸福更多。

我没有遭受什么更多的痛苦折磨,当然更有理由觉得:幸福更多。

作者余向红为湖北省红安县第二小学校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职校老师才能看懂的金句,句句共鸣
搭教师成长平台 促教师专业发展 ---武功县2019年中小学教师专业课培训如期举行
语文路上一甲子 之八
朱永新谈教师职业倦怠
做“淡名利、重师德、有担当”的好教师
我所理解的“淡泊名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