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教师节 | 感恩我的两位大学老师

光阴荏苒,日月如梭,眨眼间,我从常德师专毕业已整整35年了。如果说在大学时代自己有什么收获的话,那就是我从每一位老师那里汲取了成长所需的营养,使我的大学生活像蜜蜂采蜜一样充满了无限欢乐。三年师专生活,让我特别有幸的是,遇见了两位恩师,一位是罗祚韩老师,一位是刘梦初老师。

罗祚韩老师是教现代汉语课的,教我时,好像是中文科里年纪最大的,快六十岁了,依然身体结实,精神矍铄,又慈眉善目,给人一种仁爱宽厚、父爱如山的感觉。

他当时是中文科唯一的副教授,也是全校首批三个副教授之一,学识渊博,却又谦虚和善,上课从没有发过火,也从没有批评过人,深得同学们的敬重。罗老师上课从不带课本,也不带讲义,只拿一张小纸片和一只粉笔。那纸片上就几行字,是讲课提纲,内容全装在他心里。堂课板书也极为简单,三、五行字,一丝不苟,像活字刻印上去似的。罗老师讲课,严谨规范,条分缕析,不紧不慢,娓娓道来,毫无拖泥带水的感觉。罗老师教我时的两件小事,令我记忆非常深刻。

第一件事是为我粘贴作业本。记得大二的时候,罗老师每次上完课之后,都会布置一点点作业。当时,每个人的作业本都是自备的,我买的是个便宜的大作业本, A4纸,封面浅黄色,纸质又薄又脆的那种。因为平时没去怎么爱护,作业本被揉得皱皱巴巴的,有些都撕裂了,卷边了,特别是封面,边角都磨没了,筋吊吊起,已“体有完肤”。我知道罗老师是个爱讲究、爱整洁的人,早想换个新作业本,却一直拖着没换。

有一次作业本发下来,我有点认不出来了,原来,罗老师把我的那本作业本的每张卷角纸都铺得平平整整,在破烂的封面下还胎了一张同颜色的纸,用胶水一点一点地粘贴上去,粘得严严实实、熨熨帖帖的,还用橡皮擦把墨迹擦得干干净净,并规整地写上了我的名字,看上去作业本简直像新的一样。这令我十分感动,时常想起来,犹如一股暖流涌上心头。

第二件事是帮我修改论文。大三的时候,我特喜欢到学校的阅览室去看大学学报和中小学语文教学刊物。一天,在天津师大学报上看到一篇关于语文教学的文章,我对文中的观点有些个人的看法,于是写了一篇商榷性的文章《也谈时间和时候的区别》,麻起胆子送到学报编辑室,主编梅介夫老师转给了罗老师,请罗老师审阅。

罗老师在我的文稿上画上了一些圈圈点点,并就如何补充论据、理清逻辑关系、调整段落层次,又面对面给我提了非常具体的修改意见。第二稿完成后,他在我的文稿中又修改了几处,添加上了几句非常关键性的论述,并签署了同意刊登的意见。

于是,这篇文章便发表在了1983年第2期常德师专学报上。这是我三年师专学习的重要成果,也是我人生发表的第一篇文章。这极大地激发了我研究语言和语文教学的兴趣,之后我在多家报刊上相继发表了几十篇有关语言、语文教学、教育管理方面的文章。“饮其流者怀其源,学其成时念吾师。”罗老师是我教学研究的启蒙者和领路人。

在常德师专,我遇到的第二位恩师是刘梦初老师。刘老师是教古代文学课的老师,教我们时才大学毕业两年,比我们大不了几岁,象大哥哥似的,长得清新俊逸,相貌堂堂,一表人才,用现在的话说,就是帅呆了。特别是他身上那种温文尔雅、不温不火的气质,无不让男同学嫉妒女同学心动。

课余时间与学生相处,关系极为融洽,亦师亦友,丝毫没有代沟的感觉。他上课特认真,每一堂课,都能感受到是精心准备了的,旁征博引,深入浅出,常常妙语连珠。听他的课,感觉很轻松,像是一场平等的对话。尽管我们毕业30多年了,刘老师却长期与我们保持着联系,能叫出大部分学生的名字,时时关注着我们的成长。无论是求学时,还是工作后,刘老师都给予了我很多关爱和帮助,两件小事让我终生难忘。

第一件事是为我批改作业。读二年级时,记得有一次刘老师给我们布置了一堂作业,是分析唐代诗人王维的一首什么诗。那次不知怎么搞的,我忘记做了,就照抄了杜方钊同学的作业交了上去,想蒙混过关。我想,班上那么多同学,90本作业,刘老师肯定是看不过来的,不会逐本逐本地去看,即使看了,也是蜻蜓点水、走马观花,打个勾,落个日子罢了。

然而作业发下来了,我傻眼了,刘老师用清秀的笔迹在我的作业本上还作了批注,大意是:你的分析有自己独到的理解感悟,但我好像见过,怎么与某某同学的作业很有些雷同呢?我没想到,那么多作业本,老师篇篇都看了,还看得那么认真仔细,批注得那么精准到位。尽管刘老师的批评委婉含蓄,给了我下的台阶,我却羞愧了好长一段时间。在我成长的关键阶段,我从老师身上学到了认真、严谨、负责的工作作风,让我受益终身。

第二件事是为我的书稿写序言。2013年上半年,我写了一部书稿《教海拾贝》,请刘老师审阅,并请他作序。那段时间,刘老师特忙,不是开会,就是访问、讲学。接到书稿后,他就去北京参加一个学术会议去了,白天做报告,晚上忙完会务后,抽时间帮我审稿,写序言。

我至今还记得序言中有这么一段话:“只知道他工作踏实,也晓得他喜欢写,但绝没料到仅教育教学类的文章就写了这么多。老实地说,我以为当今从政的人多忙于繁琐事务与应酬,要静下来读书写作是极难得的,尤其是机关里的办事员科长之类,因为真正做事的就是他们,他们是真忙。而黄锐君在这样的岗位上干的时间很长,他居然写下了这么多文字,要人不佩服还真不行。”这些溢美之词,让我感动,也让我惭愧,而体会更深切的,是刘老师对我的那份真挚的呵护、激励和鞭策。

 

《礼记》中有句名言:“经师易得,人师难求。”我想,我是在最好的年华遇到了罗祚韩和刘梦初两位“人师”的,这是上苍赐予我的福分。或许,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教给我的知识,会被我遗忘,但有些东西,譬如为人处世的原则、对待工作的态度、观察事物的视角、处理问题的方式,或许早已潜移默化地成为了我生命的一部分。


关注书韵闲话

分享悠悠书韵

文史|教育|时事|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教学常规检查情况通报
【内蒙】乌溪桐《我的同桌》指导教师:佟永波
创建习题助力精准练习
学生作业鼓励性评语
天山中心小学教师课堂教学常规要求细则
狠心治好女儿的拖延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