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原创】那些陪伴我们成长的游戏:打弹弓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电影《小兵张嘎》风靡全国。电影讲述的是抗日战争时期,生活在冀中白洋淀的小男孩张嘎,为替奶奶报仇和救出老钟叔,历经艰辛,从一个调皮蛋成长为八路军小侦察员的故事。嘎小子手里那把小小的弹弓,出神入化,让鬼子、汉奸防不胜防,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那时,我们就六七岁、八九岁的样子,差不多人人都有一副弹弓,常常模仿嘎小子的神气,或威风凛凛地别在腰上,或不露痕迹地藏在衣袋里,上学放学的路上,一旦发现目标,旋即掏出弹弓,一嗖嗖“子弹”呼啸而出,那叫一个威风!

(一)

其实,弹弓不是近现代才有的,原本是原始社会的一种狩猎工具。《吴越春秋》上曾记载过一首名为《弹歌》的民谣,即“断竹,续竹;飞土,逐肉。”这可能是世界上最早关于弹弓的文字记录,短短八个字,写出了从制作弹弓到进行狩猎的全过程。史书上记载有许多打弹弓的故事。

《齐书》称桓荣祖善弹弓,登西楼见一种被称为鹄的鸟在飞翔,对左右说:“我当生取之”于是拿弹弓弹射鹄的两翅,鹄羽毛脱尽堕地。桓荣祖于是将其养起来,待羽毛长全后放飞,时人纷纷称善。

《隋书》称将军长孙晟善弹射,有鸢群飞,隋文帝对长孙晟说:“公善弹,为我取之。”结果长孙晟十发俱中,鸢鸟纷纷应声而落。

《西京杂记》中曾记载,汉武帝的小学同学韩嫣好打弹弓,“常以金为丸,一日所失者十余。”每次韩嫣挟弹出行,后边都会有很多儿童跟随,去拣韩嫣打失的金弹丸。

《汉记》中记载,“班超使于外,愿将三十六人,为蒿矢弹丸之用”,班超凭弹弓成就了“三十六人定西域”的惊人传奇。

《西游记》中弹打九头虫的二郎神杨戬、《欢乐英雄》中用金子当连珠弹丸的金大帅、《儿女英雄传》中的侠女十三妹和《水浒传》中的浪子燕青等,都是打弹弓的高手。

由于弹弓轻便易携带,使用起来方便,又带有较强的竞技性和娱乐性,因此在民间广为流传,亦成为儿童少年不可或缺的玩具。

(二)

我们小时候,商店里没有卖弹弓的,要拥有一副弹弓得全靠自己动手去做。一副弹弓,由弹弓架、橡皮筋和“子弹”三部分组成,就制作材料而言,主要有铁质和木质两种类型。

铁质弹弓架是铁丝做的,巴掌大小。先用钳子将铁丝从中折弯扭成一股,从弯折处向上稍留长一点作手柄;然后再从手柄上端将两根铁丝向外两侧弯成对称的“U”型叉角,两个叉角的上端再分别弯一个小圆环,再穿上女孩子扎头发的橡皮筋,这样一个铁质弹弓架就做好了。

木质弹弓架是用树杈做的,稍大一点。屋场前后或池塘边上都能找到粗细合适的小树杈,看上去像“Y”形的那种,下部的手柄稍长一点,两个小杈稍短一点。将树杈砍下来后,先把树皮剥掉,再放在阴凉处晾干。然后按照自己的喜好,用铅笔刀稍加整形,把手柄刮得光溜溜的。最后在小杈顶端刻一个槽,以便系橡皮筋用,一个弹弓架就做成了。

常见的木质弹弓架多是“槐树杈”“橘树杈”“樟树杈”“栾树杈”“腊树杈“桃树杈”做的,最理想的是“槐树杈”和“橘树杈。因为槐树木质坚韧,纹理清晰,硬度适中,不易变形开裂,耐湿耐腐,刨面光滑漂亮。

而橘树不高,长到一米多的时候就会分出杈来,树枝粗细匀称,木质清香,我们常在中午或傍晚,趁大人做饭或休息的时候,去偷砍橘树杈做弹弓。和铁质弹弓架比,木质弹弓架虽然造型不是很规则,稳定性差,样子不怎么好看,但做起来简单,用起来顺手,深受小伙伴们的喜欢。

弹弓架的类型不同,配备的橡皮筋也不同。木质弹弓架用的橡皮筋一般是自行车或手扶拖拉机的废旧内胎做的,约六七寸长。比较而言,自行车内胎胶皮薄,拉力小,且易拉断,不被小伙伴们看好。而手扶拖拉机的内胎耐用,拉力大,拉到极限后,两三丈之外能把筷子粗细的树枝给打断。

最受青睐的是医用软胶管,就是村里赤脚医生用于输点滴箍手膀子用的橡胶皮管,或者听诊器上的那种黄色的胶管,这种胶管不仅好看,柔韧性好,而且弹力足,射程远,一般有关系的人才弄得到。

此外,两条橡皮筋上还要连上一块包裹子弹的垫皮,一寸来宽,两寸来长,叫垫皮兜。一般是皮质的,好一点的是牛皮,差一点的是猪皮,再差一点是厚帆布。那时主要是从旧皮鞋、旧胶鞋的面子上剪一小块下来,钻两个小孔,再穿上橡皮筋即可。

打弹弓用的“子弹”,有小石子、小泥丸和小纸团三种类型。小石子和小泥丸一般用于木质弹弓,是用于打鸟的,而小纸团一般用于铁质弹弓,是用于小伙伴相互“打玩架”的。

小石子比较普遍,河滩上或公路边随处可见,弯腰就能捡到,但不是什么石子都能做“子弹”的,不能挑带棱角的,要挑那种光滑坚硬的小鹅卵石,这样比较容易弹出,而尖棱角的石子会影响弹出的速度,而且时间长了也会损坏垫皮兜。我老家离河滩较远,屋场边一条蜿蜒而过的老公路,本就不多的石子早被碾压得紧紧实实,陷在泥里,要找出一些大小适合的石子,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多是自己做小泥丸。

先挖一块黏土,用水调和,再用手搓成一个个小拇指肚大小、又圆又光的小泥丸,然后放在窗台上或树荫下,慢慢晾干,就成了上好的“子弹”

小纸团做起来很简单,撕一张作业纸,裁成小条,每条宽一寸左右,用手滚成筒状,像过年放的小鞭子的模样,再从中对折成“Ⅴ”型。这种纸做的“子弹”,比较小,质量轻,射程短,不会伤人,但打在头上也有一点点疼痛的感觉,所以喜欢恶作剧的小伙伴总会滚很多“小鞭子”放在衣袋里,以备不时之需。

(三)

弹弓做好了,橡皮筋做好了,“子弹”也做好了,怎么才能打得又远又准呢?这得靠技巧。

首先是掌握好正确的站姿和手型,两腿分开,左脚前移,呈弓步形站稳,左手的拇指和食指按住弹弓架的两侧,掌心按住弹弓的把柄。之后就是装弹拉弓,先将“子弹”放在垫皮兜里,然后右手拇指和食指夹住“子弹”,向后拉开,橡皮筋要拉成等腰三角形,才不会打偏。紧接着就是瞄准目标,注意力要高度集中,意守丹田,屏住呼吸,眼睛、“子弹”和目标三点一线。最后是根据目标的远近调整好力度,出手要稳要快,橡皮筋拉得越长,力度越大,“子弹”就会飞得越远,但用力不能过猛,否则橡皮筋会绷断。

为了提高打弹弓的水平,我们探索了好几种训练方式。

一是打准。多数情况下是练习打树干,或者找几个玻璃瓶子吊在树枝上,看谁能把瓶子打碎。找不到目标的时候,就指哪儿打哪儿,鸟窝、电线杆、高音喇叭,甚至牛屎堆都打过。发现树上有桃子、橘子、柚子,园子里有苦瓜、黄瓜、丝瓜等东西,趁主人不在,就权作目标,一阵乱打。一旦被主人发现,免不了挨一顿骂,“这是哪家的伢儿,不学好,待我捉住了,要打他的屁股!”乡里人善良,也只是嘴里骂几句而已。

是打远。为便于目测距离,常常把堰塘作射击场,几个小伙伴齐刷刷站成一排,举弓、上弹、瞄准、拉弓,随着一声令下,一排排“子弹”如离弦之箭,射向水面,溅起一朵朵水花,向外慢慢绽开,一圈一圈,一层一层,夕阳下的堰塘,星光潋滟,如一幅浓墨重彩的油画,美极了。

三是打移动目标。待大人出工后,我们便四处搜寻猎物,每个旮旯都不放过,看见鸡、狗、猫等家禽,也毫不留情,拉开弹弓就打,一弹飞出,满屋场鸡飞狗跳,外人还以为“悍吏之来吾乡”。

(四)

那时,打弹弓易上瘾,上课也会偷着玩,常有顽皮的小伙伴在教室里搞恶作剧,但一般不会使用木质弹弓,铁质弹弓也用得少,一怕打伤人,二怕被老师没收。使用的多是“手指弹弓”,即将一根女孩子扎头发用的橡皮筋儿套在左手的拇指和食指上并张开,将纸“子弹”用右手捏着压在橡皮筋中间,瞅着老师在黑板上写字的机会,将橡皮筋向后拉,突然松开,“子弹”便飞向前排的某个女同学。如打中的是背部,或许只是回头看一眼。如打到头部,常会引来一声尖叫,课堂秩序便乱作一团。有时保不准会打偏,打在黑板上,这时教室里会一阵躁动,瞬间气氛会紧张起来,个个都在猜想老师转过身来那老羞成怒的样子。如果那个恶作剧者被老师逮着了,则难逃“厄运”,或者到教室后面罚站,或者放学后罚抄课文。

而到了自习课,老师不在,班干部又管不住,时常会引发混战。后排同学最不安分,有时专找前排做作业的同学打,一旦打着某个同学时,就迅速收起橡皮筋,佯装看书,被问到时,一脸茫然不知的样子,偶尔也会忍俊不禁,自己扑哧一声笑起来,露馅了,只好向人道歉。有的专找那些打瞌睡的同学打,一旦打在脸上会猛然惊醒,待明白过来是怎么会事时,已很难找到肇事者了,这时肇事者会趴在桌子上忍不住嘿嘿地坏笑起来。

(五)

在学校里玩弹弓,怎么玩都不过瘾,真正过瘾的,还是在校外。至今还记得,每次放学后,小伙伴们手握弹弓,悄声缓步,穿行在房前屋后的小树林中,踏着地上不断变幻的斑驳光影,在头顶茂密的枝叶间搜寻猎物的情景。

记得老家的屋场,周边是一圈三四米高的土围子,高高低低是一片青翠的树林,有樟树、栾树、槐树、腊树、构树、木子树等许多高大的树种。树林成了众多鸟儿的栖息地,最多的是麻雀,还斑鸠、喜鹊、乌鸦、八哥、画眉鸟、金丝鸟,以及一些叫不出名字的小鸟。鸟儿呼朋引伴、叽叽啾啾,叫声清脆悦耳,婉转动听。

那时,人们不知道鸟类是人类的朋友,没有想到要保护鸟类,有的鸟还特别让人讨厌,如麻雀,刚刚播下的稻种,即被它风卷残云般地吃掉,捉又捉不住,赶走了又飞来,人们恨透了,又莫奈其何,把它列为“害虫”之类

于是,我们就打着为民除“害”的幌子,理直气壮地加入到了驱鸟打鸟运动中。麻雀很聪明,很机敏,稍微有点响动,就会飞走,再好的弹弓也打不着。我们事先静静地守候在林子里,待成群的麻雀飞来时,就装好“子弹”,拉满弹弓,瞄准目标,几个人同时出手,猛然射去。

虽然难得一见林间公子挟弹弓,一丸致毙花丛里”的效果,但时常能听到“噗”的一声微响,见到几片灰白的羽毛在空气中飘浮,偶尔会有一两麻雀跌跌撞撞地从树枝上坠落下来。当我们带着“战利品”回家时,那种兴高采烈的感觉并不亚于得胜凯旋的战士,是现在的80后、90后体会不到的。

其实,在小伙伴们眼里,麻雀除了偷吃稻种外,还真看不出一丁点“害虫”的样子,那褐色斑点的羽毛,那玛瑙似的小眼睛,那凌空飞翔的舞姿,太逗人喜欢了。小伙伴们把受伤的麻雀带回家,小心翼翼地侍弄着,生怕家里人伤害到它,或藏于偏屋的墙缝里,或藏于菜园的某个角落,待羽翼丰满,恢复元气,又把它放飞到林子里去。

 

时下,市场上早有卖弹弓的商户,弹弓的款式越来越多,外形也越来越漂亮,人们只需花钱就能买到,甚至还可以选择在网上去买。但是,童年自己亲手制作弹弓的那份喜悦、与小伙伴引弓竞技的那份乐趣,如今用多少钱都已无法买到了。弹弓陪伴我们成长的那段欢乐时光,已成为我们最美的记忆。


关注书韵闲话

分享悠悠书韵

文史|教育|时事|生活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文学看台984 | 刘祖建为弟弟做弹弓
不小心把刚找的榆木弹弓树皮扒了,看达人们说不应先扒皮,跪求如何防裂哦。
[黄石文坛]刘和清的随笔《梦幻的童年》
传统儿童玩具武器的制作(二)……弹弓
【童年记忆】做把弹弓闯个祸
无为人小时候玩过的天然玩具,看看你玩过几个?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