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山西省农业科技推广示范行动回眸2012

山西省农业科技推广示范行动回眸

2012年03月22日 11:23 来源:山西日报 编辑:小陌 [字体...] [打印]
  3月初,省农科院小麦研究所的技术人员来到洪洞县羊獬村闫文胜家的麦田里,查看小麦苗情。去年,闫文胜种的1.97亩小麦亩产高达719.6公斤,创下了我省水地小麦历史最高纪录。“种了几十年地,这是单产最高、收入也最高的一年,‘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行动’的技术就是不错。”闫文胜笑着说。
  据“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行动”项目领导组副组长、省农科院院长刘惠民介绍:“‘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行动’实施3年来,我省已经有越来越多的农民像闫文胜一样,开始将新品种、新技术和种植新模式运用到农业生产中,依靠科技打开了农业增产新空间。”
  据国家统计局山西调查总队公布,2011年,我省粮食总产量为119.3亿公斤,首次冲破110亿公斤大关。专业人士分析,单产水平高是今年粮食生产的最主要特点,农业科技推广应用已成为提高单产水平的深层次因素。
  以需求定项目,架起农民与科技沟通的桥梁
  阳曲县凌井店乡河村属于冷凉旱作区,年降水量仅有400多毫米,年均气温7℃左右,玉米平均亩产300多公斤,刨去种子、农资等投入,收入屈指可数。
  “可如果农民在生产中,使用旱作农业高产高效耕作技术,亩产就能达到800公斤甚至上千公斤,这就是科技的力量。”省农科院旱作农业研究中心主任、研究员王娟玲说。“这些技术不仅适用于玉米,同样适用于小麦、蔬菜等旱作区栽培的主要农作物。”
  近年来,国家实施反哺“三农”战略,强农惠农政策不断完善,我省的农业基础设施水平得到很大提升,农业迎来了历史上最好的发展时期。但在我省,仍有不少村庄和河村一样,农业生态环境脆弱,又缺少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特色优势发挥不足,影响到当地农民收入增长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对农业科学技术的需求前所未有的迫切。
  然而,与农民因为缺少新品种新技术,无法在农业生产中实现跨越发展形成对比的是,我省的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率远远低于世界发达国家水平,许多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国际先进水平、通过国家级、省级审(鉴、认)定的科研成果仍然只停留在论文上、沉睡在实验室里,最后被新的研究成果所覆盖。
  如何才能让这些新品种、新技术、新成果尽快走向田间地头,提升我省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保障粮食安全和“十二五”农民收入翻番?2009年,省政府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农业技术推广理念和方法,委托省农科院组织实施了 “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行动”。2011年,该示范行动被纳入省政府重点工作目标责任和财政强农惠农十大政策。
  据示范行动项目领导组办公室主任、省农科院副院长陈明昌介绍:“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行动”主要是按照全省农业转型发展战略,依托省农科院优秀、成熟的科技成果,选择对我省影响范围大、增产增收带动作用强、生产急需、覆盖面大的先进农业科研成果,按照专家住村、科技入户、技术到田的组织方式,建设农业技术示范样板,带动全省农业科技全面升级和大面积均衡增产。
  从示范点到推广面,实现农业增产农民增收
  “以往我们给农民指导,他们总认为‘你种起来不一定比我强’。现在我们先将技术推广给示范户,让农民看到效果,技术推广起来就快多了。”省农科院蔬菜研究所首席推广专家郭尚乐呵呵地说。
  2009年,首批20个农技推广示范项目经过专家层层评审后“出炉”,包括20名首席专家在内的150余名科技人员,携带配套技术奔赴全省的60个县区,开始和项目区的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打造样板示范田。
  辛勤的汗水没有白流,据省农科院技术推广处统计,示范行动实施首年,就推广新品种165个,组装配套先进适用技术85项,累计示范6.3万亩,推广70.1万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3.06亿元,示范田比对照田平均增产20%以上。
  随着20个农业技术推广示范项目在全省安家落户,2010年,省农科院总结项目组科技人员一年的示范推广经验及从全省各地反馈回来的农民需求,将示范项目增加至41个,示范县增加到80个,科技人员增加到300名;到2011年,示范项目再次增加到50个,科技推广队伍也扩展到500人。“日光节能温室蔬菜水肥一体化技术示范”“鲜食枣套袋防裂果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等一大批农民盼望已久的农业技术走向田间地头。
  数字显示:2010年,“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行动”推广新品种150个,组装配套100项先进适用技术,总示范面积6万亩,推广面积200万亩,新增经济效益6亿元。2011年,推广新品种230个,集成258项先进适用技术,配套30项高产高效技术模式,累计示范8.8万亩,推广270万亩,增加社会经济效益12.3亿元。
  实验室里的数字是枯燥的,可这些数字在农民的手中,就是真金白银。
  汾阳市孙家庄村农民孙如生对此感触最深:“以前村民们种花生没什么讲究,平均亩产也就300公斤,可按照省农科院经济作物研究所提供的花生新品种 ‘晋花7号’和配套系列高产技术,亩产量就能增加到500公斤以上,增收1000多元呢!”
  示范行动的效果,也让项目领导组办公室常务副主任、省农科院技术推广处张克强处长倍感欣慰:“在示范行动实施之前,省农科院每年投入农业科技示范推广的资金不到100万元,参与人员近60人,涉及面积不到20个县,主要以小面积示范为主,推广方式也比较单一,新品种新技术的覆盖率约为50%,年培训农民不及30万人。‘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行动’项目实施3年来,每年投入2000万的推广示范资金,全院500多名科技人员常年在全省农业生产第一线实施示范项目,使新品种新技术的覆盖率提高到80%以上,年培训农民近100万人。”
  从探索到首创,趟出了农业技术推广的新路
  为实施好此次示范行动,项目领导组在项目管理上采用首席专家负责制,即由首席专家负责项目总体实施方案、用款计划的编制及具体组织实施工作,确定岗位推广专家和科技人员,在农村生产第一线长期蹲点,搞示范、摆样板,做给农民看,教会农民干,真正解决农业科技进村入户最后一公里的问题。此举在国内农业项目管理中为首创。
  随着规模经营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我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行动在实施过程中,还逐步探索总结出科技项目与种植养殖大户、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业科技园区相结合,进行技术推广的模式,实现了农民与农业企业得实惠的双赢和多赢。
  为配合“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行动”的实施,省农科院还通过开通农业专家服务热线、构建山西农业科技信息网农业技术推广平台、开设首席推广专家微博、通过主流媒体公布专家特长和联系方式等方式,及时快捷解答农民在生产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快速发布农业灾害防治信息、作物不同生育期的管理技术措施。
  正是大胆的创新与正确的实践,使 “山西省农业技术推广示范行动”在实施的3年中,集成创新了一批高产高效配套技术模式,创建了一批示范样板田和创新性技术推广示范基地,培养了一支高素质的农业科技队伍,造就了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为全省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记者 白续宏 通讯员 范晓军 张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玉米新品种大丰30推动山西省玉米更新换代步伐
李连文:寒地黑土上的守望者
山西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首席专家名单
国内外现代农业园区的模式特点及启示
天津市农科院推广秸秆发酵生物添加剂及使用技术获显著社会效益
加强农业新品种新技术引进推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