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转载]《道德经》与《三坟》

《道德经》为《三坟》、《五典》之精华。 



《左传·昭公十二年》载:左史倚相趋过。王曰:是良史也,子善视之。是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这是楚灵王十一年东征伐徐,楚灵王对右尹子革说的话。 孔颖达《尚书序》对《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有一个很好的解释:古者伏羲氏之王天下也,始画八卦、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政,由是文籍生焉。伏羲、神农、黄帝之书,谓之《三坟》,言大道也。少昊、颛顼、高辛、唐、虞之书,谓之《五典》,言常道也。至於夏商周之书,虽设教不伦,雅诰奥义,其归一揆,是故历代宝之,以为大训。八卦之说,谓之《八索》,求其义也。九州之志,谓之《九丘》。丘,聚也,言九州所有,土地所生,风气所宜,皆聚此书也。《春秋左氏传》曰:楚左史倚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即谓上世帝王遗书也。 



《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早已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就是在春秋时期,也只有周柱下史老聃、楚左史倚相这样专门的史官才有机会目睹和看懂,连孔子这样的文化大师也没有看到过,更遑论战国诸子了,这无疑蒙上了一层特殊的神秘色彩,成为中国文化最深奥、最不可思议的一部分。 所谓坟书,即泥版文书,当和距今5000余年的苏美尔人泥版文书类似。《三坟》,伏羲、神农、黄帝的泥版文献,我们今天还能够一睹它美丽的倩影吗?如果有的话,《三坟》的影子在哪里呢? 



《三坟》的精华,事实上就辑录在《道德经》一书之中。因为《道德经》一书是《三坟》的缩影,所以才如尼采所言: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垂手可得。 楚灵王十一年是公元前530年周景王十五年,左史依相能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作为周柱下史的老聃,应当比左史倚相更有条件和能力读《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老聃生于前580年前后,卒于前500年前后,与左史倚相是同时代的人物,左史依相都读过《三坟》、《五典》、《八索》、《九丘》,老聃精通《三坟》、《五典》、《八索》、《九丘》是没有疑问的。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言老聃系周守藏室之史,是专门负责掌管三皇五帝之书的图书馆馆长。《周礼·春官宗伯第三》载:外史掌书外令,掌四方之志,掌三皇五帝之书,掌达书名于四方。若以书使于四方,则书其令。



三皇五帝之书,到春秋时期,仍由周室史官所保存,这一点确为信史。 左史倚相是楚国著名史官,历经灵、平、昭、惠数代楚王,被称为良史楚国之宝。王孙圉聘于晋,对赵简子说:又有左史倚相,能道训典,以叙百物,以朝夕献善败于寡君,使寡君无忘先王之业;又能上下说于鬼神,顺道其欲恶,使神无有怨痛于楚国。(《国语·楚语下》) 周室史官老聃的水平当在楚左史倚相之上,那个时代《三坟》、《五典》的最高权威应当是老聃,所以才有孔子问道之说。《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孔子问的人,肯定是三皇五帝,老子说这些人连骨头都已朽烂,惟独他们的言论还在,也就是说只有三皇五帝的书还在。 



由于孔子不是史官,是无缘目睹《三坟》这样的重要典籍的。孔子所删定的《尚书》,其唐虞夏商之书,今天已经有明显的证据证明属于伪造。只有西周的文献,才是可靠的。这足以证明孔子是没有见过《三坟》与《五典》的真容的,造成孔子对中国文化只知其一不知其二,只知皮毛不知精华。这是因为保存和传承中国文化,是史官的专职,孔子只是一个民间的文化教育工作者,这是孔子不可克服的巨大局限。 孔子作为春秋末期的一代文化大师,他和老子的水平应当是差不多的,不可能存在巨大的差异。但我们今天来看《道德经》和《论语》,两者之间的水平差距却是巨大的,《道德经》之博大精深,是《论语》所望尘莫及的。《论语》只不过是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一些琐碎之言,而《道德经》却包裹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与永恒的智慧。这里面出现了一个悖论,尽管老子拥有《三坟》《五典》的知识背景,但作为同时代的文化大师,孔子和老子之间的水平差距不可能有《论语》和《道德经》那样的巨大鸿沟。老子的水平应当和孔子不相上下,唯一可以解释这个悖论的,就是《道德经》辑录的是《三坟》《五典》的精华,而不是老子的个人著述。 



《道德经》是《三坟》、《五典》的精华,有着直接的文献证据。《道德经》辑录有黄帝《金人铭》、《黄帝四经》等黄帝书的大量言论,其中黄帝《金人铭》是明确早于老子和孔子的远古文献。《道德经》之谷神不死章,《列子》明言为《黄帝书》。这是《道德经》作为《三坟》精华在文献上的确凿证据。 从内容上来看,《道德经》显系三皇五帝之言,而非史官之言。《道德经》多处直言如何如何,如第十七章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第六十七章我有三宝,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俭,三曰不敢为天下先。这些言论,与第五十七章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欲不欲,而民自朴。’”是一致的。从《道德经》直引《黄帝书》来看,《道德经》中所有称者,均为轩辕黄帝之自称。



《道德经》第二十章我独泊兮,其未兆,如婴儿之未孩我独异于人,而贵食母等,即是轩辕黄帝的内心独白。是最高统治者之自称,与甲骨卜辞中的唯余一人类似,作为史官的老聃,根本没有资格自称,这是从内容上判断《道德经》系《三坟》精华的直接证据。 另外一个证据是,黄帝书中还有一部和《道德经》类似的《黄帝君臣》,《汉书·艺文志》载:《黄帝君臣》十篇。起六国时,与《老子》相似也。要最终解开《道德经》身份之迷,就需要找到失传已久的《黄帝君臣》。地下材料如能发现《黄帝君臣》,将最终结束关于《道德经》的长期争论。 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列传》中,把老子和庄子、申不害、韩非列在一起,是寓意深长的。司马迁说申子之学本于黄老而主刑名、韩非喜刑名法术之学,而其归本于黄老。我们知道,老子编篡的《道德经》是没有刑名学说的,包含着刑名学说的是黄帝之学,因此申不害与韩非本于黄老事实上是指本于黄帝 老聃编篡《道德经》,明显是根据道德的主题来编篡的,黄帝书中关于法和刑名的言论就没有进入《道德经》之中,而只是编选有关的内容与言论,并作了部分诠释。 



《道德经》分为《德经》和《道经》上下两经,《史记·老子韩非列传》载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这明显是道听途说。《德经》和《道经》是历代史官根据《三坟》《五典》进行编篡,作为周王室的政治指南。清道光年间陕西歧山礼村出土的大盂鼎,其铭文有关于《德经》的记载:余乃辟一人,令我隹即型稟于文王正德,若文王令二三正。今余隹令女盂召榮,敬雍德經,敏朝夕入諫,享奔走,畏天威。意思是我是你的君王!现在我就以文王纯正的治国方式为榜样,像文王策命两三名头号长官那样,委派你辅助荣,恭敬谦和地执行《德经》的要求。你要不分早晚及时纳谏,为祭祀和各种奉献事宜到处奔走,时刻警惕上天的惩罚。大盂鼎是周康王时期所铸造,其铭文是周康王对贵族盂的言论。说明早在成康时期,就已经有《德经》这样的文献。 我们倾向于《道德经》是史官系统长期工作的结果,老聃在《道德经》的定调方面是发挥了关键作用的。根据郭店楚简《道德经》甲乙丙三种分头流传来看,到太史儋之后,五千言《道德经》尚未成型。到太史儋时期,《道德经》仍处于《三坟》的分散的摘录状态,当时的学者就是透过这些摘录本来了解《三坟》这些传说中的上古典籍的。经春秋末期王子朝之乱后,王子朝将《三坟》典籍带到楚国,这样才有后来黄帝书在楚国的大量涌现。周室典籍入楚之后,《三坟》已处于散乱状态,这是《三坟》在战国就已失传的根本原因。



 《三坟》的主要典籍是黄帝书,战国时期由楚国人编篡的黄帝书就来自周室典籍入楚的《三坟》。由于《道德经》是《三坟》文献中关于的言论摘录,因此它本身就是黄帝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层面来看,《道德经》与《黄帝四经》的关系,是两者均来自《三坟》,两者均是黄帝书。《黄帝四经》当然要早于《道德经》,《道德经》摘录了《黄帝四经》的言论,这一点是可以从逻辑上加以验证的。 正因为《道德经》是《三坟》关于的精华辑录,是黄帝书中与《黄帝四经》并驾齐驱的经典文献之一,因而才有西汉初年的黄老连称。西汉初年之所以出现黄老连称,这是因为秦始皇焚书与项羽火烧阿房宫之后,文献失传使历史事实模糊不清造成的。比对西晋时期出土的战国魏国史书《竹书纪年》和司马迁的《史记》就可以知道,处在秦始皇焚书之前的《竹书纪年》,对远古历史的描述是清晰的,并能与青铜器铭文等地下出土材料相验证。而《史记》却存在着不少错误,司马迁无缘目睹《竹书纪年》这类被秦火焚毁的战国史书,其所依据的是《国语》、《战国策》之类的先秦文献。 



参与编篡《道德经》的史官,肯定不只老聃一人,而是历代史官的共同成果。司马迁对孔子讲得历历在目、清清楚楚、明明白白,而对老子却不知所云,搞不清楚老子究竟是谁?也搞不清楚老子有一些什么样的历史史实,只是一种道听途说的猜测。司马迁对黄帝的事迹都讲得很明白,而对与孔子同时代的老子却如此糊涂,这是不合史家常理的。这只能说明,老子虽只是史官之一,但在西汉已成了众史官的一个象征,把多个史官合编而成为一个老子。 



在先秦诸子那里,老聃从未有过两汉魏晋那样的地位。庄子甚至把老聃排在关尹之后,其地位可想而知。如果《道德经》真如西汉所言是老聃的独家著作,不可能不受到先秦诸子的推崇。《韩非子》之《解老》《喻老》并不是韩非之作,而是韩非后学的作品,韩非倾向的是黄帝书中的刑名法术之学,而不是黄帝书中的道德之学,这与《道德经》的思想倾向是截然不同的。《解老》和《喻老》编入《韩非子》一书中,很可能与秦始皇焚书有关系,秦始皇推崇法家学术,《解老》和《喻老》编入《韩非子》一书之中,可以起到合法地保存《道德经》的作用。



 两汉魏晋对老子的推崇,与先秦的历史事实是不符的。《道德经》绝不是老子的独创,而是黄帝书的组成部分,是《三坟》的精华。后人把《道德经》归属于老子,明显地侵犯了轩辕黄帝的知识产权,这对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来说,不能不是一种莫大的不敬。希望所有的炎黄子孙,明白《道德经》一书的真相,不要盲目地推崇老子,而把《道德经》真正的原始作者轩辕黄帝晾在一边。随着地下出土材料的不断涌现,《道德经》的真相迟早会大白于天下,终止到目前为止还在继续的无休无止的争论。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是怎样一部书
神秘的《黄帝书》是否存在?老子的《道德经》也引用它
《道德经》思维导图
【军旅书事】刘战军||​老子之道——阅读札记九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原文+翻译)
道德经圣解(十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