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其实都在奔跑,包括汉画、公益和老南阳|益见

其实都在奔跑,包括汉画、公益和老南阳|益见

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  王玉

9月6日,阴,周四

鸟声啾啾,地面湿漉漉的,一夜栉风沐雨,凉风从窗外吹来 。卧龙岗上的天际,光亮斑斓,而东面的天际绚丽多彩,这时有公鸡打鸣的声音,从西边的民房里传来 ,看起来还舒适度还算不错。

阳台上的田七像天气一样败落下来,偶尔还能看见一本有力量的书,比如关于黑格尔精神现象的思考,像我这样的年纪就能,写出这么系统深刻的理论。

七一路和文化路口十字路口修路的衔接处有一个几公分的落差,梅溪河水绿凝的生起一道道涟漪和波纹,新修的步道,有人散步,有人推着小孩在玩。原来繁华的菜市场,人已少了很多。就是这样太新鲜了,河岸修的漂亮了,传统的生活方式就要变了。

1

坐在办公室里,把《南阳市留守儿童关爱服务体系建设的实践与思考》再看一遍,就像发出去。原来这篇文章要发民政论坛的,由于种种原因而搁置。这个商量来,商量去的提纲,各种资料的收集,张燕老师出了大力,对于很少着笔的人来说,也是个挑战,是个惊喜。

从实践层面来说的问题不少,但从宏观和管理层面,做一些实务思考,更能从一个整体,立体的反映一项工作的状态很有必要,这一点大致做到了。在龙腾南阳、中国社工管理平台、中国社工网发表。

牵手计划苏豫皖简报第二期终于收到。这十份简报,看起来高大上,一个是页面大,色彩丰富,就是内容不多,看起来有点单薄。我们做的七月份简报,也要有所突破才好。乐仁赵影老师来电,像在苏州承印,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2

九点多,龙飞老兄来电,想去孙家楼聊聊。相邀好几次了,一直忙于事事物物,未能成行。今天他偶得闲暇,也是个机会。就给他发了位置。有时候文字描述更清楚,留言:孙家楼,二十分钟后见,解放路民主街交叉口往北五十米路东,孙家楼夹道往东50米,是南阳七步三拐弯的地方之一。

等我慌慌张张的赶到。龙飞哥已在门口转悠,看这个历史街区的沉稳与别致,还有岁月留下的印迹,就像剥洋葱一样,去读懂这段历史,这是一个有着公益和媒体情怀人的使命。

太阳偶有探头,散漫稀疏的洒落在地上,和这掉落下来的石榴、秋桃、柿子,一个夏天的繁盛马上就要过去,春华秋实从来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聊孙家楼,坐在西屋,一壶普洱,慢慢品茶,讲述孙家楼现在的样子,还有这里跌宕起伏的历史故事,南阳益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与孙家楼的缘分和契机。

3

龙飞哥早年是志愿者协会的秘书长,总是笑容满面,对人宽柔仁和。讲起阳春白雪也是头头是道,讲起家长里短更是情深意切,两个孩子的学习,如何为孩子上学的事费心,如何能够挣一些钱补贴家用。

他跟王敬敏老师联系,一个南阳彩拓第一人,发明了汉画彩拓,在南阳府衙有个工作室,可以见个面,有机会了把民间文化这件事做一做。但他在超凡酒店,就是明山路与医圣祠张仲景石像的位置。时间尚早,就驱车过去,原来李学珍老师也在这里有个工作室,所以来过多次。

在三楼,这里有一个少年四圣电影拍摄的演员选拔工作,把南阳名人与青少年结合起来,选题不错。办公室人来人往,也算热闹。这个略带口齿,说话风趣,技艺非凡的老师,一副彩拓挂在对面,看起来活灵活现,马背上的人都栩栩如生。

交谈间隙过来一个叫王老师,也是做新媒体和活动组织的,说话利靓,讲了最近一次去潦河坡和南阳救助失学儿童协会到潦河坡做公益的事,说了做公益的困难。希望在公益路上相互支持。

因为南阳汉画像石上世纪初已文明全国,益博社会工作办公地点孙家楼,是南阳中心县委机关旧址。大致在这个时候,曹云阁与杨廷宾一起参加革命活动,还得到杨鹤汀的庇护。1935年11月5日到12月29日,鲁迅先生连续发出七封致王冶秋、台静农关于收集南阳汉画拓片的书信。1935年11月-1936年8月,在南阳中心县委机关旧址杨廷宾、王正朔、王正今等年轻知识分子商量一起为鲁迅先生先后收集到241张南阳汉代画像石拓片。

一个偶然机缘,就会产生各种关联。鲁迅先生重视南阳汉画像是与汉画像石的历史、艺术和科研价值分不开的。南阳汉画丰富的想象、大胆的创造、粗犷的手法,气势磅礴,风格独特,令人一见倾心。他收集汉画的目的很明确,即为新文化运动服务。就美术而论,鲁迅先生指出“唯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 1934年6月4日发表的《拿来主义》中,鲁迅先生说:“采用外国的良规,加以发挥,使我们的作品更加丰满是一条路;择取中国的遗产,融合新机,使将来的作品别开生面也是一条路。”这个在某个方面推动了南阳汉画的保护和传承。这个月15日有一个南阳汉画与鲁迅的主题展览。

4

翟文喜是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项目接触到的第一位老人。那天阳光正好,坐在他文正夹道33号,据说是南阳七步三拐弯的三个街道之一,那个交叉口的两层红砖平房里。幽幽传来诵经的声音,我确定他是个佛教徒。三个老人安详的坐在屋内,阳光照在窗台。但是他谦逊的把这个机会让给了文正社区的老书记张建敏老人。

又曾两次路过,也有不同的讲述人提到翟家,提到铜匠铺,提到翟文喜。这个面色红润,白发苍苍的老人,满是笑意,谦和热情。从第一次的讲述中,零碎的知道一些信息,七零八落,也太少、太散。趁着下午整理好青年社会工作服务机构登记表的间隙,再次找找,看有什么所获。有故事的人,终究会落下在这个城市的印记,只是表达方式不同罢了。

零星小雨洋洋洒洒的在府衙街口,川流不息的人群踩着青石板,年轻人已成为这个老城的主体,包括我们也是慢慢的变老,岁月不居,子女长大,父母变老。这个城市总是给人风华正茂和朝气蓬勃的一面,但对于一个人来说,老南阳不止一面,也不止一点,牵绊太多的酸甜苦辣咸,杂陈的才是生活注脚,梦想只是这个剧的脚本。

翟文喜老人,在坐西面东的正屋,相对而坐,一手拿着中药瓶子,一面和我聊天,他是心脏病,八十多了,需要药物辅助治疗。门口不时有老人小孩路过,打个招呼。

从祖上铁匠铺的历史到放弃这门手艺的原因,从改革开放前南阳的四大拽,听诊器、方向盘、木石疙瘩、营业员的顺口溜开始,讲老南阳的过往生活状态,收益匪浅,这里面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更有那一代共同的记忆。

6

告别的时候,不时地又邻居从门口路过,打招呼,说两句话,热闹和问候,就在这三尺夹道里升腾。虽然翟老先生说的不多,但能感受到作为老南阳人的那种沉稳和豁达,作为老南阳夹道的原生活方式,作为这个城市记忆的守望者的那份心意。

对老南阳的爱,说也说不清。对城市的认知、接纳、包容,总能够丈量出人生的长度、宽度和深度。很荣幸能够在一个平面上来回穿越在古今南阳的街头夹道。当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看自己的样子不过是一个站在府衙门口,看人来人往,日出日落。

遵从心底的召唤,就像我们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的使命安排和远景期冀一样,至少在七十年前,你就能看记起南阳的样子,或者听说南阳的故事,那才是真实不虚不浮的东西,就像步履匆匆的人走在青石路面上,砥砺奋进。

7

晚上在卧龙岗上,蛐蛐儿叫个不停,南阳暴走一族在北京路上放着音乐,大步流星的跟着节凑走着。尚书房的门口,三五一簇在聊着天。

姨夫一直关注着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上次去找他的时候,他去钓鱼去了。这次偶遇给我讲了两件老南阳最基本的城市记忆,都是生活必须。一是吃水四部曲,担水、送水、接水、自来水;二是烧火的柴禾、散煤、蜂窝煤、液化气、天然气的历史,讲起来风味独特,是一个好题材。

老南阳讲老南阳城市记忆,你可以讲七十年的南阳解放,也可以讲四十年的改革开放,何乐而不为?这是一个重要的启示,往往是走着走着就发现新路。

秋意渐浓,卧龙岗人来人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这100个生活认知,让你改变糟糕的生活
人生中常见的十大认知偏差,越早认清越好
黄磊饭局罕见被冷落,刺痛多少人:层次低的人,可能一个朋友也没有
生活是一个万花筒(2)
迎春花开!春天来了!祝福看到视频的朋友 春天吉祥! #迎春花 #春天
献给人生路上慢慢变老的50、60后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