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大荒精神永存!

北大荒精神永存

作者:刘立新

诵读:王   鑫

主编:江南雨19

作者在1975年

      七岁时(也就是1958年)随父亲从沈阳奔赴北大荒(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到现在的黑龙江省虎林县854农场垦荒。1968年10月初中毕业,分配到新建连队16连。

      1968年10月10日那一天,我们迎春中学毕业的10名同学和上海、北京、天津知青60多人乘坐三台拖拉机牵引的四轮拖车向新建连队16连挺进。一开始的7里路还算是好走,而后来的路程是在仅能看到轮廓的路基中行驶。由于新开的路在一片低洼的沼泽地上,又赶上刚下过雨,非常难走,东方红54链条拖拉机冒着黑烟喘着粗气,吃力的拉着拖车在泥泞的道路上爬行。20多里路程足足走了一个上午,近中午时分,我们到达了目的地。

当年的拖拉机(来自网络)

      早我们6天打前站的、从各连队抽调的11名1958年开发北大荒的老铁道兵已列队在连队路口迎接着我们的到来。

      映入我们眼帘的是一望无际的荒原,营房坐落在一片地势较高的灌木丛中,4个军用帐篷,两个马架子,编织成我们的营区。

这就是我们的家,北大荒第二代创业人的家,我们的人生将从这里起步,我们的生涯将从这里开始。

在垦荒的岁月里,我们饱尝了甜酸苦辣,用我们的智慧,用我们的勤劳使昔日的北大荒变成了今日的北大仓。我们这一代知青把青春奉献给了这片土地,有的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作者(后排左三)与战友在连队食堂前

      不能忘记,在那建造营房的日日月月,两班倒上山采石,我们5个人装一辆解放车,几百辆车的大石头,硬是用我们的双手搬到了营区。每天下来浑身汗透,双手磨出了血泡。大家不叫苦不叫累,经过20多天的奋战,终于完成了建造营房搬运基石的任务。待到休息时,大家不想吃不想喝,就是想痛痛快快的睡一觉,那时候我们才是16-7岁的孩子。

搞农田水利建设,开辟田间路,我们战三九,斗严寒,一干就是一冬。每天早上抹黑起床,到离营区4里地以外的七虎林河畔搞爆破,炸冻土,为白天上班的同志们挖排水沟做好前期准备(因为地势低洼夏天无法修路排水,所以每年冬天都搞农田排水水利会战)。白天抡大镐,敲到冻土上铛铛响,震的虎口开裂直流血。在零下30度的低温下穿着绒衣一干就是一天,待到收工时套上棉袄,身上是又湿又凉,可想而知,在那哈气成霜,滴水成冰的严冬下,我们要有多大的毅力,要付出多少汗水忍受多少痛苦。由于长期在这种环境下工作,有的同志得了关节炎,还有的患上心脏病。

作者(中戴帽子的)与连队战友在回连队的田间路上

      曾记得,有一次,我带着一个班,赶着一辆马车,拉着炸药等器材,早上三点半就向工地出发,为的是打好40个炮眼并在7点前完成爆破任务。待打好炮眼,装好炸药和导火索,我们每人负责点燃6个炮眼。把导火索用剪刀剪个斜面掰开露出火药用香烟一个一个地去点每个导火索(每根导火索一米二长,延时约两分钟),由于天刚蒙蒙亮点导火索有的看不准,一碰将导火索剪漏出来的火药碰到地上,又必须重剪,这样有的就延误了时间。导致还没有全部点燃导火索,身后就想起了爆炸声,冻土象雨点似的砸在了草地上。当我一听响起爆炸声就预感不好!我忙大喊快跑。我们爆破组的七名同志拼命往外跑,这时身后不断响起爆炸声。大家一口气跑出200多米,真死里逃生。

作者(后排右一)与连队宣传队的战友在连队树林旁排练

      在兵团最苦最危险的那就是追打荒火。每年开春,各连队就烧荒,为开垦荒地扫除障碍。这时也是荒火频发的季节。一发现火情团部就从各连队调兵。有时追打荒火一直打出好几十里路。有时刚打好的防火道,一阵风,大火就过去了,我们就又追打着大火。那时不知道累,也不知道饿,就是渴,实在渴的不行了,就手捧草窝子里的水,上面有刚被火烧过的余灰还有小红虫。就这样打火我参加了4次。

作者去北京时

      后来,我当了炊事员,这在连队算是一个好差事了。炊事班不仅做饭还要负责送水和往地里送拖拉机夜间作业的夜班饭。说实在的白天送水倒还好,可夜间送饭就难了。晚上9点做夜班饭,十点半往离营区好几里地的地号送,最远的是8号地开荒,离营区五、六里路,虽然背着7.62毫米的步枪,但挑着个担子,心里还是胆突突的。眼前是一片黑暗,仅能看到远处开荒拖拉机的点点灯光,有时拿着手电又不敢打开,就怕召来恶狼。深一脚浅一脚的,待往返十多里路送饭回来时,已是一身冷汗。

作者(后排左一)2018年与当年战友聚会在上海

      有时自己在给工地排水同志送水,脚踏在塔头墩上好似踩在梅花桩上。由于环境恶劣、条件艰苦,终于病倒了,卫生员看着我神志模糊,病的很重,急得马上给团部挂求助电话,团部连夜把我接到医院治疗。

      七年的拼搏,七年的奋斗,我们建造了营房12座,开垦良田2万3千亩。七年中,我当过农工、饲养员、赶过马车、当过炊事员、干过机务统计员、至综合统计员。

      可以说,北大荒的经历为我的成长奠定了基石

       往事如烟,岁月如流,离别北大荒已经43年了,当年艰苦创业的一幕一幕永世难忘。今天在纪念知识青年上山下乡50周年之际,让我们牢记北大荒艰苦奋斗勇于开拓、无私奉献的精神,让我们永记北大荒!北大荒精神永存!

作者简介

刘立新 , 1958年随父亲(十万官兵开发北大荒)从沈阳到黑龙江省虎林县854农场,1959年就读于迎春中小学至1968年10月毕业,随上海、北京、天津知青到新建连队16连工作。1975年9月由连队推荐到哈尔滨电机制造学校工业会计专业学习,毕业后分配到省直机关工作至2011年退休。

诵读者简介

王鑫,秦皇岛市朗诵协会会员,爱好朗诵、配音、唱歌和摄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郢都故事•特稿]青春已逝,营盘依旧
在英雄连的日子里
【八一特刊】 鲁黔 | 徐州的岁月
【今日荐读】我与“王京”/吕洪周
刘伯诚:“火焰山”下的高炮营二连(下)
​自卫还击作战开战前夕,100名精兵抽调赴南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