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往事如烟】北京知青李茂田/马亚波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主  编:傅群雄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作者附言:上世纪七十年代,内蒙古第一通用机械厂安排了来自北京、天津、呼和浩特的知青上班,各个车间都有。我曾写过《北京知青李茂田》一文,回城以后他去了首钢直至退休。本文刊于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11年《人生砥砺》一书。人老怀旧,老厂人想起老厂事。

神秘的六五四

从海勃湾出发,沿海拉路(海勃湾至拉僧庙)南行30公里便到了海南区的东山口。东山口,是一个特别地名,好些人弄不清楚。1976年以前,现在的海南区政府所在地拉僧仲地区没有一户人家,只在大北面的一座小山前有一户牧民居住。东山口之名因其坐落在西卓子山水泥厂东边,又恰逢山口而得名。当时要去水泥厂,必经此山口。海公铁路(海勃湾至公乌素)还在这里设有一个小站。
到了东山口,大路一分为四。向南是老石旦、拉僧庙;向西是西卓子山水泥厂;向东到了鄂托克旗的棋盘井;介于东南方向之间是六五四地区,再往南便是公乌素了。从东山口走3公里便进入六五四地区。这里有三家军工厂,即内蒙古第一通用机械厂、内蒙古第二通用机械厂和内蒙古跃进火力发电厂。
六五四是军工单位。内蒙古自治区落实毛泽东主席关于建设“小三线”的指示而建。因其是19654月决定建厂,故而得名“六五四”。六五四,当时很神秘,职工写信,信封上的地址是“海勃湾市六五四信箱X分箱”。六五四指挥部、内蒙古木器厂和内蒙古第二铸锻厂建在海勃湾市区,其余7个县级工厂都坐落在大山沟里。
1971年,在巴彦淖尔盟磴口县下乡的北京知识青年李茂田,招工到了内蒙古第一通用机械厂,分配到总装车间,成为一名装配钳工。同他一起分配到总装车间的还有牛胜利、王胜利、王福海、黄宝鑫、邵茂华、刘银玲、赵惠茹、夏文秀、董桂荣、刘倩华、刘春华。刘倩华和刘春华还是叔伯姐妹俩。他们看着从来没有见过的军工产品,以后就要经过自己的手装配在一起,感到那么新鲜而神秘,兴奋之情难以言表。
这一批招工人数较多,大概有七八十名,分配的工种五花八门,车、钳、铣、刨、电、修、铆、焊,凡机械制造需要的工种,应有尽有,还有一些特殊工种。这次招工还有一个特点,全部是下乡知识青年。他们都是从北京、天津、呼和浩特下乡的。分配到总装车间的知青,大多来自北京、天津。

初到农牧区

上世纪六十年代后期,全国掀起一片上山下乡的热潮。毛泽东主席在全国人民心目中具有崇高的威望,他老人家发出的指示,七亿神州闻风而动,不会打任何折扣。全国人民毫无保留地崇拜毛泽东,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
毛泽东主席说,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在那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一句话,力千钧,九州大地顿起波澜,各大城市的知识青年纷纷上山下乡。在这股洪流中,像李茂田一样的知识青年告别父母亲人,离开首都北京,来到大西北的八百里河套的磴口县。
“黄河百害,唯富一套。”多少年的民谚俗语,验证了河套地区的富裕。庄户人跌落在河套,实在是走进了福窝。旧社会,陕西、山西的穷人抛家舍妻走西口,翻黄土高坡,经坝梁丘陵,过东胜,走包头,越西山,目的地就是河套啊。听李茂田说,他下乡的地方是农区,还有放牧的,同阿拉善盟接壤。那里人烟不多,土地不少,条件不好。低矮的房子,稀拉的柳树,看上去没有多少生气,不免让人心灰意懒。只有那渠水还哗哗地流着,多少有点儿田园牧歌式的景象。
这帮年轻人年龄不大,十七八岁的样子,说是知识青年,有的连初中还没有毕业。在文化革命时期,上学读书不过是个样子,上访,串联,造反,揪斗,嘻嘻哈哈,打打闹闹,没有学到什么知识。毕业倒是没问题,都可以领上一张初中文凭。名之以知识青年,其实,又有多少知识呢?
生产队给知识青年准备了集体宿舍,男同学一处,女同学在另一处。女同学较少,住宿条件相对好一些。在父母跟前,他们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哪里知道生活的艰难?如今,新来乍到,年龄又小,要过集体生活了,一切都要从头开始。这些难处生产队想到了,给他们派了大师傅,教他们如何烧火做饭。过了一些时日,就由他们自己料理了。
李茂田过起了独特的知青生活,白天在生产队劳动,晚上在宿舍里侃大山。很快,集体生活的新鲜劲儿过去了。劳累,无聊,想家……一股脑儿地都来了。有的人受不了农村的那份苦,在背地里偷偷地哭过多次。
那时候,人们的生活水平普遍低下,副食短缺,没有什么油水。一次,李茂田同另一位社员给生产队办事,来到了牧区,主人炖羊肉招待他们,新鲜羊肉的清香,飘满一屋子。
知青伙食不高,加之大家都不会做饭,比一般庄户人家似乎更差。今天看见一大盆羊肉,吃的狼吞虎咽,半年多了,头一次吃这么香美的东西。
农民爱土地,牧人爱牲畜。牧民吃羊肉,手抓刀割,一根骨头吃得干干净净,看不见肉丝儿。李茂田就不然了,还有不少肉残留在骨头上。同他一起来的人告诉他,牧民最怕吃不净肉呢,对啃骨头不净的人可反感呢。茂田慌了,把啃过的骨头又吃了一遍,还是不那么干净。那家牧民看他确实不会用刀,又是北京来的青年,便原谅了他。饭后,让他把那些没吃净肉的骨头,挖坑埋掉。不管穷富,不能浪费,肉没有吃净的骨头,埋在土里,眼不见,心不疼呢。
过了几个月,李茂田第二次去牧区办事,自以为了解牧区了,知道他们的生活习俗了,哪知,碰上了骆驼发情。那头发情的骆驼冲他跑过来,且还气势汹汹。李茂田看见不好,惊恐地“啊呀”一声,扭头就跑,骆驼紧追不放。正好主人出来了,大喊一声:“赶快脱下衣服扔在地上!”李茂田边跑边脱衣服,扔在了地上。骆驼跑过来了,站在衣服上猛踩,说来也怪,骆驼不追人了。
李茂田心有余悸,没想到温顺的骆驼,居然还会袭击人!主人告诉他,骆驼偶然袭击人,多半在发情的时候。一旦遇到这种情况,赶快脱下一件衣服,扔在地上就安全了。
知青生活,尽管艰苦,也让他们开了眼界。在农村的广阔天地里滚打,让他们认识了糜麻五谷,学会了锄耧耙种。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下乡让他们读懂了生活,读懂了人生。
在激情燃烧的岁月里
工厂毕竟是另一种生活。环境比农村好多了,就是干活,也在车间里,不受风吹雨打,没有酷日暴晒。即使在数九寒天里,暖气热着,穿一件毛衣干活,感觉不到寒冷。要是在农村,哪有这样的条件啊!
李茂田和他的同学们,感到非常满意。
内蒙古第一通用机械厂是制造武器的,总装车间就是把所有的零件经装配钳工的手,合格地装配在一起,包装出厂。李茂田在装配一班,承担的任务是最后一道工序。他装完那个部件,成品便送到另一个地方验证,看其是否合格。完全合格之后,拆下零件,送到另一个车间,经酸洗、磷化、镀铬、法兰等一系列处理,又返回到总装车间,经过复修之后,完全合格才能出厂。
说来有缘,李茂田前边装配干的工序,正好是笔者最后复修的工序,同一个部件,同一个部位。技术要求较高,经手工锉合,两个部件之间的缝隙,不允许超过5丝米。在工厂里,一般都说“道”, 5丝米就是5道。1道有多厚?1根头发丝有7道粗细(厚),这就是说5道还没有1根头发丝厚呢。检验你干得活儿是否合格,结合部位如果塞进5道钢片,那就得重新装配。
军工产品,质量第一,不打任何折扣!
每到一个月的下旬,总装车间总要进行生产大会战。装配的时候,我去李茂田那儿干;待到复修的时候,李茂田去我那儿干。我干的工序是这样,别的工序也是这样。循环往复,几乎每月如此。
大会战是壮观的。白天不用说,夜晚也如此。车间里灯火通明。锉刀的嚓嚓声,榔头的敲击声,马达的轰鸣声,轰响成一片,汇成一曲争先恐后的交响曲。那是激情燃烧的岁月,催人奋进,谁都不甘落后。没有物质鼓励,更谈不上什么奖金之类。晚上加班加点的时候,也没有谁去分配,都是自告奋勇。那份心劲呀,说给现在的人未必都相信。
生产大会战是没有钟点的,平时三班倒,会战的时候连轴转。总装车间的12名知青,同大家一样,没日没夜地干在车间。人累得够呛,也困得够呛,甭看车间里轰响成一片,在待活儿的时候,李茂田以及其他知青趴在钳台案底下,睡得呼呼的。
深夜十二点钟,职工食堂送来夜宵。大会战的时候,机关干部也参与了,饭是由他们送来的。小米稀饭,芋头咸菜,馒头和钢丝面。钢丝面,远看像黄色的毛线,它是用玉米面加热加工而成。当时有一则笑话说,有一位领导去内蒙古工作,在呼和浩特街上,到处是黄色的毛线,感叹内蒙古羊毛多啊。其实,那是钢丝面。它比窝头吃起来顺口多了。
大家干了半夜,确实饿了,吃得狼吞虎咽,竟是香甜可口。
啊,那一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知青的业余生活

上世纪七十年代,“文化革命”已进入中后期。“文化革命”革了文化命,好多书不让看了。大多数刊物停刊了。厂里有一个小图书馆,文学书籍下架了,除了鲁迅的作品,马恩列斯的经典著作,还有少量的历史书籍诸如范文澜的《中国通史》,以及艾思奇的哲学著作。
毕竟是白纸黑字,毕竟是铅印书本,大家读得津津有味。知青当中不少人自带了书籍,也有文学书籍和数理化教材。有人业余时间翻书看报,不断充实自己。有的还考上了大学,成为特定历史条件下的“工农兵大学生”。
到了“文革”中后期,书籍、电影不断解禁,文化生活稍有好转。能看的电影逐步多起来了,除过“老三战”《地道战》、《地雷战》、《南征北战》以外,《渡江侦察记》等老片子也上演了。朝鲜的《南江村的妇女》、《卖花姑娘》、《摘苹果的时候》、《看不见的战线》,南斯拉夫的《桥》、《瓦尔德保卫萨拉热窝》,以及波兰、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电影也能看上了。六五四地区有三家工厂,相距很近,都是露天放电影,大家可以轮流观看。
那时候,人们收入普遍低下,但含金量高,一个二级工一月工资50来元(比非军工单位高出近10元),可以养活一家人。一吨煤八九元,没几家舍得蒙炉子,嫌那种做法浪费煤。中午、晚上现点炉子做饭,引火柴便是油柴。油柴是土名,因其有油性,好点燃,故而得名。它的学名是“四合木”,号称植物中的熊猫,现在都保护起来了。当年,在六五四地区的居民,很少有不用油柴点火的人家。
那是一个星期天,我同李茂田给一位老师傅打柴火。3个人拉着小推车,向公乌素方向走去。砂石土路,由于养路没有及时跟上去,形成搓板式的路面。离开主道,进入油柴生长的地段,我们用头刨,铁锹掏,干得热火朝天。渴了,喝几口塑料桶装的凉开水。午饭时候,人困马乏,坐在一起吃干烙饼。那时候,粮食供应60%是玉米面,能够吃上白面烙饼,居然那么香甜可口。下午4点钟,我们装好一车油柴,满当当的,足有800斤。3个人,一人驾辕,两边两根绳子两个人拉套,在坎坷不平的戈壁滩上艰难地行进着。前边是南北走向的小河槽,不宽也不深,然而,都是沙子,间杂着卵石。这能过车么?我们停下车,勘察路线,没有一处好过车的地方。必经之路,别无选择。3个人,憋足了劲儿,狠命地冲向河槽,坏了!柴车捂住了!
刨沙,垫石,拉车,几次都没有成功。
人累得筋疲力尽。躺在地上,呼呼大喘气。
再刨沙,再垫石,再拉车,不知折腾了多少回,终于拉出车了!
我们3人坐在路边休息。
我问李茂田:“上班车间大会战,星期天还要帮人干活,你觉得苦吗?”
李茂田“哈哈”一笑说:“苦啥呀?比起下乡那会儿,好多啦。”
我又问:“毕竟是干体力活儿,如果还在北京呢?”
李茂田淡淡地说:“此一时,彼一时,不能同比。”过了一会儿,似乎颇有感悟。问我:“你看过《红灯记》么?”
我说:“当然看过。”
李茂田很兴奋:“鸠山抓走李玉和,临行喝了李奶奶一碗酒。李玉和说,有妈这碗酒垫底,什么样的酒都可以对付。我呢,有过那段下乡生活垫底,什么样的人生艰难都可以克服。那段生活经历,是千金难买的宝贵财富!”
李茂田,一个北京下乡知识青年,几年摸爬滚打,收获了人生的宝贵财富。正如毛泽东主席说的,咬得菜根,百事可做!
事实上,多少知识青年成了大器,哪个不是“上山下乡”垫底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知青颂》
知青老照片一组
《非常记忆 》内蒙古知青(上)
察右后旗红旗庙知青篇● 慰问团来了【全篇结束】
一汽轿车总装车间的一张合影
《平凡的世界》有路遥初恋写照:一半是田晓霞,一半却是郝红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