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河北】李进章|我的姐姐姐夫😭《释怀人生》亲情篇 之三
《释怀人生》(全二卷)是由花山文艺出版社2016年1月出版的一部长达83万字的自传体回忆录,真实地记录了作者李进章六十多年的人生历程,也是众多50、60后们的人生轨迹,大而言之,也是我们伟大祖国所经历的发展之路的一个缩影。现将该书中的精华部分按照内容编辑在一起,以飨读者。
我的姐姐姐夫
《释怀人生》亲情篇 之三
从1958年到1961年,我在姐姐姐夫身边渡过了三年多幸福的时光。姐姐比我大十六岁,姐夫比我大十九岁,他们既把我当亲兄弟,又把我视为自己的孩子。虽然我那时少不更事,但是随着与姐姐姐夫近距离的接触,面对面的观察了解,我深深为有这样平凡而伟大的姐姐和姐夫而自豪和骄傲。
听娘说过:姐姐从小跟着她吃尽了苦头,爹当兵走的那一年,姐姐才三岁,天天跟着娘到地里,风里来雨里去。为了躲避日本鬼子,经常东躲西藏,吃不饱穿不暖。1947年,爹复员回家了(原本是1946年复员的,因为当时河北还没有解放,在山西逗留了一年),姐姐已经长成了大姑娘。因为自幼离开了爹,她脑海里根本没有“爹”的概念和印象,所以见着爹,她始终不肯相认,“因为你姐姐不愿意叫你爹,她因此挨了不少打。你姐姐脾气倔强,越是打,越不叫。姑娘大了,只能慢慢说服,不能压服,越压越打越是不服气。经过大娘婶子们劝说,过了二三年,你姐姐这才认下了你爹。”因为从小没有上过学,读“扫盲班”认识的那几个字无法适应工作需要,于是组织上派姐姐到师范学校补习文化,那时姐姐已经身怀有孕,她克服困难,坚持学习。每天晚上我起来撒尿,都看见姐姐屋子里还亮着灯。作为一名幼儿教师,姐姐的三个孩子中,有两个没有在她工作的幼儿园渡过(其中老二小子是娘在老家带大的),而是把他们送到荆州城里的幼儿园。我那个时候很不理解,问姐姐说:“为什么你教别人家的孩子,却把自己的孩子送到那么远的幼儿园呢?”姐姐摸着我的小脑瓜,说:“因为你姐是共产党员,共产党员就要公而忘私!”那时候我对这些大道理一点儿都不懂,但是我觉得,既然姐姐这么做,自然有她的道理。
姐姐的脾气秉性与父亲很相像,坚韧而坚强,从来不向困难低头,从来不给组织添麻烦。对我这个小弟弟,她关心照顾的无微不至,宁愿自己穿旧衣服,吃剩饭,也要把弟弟打扮的像模像样。除了学习生活方面的关心,她还十分关心我政治上的进步。记得1964年上半年,姐姐趁到北方出差的机会,专门到我就读的后张庄中学,找校团总支书记蔡铁老师了解我的表现。那时班团支部刚刚讨论了我的入团问题,因为我身上的一些小毛病,如贪玩,上课爱说话等,团组织决定暂时不发展,再考验一段时间。姐姐了解了我的情况后,语重心长地对我说:“有缺点不可怕,关键是要努力克服,要对自己有信心。”在姐姐的鼓励下,下半年我光荣地加入了共青团。
恢复高考后,1978年,国家第一次实行统一命题考试,教育部下发了复习考试提纲,姐姐那时早已离开了沙市第四中学,但还是通过关系为我要了一套他们编写的文科类复习资料,为我考取大学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
说起来,我姐夫比我姐姐吃得苦,遭得罪一点也不少。他出生以后没有多久,娘就去世了,他是吃舅妈的奶长大的。所以,每次姐夫回老家探亲,都要跑很远的路去看望他舅妈。姐夫的老家是饶阳县邵村,村里姓邵的人家居多,但是姐夫没有在那个村子里呆过,因为他们家不知何故,竟然像书本里描写的那样“房屋一间,地无一垄”。他父亲在西支沃村给地主家当长工,慢慢地就在这个村子里落了户。姐夫原名叫邵长存,以后他参加了解放军,自己改名叫邵建国。抗美援朝的时候,姐夫随部队到了朝鲜前线,担任运输连副连长。记得小时候,看过一部电影叫做《钢铁运输线》,记录志愿军后勤运输部队在朝鲜建立钢铁运输线的情景。我猜想,那部电影里边,肯定有姐夫他们部队的故事。姐夫在往前线运送物资的时候,遭受敌机轰炸,身负重伤,被送回国内治疗。伤愈之后,他到武汉荣军学校学习了一段时间,然后专业到了地方。姐夫深知没有文化的苦头,所以对我寄予了很大的期望。每天我放学回家,他都像督促自己的孩子一样,检查我的作业,让我背诵课文。我小时候嗓子特别好,每次在学校里学唱了新歌,都喜欢在院子里唱,大人们听了都夸我嗓子好。那一年,沙市评剧团到学校挑选学员,我被选上了,被推荐参加复试,娘和姐姐都很高兴,可是为了这件事,姐夫跟姐姐吵翻了,我还是第一次见姐夫发那么大的脾气哩!
记得那是1958年冬季,有一天,音乐课上,沈老师对我们说:“同学们,你们哪个想学戏?市评剧团明天要来学校,准备从一二年级里挑选部分学员。”“学戏,咱们哪个行啊?”同学们窃窃私语,教室里顿时热闹起来。沈老师鼓励说:“甭怕,同学们鼓足了劲,都去尝试一下,这也是你们人生的一次锻炼嘛!”第二天下午,在学校音乐教室里,讲台前边摆了两张桌子,多余的都给摞起来,码在了墙角边儿。上课铃声响过,校长和沈老师带着二年级两个班同学走出教室,列队欢迎来自市评剧团的考核老师。在热烈的掌声中,只见一男一女迈步走进校园。他们衣着整齐,身材中等,看样子,那男的四十多岁,女的三十挂零,一脸的精气神。尤其是他们那双眼睛,特别诱人。那女的眼睛圆嘟嘟,水汪汪,亮晶晶,好不清纯;那男的眼睛大大的,闪着逼人的寒光,好不威风。校长赶紧迎上前去和他们握手、寒暄,然后领进教室,在桌子前落座。考核开始了,当轮到我们班时,沈老师按照学习小组,分别把我们带进教室,一个一个挨着来,都是先报上名姓,唱一首自己会的歌,然后弯腰、劈腿、打靠墙戳(方言,指在靠近墙的地方,双手驻地将身子竖起来,通过弯腰,将两只脚贴在墙上)。我那时候特别腼腆,像个小姑娘似的,见了生人,脸腾地就红了。那一天,也不知怎么的,像鬼使神差似的,胆子突然变大了,表演欲还相当强。轮到我时,先是自报了名姓,然后,声音洪亮地唱了一首“我们是共产主义接班人”的歌,嗓门又高,声音又亮,不由引起了台前人的注意。唱完之后,男老师让我再来一首。我就唱了刚刚学过的一支歌,歌名现在想不起来了,歌词却一句也没忘,而且还会唱呢。那歌词是:
“在波浪滔滔的赣江旁
有方志敏同志战斗过的山岗
在白雪皑皑的森林里
有杨靖宇将军住过的茅草房
多少先烈,多少红色的战士
忠于革命忠于党
为了人民永远的幸福
他们的鲜血洒在革命的道路上
踏着先烈留下的脚印
我们继续向前进
向亲爱的先烈们宣誓
你们的事业我们一定要继承”
唱着唱着,我的声音有些哽咽,泪水不知不觉地淌了下来。这时,只听得有人带头鼓起掌来,紧跟着掌声响成一片。傍晚的时候,考核结束了,沈老师把我和两个女孩又带进了那间教室。主持考核的男老师笑容满面地对我们说:“孩子们,回家后跟你们大人说一声,看同意不同意你们学戏,明天来校时,告诉你们沈老师。家长要是同意,听通知到剧团参加复试。”放学后,我把市评剧团到学校考核的事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姐姐,姐姐高兴的把我抱起来,娘在一旁高兴的合不拢嘴。吃晚饭的时候,姐夫回来了,姐姐忙不迭地把剧团到学校招学员,我被选上了的消息告诉了他。没想到姐夫不仅不高兴,还把脸沉下来,斩钉截铁地说“不行,绝对不行!”姐姐忙问为什么。姐夫动情地说:“你也不好好想一想,咱家几辈子没出过一个文化人,弟弟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全指望着他成才呢。学戏图什么?知道旧社会管唱戏的叫什么吗,叫‘戏子’!戏子属下九流,社会地位低下,只有没有一点儿办法的人家,才肯让孩子学戏呢。咱老家村北有一片坟地记得不,名叫‘戏子坟’,里边埋的全都是学戏的小孩儿,那是因为劳累、疾病或被师傅打死的。你看着唱戏的人很风光,那是吃了多少苦,遭了多少罪才练出来的呀!弟弟是家里的一棵独苗苗,怎忍心把他往火坑里推呢?”听了姐夫的一番话,姐姐不服气地说:“你说的那是旧社会的事,现在不同了,再没有师傅打死徒弟这种事情了,何况三百六十行,哪一行都是为人民服务。”姐夫说“你说的倒轻松,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学唱戏那得付出多少辛苦啊!咱们吃苦那是没有办法,我绝不能眼睁睁让弟弟再去吃苦。”姐姐听了,觉得姐夫说的有道理,于是说:“那就按你说的办吧,说心里话,我也担心学戏会耽误了学文化。”就这样,我学戏的事情在姐夫的坚决反对中,随风而逝了。应当说,这是我今生最接近实现从事文艺工作的一次机会。后来,我又报考过天津音乐学校附中,报考过衡水地区京剧团,但是,都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成功。
我姐夫性情耿直,脾气倔强,记得有一年,他因为对单位姓刘的党支部书记办事有不同意见,在支委会上善意的提了出来,这位刘书记作威作福惯了,老虎屁股摸不得,非但听不进不同意见,反而认为我姐夫是故意找茬,是“鸡蛋里头挑骨头”,双方各不相让,在党支部会上吵了起来。
傍晚我放学回家时,见家里的墙上、门上都贴满了用旧报纸写的毛笔大字。那时候,哪里懂得这东西就叫大字报啊,也闹不清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吓得我不敢开门,在门外哇哇地哭起来。这时姓刘的书记的一对双胞胎儿子过来了,小名叫大山和小山,和我在一个学校读书,可能他们已提前知道了事情的经过,见到我哭了,故意嘲讽说:“谁叫你姐夫哥(注:沙市人对姐夫的称谓)惹我爸爸生气了,活该!”我止住哭,和这一对双胞胎吵了起来,后来还动了手,他们打得我头上起了一个包,我也打得他们每个人头上鼓起了一个包。说起来,那还是我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跟人打架哩。
那天晚上,姐夫没有回来,急得全家人坐卧不安。一打听,是让姓刘的书记给扣起来了。后来,上级派人调查此事,结果把姓刘的书记给免了职,下放到基层去了,或许是一家人都跟着他走了,因为打那以后就再也没有见过大山和小山。
如果说姐夫那时是年轻气盛,天不怕地不怕。到了老年,他依旧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那看直理的脾气一点儿也没有变。记得姐姐说过,有一次,他们一起逛商场。看到一位售货员对顾客态度蛮横,不讲道理,我姐夫忍不住上前说了售货员几句,售货员非但不听,反而怪我姐夫多管闲事。一气之下,我姐夫上楼去找商店经理,经理找到了,我姐夫气的嘴巴也歪了,姐姐连忙陪他去了医院。
在我的心目中,姐夫是一个眼睛里容不得半点儿沙子的人。
记得1993年,我当了司法学校校长以后,姐姐姐夫回来探亲。那一年,有一个工程队为揽下学校宿舍楼工程,打听着到家里找过我几次,都被我婉言谢绝了,要求他们按照招标程序走。有一天傍晚,我还没有下班,那家工程队拉了一卡车家具送到我家,我姐夫问明情况后,二话没有说,就将他们给撵走了,为我抵挡住了物质诱惑。
从1963年至1968年,我上中学的五年,到1978年至1982年,我读大学的四年,姐姐姐夫一家一直省吃俭用,供我读书。为了我的成长,呕心沥血,倾尽全力。
1984年6月,当我结束了在上海华东政法学院的进修学习,顺便到沙市看望姐姐姐夫的时候,我才注意到,他们参加工作几十年,家中除了几件简陋的普通家具,唯一的大件就是一台14寸的黑白电视机。他们平日里节衣缩食,掐指度日,生活一直紧紧巴巴。我看在眼里,心中苦涩。为了供养年迈的双亲,特别是供我读书,姐姐和姐夫一家人默默承受着,奉献着。他们把爱,把阳光,把自己的一切,都无怨无悔的给了小弟弟。
或许是因果报应,或许是上天给了我“衔环结草,以恩报德”的机会,1966年,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偏偏这个时候,他的父亲因患胃穿孔住进了饶阳县医院。姐夫的父亲叫邵深,人们都叫他“老邵深”,因为他长的很黑,跟下煤窑的工人刚走出巷道差不了多少,我当面叫他“大伯”,背地里喊他“黑老头”。他为了姐夫,年轻时没有再娶,到老了才找了个后老伴,因为虽然是两个县,但我们两个村子之间仅有五六里地,所以经常走动。他那后老伴我也见过,矮个子,又白又胖,与“黑老头”恰好形成鲜明的对比。“夫妻本是同林鸟,大难来时各自飞”,老头子住了院,后老伴跑到无影无踪了。为了照顾病人,爹娘把我从学校叫回家,让我到医院去照顾大伯。一个15岁的少年,平时都是别人照顾,哪里会照顾病人呢?没有办法,我硬着头皮来到医院,心想:“人这一辈子,什么事不都是学来的,何况姐夫对我恩同再造,这也是我报答的绝好机会。”
因为大伯病情危重,需要进行手术,手术需要大量输血,县医院没有储存那么多血。县民政局、教育局听说以后,号召县城的人们为“烈军属”(或许姐夫有一位哥哥曾为国捐躯,但我实在不知有无此事)捐献血液。记得当时县医院门口排起了长长的献血队伍,有干部、有工人、有教师等等。大伯的手术很成功,过了几天就可以吃流食了。他想喝热水泼的鸡蛋,可我一次也没有泼过,怎么办呢?幸亏同病房有一位热心的大婶,她是与丈夫一起照顾得了白血病的儿子的,那孩子比我小几岁,是他们家的四儿子。大婶一边说道,一面做示范,不一会就教会了我。后来,大伯的身体日渐好转,想吃羊头肉,告诉我清早起来到哪一条街上去买,那里才是正宗的。按照他的吩咐,我给他买回来刚煮熟的羊头,一点一点儿把上边的肉撕下来,那肉煮的很软,大伯吃了非常高兴。我一直在医院伺候了大伯一个多月,直到他康复出院。可能是大伯给姐夫去信时提到了此事,后来又听姐姐说了我如何耐心地照顾娘,姐夫记在了心里。有一次我去沙市,他曾亲口对我说:“等我那天生病住院时,就由你来照顾我,好吗?”我故意用嗔怪的口吻说:“你好端端的,怎么会得病呢?如果你真得了病,我一定会好好伺候你。”后来,姐夫果真生病住院了,身子动弹不得,我闻讯后从石家庄赶到沙市中医院,当时,我真的好想伺候姐夫几天,但是我根本插不上手。因为我外甥女女婿王祖俊伺候的他比亲生儿子都细致周到,令我自叹弗如。
1967年,姐夫的父亲不幸去世了,姐夫那时还没有获得自由身,那时我根本不懂得该怎么处理丧事,幸亏有大伯的干儿子主持,我们一起埋葬了大伯。为这事,姐夫对我一直心怀感激,反而令我感到不安。因为比起他对我的好了,我所做的这些简直是马尾穿豆腐-----提不起来。
如今,姐姐姐夫都已经去世多年了,每每想起他们,我就止不住泪眼婆娑,成为今生今世难以去掉的一块心病。特别是姐姐临去世前,可能是预感到自己不久于人世,在国庆节长假前对我外甥女儿邵华丽说:“打电话让你舅舅来一趟”,外甥女儿对她说:“舅舅平时太忙,好不容易有个假期休息一下,不要叫他来了吧,你想对舅舅说些什么呢?”姐姐含糊不清地说:“我想,想跟他要点钱……。”没有想到,我竟因此失去了跟姐姐见最后一次面的机会。写到这里,泪水止不住地流下来……
“兄弟姐妹是从天上飘下来的雪花,落到地上,化成水,结成冰,就再也分不开了”。——这是电影《我的兄弟姐妹》的题记。这句话一进入我的眼球,我就觉得格外亲切,不由地喜欢上了它。它让我整整痛哭了半晌,回味了数天。是啊,敬爱的姐姐姐夫,我是一片小小的雪花,落在你们两朵大雪花的怀抱里,你们用生命包裹着我,爱护着我,我们已经融为一体了,你们怎么就早早地抛下我走了呢?这辈子做你们的弟弟我没有做够,下辈子,下下辈子,我还要做你们的弟弟!
广而告之
为提高各位读者对“我的卧虎湾”公众号建设的积极参与感,决定2016年3月14日开展“评选有奖”,每半月评选两名,获“马达”书法一幅,但必须符合其中两项才可获奖,我们将不定时公布,现公布最近几天的数据,排名前三名如下:
一、传播:每月到15日,30日发转播文章截图到投稿信箱308286678@qq.com,如转发到其它媒体,如微信群等二次传播也算
二、投稿:1、姜自申(北京);2、苏建章(内蒙古);3、李劲(北京);(阅读量)
三、留言:1、苏建章(内蒙古);2、李进章(河北);3、冉会灿(河北);
四、赞赏:1、国方(北京);2、听涛学习(北京);3、徐智胜(上海);
重点推荐
我的卧虎湾
微信:13960233130
308286678@qq.com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又到一年清明时
散文:姐姐
美貌是人生的捷径吗?看看我几个漂亮姐姐就知道了
曾 瑞:远 嫁 的 姐 姐
你好,这是我的“李焕英”
耄耋回眸之十二 | 创门立派承前启后的尊师——缅念河北梆子艺术家赵鸣岐先生(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