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卧🐯湾】李进章|童年那些事之十二:住房●听校长讲过去的事儿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投稿:308286678@qq.com
粉丝微信号📶13960233130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总    编    :马    达
顾            问:姜自申
主            编:傅群雄
特约评论员:李庆国
美  术 设 计:安殿堂


住房
住房是家的重要载体。没有住房,哪有什么家,至少不算一个完整的家。一个家庭的衍生、延续和发展,都离不开住房的维系、呵护和提升。
从我记事的时候开始,我们家的住房就很新也很宽敞,有三间北屋作为正房,还有东西各两间配房。后来,因为配房影响正房的采光,将两间西配房拆了,盖了一间放柴禾的厦子。
据说,这些新房是在我不满周岁的时候,新建起来的,盖房的经济来源,是1947年,父亲从八路军120师358旅复员时,部队发给的安置费。
我出生的地方,是两间北屋,具体位置,在我堂叔伯弟弟李建群家老院子北屋的西邻。那还是1938年,村子里为照顾作为抗日家属的母亲娘和姐姐,由村里出人出钱给盖的。
那时候,能有这么宽敞的住房,是令人羡慕的。听老辈人讲,我们的新家,过去是熬小盐的场所,经年累月,盐土堆积,成为了全村的制高点。1956年和1963年,河北中南部地区遭遇两次特大洪水,村子里几乎家家户户的房屋被洪水冲毁倒塌,而我们家院子里,却从来都没有进过水。那两次特大洪水期间,周围的乡邻,有十几家人家,都聚集在我们家避难。我记得,有一位我叫妗子的妇女,两次发大水,都赶上坐月子。月子里的人金贵,每次都要专门为她腾出一间屋子,其他人挤睡在炕上或者地上。
五十年代,人们住的房子,大多数是绰斗的砖房,即屋子的外墙,垒一层横放砖,然后垒一层竖放砖。屋子的内墙,则完全用坯垒砌,然后抹了粗泥,再挂细泥。只有少数人家的房子,里外都是用砖垒的,我们那里叫做“卧板(砖)房”。
由于滹沱河每隔几年发一次大水,所以,盖房子成了各家各户的一块心病。俗话说“一辈子不盖房,自在王”。那时盖房子,对于尚处于吃大锅饭年代的农民来说,真是扎着脖子,勒紧腰带,从牙缝里挤出一些钱来,把全部心思与汗水都投在了盖房子这件天大的事情上来。
为了规避洪水的侵袭,地基一次比一次垫得高,直到现在,我们村里盖房子,人们还都习惯把地基垫得高高的。不像人家有些地方,盖房几乎是“平地起”。
小时候,村子里但凡有人家盖房子,全村人不论男女,都会主动地来“撺忙”(方言,帮忙的意思)。男的干力气活或者技术活,女的帮助择菜,烧火做饭,给男人们端茶倒水。
那时候,凡是盖房子,都得打夯。正所谓“高楼平地起,万丈靠地基”。因此,凡是盖房子的人家,都把打夯当作首要和重要的一个环节。
夯字从字形上来看,是一种用足够的力气才能搬得起来的东西。夯从材质上说,有石头的夯,有木质的夯;从外形上来看,有方形的夯,有圆柱形的夯。无论是方形的还是圆柱形的夯,分量都很重,因为只有这样沉重的东西才能将地基砸的坚固。
打夯的时候,人多了不行,太拥挤,用不上力;人太少了也不行,抬不起来,石头夯太沉。一般情况下,八个力气大的人正好,东西南北方向各有两个人一起向上抬就行了。八个人一起用力共同劳作的时候,必须有一个人喊口号,这时候,夯歌便产生了。
扶夯师傅的夯歌词,多是经验的积累,可以信手拈来,也可以临场发挥。拽夯绳的人则是千篇一律的“嗳嗨哟哇”。号子应声齐,夯就落的实。有时,拽夯绳的人精神大振,石夯被抛起老高,石夯重重地落在地上,发出“砰、砰、砰”的声音,震撼人心。就这样不停反复,那石夯应着号子声,一下下地砸在夯槽里,将地基夯的平平实实。
小时候,谁家盖房子,我们这帮小孩子也经常去凑热闹,不为别的,就为听那打夯歌。那领夯人是我们村一位名叫赵占领的爷爷,叫他爷爷,不是因为他岁数大,岁数太大了,也就领不了夯了;叫他爷爷,是因为他“萝卜不大,长在背(辈)上了。”过去有句俗话,叫做“没钱的穷人大三辈”,解放以前,赵占领一家贫穷了几辈子,因此在我们村子里,他属于“穷大辈”。就连我当村小学民办教师时,教过的赵占领的儿子赵聚发,才十来岁的孩子,我都得管他叫叔叔(不过叫不叫另论罢了)。
赵占领那时三十郎当岁,正是年富力强的年龄。他长得结结实实,膀阔腰圆,两臂有力,皮肤黑里透红,浓浓的眉毛,亮晶晶的眼睛,高挺的鼻梁,厚厚的嘴唇,说话有点结巴。都说结巴人唱歌不结巴,他就是如此。赵占领天生一副好嗓子,声音高亢洪亮。他为人厚道、纯朴,对乡亲们的事有求必应。
赵占领虽然没有上过多少上学,文化水儿不高,但他脑袋瓜活络,从小学过戏,记住了不少戏文。因此,他在领夯时,可以根据主人的爱好,以及当时当地的环境氛围,自编自创一些新的既幽默又风趣的夯歌夯词。在我们村子里,赵占领是领夯的不二人选。
打夯要做到步调一致,全凭领夯人的歌唱来指挥。在夯落地时发出的"嘭嗵"、"嘭嗵"的声音和众人"嗨哟"、"嗨哟"的声音中,领夯的赵占领爷爷便有节奏地领唱道:
(领)弟兄们加油干呐,(合)嗳嗨哟哇;
(领)主家给了赏钱呐,(合)嗳嗨哟哇;
(领)娶个好媳妇呐,(合)嗳嗨哟哇;
(领)生个胖小子哟,(合)唉嗨哟哇;
(领)长大也掌夯哟,(合)唉嗨哟哇;
(领)为国家做贡献哟,(合)唉嗨哟哇!
他们一边打着夯,一边步伐坚定有力地朝前移动,而石夯上抛的高度也高低不同,时间间隔有长有短,众人的声音也随着夯的高低变化而变化。有时,当石夯被众人高高抛向空中的时候,领夯人还会敏捷地从笨重的石夯下钻过去,然后转身稳稳地把夯接住。不过,具有这种过人技巧的人,我们一个村子里,也只有赵占领爷爷一人能为而已。
童年时代,我常常被那种高亢而富有节奏的夯歌迷住。现在想来,实际也是被那种热火朝天的劳动场面和激情所感动。
如今,这样的打夯情景,己经彻底地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机械夯和电夯,那用做打夯的石磙也早已没了用处,不知埋在了哪里,打夯歌也没有人会唱了,打夯也就变成了历史。
如果说,农村的住房因为造价比较低廉,因而居住条件还算不错的话,那么在城市里,特别是在大城市里,住房条件则是比较差的了。
1957年,我随父母一起迁移到了城市,一开始,在湖北武汉长春街116号的楼房内居住,仅有一间住房,只得在客厅里支了两张可以折叠的单人床。1958年,姐姐姐夫调到沙市工作时,我们举家居住在解放路36号,住房条件相对好了一些。我们住的是两间通透的平房,晚上临睡之前,用一个花布帘子隔起来。
以上说了城乡人民的家居住房,接着再说一下学生住房。
1963年,我考取了县重点中学-----安平县后张庄中学,我们住的宿舍是平房,用的床是四条腿的木板床。为了增加入住率,把一个宿舍的十几张床并列摆起来。这样,两张床就可以睡三个人,挤一挤的话,三张床可以睡下四个人。通常,都是把床的前腿用砖头垫高一些,这样睡着舒服。
1966年春天,因为邢台大地震,我们还睡了二三个月的窝棚房。
1966 年 3 月 8 日凌晨,邢台发生了地震,震中在隆尧县。3月22日下午,邢台又发生了第二次地震,这次的震中在宁晋县,离我们那儿又近了几十华里,而且震级达到了七点二级,超过了隆尧那一次。
按照上级的指示精神,我们被要求搬出宿舍,搭建防震简易窝棚。男生的简易窝棚搭建在学校东边的菜地上,女生的简易窝棚搭建在西边的会场上。
所谓简易窝棚,就是将平时睡觉用的四条腿的木板床的一头埋在地下,另一头翘翘起来,形成一个大约四十度的角,几十张木床紧挨着排成一溜。在床下的地面上,铺上一层厚厚的麦秸,床顶上蒙上草苫子,再盖一层干草或者麦秸,填上土压实,再抹上一层“滑秸泥”,以防下雨时漏水。睡觉时,从翘起的床头弯着腰钻进去。
“沧海桑田,世事变迁。”如今,我们家的房子跟我一样变老了,老的东配房倒掉了,没有了踪迹。老的北房也已经塌了顶,它像个垂暮的老人一般,在岁月的长河中逐渐被侵蚀,而刻在它身上的是永不褪色的记忆。
我总是在想,人这一生会住过很多的房子,每一个房子里的故事,都是人生的一个阶段与历程。这些关于房子的童年记忆,是一笔珍贵的财富。所以,我们都不要为了一味的去追求房子的豪华与价值而去忽略房子本身所传达的意义和温情,要知道,即使住在茅草屋里,住在潮湿的窝棚里,如若拥有平凡实在的情感,那也是美好幸福的一种。
(未完待续)


重点推荐
微火信箱.烦恼我帮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黄河滩区的土房子
悠扬打夯声
邳州民歌:打夯歌
范县夯歌,有多少年没有听到过这声音了。。
萦绕在梦里的夯歌
古老社旗打夯歌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