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卧虎湾】陈建宾:追思父亲●父亲节专稿
我有平台,你有故事?
就算晚一点也没关系,真的没关系
欢迎关注平台,底部可以留言
投稿:308286678@qq.com
客服微信号WDWHW66054


卧虎湾藏龙卧虎,群英会聚贤群英!



2017年6月18日,父亲节。
其实早就想写点东西,记录一下小时候在老家生活时的情景。记得十年前,曾写过一篇纪念母亲的文章,还发表到一个叫《芳草地》的期刊上。父亲节到了,自然更多地想到了我的老父亲。
父亲是一位典型的农村庄稼汉,一辈子勤劳朴实,憨厚本份,脾气随和。小时候,家里孩子多,弟兄六个、一个姐姐,父亲就是家里的顶梁柱,在外地港口做过苦工,在家附近的砖瓦厂出过苦力,在生产队挣过工分,含辛茹苦把孩子们一个一个拉扯大。上世纪七十年代后,先后有四个弟兄当兵离开了家,分别在吉林、北京、天津安家落户。我的两个哥哥、一位姐姐一直生活在农村老家,如今也在各自的家庭当上了爷爷、奶奶。
父亲在我的印象中,身材魁梧,非常壮实,很有力气,也许与常年的重体力劳动有关。平时他说话不多,很少发脾气,但在孩子们面前很有威严,我从小就没敢跟父亲顶过嘴。



记得上小学的时候,我们家一到晚上就非常热闹。那个时候农村没有什么文化生活,也没有广播、电视,偶尔才能看场露天电影,“拉套儿”是大伙打发时间的最好方式。“拉套儿”是家乡话,就是闲聊天。也许是我们家本身人多,父亲母亲人缘又好,所以几乎每天晚饭后,我们家就成了“会客厅”,四邻八舍的乡亲们不约而同就聚到我们家,有的盘腿坐到炕上,有的几个人挤在长条板凳上,也有的就爱蹲在地上,有的人来晚了,屋子里落不了脚,就干脆斜身靠在门框上,然后山南海北、东拼西凑就开始闲聊起来。每到这时,父亲就退后坐到土炕的角落里,后背倚着被摞,然后点上一支旱烟,一边抽烟,一边静静地听别人侃大山。听到动情之处,父亲也会跟着大伙点点头,或是笑一笑,但基本不说一句话。
父亲大字不识几个,是个“大老粗”,但干农活绝对是个好把式,不管是种庄稼,还是管理果树,都很有经验。一些年轻点的乡亲经常来找父亲咨询“什么时候枣树该剪枝了,什么时候花生该打药了……”。别看父亲平时不爱说话,但说起农活来,也能讲得头头是道。
我的母亲曾讲过,“你爸爸就是受累的命”。还真是,父亲这辈子就是在辛苦劳作中度过的。在父亲晚年患病期间,我曾经很仔细地端详过父亲的手掌。这双手凝聚着力量,刻满了沧桑。正是这宽大有力的双手,托举起家庭的重担,抚慰着孩子们的成长。突出的青筋可以作证,这是苦累的记载;又厚又硬的手茧可以说明,这是磨难的沉淀。
父亲曾亲口对我讲过一个往事:有一年,他在天津港口打工,干得是背麻袋、扛沙包等重活,苦累是肯定的,吃得也很差,每天就是窝头咸菜。一次,快到年底了,大伙都准备回家过年,临走之前,几个工友和父亲商量说,辛苦一年了,咱得狠狠心犒劳犒劳自己。于是,几个工友来到一家小饭馆,每人点了五大碗水饺,当时把饭馆老板吓了一跳,说“这能吃得了吗?我可从没见过饭量这么大的”。一工友对老板说,“你只管端来就行了”。不大一会儿,几十碗水饺摆满了一大桌,还有十来碗摆不下,只好摞摞摆了第二层。一袋烟的功夫,几个工友风卷残云,吃得一个饺子不剩,抹嘴走人,惊得老板好半天才缓过神来。



父亲的手看上去很笨拙,但这双手又很灵巧。过去,农村家家户户几乎都有花筐、囤窖、土篮子、粪筐头等农具,这些都是用当地一种叫作“荆条”的灌木手工编织而成的。父亲就是当地为数不多的能编筐编篓的好手。
编筐是一门手艺活儿。先把晒干的荆条用水泡软,再用粗一点的树枝或成股的荆条作成框架,然后一根根编上去。有的要编得很密实,有的要编出花样,有的要编得比人还高,没有很大的手劲和技巧是干不了这活儿的。用荆条编成的筐篮,结实耐用,干农活离不开它,用上十几年也不会坏掉。现在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筐篮这样的农具基本都不用了,会编筐篮的这门手艺差不多也要失传了。
二哥家的老小子乳名叫“明月”,小时候淘气机灵。一次,看到父亲正在编个大花筐,小家伙赖在一边不走,非要让爷爷给他编个小筐当玩具。父亲放下手中活计,随手选了一把细小的荆条,三下五除二,转眼功夫就编成了一个精致的小花篮。这里刚刚完活,明月就急不可待地从爷爷手里抢过来,转身跑出去到外面“显摆”去了。
父亲还有一门手艺——扣坯。从我记事时候起,就记得父亲每年都要到附近的一家砖瓦厂做工,我们小孩子经常跟着去玩儿,有时还能当当帮手。扣坯,就是把胶泥通过模具手工制成土坯,风化晒干后,把土坯错落有序摆放到砖窖中,经过多天密封烧制,就成了盖房子用的红砖。父亲干活舍得卖力气,总想把活干到最好。他扣得土坯,质地结实、匀称,有光滑,掂在手上沉甸甸的,烧制成砖后,使劲摔都不掉渣儿。父亲为了在砖瓦厂上多挣些钱,每天去得比别人早,回家时又比别人晚,每到月底结账,父亲基本总是最多的。
相比村里其他家庭而言,父亲在砖瓦厂的收入是别的人家想有但没有的。因为扣坯也是件辛苦活,每天都把人累得腰酸腿庝,一般人恐怕都受不了这苦、干不下这活,而父亲几乎每年都干,而且一干就是多年。
追思父亲,最让我刻骨铭心的,是父亲临终前嘱咐给我的一句话。其时,我正在北京读军校,那年的冬天格外地冷。操劳一生的父亲因患肝癌卧病不起,一个在儿子心中永远伟岸的身躯倒了下去。
寒假期间,我一直陪在他老人家身边,没舍得离开半步。正月十五晚上,一轮圆圆的冷月升了上来,父亲的心情也似乎好了许多,已经几天吃不下饭的他还难得吃了5个饺子。当晚,我小心翼翼地给父亲剪指甲,而父亲默默地一直盯着我,平时因疼痛难忍总是呻吟的他出奇地平静。突然间,父亲对我冒出一句话,“小五呀,要前进,不要后退”。我当时一愣,没想到大字不识的父亲能说出这样既通俗、又有警示作用,同时还富有哲理的话来。
军校毕业后我参加了工作,经历过风雨,也遇到过彩虹,有过成功的喜悦,更有困难的挑战。但每当碰到挫折、有不如意的时候,特别是心灰意冷、准备打退堂鼓的时候,耳边总是响起父亲的嘱托——“要前进,不要后退”。过去,这句话鼓舞激励着我,今后,仍然鞭策警示着我。
想念父亲,愿父亲和母亲安息!



广


凡本公众号刊发的300字以上的文字稿件,均有机会推荐给《腾讯新闻》《今日头条》等网站,拓展宣传,扩大影响。欢迎有更多朋友关注链接!


重点推荐





共建平台,服务你我


自愿支持公众号,奉献爱心品德高
广告
广告位招租
联系微信:WDWHW6605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父亲节特辑 | 万红英:父亲的江湖
陈二虎:父亲节,想起父亲的茶壶
【父亲节专刊】邢桂珍//父 亲 的 双 手
团篮
平凡的母亲
写给父亲节——严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