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纪实文学】大漠胡杨飞天梦(上)/马誉炜
本文字数:2500字
阅读时间:8分钟
作者在额济纳胡杨林留影  老汤摄影


深秋时节,我来到仰慕已久的位于大西北沙漠戈壁深处的中国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像西部多数绝美佳境景点一样,经过数小时驱车奔波,掠过车窗外一望无际的荒漠戈壁之后,眼前出现了一排排、一簇簇茂密的树木和花卉,如同等待检阅的一队队威武雄壮的兵士;一块写有“东风航天城”红色大字的巨石巍然挺立在茫茫戈壁滩上,恰似那刚刚打了胜仗归来的将帅。
最吸引我目光的还是距发射中心不远处,生长在干涩沙砾上的一片胡杨林。秋日艳阳下,一棵棵胡杨树披着锦衣,黄黄的叶子闪着晶莹剔透的金光,正与徐徐吹拂着的微风窃窃私语。就连地上散落着的旧木枯枝,也通体透着满目沧桑的美感。这被誉为“沙漠守护神”的“英雄树”,叶片幼时狭长如柳,成年圆润似杨,耐寒耐旱,不畏盐碱,防风固沙,生命顽强。据说这类奇特稀有的树种已有一亿三千万年的历史,有着生而一千年不死,死后一千年不倒,倒后一千年不朽的性格品质。
陪同我们参观的发射中心政治工作部一位在这里工作了30多年的“老基地”告诉我,中心周边的树木花草,大都是1994年以后官兵自己动手种植的。在这之前,周边与整个大漠戈壁一样,光秃秃一片。如果再往前推,60年前,这个地区还是一片荒漠。这里地处巴丹吉林沙漠深处,平均海拔在千米左右,多为戈壁、沙丘、盐沼,荒无人烟,寸草不生。只有发源于祁连山的弱水河源源不断,由南向北纵贯其间,两岸间或生长着一片片古老的胡杨林。经过几十年的建设,茫茫沙漠戈壁滩上,一座现代化的航天城拔地而起,测控楼、指挥室、发射塔架、航天员训练场与宿舍、历史展览馆一应俱全,还有铁路、发电站、养殖场、水库等配套设施。营区里,一排排营房整齐壮观,树木挺拔,花草茂盛,滴翠鸟鸣,一派生机。还是我30多年前,在祖国南疆老山前线曾发出的感叹:哪里有战士,哪里就有美。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的两天里,我在“老基地”口中听到航天人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演绎着这个地处大漠深处神秘地方的历史变迁。
那还是在1958年1月,寒风料峭时节。由陈锡联、王尚荣、孙继先、张贻祥等几位开国将军和苏联专家杜柯夫等一行50人,开始了一场不同寻常的西北勘察。他们秘密离京,西出阳关,一头扎进大漠戈壁,在“早穿皮袄午穿纱,围着火炉吃西瓜”的恶劣气候环境中,历尽艰险,终于锁定了甘肃与内蒙古交界的额济纳地区,作为新中国第一个陆上导弹综合试验靶场筹建地。为了给这个国字号工程让路,当时的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乌兰夫亲自出面做工作,额济纳旗“三易旗府”,世代生息繁衍在这里的牧民们赶着羊群、驼群和勒勒车,远离家园,搬迁到距靶场140公里以外的沙漠腹地。虽然故土难离,牧民们走时一步一回头,但没有一个人有一句怨言或讨价还价,多好的人民,多好的百姓!
参与靶场初建的是解放军第20兵团,也就是当年在朝鲜战场上创造过“奇袭白虎团”光辉战例的那支英雄部队。同时开进大漠的还有铁道兵、工程兵、通信兵和汽车运输部队,号称9路大军、10万人马,挺进大西北的巴丹吉林沙漠,开辟中国人的“两弹一星”梦。
那是一个与世隔绝的世界。部队一进入施工场,就与外界失去了联系,执行什么任务,在什么地方,都不允许告诉家人和朋友。不能及时看到报纸,听不到广播。在“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千里无人烟,风吹石头跑”的荒漠地带,官兵们白天衣服被汗水湿透,晚上衣服又被冻成“冰壳”。炎热的夏季,热浪卷着黄沙袭来,让人喘不上气、睁不开眼。狂风肆虐时,车辆被掀翻,油桶被刮走,帐篷也被大风拔掉。官兵们生活在难以忍受的沙漠营房里,“蓝天做帐地当床,黑河边上扎营房。三块石头架起锅,干菜盐巴当口粮。”施工连队的战士们昼夜苦干,石粉飞扬,浑身披上一层白灰,手掌都裂开口子,鲜血渗出,棉衣穿上个把月就磨损得破烂不堪,官兵们打趣说,近看像一群要饭的,远看像一群老绵羊。但官兵们始终情绪乐观,斗志昂扬,有一位战士在日记本上写道:“天气再冷,冻不住我们的热心;岩石再硬,硬不过我们的双手。”修铁路的铁道兵也遇到了风沙肆虐的挑战,头一天运来的钢轨和枕木,第二天全不见了,原来是被沙子埋成了沙丘。线路铺好了,养护又遇到难题,一不留神路轨就被沙子埋没,严重威胁列车安全。只得采取每一公里派一名士兵把守、打扫的办法。除了风沙威胁,还有缺水的困难,用水要到几十公里以外去拉,部队规定每人每天一盆水,两三个月洗不上一次澡。那个时候国家经济困难,部队吃饭也遇到难题,主要吃的是“土豆干、萝卜干、白菜干”和少量肉罐头。官兵忍饥挨饿、营养不良,有的落下严重残疾。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两年零四个月后,一个个星罗棋布的点号——发射阵地、技术厂房、通讯设施、指挥机关、生活区……奇迹般地矗立在茫茫荒漠戈壁滩上。所有工程项目质量都在良好以上,提前3年完成了预定任务。在这些成绩的背后,是10万官兵的流血流汗、敬业奉献。仅工程兵部队,就有38位官兵牺牲,38位官兵致残,265位官兵受伤。



在纪念馆里,我看到有一段著名科学家钱学森的谈话录像,讲述他在上世纪50年代,一天,在哈尔滨出差的他突然接到时任哈工大校长的陈赓大将的邀请,请他到学校一晤。饭后,陈赓大将非常严肃地问钱老:“您说中国人能不能造导弹?”钱老说当时他正因苏联专家撤离憋着一股气,听陈赓大将这样说,就答道:“外国人能做到的,中国人为什么不能?!一定能!”陈赓大将高兴地说:“好!我要听的就是你这句话。”君子一言,驷马难追。导弹试验的道路颇为艰难。纪念馆里,一本一本的手抄公式、发射流程笔记,告诉我在那个没有计算机的年代,面对外国专家突然撤走的窘境,复杂庞大的导弹试验就是我们的科学家和基地官兵,一手拿镐,一手握笔完成的。他们克服重重困难,用自己研制的燃料,用自己的技术力量,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我国第一枚地地导弹、中近程导弹、原子弹、导弹核武器送上了天。
在纪念馆的“东方红一号人造卫星厅”,我的思绪回到48年前的1970年4月26日,那时候我还是小学五年级的学生,一上午我们都在班主任老师李玉杰的带领下,围坐在一台半导体收音机前,一遍又一遍收听收音机里播放的新华社消息:1970年4月24日,中国成功地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卫星运行轨道距地球最近点439公里,最远点2384公里,轨道平面与地球赤道平面的夹脚68.5度,绕地球一周114分钟。卫星173公斤,用20.009兆周的频率播送《东方红》乐曲……那几天里,家乡的大街小巷上空都回荡着卫星传送的《东方红》乐曲,人们纷纷奔走相告着。
这次我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了解到,为了搞好东方红卫星的发射,科学家和基地官兵度过了数年奋斗拼搏的日日夜夜。住在戈壁滩上的雷达测量站官兵,20多人住在一顶帐篷里,人挨人,翻身都要一起行动。在露天环境下吃饭,风沙一个劲儿往嘴里灌,官兵们戏称睡沙、盖沙、吃沙。滴水贵如油,行车颠得头昏眼花。聂荣臻、钱学森等前辈,与官兵们一起迎风斗沙,风餐露宿,坚持指挥靠前,工作在一线。尤其是当是正处在“文革”动乱年代,许多知识分子被扣上“反动学术权威”帽子,精神上承受着巨大压力。他们把个人的一切都置于脑后,为了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呕心沥血,奋不顾身,用忠诚和智慧加汗水,谱写出一曲曲中国人的志气歌。
(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揭秘全国唯一一条军管铁路
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见闻实录
【转】《胡杨?大漠之魂》
【沙漠美景】大漠胡杨(6)
沙漠胡杨
1961年,古巴导弹危机,赫鲁晓夫命令核潜艇待命发射导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