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阅后评论】兵痕未退忆悠悠——卢冷夫《过老单位忆往》读后/杨学军
本文字数:900字
阅读时间:3分钟


小别营门似远游,
兵痕未褪忆悠悠。
半生已惯单纯色,
百岁只穿三接头。
梦断分明听号角,
诗成依旧念军邮。
心悬晓月如钩笔,
更有豪情日夜流。


能够关注并喜欢这首诗,起因竟是对诗题的“误读”:那天,随手打开一个诗词链接,看到了卢先生的这篇大作。
诗的题目很奇特:《过老单位吃住》。哈,我立即被吸引住了。心想,这卢老兄写得是什么东东?
待我戴上眼镜再看,禁不住哑然失笑,这题目竟是《过老单位忆往》!真得感谢自已的老眼昏花,否则,还真把一首很不错的诗词给错过了!
这是一首军旅诗。诗题告诉我们,这是作者路过老单位(兵营或军事机关)时触景生情,追忆往事的有感而发。此类作品,古有先例,如唐代韦庄的《过渼陂怀旧》便是。既是“忆往”,就是“过去时”,说明作者在此住过,且留下了许多值得回忆的印记。因此,诗作的首句便顺势而起:“小别营门似远游”。这里透露出的信息是:作者离开军营的时间还不算太长,而且走得也不算太远,也许就在同一地区或同一城市。否则,就不是“似远游”,而是“作远游”了。这一起句,也为下句的“兵痕未褪”作了扎实铺垫,为后文的“悠悠”“忆往”打下了基础。



“半生已惯单纯色,百岁只穿三接头”。这一联是在记实。说是记实,却用的是曲笔。句中的“单纯色”和“三接头”分别指代军装和军用皮鞋。前者易于理解,后者需要解释:军队普遍装备的皮鞋有两种,一是正统的高腰式,另一种是简便的“三接头”,而后者受到军官们的普遍欢迎。当然,作者说“百岁只穿三接头”,也许不单纯是因为喜欢“三接头”,而是因为对部队火热生活的热爱。此联对仗工稳巧妙。以“半生”对“百岁”,古来有之。明代江源《代州九日感怀》:“半生宦达樊笼鸟,百岁光阴赴壑蛇。”就常为引用。但以“单纯色”对“三接头”,则是当代军旅诗人的独创。
诗人的机智并未到此为止。如果说颌联是在写物,颈联则在写人,写作者亲历亲为的生活了一一“梦断分明听号角,诗成依旧念军邮。”上一句写得是军人共同的生活规律:清晨,睡梦中的战士被号声惊醒,迅速起身出操,开始新的一天训练生活。在单调中培养毅力,在艰苦中锻造灵魂。下一句写的是军旅诗人独有的生话:诗写此后,急切地盼望军邮员的到来;稿件寄出后,又有相同的一盼。对于作者这样的资深诗人来说,在网络通讯尚未普及的当年,那种对“军邮”的期盼,肯定会更加迫切。
完成了写实,诗文很自然地进入抒情:“心悬晓月如钩笔,更有豪情日夜流。”宋人有句,“碧天如水月如钩”(释清远《读传灯录二首其二》),而冷夫先生则更进一步,把手中的笔比拟成如钩晓月,趁着夜色抒写老兵诗人热爱军营,怀念战友的火热情怀。这种情怀,将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持续增长。此乃“日夜流”之谓也。



本次印刷最后50本,欲购从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引用】葫芦诗词精选
【】卢中南楷书《杜甫诗两首》
蓝军邮一枚
宋诗鉴赏-过平原作(文天祥)
【诗歌阅读】九十年代回忆录:张卫东——想起那个 “诗意的秋天”
惊!被仙人剖腹,放入一本书,他竟然会作诗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