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知行斋时评】叛逆何须去流浪/马达|播音:向东
本文字数:1100字
阅读时间:4分钟
播音:向东


近一个时期,沪上有位名为沈巍的捡拾垃圾的流浪汉成了网红。这事儿想必大家都知晓了。
沈巍饱学诗书、一肚子学问,为啥竟落得个流浪街头,一副无家可归、邋遢埋汰的形象?看了网上提供的情况,一是由于倡导垃圾分类并带头捡拾垃圾被原所在区级审计单位病退处理,产生叛逆情绪出走;二是考大学时想读历史和政治,却在父亲的压力下学了审计专业,有逆反心理。
这样一位流浪汉走红网络后,引起不少的人们尤其是年轻人的追捧,热度我看不亚于宇航员巡天回来和影视明星来到近前。有人惊呼:“大师在民间!”有人艳羡沈巍隐姓埋名26年终于出名。
老实说,这个现象在我这里,从一开始就没有什么热度。只是倒让我想起十几年前任旅政委时发生的一件事儿。有一四川入伍的新兵,到军营月余后因惧怕训练苦累突然出走,旅里派出一干人马四处寻找,半个月后在山西大同火车站附近的垃圾场找到了。这小子那些天里昼伏夜出,睡在一个土窑洞里,每天靠捡拾垃圾里的食物充饥。找到后旅里决定对他实施劳教一年的处理。在全旅召开的警示大会上,我说,一个年轻人,有睡土窑洞、吃垃圾,四处流浪的勇气和精神,还愁有啥困难不能克服呢!也不知道,这位当初的流浪兵劳教后回到家乡改好了没有,莫非也要等到某一天突然网红出名吗?



我还是想说,这样的“大师”还是没有的好,这样的“走红”,且慢,且慢。
足够曲折悲惨的经历,难以引起我的同情。因为这种经历完全来自个人性情的偏执,特立独行,各路另类。即便是从小父亲管教太严、干涉过多,亦或是单位理解不够、难以沟通,就值得你去舍掉一切去流浪街头吗?你前后这样做的结果,比起你要追求的目标来,差距是在缩小还是在扩大?可以说,倘若把这种执着专一的精神,用来干包括垃圾分类在内的任何一项有益的事业,都是可以有所作为的,都是要比一个流浪汉起到的作用大得多的。
人,饱读的诗书,丰富的知识,不是用来口若悬河的,而是需要付诸实践,化作推进人类进步的力量的。如果沈巍真的把自己所学知识的真谛用于实践,当教授能教育多少学子,当公务员能带动多少部属?而把26年大好光阴用于流浪街头,成为都市里一道邋遢脏兮的风景,有人誉为“清流”,其意义究竟何在?内心丰盈应与干净文明相一致,日益繁华的都市也无需这样的“清流”。
人们来到这个世界上,都追求成名、成功,但有些功名利禄是不值得追求的。譬如沈巍这样的网红,我就觉得不仅不值得去追,而且还是需要接受的深刻教训。人生有几个26年?任意挥洒生命着实令人惋惜。人这一辈子难免不遇到困难和挫折。徐特立老人曾说过:“想不经受任何挫折而成长起来,那是神话。挫折是成长过程中的必需品。”双耳失聪的贝多芬也说过:“要在挫折面前扼住命运的喉咙,挫折会使你自信起来。”这里的关键是要学会选择。面对挫折,树立自信,选择执着前行,坚持开拓创新是必须的。但这种自信和执着,必须建立在可能、力所能及的基础之上,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而不能脱离实际,一意孤行,使自己成为脚不沾地、束之高阁的“神仙”。
这正是:
叛逆难免会有,
人生亦应追求。
知识运用实践,
何须流浪街头。


2019.4.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流浪汉沈巍传
流浪达人
“流浪大师”的真实身份基本确认。他为什么能在短短几天就能红遍大江南北呢?
抖音流浪汉一夜爆红被尊称大师,网友怒骂其哗众取宠,就是个骗子
''大师在流浪,小丑在殿堂'':上海流浪汉为何一夜间火爆全网?
网红流浪大师复旦毕业、因妻儿车祸自暴自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