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儿时的春节(上)/柴胡

儿时的春节,印象最深的还是我12岁(1969年)的那个年,至今难以忘怀。

那时没有碾米机、粉碎机,吃的米全靠舂碓,吃的面都是人工拉磨。过年是舂碓、拉磨最集中、最繁忙的时候。我们陆家沟只有谢大爷家南山头有一眼碓,崔四爹爹家有一架石磨,进了腊月门,各家各户都要排队。

腊月初八,早上排队该到我家舂碓了,爸爸挑着两笆斗口粮稻(130多斤),妈妈夹着大匾、米筛和箥箕,我屁颠屁颠地跟着走到谢大爷家。二姐把预先扛来排队的十几斤稻谷倒进碓里,和爸爸站在后面架子上舂碓,妈妈坐前面石臼旁用木尺翻稻谷。爸爸和二姐一脚踩下去,前面的碓嘴就升离了石臼。说时迟那时快,妈妈利用碓嘴升起来的瞬间,十分敏捷的用木尺绞拌石臼里的稻谷。如此重复着同一动作,一臼十几斤稻谷约半个小时才米糠分离。爸爸和二姐踩下碓,妈妈用木棍横在石臼上搁着碓嘴,用小畚箕将米糠混合物搲出来,又倒进笆斗里的稻谷,让爸爸、二姐继续舂碓,妈妈则抓紧时间筛米……

早上忙舂碓没顾上吃腊八粥,妈妈晚上给我们补上了。我揭开锅,哇塞!好看!好香!橙的花生米,红的红豆,绿的青菜,黄的玉米,白的小米,紫的山芋干……爸爸呼噜呼噜吃了两碗,凑到煤油灯下看书去了。妈妈一碗腊八粥端在手上顾不上吃,笑咪咪的看着我们姊妹仨吃。我一口气吃了两大碗,二姐吃了一碗也不动作了,原来锅里的腊八粥已经“满了“(没有了)。

腊月二十三上午,爸爸和二姐去崔四爹爹家磨面。爸爸拉磨,二姐带磨,添米,我和小妹在一旁玩。小妹还吊着磨架要帮爸爸拉磨,爸爸说:

“去去去!人还没磨子高呢,一边玩去!”

那天磨了十斤做年饭饼的籼米面和二十斤搓圆宵的糯米面。二姐见爸爸拉磨吃力,出了一身汗,解开了棉袄纽扣,急忙换爸爸拉磨,叫爸爸系上纽扣小心伤风(感冒)。

二姐比我大五岁,才十七岁就是生产队的大劳力了,做工分每年四五千分。当时谁家工分少,工分钱不够口粮钱,就叫“超支户”,口粮被生产队卖到粮站,要自掏腰包买回来。我们家年底“决分”(生产队分红)不“超支”,是余钱户,不要掏腰包买口粮,还能分红几十块钱。

腊月二十七晚上“发饼”。妈妈用两碗粥汤和面,和了一气又叫二姐使劲和,直到面糊冒泡泡才罢休。没有“饼酵”子,面糊要使劲和出泡泡,用被子捂住发酵一夜,再兑点碱水,做出的年饭饼才咪甜、酥软。

腊月二十八做年饭饼。妈妈摊饼,二姐烧火,饼才摊下锅时,多揣点稻草进锅堂,火大点不要紧。后来就逐渐少揣稻草了,小火慢慢炕,饼才不之于燋。第一锅年饭饼是个大圆饼,周围还有七八个“子孙饼”,是敬菩萨的,几天年一直供在条台上。第二锅饼,妈妈用勺子搲一勺面糊摊到锅里,一锅摊了十几个。我在外面玩,闻到香味立马跑到东房锅台前,二姐说我“馋猫鼻子尖”。我嬉笑着,吃着妈妈递过来的热腾腾的年饭饼,那个甜!那个香!那个酥!至今难以忘怀!第二锅十几个年饭饼一家人全吃了!正好当中饭。第三锅年饭饼,妈妈让我分别送给了叔子和堂哥家。那时过年做年饭饼是大事,邻居都要来尝鲜,不来的还要送给人家。

腊月二十四送灶,即送“灶锅老爷”(灶神)上天过年。晚上,爸爸用芦柴篾子做成小轿子,放在灶台靠烟囱的搁板上,烟囱上贴着灶神像,神像两旁贴着“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的对联。妈妈点燃两支蜡烛,烧了三柱香。我和爸爸烧了一刀纸,全家人磕头,爸爸又到屋外放了两挂“蚂蚱鞭”(几寸长的小鞭炮),就算是送灶神上天过年了。

腊月二十五做豆腐。当时,一般人家过年都要做豆腐,少数不做豆腐的也要买几斤,豆腐“逗富”嘛!一年到头的图个吉利。我家做了五斤黄豆的豆腐。妈妈先淘洗、捡掉坏的、霉的,再放水浸泡一夜,早上磨豆浆、吊浆、滴卤点豆腐、用纱布帐子压浆……五斤黄豆做了两水桶豆腐,有二十多斤,妈妈说还蛮老的呢!

腊月二十六剃头洗澡。剃头洗澡也有讲究,爸爸说“二十八洗邋遢,二十九洗老狗”,为此必须在二十七之前剃头洗澡。下午,我和爸爸在本家二爷家剃过头,就到街上浴室里洗澡了。过去没有女浴室,妈妈和二姐买个浴帐在家烧水洗澡。二姐洗澡时,妈妈在浴帐外给二姐添热水,拿换身衣服。妈妈洗澡二姐就在外面帮忙。

腊月二十七打扫卫生。爸爸忙扫尘,他在竹竿上绑起扫帚,头戴草帽,身穿一件旧大褂子,将三间房子屋顶、四壁扫得干干净净。妈妈和二姐洗被子、衣服。那时没有洗衣粉,肥皂是计划供应,家家都不够用。妈妈用大畚箕到灶堂里扒稻草灰,浇水淋下碱水当肥皂。三床被子一澡桶衣服,将灶堂里的稻草灰扒空了,碱水才够用。洗过衣被又到树棵里扫树叶子、碎树枝等杂物垫灶堂。

腊月二十八到三十晚上是写春联的高峰期。爸爸从早写到夜里,来写春联的邻居络绎不绝。我帮爸爸裁红纸,叠格子。那时起我就学会了刀裁、手裁和线裁的裁纸技术,还学会了五、七、九字联叠格子的技巧。五字格约小指一捺拃(手指间距),七字格约中指一捺拃,九字格约食指一捺拃。我帮爸爸裁纸、叠格子、研墨,忙的不亦乐乎。

腊月二十九二姐打年货,妈妈给她五块钱到代销点买计划供应商品。五盒火柴一毛钱;一斤煤油一毛四;一条肥皂两毛四;两包大铁桥和三包勇士香烟五毛钱;一斤白糖记不住是多少钱了,还有二两五的宝应二曲两毛多点。二姐又在代销点门前的肉案子上买了三斤肉,两块一毛九;买了二斤小鱼四五毛钱。一个劳力一天工分值一个鸡蛋七分钱的年代,我家五口人五元钱过了个年。

三十晚上吃过“千岁粥”(碎米煮的粥)贴春联、打“稻屯子”。我拎着干石灰包,家里家外,门前屋后处处打上圆圆大大的、雪白的石灰印,既卫生又好看,还预示新年五谷丰登。晚上吃年夜饭,听爸爸讲年的故事。

爸爸说年是天上的庞然大物,叫年兽,它每年三十晚上都在天上飞过,因此春节才叫“过年”。年兽所到之处都要吃人吃畜禽。各家各户贴红春联,挂红灯笼,大门外烧纸钱,放鞭炮,希望把年兽吓跑,大年初一早上见人就“恭喜过一百二十岁”!

爸爸的故事没讲完,外面有小孩喊看电影。那时的“三五”大队(现鹤湾村)队办工业很兴旺,一个叫上海某厂的五分厂搞厂庆活动,放露天电影。我三步并着两步赶去看了一场电影。那天的电影是《英雄赞歌》。回家路上,伙伴们不断重复着电影里的台词,唱着电影歌曲:

“为了胜利,向我开炮!”

“烽烟滚滚唱英雄……”

走到陆家沟河西,大姐家还亮着灯,我去才知道,原来大姐刚刚生了个闺女!大姐婆婆对我说:

“恭喜你当舅舅了!你大姐好福气,先花后朵!来!吃糯米粥!”

大姐婆婆说着盛了一大碗糯米粥,搲了一汤匙红糖……

我吃完糯米粥,招呼没打一个,急忙回家给爸妈报喜。妈妈听说大姐生了个闺女,高兴地说:

“你这个外甥女刚好小你一转,也是属鸡的啊”!

大姐真是“先花后果”,三年后又分别生了两个儿子。

我兴奋之余,接过妈妈给的压岁钱和“开口果子”,美滋滋的拱进了被窝。压岁钱每人两毛,我藏在棉袄口袋里,直到开学才买了铅笔、小刀和橡皮。小妹的压岁钱,在货郎担上买了小龙花和红头绳。小妹戴上花,红头绳扎着小辫子,美得像做新娘子似的,拿着镜子照了又照。

我们睡觉了,爸爸守夜,他正好边守夜边看大书。农村人作兴三十晚上守夜,通宵不睡觉,大年初一再睡“元宝觉”。我刚要入睡,屋外迎新春的鞭炮炸响了,一阵接一阵,陆家沟此起彼伏,整个乡村沸腾了……

主编微信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的美篇
一张全家福
黄惠 | 犹记儿时过年
轻松一刻: 大姐快停下来, 有人在故意吃你豆腐呢?
【优秀作文】 我生活在幸福中
散文||姐 俩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