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北河北岸(34)‖ 魁龙珠(上)

北河北岸(34)‖

魁龙珠(上)

         原定好了陪父母去毛牌楼吃早点的。在这之前,母亲对我说,你爸爸想去富春吃包子。我对母亲说,现在的富春包子也就只剩下个名了。富春包子给我的印象并不好,逼仄的巷道,拥挤的食客,漫长的等待……关键还需提前预约,所以,对我来说富春包子已不再是一种向往,而是一种恐惧。不过,我没费多少口舌,便说服了母亲,明早带他们去毛牌楼吃早点。父亲微恙,我带着年迈的父母一起来到扬州,父亲在苏北人医住院,我陪床,母亲就住在苏北人医对面荷花池西门旁二舅爹爹家。

         晚上临睡前,二舅爹爹打来电话说,跟你妈妈商量好了,明天还是去富春,其他的事你就不要烦了,明早7点,你带着你爸坐三轮车去富春就行了,千万别坐出租车,那里是单行道,出租车只能到人民商场,下车后还需走一段路,三轮车可直达。二舅爹爹挂电话前再三关照。早上7点未到,母亲又打来电话告诉我,二舅爹爹6点就去富春排队了,并电话告诉母亲,排的是一号,我和你二舅奶奶从家出发了,你带着你爸也可以出发了。

         这个时候我才知道我错了。我并不真正了解自己的父母的所思所想。其实父母想去富春已不是为了吃,而是在回忆他们已失去的那段青春岁月。他们想去富春,可父亲从未和我提出过。父亲有点木讷,但,不轻易给我提要求,怕我费事。只是闲聊中母亲说过。母亲说,你父亲上次去富春还是19584月份的事了。我问母亲,这个日期你怎么记得这么清楚?母亲说,那时我还在扬州上初中,初中还没毕业,我已经20岁了,也不想再上学了。当时全国上下都号召知识青年去老少边穷地区锻炼,我也报名去江西铜矿。那时,你父亲宜兴农校毕业后已经分配到宝应工作,特地从宝应来扬州为我送行。

         外公很早就离家参加革命了,生死不明。在老家,外婆怕受牵连,只好将年幼的大舅和母亲都订了娃娃亲,以备万一自己被害,孩子们有个安身之处。所以,我母亲十岁就与我父亲结为娃娃亲了。现在想想,老俩口风风雨雨七十年了(我父母同龄),哈真是不容易。革命胜利前,外婆家穷,再加之重男轻女,我母亲一直没上学。革命胜利后,外公才得以回家。外公是个读书人,最不愿意看到自己的孩子不读书。那时外公工资很高,刚解放每月就拿140多元。外公要求家里所有亲戚的小孩必须全部上学,所有费用都由外公出。所以我母亲尽管已经12岁了,外公还是把她送到扬州,从小学一年级开始学习。外公常说,一个人不读书不行。

(扬州甘泉路)

         其实母亲对上学是有抵触情绪的,这个抵触情绪缘于从小学到初中,母亲都是班上年龄最大的孩子。这个年龄差距还不是23岁,而是67岁。所以母亲与同学们想不到一块,也说不到一块,有着明显的隔阂,因而那时母亲很孤独,也很自卑。随着年龄的增长,这一抵触情绪也与日俱增。上了初中后,母亲发现,有的老师的年龄甚至比她还要小,母亲有点坐不住了,一直在寻找爆发点。

         这个爆发点终于在1958年到来了。那是一个全国上下都迷信大跃进的年代,全国进入“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代,“超英,赶美,世界第一”成为当时的口头禅。初中还没毕业,母亲就响应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报名去江西铜矿工作。外公那时还在省委统战部任办公室主任(享受厅级待遇),连忙写信给母亲,要求母亲把书读完再参加工作,但母亲已听不进去外公的劝说。母亲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父亲,那时他们还没有结婚,父亲特地从宝应赶到扬州为母亲送行。母亲说,那时你爸已工作了两年,手头有点钱。他把在扬州工作和上学的兄弟姐妹叫了满满一桌人,早上在富春,中午在菜根香。当时的富春和菜根香在扬州城是赫赫有名的,并不是一般人舍得花那个钱的。

         我和父亲坐上三轮车。车子从荷花池向东,遇十字路口向北拐了个弯便上了汶河南路。父亲不吱声,我时不时地望着父亲的脸。父亲的目光随着车轮巡视着,眼前的一切与父亲的记忆是否重叠,我不得而知。其实我对汶河南路是非常熟悉的,市工商局原址就座落在汶河南路的路中,门朝西。过去每个季度都要到市局来一趟,或开会,或培训学习。老局的斜对面就是黑天鹅商场,曾经是扬州人趋之若鹜的地方。

         也是一大早,街上的人和车都不多。早春清晨的风有点凉。我为父亲理了理衣领,父亲领会地说,不冷。街上的人、车都少,三轮车便轻快些。又遇一十字路口,三轮车向东一转弯,便上了甘泉路。兴许是三轮车弯拐得急,眼前街道的变换也急促了些,父亲有点懵,两眼左顾右望,一脸茫然,忙问我,这是到哪里啦?我说,这是甘泉路。(未完待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怀念我的舅舅
蓦然回首白兰花
【三湘文艺】龙晗/幺舅之死
60年前,外婆一家的全家福照片
清明节
道不尽 对外婆的怀念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