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材料日报】今日关键词:新型薄膜包装材料,全固态锂电池,柔性吸光材料
 

今日快讯 实时动态

材料侠带你一览天下

▲大日本印刷开发的新型薄膜包装材料

日本大日本印刷开发新型薄膜包装材料

2017年2月2日,日本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以下简称“DNP”)宣布与薄膜制造商共同开发出一种新型薄膜包装材料。

传统的包装材料有时要在PET薄膜和尼龙薄膜的基础上,配合并粘贴其他薄膜后一起使用。而此次大日本印刷开发的新型薄膜材料可完全代替PET与尼龙两层薄膜,减少包装材料的整体层数,从而减少产生的垃圾数量,降低二氧化碳排放。

大日本印刷开发的新型薄膜包装材料主要有以下几个优点:

①使包装材料更轻薄

使用了PET与尼龙两层薄膜的传统包装材料厚度约为30~40μm,而大日本印刷开发的新型薄膜厚度只有15~20μm,大幅减少了包装材料的厚度。

②有效抑制卷曲(变形)、变色等问题

尼龙薄膜的吸湿性较高,容易造成包装材料的变形,产生卷曲,或是吸收包装内物质和空气中的水分后引起变色。而大日本印刷开发的新型薄膜包装材料没有使用尼龙薄膜,因此可以有效抑制此类问题的发生。

③环境友好

新型薄膜材料减少了包装材料的厚度,由此减少了包装材料使用后产生的垃圾量。而且,由于该新型薄膜省去了传统两层薄膜之间的粘贴工艺,所以从原材料采购到废弃阶段共可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4%左右,对环境十分友好。此外,由于新型薄膜减少了包装材料的重量,所以还可因此减少材料的循环再利用委托费用

团队使用锥形探针压进一块硫化物基材料的表面,通过材料在所得压痕(图中心处)周围出现的裂纹(由箭头指示),揭示其机械性能的细节(图片来自麻省理工学院)

美国研究团队第一次探索了硫化物基固体电解质材料的机械性能,以确定其结合到电池中时的机械应力表现

2017年2月2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介绍了其一个团队在固态锂硫电池研究方面的工作成果。该团队第一次探索了硫化物基固体电解质材料的机械性能,以确定其结合到电池中时的机械应力表现。

最先进的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主要受液体电解质的化学及电化学稳定性以及其与电极的相互作用情况的限制。相比于传统的液体电解质锂电池,固体电解质电池可以提供更大的能量储存能力,并可以基本上消除电解质生成金属凸刺扎穿隔膜导致短路的风险,这种可以提高电池能量密度和安全性的选择也因此备受关注。然而,使用这种全固体电池的最大问题在于,当电极反复充电和放电时,电解质材料内可能发生什么样的机械应力。材料随着应力产生的机械降解情况将影响电池的稳定性和耐久性,因此,了解固态电解质的机械性能是非常重要的。

硫化物作为全固态电池电解质的优秀候选之一,到目前为止,其对空气的极端敏感性为对其机械性能测量带来了挑战。为了规避这个问题,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团队成员在矿物油浴中进行了材料的机械测试,保护样品免受与空气或水分等化学物质的相互作用。

团队使用了特殊的测量技术,测量内容包括了很多此前无法量化的重要性能,比如硬度、断裂韧性和杨氏模量等,其中的断裂相关性能对于预测材料在电池应用中的破裂或破碎是至关重要的。

研究人员发现,该材料在经受应力时,可以轻易地变形,在足够高的应力下,它可以像脆性玻璃片一样裂开。通过详细了解这些属性,研究人员可以计算材料在断裂之前能承受多大的应力,并且在设计电池系统时考虑到这些信息。

▲在可见光下超薄、柔性和透明的近乎完美的宽带吸收体(near-perfect broadband absorber)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研发出超薄柔性吸光材料,可用于能源及隐身应用

2017年2月2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的工程师开发出了在可见光下超薄、柔性、透明的光吸收材料,被称为“近乎完美的宽带吸收体(near-perfect broadband absorber)”,可用于能源及隐身应用。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Jacobs工程学院Zhaowei Liu教授带领的团队通过开发一种新型的基于纳米粒子的设计,创建了这个“近乎完美的宽带吸收体(near-perfect broadband absorber)”。材料可以吸收大于87%的近红外光(1,200至2,200纳米波长)在1550纳米处(光纤通讯波长)吸收率为98%该材料能够从各个角度吸收光,理论上科学家们也可以通过定制使它只吸收某些特定波长的光,同时让其它波长的光通过

此种材料的潜在应用包括:能在太阳光照射强烈的日子使建筑物和汽车保持凉爽的透明窗户涂料;比太阳能电池效率高三倍的设备以及超薄、轻质的可以屏蔽热检测的防护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挖掘即将爆发的牛股(04-26)
微能源|法美联手研制出基于微管3D结构的新型微电池,满足移动互联时代传感器供电需求
新型锂硫电池问世,手机充一次电可用5天
生鲜食品气调包装新型材料的研究进展
榴莲怪味太醉人?给它穿层除臭外衣吧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