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自然活法》二十五讲(3):不好的感觉上来,怎么能不受它的影响呢?



△左滑图片有惊喜
△点击播放音频


亲爱的灯芯,

吉祥如意。

当下,

您的感觉如何?



《传习录》第73条

【原文】

问“志至气次”。
先生曰:“'志之所至,气亦至焉’之谓,非极至次贰之谓。'持其志’则养气在其中,'无暴其气’则亦持其志矣。孟子救告子之偏,故如此夹持说。”
01
我们来看七十三条。
 
问:“志至气次。”
先生曰:“'志之所至,气亦至焉’之谓,非极至次贰之谓。”
 
这一句话其实讲的什么?其实讲的是“志之所至,气亦至焉。”说志到了,气就到了。
“志”是啥?“志”就是你那个心念,你那个念,或者我们讲意志。
“气”是动力。这样解(释)可能不太全面,但大约可以把它理解成这个样子。
“志至”,你的意念到了;“气次”,气跟着就来了。“次”,跟着。“志至气次。”
 
先生说,“志之所至,气亦至焉。”他说你的心念一到,气就来了。这个说法并不是说“志”就很重要,“气”就好像不重要了,它不是这样分别的,它实际上还是一体。
 
“持其志”,则养气在其中,“无暴其气”,则亦持其志矣。
“持其志”,就是你一直观照你那个感觉。其实这是在干嘛?这就是在养气。
“无暴其气,则亦持其志矣。”“无暴”是什么意思?不受它的损害,不被那个气损害。就是我们讲,感觉上来,你不受它的损害,也是在养你的气呀。
这你一看,这不就是格物的功课嘛!
 
所以这儿说,“孟子救告子之偏,故如此夹持说。” 孟子怕告子说错,怕告子造成影响,所以在这个地方就“夹持说”——“夹持”是啥意思?匡扶。所以他要修正一下。
比方说,我们一起谈个生意,然后你发现可能他说得快说偏了,这时候你是不是赶紧上面再补一句啊?就这么个意思。他补了那么一句。就这一段。
 

02
我们来看一下告子这段怎么说的,这一段其实是在《孟子》的《公孙丑》里面。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何也?”曰:“志壹则动气,气壹则动志也。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曰:“敢问夫子之不动心,与告子之不动心,可得闻与?”
学生问孟子。请问老师,您说的这个“不动心”,告子也说“不动心”,你能不能让我们听一听有什么不一样呢?
 
这儿就讲了,告子曰:“'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得于心,勿求于气。’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这是孟子的评价。
 
他说什么呢?他说告子说的“不得于言,勿求于心。”如果你没听到你想听的话,你不要生气,不要动心;你要是不动心,“勿求于气”——就是你要想不动心,你不要在情绪上去寻找答案。
 
孟子就讲了,“不得于心,勿求于气,可。”如果你要是想不起情绪,那么你就不要去观照你生气的那个东西,这个是可以的。
他又说,“不得于言,勿求于心,不可。”他说你不要去观照你的感觉,这个可不行。因为啥?你不观照感觉你就出不来了,你还是要观照感觉的。
 
那么又讲,“夫志,气之帅也;气,体之充也。”他说“气”和“志”是什么关系呢?
“志”就是你的导向。叫“帅”,大帅、元帅。
“气,体之充也。”气会让你的身体呈现出感觉来,装到你的身体里头去了。
 
夫志至焉,气次焉;故曰:'持其志,无暴其气。’
他这儿讲了,说你看,你的那个念头过来,你才会感受到这个情绪的。所以“持其志,无暴其气。”你能经常观照感觉,保持在你的观照上,你不会受到这个感觉(生气)的伤害。
 
既曰'志至焉,气次焉’,又曰'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
学生又问了,既然讲“志至焉,气次焉”,又说“持其志,无暴其气’者,何也?”既然您都讲了念头一到,生气的这个感觉就来了,为什么又说你就一直观照感觉,一直做格物,你做观照,省察克治,你一直做这种,你就不会受伤害呢?什么缘故呢?
 
曰:“志一则动气,气一则动志也。”
啥意思?什么叫“一”呢?“一”就是你全心全意投入上去了。“志一”,就是说你完全地在念头上。你钻到念头里面,你的气就动了,你就想他这不对、他就不对……你气就动了。你动气——“气一则动志也”,你要是一直在那个情绪里面,那你看他就咋也不顺眼了。
 
今夫蹶者趋者,是气也,而反动其心。
你看现在人,老被情绪驱使着去行动,这其实就是气在推动他。反而影响到他那颗不动的心了。是这么个意思。
 
这是七十三。

根据2020年4月22在太原市百花谷的讲座整理

您的每一句话  我们都会认真听

欢迎留言分享 点击这里,说你想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新书连载 | 中华民族“志气”二字的深意,让孟子告诉你
心息相依
学 者 ——不宜志小气轻
庄子的呼吸法门
王阳明:怎么与情绪和平共处?修心的难点与好处是什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