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的自然活法》:跟着感觉走是什么活法?


上一次我们讲了王阳明的《四句教》,《四句教》实际上是一个挺要命的事儿,挺重要的事儿,为啥呢?因为四句教虽然只有28个字,但是这28个字把王阳明学说的全部内容都涵盖在里面了。

对于我们学习来讲呢,最重要的是什么?就是他提供了一个真相,实际上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我们如果不了解真相的话,很容易把这个东西学成一个理论,就是讲道理,回去说:何老师,我听完这个挺好的,就是回去不会用。为啥呢?因为没有活在真相里,活在道理里了。所以上次讲的这一块儿还需要反复的来咀嚼咀嚼,反刍一下,时常想起来,合计合计,时常想起来,合计合计,要有这么一个不断消化的过程。但是我们上次也讲,说你听懂就听懂了,听不懂你不要使劲在那想闹懂它,为啥呢?因为它是感觉的过程,它不是一个逻辑分析的过程,所以我们在讲之前,把这一段稍微的复习一下。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教》


前面讲“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其实这两句说什么呢?说的是王阳明的——我顺便说一下,我以后尽量不把它说成是王阳明的思想、王阳明的学术,尽量不这样去表达,因为这样表达就把它表达成专业,表达成学术问题了,但是实际上对于我们来讲,我们学的不是个学术问题,就是你千万别学成专家,学成专家你就完蛋了。“完蛋了”这个词我说的其实不是危言耸听啊,不是哗众取宠啊,“完蛋了”就是你一学成专家你就会讲道理了,你头头是道,但是你就是活不出来。因为啥?你进入逻辑维度了,一下就掉了界了。
过日子你就会有这种感觉嘛,两口子在一起成天就讲道理,你应该这样,你应该那样,但是你发现讲道理一点用都没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这是道理。两口子在一起是讲感觉,所以任何时候都是你讲感觉的时候,总比讲道理的时候要安全,讲感觉比讲道理容易活出来。所以我们这儿讲在王阳明先生所描述的真相里面,他讲的一句话就是“心即理”。“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心即理。”这两句话说了这么一个道理。
 
什么叫“心即理”呢?
就是生命的本质是感觉,感觉的本质是觉,这一句话就叫“心即理”,这是我对“心即理”的一个解读。那么这个“心即理”,我们试着把它描述的好懂一点,这个世界是由什么构成的呀?这个世界是由感觉构成的。为了证明我说的这句话,为了找一些道理来支持一下这句话,理论来支持一下这句话,我们借用量子物理里面的一句话——所有的现象,它的本质都是振频。

打一个比方说,说我们看到讲桌上有一块儿红色。其实所谓的这一块儿红色,它不是一个客观存在,所谓的这个红色是什么呢?是光谱。光谱我们知道,现在中学生都知道,就是假如光谱的长度是100%的话,那我们肉眼可见的光谱大概是100%里面的2%,这个道理我想不用我再解释了,已经是定律了。那么这个红色是这2%里面的一小部分,比如说大约有十分之一,或者七分之一,大约是这样的。我们一说“红色”,是可见光里面赤橙黄绿蓝靛紫中的一部分,它只是不断变化地一个频率,那么频率的这个区间,我们把它称之为“红色”。就是我们的肉眼去观察这一段频率的时候,通过肉眼把这个信息收进来,然后大脑去解读这段信息,解读完了得一个结论叫“红色”。我这样表述没有问题吧?那么实际上是什么呢?实际上红色不是客观存在。什么是客观存在?振动。我们现在讲的是这个区间里啊,在这个区间里头存在,那个振动是个存在,就像你上电脑,你一打开电脑,电脑里面又有图画,又有声音,但是实际上图画和声音都不是它的本质,它的本质是什么?就是你从网线里边过来都是信号,然后这些信号通过机器解读,把它解读成图像和声音了。这么讲,意思就明白了吧?那我们的大脑是干嘛?就是把外在的信号解读,把它解读出来一个结论。你比如说,我解读成红色,然后把它解读成这是话筒,这是桌子,那是个人,这个是老婆,那个是孩子……把那个振频解读出来。

那我们就知道它的本质是什么?本质是振动。振动是什么?我们上节课其实也讲过,我好多个场合也讲过这个话,“振动”今天的说法叫“能量”,振动就是能量。那么能量我们讲,搁在古时候,搁在古人这个地方它讲叫什么?它讲叫“德”。这就是能量。如果这个“能量”用今天我们好懂的话,任何一个人你给他讲能量,他不见得马上懂,但是你给他讲一个词,他立马就知道了,是什么?“感觉”。所以这么一讲你就会发现,感觉、德、能量、振频,是一个词,是一个意思,不同角度的解读,是一个东西。当我们明白这个东西,你就知道世界的本质、生命的本质、生命体验的本质……随便你用什么说,你说宇宙,这是我们在表达外在;你说生命,这就是从内在。你从哪个角度讲都一样,因为都是一回事儿。

说那个东西的本质是什么?那个东西的本质是振动,那个东西的本质是感觉。这么一讲就知道了,你说哪一个东西会跑到你的感觉外头呢?你说外星不在我这儿,但是你在表达“外星”的时候,这个概念已经进来了啊,你不通过感觉,你怎么知道有这么个东西啊?所以你就知道,所有的东西离不开感觉,这叫“心外无事,心外无理”。这句话表达的核心的东西就在这儿。
 
一切法由心想生”,佛家是这么讲的。那么它的本质是感觉,感觉的本质是什么呢?感觉的本质是谁在感觉,或者我们讲是感觉的本体。这个按照禅家的讲法说看它的本来面目,什么叫“本来面目”?你看电视里边儿一会儿演《还珠格格》,一会儿演《侏罗纪公园》,一会儿演未来,一会儿演过去,一会儿演天上的,一会儿演海里的,一会儿演地球的,一会儿演外星的,演了一大堆东西,它的本质是什么?它的本质是那个电视机。你看千变万化,但是它的本质没动过,本质是那个电视机,是它的本体。

那我们讲感觉的本体是什么?感觉的本体,我们可以把它称之为,就是这个东西的称号,就是名字——说你叫我何老师也行,你叫我何劲波也行,叫我小波儿也行,你随便叫我啥都行,但是我没动过,你爱叫我啥,你叫混蛋,我还是没变过,我还是这样的。所以你不要掉到那个名词里去。你说为啥要叫他混蛋?人挺好的,人还讲课呢!那你就掉到词儿里去了,所以别掉到词儿里头,“言语断道”。为什么《道德经》一开篇讲“道可道,非常道。”说这个东西能说,但一说,不好意思,就不是了,一说就成了文字了,它就不是“道”了,所以我们别掉到名词里边。
 
说感觉的本体呀,有的时候我们会把它称之为“觉”,你叫它啥都行。你比如说,儒家会叫它叫“中”,“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或者儒家经常讲“未发之中”,是什么?就是讲本体就是这个“无善无恶心之体”,心的本体,感觉的本体,就是这个东西。有的地方,你比如说道家有的时候会把它叫“一”,会把它叫“道”。甭管它叫啥,反正你知道它的本质是这个东西,这个东西不动,这就是世界真相。

为什么要讲这一段呢?为什么我们开篇又把这一段复习一下呢?因为它是一个概念,它是一个很重要的指导思想。什么指导思想呢?我们讲改变命运,你想,如果外在世界是固定的,请问你怎么改变?你想一想你怎么变?它是它,我是我,你怎么变?你变不了。只有它和我有联系的时候,我才能变,是不是这个道理?那么它的原理是什么?原理是它是振频,我只要调频,它就变了。是不是?原理在这儿呢。所以你明白这个原理,才会真正的应用。否则的话是啥?否则的话,你听课是听课,生活是生活,一听课:哎呀,这个挺好的,讲得不错。一遇上事儿的时候,光想做事,不想改变振频,光想改变事件。

打一个比方说,孩子学习不好。我们课上讲的,你考了个69分跑回来了。你就没想过要改变振频,你想的就是我怎么去改变69分这个事。有时候最傻的事就是直接把69分划掉改成100,最傻的事情就是这么做的啊,不过大部分人不会这么傻,大部分人把孩子揍一顿,说你必须给我考一百!他要改变外在,可是他没有改变里面。里面是谁?里面是孩子的思想吗?里面是“我”的感觉,谁难受是谁的感觉。这是振频。

他改变的是这个东西,所以正是因为“心即理”“心外无事”,他才有可能改变,如果没有这个可能性是不可能改变的,这个是特别重要的一个前提——“心即理”。

 
我们现实生活当中,有的人过得很幸福,有的人过得不幸福,有的人过得焦头烂额的:好多事儿呢,哎呀,怎么就活出来了……为啥呀?因为他没有调频,他其实是活在频率里面了,但是他的概念,他的意识告诉他:不要活在频率里头,要活在结果当中。结果就是事件嘛,要活在结果当中,所以他越活越痛苦。我们的体验不就是这么来的嘛!所以“心即理”讲的是这个东西。
 

无善无恶心之体,

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

为善去恶是格物。

——《四句教》


后面“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这两句讲的什么?讲的是办法,讲的是我们活出来的办法。怎么就活出来了?跟上你的感觉走。什么叫跟上感觉走?因为“知善知恶是良知”。“知”是感觉,“知”不是知道,知道是你了解逻辑了,“知”这个地方是感觉,你感觉到了。
你比方说,去公厕,一进去——臭!一进去你就生出来抵触心,那个味儿一上来,“噔”的一下,那个抵触,这一下的感觉就是知恶的感觉。自动知啊,对不对?你比如说,遇上一个环境,一进去,“噔”马上就有一个反弹,有一个抵触,这个抵触就叫知恶。一见某一个环境,某一个场景,一进来,诶!马上感觉很好。比如很多人一听到这个真相的课程,一听到真相,马上感觉“哇,很好。”你说为啥?下了课你问他咋好啊?他说不上来,所以你就知道它不是知道,它只是感觉,能觉出来了吧?
 
“知善知恶”什么意思?我感觉很好,我感觉不好,是谁感觉好?谁感觉不好呢?我们讲是那个本体它自然知道。那么那个本体自然知道的时候,那个“知道”我们叫它什么?我们叫它“良知”。《大学》里面叫它“明德”。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什么意思?就是大学——成就圣人,活出来叫大人,说大人之道、大学之道,这条道在哪呢?在你明了明德,就是你的良知出来指路来了,这就叫明了明德。它来给你带上路了,它就明了。为什么它叫“明德”?因为它是良知,它自己就知善知恶,它自己就明白,所以这个“德”——此德本明,所以它叫“良知”。就这个东西,就这条路,这就活出来了,可惜是什么?可惜我们众生有习气,人有习气,习气是什么?习气是习惯性的用逻辑,你明明感觉已经很好了,然后还要琢磨一下:我为什么要感觉好?我能相信我这个感觉好吗?万一它是骗我的?他就上逻辑,一上逻辑他迅速感觉就不好了。为什么?因为掉界了,一下掉了维次了,所以他感觉立马就下来了,然后他还越想越觉得自己有道理,这很好玩啊,一有道理就没意思了,所以他不相信感觉。
 
我们讲明了明德,顺了感觉走,这人就活出来了。那么这个顺了感觉走,这个叫什么?这个叫“知行合一”。我们今天很多人把“知行合一”都理解错了,很多人把“知行合一”理解成我学了一个东西,我拿上练了,我上手了,这个叫“知”,他是把“知”当成知识了。“知”是感觉,感觉和行动统一了,跟上感觉行动,做有感觉的事情,这个叫“知行合一”。知善的时候是知行合一,感觉爽,感觉好,这是良知指引。那我知恶的时候怎么办呢?感觉不好,感觉不好格物致知。

什么叫“格物致知”?“为善去恶是格物”,就是我把不好的感觉处理成好感觉了,这就叫“格物”。可是我们有的时候对“格物”这个词,尤其是学儒家的经典,学传统文化学的时间长了以后,他不认为格物有多重要。其实你看《大学》里面讲了:“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我不说那么长的话了,反正一个一个一个一个,最后干嘛?最后告诉你平天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一步一步就活出来了,所以这是个起点,这不是说我半路杀出来个程咬金,我直接致知,或者我直接诚意,不是这样的,有的人直接修身,还有的人直接上手就平天下,啥都不说,上手就平天下,那你平得了吗?地基还没挖,直接起个十楼,九楼以下都不盖,直接盖个十楼,你觉得可能吗?那根本不可能,所以这个原理知道以后,就知道格物特别重要。
 
其实“格物”这个话,在《中庸》里面也讲过。这儿不是讲“为善去恶”嘛,“为善去恶”其实这个词我们稍微一解释你就知道,我们把它换一个词来解释一下,“为善去恶”是干嘛?是处理感觉,把不好的感觉变成好感觉。那你想处理感觉,在《中庸》里面这句话咋说的?

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

发而皆中节,谓之和。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

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

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

——《中庸》

《中庸》里面说:“发而皆中节,谓之和。”就是我脾气出来了,我感受出来,评判出来了,“发而中节”。“中节”是干嘛?“中节”不就是处理嘛。这个地方就是“格物”,一样样的。说“格物”就是“和”。那么你再接着往下看,说“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什么意思?“中”就是世界的本来面目,“天下之大本”,那你看“无善无恶心之体”,是不是就是这一句?说“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干嘛呀?就是你做格物这个功课,你回到宇宙真相,回到本体的大道,金光大道,这就告诉你很清楚了,这就是你活出来的这条路。“和也者”就是活出来了,做这个功课就活出来了。后面才给你讲结果,说“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这是呈现出结果了,前面给你讲的是办法。

所以你这么一看,哇,《四句教》特重要。
 

今天开始呢,我们会来解读《传习录》里面一句一句的,一篇一篇的这么来过,应该叫一段一段的来过。一段一段的来过呢,前面这块很重要,为啥?因为一段一段的都是片段,我大概理了一下,大概分几种类型,一种类型是讲道理;一种类型是学术讨论,就是他跟经典之间的对照,学术讨论;另外一种是实修功课;还有一种是拨乱反正,就是讲有的地方我们对经典的理解错了,或者用法错了,拨乱的一些东西。所以基本上就分成这么几种。

那么王阳明呢,说老实话,你看《传习录》上介绍他的那些学生,一看全是当官的,就是我们讲的都是尖端人才,所以对于这些人来讲,我们今天讲都是文化人,所以人家出口成章,根本不是个问题,所以他动不动一会儿来一句《大学》里的话,一会儿来一句《论语》里的话,一会儿就不知道从哪给你来一句,我在看的过程中发现好多地方还非得找见出处,否则的话你不知道他说的啥意思。
比如说,他直接来问你:哎呀,那个“未发之中”……你不知道啥叫个“未发之中”,查半天你才知道原来是《中庸》里面讲:“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你才知道它里面有这么一个出处。所以在这个里面,如果我们前面这块儿搞不清楚,就特别容易把它搞成一个学术研究,但是学术研究,我刚才说很危险,为什么很危险?因为很容易掉的字里面,很容易掉到逻辑里面去,人掉到那个里面是有快感的。为什么会为学日益?因为有快感,觉得:哎,我懂啊!别人说不上来,我能说上来呀!对不对?别人没读过这书我读过呀!这叫什么?这叫虚荣心。虚荣心背后是什么?叫匮乏感啊,走来走去都补那个窟窿去了,自己没成长,全都满足人欲了。所以古人讲:“去人欲,存天理”。你是要解决那个匮乏感。
 
《尚书》里面讲的说: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

惟精惟一,允执厥中。

——《尚书》

人心惟危,道心惟微”。“人心”人的心就是欲望,“人心惟危”它太危险了,因为啥?你一不小心顺到人欲里头,马上就堕落,所以“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是什么意思?“道”是有尺度的,那个尺度把握不住又危险了,所以“道心惟微”,很微妙的。
惟精惟一”,“惟精”是干嘛?“惟精”就是我不断把道心提纯。什么叫道心提纯?良知指引叫道心提纯,不是逻辑指引,逻辑指引就不纯了。“惟一”就这一门功课够你用了。“惟精惟一”只有精,只有一,只有这种情况,那么怎么样?“允执厥中”这个时候你就活在“中”里了。就这么个意思。

根据2019年3月16日在太原市傅山园的讲座整理

本系列音频及文字由启明灯整理发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钱德洪录》
正心,诚意,格物,其本质都不过是让识神,有为法退位,让元神,良知当家做主
存乎心 悟致知
王阳明传习录三(下)
▪【推荐】“诚意”与“正心”:致良知工夫的两种路径 | 段重阳
[]《卷下·钱德洪录》天泉证道(1)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