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让人心碎的控诉——何以为家

微笑,赞恩,这是护照照片,不是死亡证明

这是黎巴嫩的影片,那个在记忆里永远弥漫着战火的区域竟然还有电影人肯耗费数年的时间去反映民间疾苦,我蛮惊讶的。关于难民一词,最近的了解是叙利亚。片中赞恩一家就是从叙利亚到黎巴嫩的没有身份的难民。

12岁的赞恩看起来远比他的年纪来得小,瘦弱、纤细,看起来像是八九岁。看到他戴着手铐从监狱里被提到法庭,很震惊,我一直以为少年犯是不用被这样关押的。赞恩起诉他的父母,理由是“他们生了我”,在这个看似荒诞的诉求背后,是赞恩12年生活的素描。很难想像那些苦难每天都真实的发生在赞恩们的身上,长时间在社会最底层挣扎于生存边缘的赞恩们,早早就失去了笑容,眼睛传递着提防、紧张和茫然,他们被剥夺了受教育的权利,食不果腹,承受着远高于他们身体极限的繁重体力劳动,或者是坑蒙拐骗,游离于法律的灰色地带,以换取赖以生存的微薄的食物。在这种生存环境之中的他们,没有明天。

赞恩说:“我希望我们能做个好人,被所有人爱,但上帝不希望我们这样,他只希望我们做个洗碗工”,连信仰都已经丧失,赞恩意识到他所处的状况不是个案,有太多孩子正奔赴到他的现状中来,包括他的兄妹。所以,他希望:“既然你没有生养他的能力就不要生下来,不然他以后就会和我一样”,他状告父母,同时发出自己的呐喊:“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他曾企图用自己微弱的力量来挽救他的妹妹,但以失败告终,也正是这个妹妹的无辜离世点燃了他日积月累的愤怒,赞恩想以一次诉讼来终结他未来弟弟或妹妹的悲剧,于是,有了这场庭审。

庭审中赞恩父母最初很茫然,完全不明白自己的儿子怎么会把自己逼上法庭,甚至在听完儿子漫长的倾诉之后,依然在抱怨这个社会没有给他们机会,是外部大环境逼迫他们沦落至此,他们还是没学会低头审视自己,没有去发现认识自己的不足,只是努力的甩锅。一个国家或者一个民族在特定的时段无法避免遇见了混乱,并不意味着这个国家或是这个民族的成员就多了放弃自我管理的理由,可以随意的将各种负面情绪负面思维转嫁到他人或他国身上。赞恩期待的父母在影片结束时仍然未得到。

那句“可怜之人必有可恨之处”的话是真理。

我们看到跟随父母偷渡而惨死在海上的儿童,同情心四起,不久后又听到被难民残忍杀害的议员女儿事件,这与寓言《农夫与蛇》有何差别?所有苦难绝对不是可以放纵的根由,也绝对不可以成为伤害无辜的保护伞。当人性中的善良长期不被善待,哪里还会有人愿意提供出避风港口庇护一方?

影片最后打出的“愿每一个勇敢的孩子,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的字幕,我也希望赞恩的清醒可以改变若干父母的固化思维,可以消除若干家庭的潜在矛盾,可以给若干未成年人一缕希冀。

赞恩的扮演者是导演找的难民,片中大部分事件是他曾经的经历,因为本片的拍摄,他与他的家人得以移民到挪威,在那里开始被改变了的新生活。导演在结束后给出这样的字幕无非是想让观众安心,也在让更多的人知道,有些变化已经通过努力发生了。可我的心情依然沉重,我不知道片中那对不以为然的父母是不是换一个国家换一个城市就能把自己变换掉,坦然承担起属于自己的责任和义务,给予孩子们一个真正的家。

何以为家?是怒吼也是企求。

记录是最长情的陪伴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何以为家 | 豆瓣9.0:他笑了,我们哭了
看懂《何以为家》这几点,你就会比很多人幸福!
【观与思】圣华||何以为家
9.0高分,这个12岁的孩子看哭了无数人
无力抚养孩子的人,别再生了
《何以为家》拷问的仅仅是赞恩的父母吗?(上)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