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荷兰人欲收回版权!近4亿购买的《好声音》为何迟迟没能给唐德带来好消息?


前段时间,吃瓜群众们热烈讨论着那英离开、周杰伦留任会对未来的《中国新歌声》产生什么影响,在一片人声鼎沸之余,节目前身《中国好声音》(以下简称《好声音》)却已经被很多人逐渐淡忘。回想这个曾经投向中国综艺行业中的“重磅炸弹”所触发的情景,让人感慨果然是流水的节目,永远的市场。

近期,《好声音》难得闯入了公众的视野,可惜是因为版权纠纷问题。11月13日早间,A股上市公司唐德影视发布公告称,收到《好声音》授权方荷兰Talpa公司的单方面解约函,同时还被要求继续支付剩余4125万美元的尾款。此消息一出,导致唐德影视的股价一度接近跌停状态。

对此,【话娱】(ID:huayufunds)记者今天一早联系到了唐德影视的相关工作人员,想要了解对方的表态以及是否会继续推进《好声音》这个项目,“唐德不认可Talpa单方面提出终止协议的行为,将继续督促其根据协议的约定履行义务。换言之,唐德依然拥有“好声音”完全版权,并不影响“好声音”项目的进行。唐德影视会在法律和政策允许的范围内,将继续推进《中国好声音》项目。根据项目进展情况,会在合适的时机公布相关进展及详细情况”,对方如是回应道。

事实上,在这份解约函背后,围绕《好声音》的版权之争已经持续了近两年之久,其中关联方有唐德影视、灿星制作、Talpa公司和浙江卫视。在如今招商普遍不太景气的综艺市场中,已花费近4亿的唐德影视会如何对待迟迟“难产”的《好声音》?从投入产出比的角度来看,这4亿的巨额“学费”又能够给行业带来哪些启示呢?

继灿星之后,“牵手”唐德的Talpa为何又玩“分手”?

自2012年暑期开播就火爆荧屏的《好声音》,第一季到第四季的广告总收入超过20亿元,毫无疑问,在当时,这是一颗人见人爱的摇钱树。那么,面对这样一个香饽饽,灿星制作为何没有同Talpa合作下去,继续开发这样一个超级IP呢?

答案是:在灿星与Talpa签订的合约期即将结束之际,Talpa方面认识到《好声音》在中国市场上蕴藏的巨大商业价值,想要涨价,重新签约。最终,双方在价格方面并未谈拢,于是合作关系终结。面对着彼时的这一摇钱树,身为上市公司的唐德影视才成为后来的接盘者。

自2016年初购入《好声音》的节目版权以来,作为老牌影视制作公司的唐德想要借此一举打入“吸睛无数”和“吸金无数”的综艺市场。为此,唐德还在同年2月召开了“迎娶Talpa”的发布会,唐德董事长吴宏亮现场宣布将携手Talpa,与江苏卫视共同打造由成龙主要参与的公益节目《筑梦中国C计划》,还有一档名为《Dance Dance Dance》的综艺,但却不见《好声音》的明确发展踪迹。

旗下节目迟迟未能现身,官司倒是总是缠身。今年5月17日,浙江广电集团因“好声音”对唐德影视发难。浙江广电、浙江蓝巨星国际传媒对唐德影视及公司全资子公司唐德传媒提起诉讼,请求判令唐德立即停止使用《中国好声音》电视节目栏目名称/频道栏目节目名称的不正当竞争行为,并索赔经济损失人民币1.2亿元及合理费用支出50万元。

此案最早得追溯到去年6月,唐德影视作为原告方,对灿星文化和世纪丽亮提起民事诉讼,认为灿星公司与世纪丽亮实施了侵害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请求判决灿星停止使用“中国好声音”等相关元素,并且索赔5.1亿元。

就这样过了半年不到,继浙江广电集团之后,唐德影视又面临着来自荷兰Talpa公司的“问询”。从唐德影视发布的公告中,我们看到公司已累计向Talpa支付了1875万美元的许可费,关于对方解约函中提及的375万美元尾款未打的情况,唐德的相关工作人员这样对话娱记者表示

关于Talpa公司所认为唐德应该支付第二期尾款375万美元一事,唐德此前与Talpa多次协商。此前我们一直在按时付款,2016年12月向Talpa公司支付第二期款项中的500万美元,按照协商结果,在香港国际仲裁中心仲裁庭对好声音版权仲裁案做出最终裁决后又向Talpa支付第二期款项中的375万美元。

尽管香港国际仲裁中心做出了仲裁,但这是荷兰Talpa公司与星空华文方面就《中国好声音》知识产权归属而展开的仲裁,当时的结果是包括“中国好声音”这一节目中文名称在内的所有权益都归荷兰Talpa所有。但是,国内有关好声音的几个诉讼至今没有裁定结果。

按照与Talpa公司的版权协议,Talpa公司有义务帮助唐德影视维护合法权益,尽管Talpa公司在前期做了一些工作,但后期他们的工作做得不够,唐德影视无法按照协议行使其独家授权的权利。作为一家上市公司,唐德影视为保护公司和股东利益,不得不暂停支付相应款项。

对于唐德来说,不惜斥6000万美元巨资购入《好声音》的版权,本想拓展公司业务支线,增强整体营收能力,但当下有些身陷泥沼应该是此前始料未及的。

版权引进有风险,原创研发是王道?

不做事后诸葛亮,面对着瞬息万变的综艺市场,所有人都应该做一名谦卑的学生。

2012年大获成功的《好声音》在国内掀起了版权引进的风潮,2013年有《爸爸去哪儿》和《我是歌手》,2014年有《奔跑吧兄弟》,2015年有《蒙面唱将猜猜猜》,这段时间几大一线卫视平台上又出现了一众效仿韩综的慢综艺。拥有成熟既定的模式、海外团队的指导等因素,版权综艺确实更容易“取悦”到主流观众,也更能被金主买单。但在这些成功案例的背后,似乎也埋藏着不少隐忧。

首先,是不断趋紧的政策环境。在我国这样一个具有本土特色的监管环境之下,尤其是对于综艺这种娱乐形态来说,很多时候学好政治比什么都重要。即使你的节目质量再高,再受人民群众的喜爱,如果因为哪方面不合适被禁播了,你基本上就是胎死腹中了。对于版权综艺来说,近几年来广电总局不断下发的“限娱令”、“限模令”以及加强版都使其价值受到了不小的折损。

同时,广电总局鼓励发展原创类综艺,今年初颇受市场瞩目的文化类节目不仅给行业送来了一股清流,这种类型的节目在登陆卫视黄金时间方面也享受着政策红利,其中很多都属于原创研发,如《中国诗词大会》等。

其次,国外模式节目在引进国内的过程中,会更容易牵涉到各种版权纠纷,即使不至于闹上法庭,也可能会背负着涉嫌抄袭的骂名。唐德影视在接手国内《好声音》的版权之后,所遭遇的这一系列“插曲”便是很好的佐证,连董事长吴洪亮都语带无奈地表示唐德在“左手忙制作,右手打官司”。此前热播的湖南卫视《向往的生活》《中餐厅》等也被不少网友质疑涉嫌抄袭韩综《三时三餐》《尹餐厅》的节目创意,虽然后面并没有闹出更大风波,但这种言论必然会影响到节目口碑以及市场表现。

最后,版权引进的节目终归不属于自己,很难打造出自身的核心竞争力。这点放在灿星制作身上能得到较为明显的印证。灿星此前因为《好声音》的爆红在市场上一炮打响,从此跃升进国内一线综艺制作公司梯队,但2016年1月,灿星收到来自荷兰公司Tapla的一纸临时禁制令,自此失去了《好声音》这一棵曾经“屡试不爽”的摇钱树。

此后虽然炮制出了“战车版”《好声音》—《中国新歌声》,收视率也较为亮眼,但在社交媒体和年轻群体中的影响力显然已经大不如前。在10月8日播出的鸟巢决赛结束后,节目总冠军扎西平措的微博粉丝至今没有超过6万,而当年吴莫愁在节目结束后就已经跻身百事可乐等国际大牌的代言人。

2016年4月,通过浙富控股以3亿价格对灿星6.07%股权的增资收购,灿星估值已经达到50亿。更让资本担忧的是,过往的经历让灿星不是跟《好声音》就是《新歌声》形成了一种被动捆绑,没有大举进入颇受观众欢迎的户外真人秀领域,也没有试水网综打造出王牌IP,导致自身严重依赖一两档节目,没有形成规模化的生产能力。凡此种种,似乎在说明着一个道理:只有勇于打破过往的自己才能立于不败之地,否则你过去的优势恰恰能成为你未来的软肋。

没人能否认《好声音》曾经巨大的商业价值,但装上战车的《新歌声》尚且出现颓势,传统的音乐选秀节目正在走向没落已成广泛共识。当年《好声音》的核心观众大多都已开始接近或者步入婚后生活,现在有精力追着节目发着弹幕基本以95、00后为主。受众人群的变迁决定了节目模式、内容表达等也要随之发生迭代,《中国有嘻哈》《明日之子》等网综的成功值得深入思考。所以对于唐德来说,巨额购入的《好声音》算不算一笔好生意,媒体过多的讨论已显多余,读者自会评判,而它自己肯定也有了答案。

END

作者:秋实

责编:谭如谦

主编:邱庄

应聘简历发送邮箱2529607074@qq.com

转载、投稿、商务合作可扫我

微信号:huayu1905

 电话号码:13161891513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一地鸡毛的“中国好声音”与日薄西山的传统音乐选秀
Talpa单方中止对唐德授权并索赔4125万美金,“好声音”是吸金利器还是烫手山芋?
唐德灿星和解,《中国新歌声》将改回《中国好声音》?
谁才是《中国好声音》版权争夺战的最后赢家?
唐德得到《好声音》的版权,为何有捡剩饭吃的感觉?
《中国好声音》终于凉透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