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小城的文化热度(1)

    淮北人待人实在、热情、真诚;这几乎是所有外来者的一致高评。

    它有文化根由。

    站在楚馆长和她同事中间的是北京来的记者郭晓明,黑黑瘦瘦的,神态、扮装很酷的一个中年人。



    从进东篱书院到老文化馆,他很少说话,不停的在拍;手机、相机是手里的双枪,几乎没一刻闲空。

   他没去看南湖、东湖,也没上相山,却对我们这个城市非常惊讶:这么小的一个地方,文化的多元烂漫色彩,竟如此的丰富、好看。

   惊讶比赞叹更能准确表现出他的极高的肯定度。显然不是客套,毕竟他是个走南闯北、见多识广的京城人。

    北京人眼高、话牛,一般的很难入眼。







    有一个不经意的点尤其让郭晓明赞叹不已。

    中午在一起吃饭,画家周力没有灌酒,他的声线就更稳定、更明晰,一字一句、一板一眼唱出的京剧“空城计”,比京城铁杆票友还要地道;古琴协会刘会长一段昆曲,咬字的声韵、神情,宛若款款走来的江南女子;最让人惊到的是文化馆的小张,人高马大、粗粗壮壮的,唱起越剧《红楼梦》的段子,表现细腻到风情万种。

    他本是南方人,咬文爵字道道地地并不奇怪,关键是唱时气韵的内敛、控制,铺展竟如此精妙。

    还不忘给我们普及:最早的越剧是男人唱的。



    我也是去年才推开东篱书院的小门,看见了如此声情并茂、斑斓多姿的小城文化人的模样。

    走近一见,便大欢喜。

    在这里,他们是小城的学者、作家诗人、书画雕塑家、歌唱家、主持人、茶艺师、旗袍和汉服客等文化人,相聚之时,各展其技、各显其长,欢声笑语;在单位,他们就是埋头工作的公务员、教师、企业白领和蓝领、小老板或学生,有的刻意的默默无闻。

    皆为喜欢、爱好而来。

   我曾有幸和他们一起,搞古琴雅集、茶叙,演绎七仙子和八贤士的故事;在去年冬天要下雪的日子,煮诗候雪。

    每一次都有满满盈盈的喜悦、享受。

    你看他们作为文化人的面目,神采飞扬,灿若夏花。



    我们这个小城非常有意思。

    城市的面貌虽是小家碧玉初长成,但骨子里却流淌着大家闺秀的血脉、气派。千年前的古都、沛郡与泗水郡,存留了强大的气场。

    那么疯狂的市场化过程,金钱的多寡始终没有成为小城人的眼中钉,官位大小的自诩在八小时以外是可笑的自怜。

    我记得涨价最没谱的年月,我的邻居贾德强老兄买了一大堆牙膏、肥皂日用品,价格落下去了还存满满的一大木盆,最终也没用完。

    困难的日子会变成有趣的样子出来。




    这个城市十分敬重有本事、有文化的人。

    相山公园一号门前,那个弹着土琵琶乞讨的白须飘飘的老者,雕像一般已存多年。

    此人骄傲,不曾因为自己是乞丐身份而低眉顺眼,气宇轩昂的每日奏起“西边的太阳就要落山了”。

    青年油画家刘永强,将他拉入作品。

    有人说,这是移民城市的特性。

    从商丘人“相”到这里建城,到春秋宋国的陪都,到几千年的兴废沉浮,都是人来人去的流逝。

    我倒觉得这是一种偏面的直观。

    这块土地的贫瘠造就了一种坚韧,古老的黄泛区的剧烈的水灾使得这里的人们对财富与生命的价值有着独特的理解。

     饱吹饿唱,敲个板弄出个拉魂腔。

     人们始终在铸就自己的生命色彩的光鲜和斑斓。

     文化成为小城人的信仰。

作者相关文章

小城七仙女(三)

北京来了个李老师——《东篱听琴记》(1)

雪美东篱煮诗听(1)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我听见·唐山城市的心跳
【阅读悦读丨散文】一个人,一座城——毕业季的约定
指碑文化护航城市形象之《人 家 城》
还拿得出几处遗址来纪念辛亥革命百年?
雨田:无言的城市
新厦门人是闽南小城的“终结者”?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