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声韵(3)



    世界上所有乐器声,都是对自然原声的想象和模仿,而龙吟虎啸猿啼鸟鸣等,皆不及人声之丰富。

    “响遏行云”是对人声最美的赞颂。

    它并非飙高音,逞铁肺。

    列子说:“抚节悲歌,声振林术,响遏行云。”

    那是“悲歌”的气势和感染力的穿透。

    以往并没有过多的关注诵读,倒是在歌唱的一面多有羁绊。

    那么多年,被央视的一些大牌主播、主持活生生的逼出反感,造出来的各种调音,将人声推向真善美的反面,越是煽情越是感觉虚假的可怖。

    人声来源于市井、村落,它就应当是站在大地上的。

    今年春节前,韩梅姐介绍我认识曹伟,他和韩梅姐合作诵读了我的作品,触发了我内心的一个点。

    我开始感受到诵读对文本的再造魅力,意识到人声里的文字,有着别样的冲击力。

    濉溪台侯良丽老师诵读我的《给每座山每条河起个温暖的名字》,更是让我深切感知:诵读是另一种歌唱

    前日良丽老师发来留言,看了很受触动。

    她说:在马老师的笔下,小城的一切都是有画面感的,人物更是。亲历者会猛然呈现出眼前的场景,旁观者也能想见其中的意味。

    比如现在,我似乎又看见曹伟老师和陈曦老师“抬杠”的枝枝节节,那叫一个“认死理”。大凡这样的聚会,我更喜欢倾听,吃饭变得次要,聚会的主题为王,马老师一蹴而就的洒脱文字为最。

    声韵有别,相识有缘,声韵的彼岸,便是心灵之故乡。

    “声韵的彼岸,便是心灵之故乡”这一句,凝结了一位资深播音主持的心路,看了令我动容。

    曹伟走向电台播音的那个时代,国内声坛还是学院派播音风格的一统天下,你得有播音的厚实底子,讲求字正腔圆、语速语调以及播音的明晰度,那种板整而单一的格调并非来自市井、村落,或是传统的诗词古文吟诵。

    它带有字音的严苛,语调的端庄,稳重中涵蓄激昂。

     那种派头,刻意要高于生活,割裂于庸常,显出高大与平和的失衡。

     好像话剧演员似的,在台上说着一种和日常迥异的腔调,下了台一时半会也说不了人话,还存“台腔”,听着就别扭。

     直至“主持”成为潮流,单一的播音调调与面目的一统,才算是打开了另一扇窗。

     曹伟就是在另一扇窗里露出脸面的。



    我现在想,他一入行就没有播音长期熏染的“台腔”恐怕是个幸事,你若以“台腔”的尺度来量他,似乎很容易找出他的字句里严谨度不达标的片面。

     那恰恰成就了他特有的身段。

     他用一种脱开播音台的平常、家常的白话,浸润在文字里,用自身的理解调色,将朗诵变成极具个性的再创作。

     这实在是诵读的崭新面目。

     中国式的阅读、朗读,有一种拜倒在新闻稿或是作家、作品下的“奴性”,要寻求和作家的心思、作品的意思高度一致性。

     阅读、朗读的独特性就会被捆绑起来,以致于湮没。

     我喜欢用“再构”这个概念。

     文本是独立的,当它由作家完成,已然是破壳而出;我们读它的过程更像是再造了它。

     好比它本是个素描,经由阅读、朗读而变成了水墨画。

     固执的作家总会把自己的作品当成“蛋”来维护,忽略了它的自生、自存的生命力;它的张力和生命的无限多样性会被囚禁。

     呈现自我个性的诵读者,则将作品当成自己的文字来理解与呵护。

     那是又一种阐释和丰富。

     不自觉的你会慢慢发现,诵读中你并非要去寻觅作者,我们其实是在以声音寻找自己的心灵故乡。

     它存于你一字一字的声音中,有一天在你的恍然一悟中露出眉眼。



    那一日曹帮聚会上,听到小城餐饮业做得很好的王总朗读一段,很是感触。

    他是于炳兰相之韵艺术团的成员。

    小城有好多人,爱上了诵读,我的老友丁星火就是初创者之一。

    诵读已不再是银屏或专业人士的特属,渐渐变成平民百姓的个人喜好之一。

    它不是卡拉OK那样直接的鬼哭狼嚎,而是仔细的发掘自己美妙的声音,寻找心声栖息地,建一片自己的园子。

    我极欣赏王总的本色读法:声音有磁性却有意控制,让它自然、细微;不怯懦带有乡音的发声,把它铺展成朴素而亲切的底色。

     语调在谈话那样的基调线上上下下;待到情感的“爆点”出现,冲天而去,然后再收,收时已情不自禁。

    尤其是,他把文本读成了自己的经历,这种体验式的诵读,色调格外暖心。

     诵读,平和最难。

     我一见歌者、诵者飙高音就头痛,什么铁肺、海豚音,都是在践踏文字、曲调和声音的契合,看起来是显摆,其实是情感层面的苍白、虚弱,他要极力掩饰。

     在平和里波澜起伏,需要强大的功力;它淡化了表演、表现,以声音的润泽、厚沉,隐隐显出刀刻的力道。

     那就是声韵的样子。



    我是语文老师出身,又有文艺宣传队的底子,但按照自己“平和为大”的理念,拿起作品就读,结果却是“眼高口低”的沮丧。

    眼睛读书和读书发声根本不是一回事情。

    平和的波澜很难即兴做到,它需要反复打磨的精心过程。

    曹伟的诵读是别一种风貌。

    我有时怕听他读,太呕心沥血,沉进去会伤神伤心。

    以沧桑铺底,情绪炫色,高高低低的声韵里,充满着挣扎、不羁与昂然。

    他还有一种深情:对生命过程坎坎坷坷的真切感知,对人性、人心风雨无阻的信赖与仰视,对生活里友谊、爱情、性情、气息的迷恋和沉浸。

    都在他一篇一篇的诵读里。

    我常对曹粉说:学曹伟者死,寻到自己者则大成。

    诵读中,我们其实是在以声音寻找自我,皈依心灵之故乡。

    我不知曹伟找到了没有,我们都还在继续寻着。

作者相关文章

致敬“文青”

小城的文化热度(3)

凄美的殉情诗章——啊,玉龙雪山(2)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声韵--完美精彩人声14首
【甘肃】贺泽宸《一次难忘的播音》指导老师:郑小琴
完美精采的人声无可匹敌 煽情的录《声韵1 DSD》14首 *
完美精采的人声无可匹敌 煽情的录《声韵1 DSD》14首
原创|平和为大、言符其实
完美精采的人声无可匹敌《声韵1 DSD》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