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利雪:文字的温暖

作者王利雪,安徽阜阳人,散文作家,现工作于临涣。

   文字的温暖

    2019年的初秋,某个周末。我与女儿走进灯塔西约三十米路北的一家板面馆,想吃碗板面。

    门口招呼我们的妇人热情的笑容中,有一种说不出的熟悉感。但我一时又识认不出来,于是就安静等面上桌,开吃。

    面端上来了,拇指宽的面浸在浓汤里,顶端堆着卤豆干、海带与豌豆,色泽搭配恰到好处,我不禁胃口大开。她没有离开,只看着我笑,像是等着我也说些什么,我一边嚼面,一边心生疑惑:她究竟是谁,看来与我很熟悉,我这记性,怕是要得罪人了。

    “没认出我是谁?”“没有”,我老实地摇摇头。“你再想想,打铁的。”她给了一个很关键的提示词,我恍然大悟,是铁匠段传义的妻子,只是衣着变了,发型变了,我一时没有认出来。

    马尾辫变成了利落的短发,原来煤迹斑斑的工作服换成了利落的秋装,又系了一个花色朴素的围裙。最最关键的是,我一直在铁匠铺见到的是灰头土脸的她,不曾想到她以这样干净、清爽的样子在板面店里干活。“你开的板面店?”我问她,“不是,我是在这里帮忙的,一个月一千多。”“铁匠铺还干着吗?”一想想,我有好长时间没有去了,

    “还干着,就是现在是淡季,没有什么生意。我在那也帮不上什么忙,也就给自己找个活干。”于是我就一边吃面一边闲聊。她也絮絮叨叨和我说着铁匠铺里的事。

    我是在2017年冬天无意中遇到并关注她家的铁匠铺的,这是临涣最后一家铁铺,段传义的那句“当有一天我打不动铁时,临涣最后一个铁匠铺就消失了”触发了我的感慨,之后向朋友介绍,宣传,濉溪电视台拍摄了电视记录片,临涣镇的记者也随之写了相关的报道。这之后,与古城有关的图片、文字中,开始出现了段传义的身影。

    “镇里说给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每年给1200元的补助。但是什么时候给,还不知道。”她笑着说。“那很好了,十年下来就不是一笔小钱了。”“是啊,得谢谢你。”“谢啥,能坚持下去真不容易。手工刀具的质量,不是机械加工的流水线产品所能比的。”

    付钱时,她坚决不愿意收,我当然会谢绝她的好意。辛辛苦苦讨生活的临涣人,在以他们的方式表达着谢意与纯朴。心里的某处,有着说不出的暖,是为他们坚守铁匠铺的感动,为他们夫妻在商品经济大潮冲击下仍执拗于最传统的手艺的执拗。如今这样的执拗并不多见。

    这是文字的温暖,我因为写作结识了这一对平凡的夫妻,从最初的拒绝采访,拒绝旁观,到最后成为朋友。我们拉近着陌生人之间的距离。因为文字,我可能在某种程度上将他们的铁匠铺推向公众的视野,引起了更多人的注意,让更多的人认识到坚守这种手艺的意义。我想,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关注与尊重,让他们意识到打铁在当今社会除了养家糊口之外更深的意义,更深的人生价值。

    他们在铁锤的击打中,在铁火的淬炼中获得了职业的尊严。而我自己,一篇《淬炼的情怀》在2018年的安徽新闻奖评选中,获得二等奖。这是对打铁人的肯定,也是对我文字的肯定,而我的写作,视野从此开始从小我走向宽广的社会。

    因为文字,我走近了更多临涣人,走进了像我一样的普通小人物的故事。2019年春天在茶馆采访独轩轿主吴长宽后,一时没有找到好的写作思路,就把关于他的写作暂时搁置,从春到夏,一晃两三个月就过去了。

    吴长宽结束了春季的生意,开始了夏季的营生——卖西瓜。有时在文昌宫,有时是农业银行附近,常听到他的大嗓门在喊:”8424大西瓜,甜的很呀,快来买吧。新鲜的8424……”我常常在临街的房子里听到他的叫卖声,也偶尔光顾他的生意。时间久了,他耐不住了,便问我:“你写我的那篇文章写好了没有?啥时候能印出来?”“快了,快了。”我开始起了逃避之心。如果没有催促,那篇只开了头的稿子,天知道到底什么时候能写好。

     此后,我开始绕着他的西瓜车走,有时候,干瘦矮小的他老远看见我,便中止了“8424新鲜西瓜”的叫卖声,来追问我一句,“你的文章写好了没有?”那张曾经涂满油彩,将县太爷的奸诈演得活灵活现的脸上泛着黝黑的光,也泛着期待的光。

    我心生惭愧。拖延症拖住了我的手脚,让我的笔日渐懒散。压力来了,动力也随之而来,直到2019年夏末,那篇《独杆一坐天地宽》才见报,并在《淮北日报》的微信公众号上推出来,我第一时间转发给了他,心里长舒了一口气。

    我愧疚于辜负吴长宽的期盼,让他在37度的高温里,一边卖西瓜一边挂念着有关他的文字。初中未毕业的他,并不一定喜欢那样的长篇累牍,但是仍然让我又惭愧又感动。那些走进人群就被淹没的小人物,那些拼尽努力仍然在生活最底层挣扎讨生活的小人物,是那样的真实、纯朴,他们一边安于自己的生活现状,从不叫苦叫累,另一方面渴望着更大的舞台,更多人的关注与认可。

除了尊重,我还能说些什么。

    2021年5月14日去城隍庙茶楼喝茶,在前台我特意问他们周末还有大鼓表演吗,那个叫王彦江的老人每周末还来吗?那天碰巧在前台的是一个年轻的男孩子,对于我的问题,他并不了解。我叹了口气,去喝茶。

    就在这个茶楼,2019年的寒冬,我曾经采访过王彦江老人,最初他在南阁茶楼唱大鼓,常穿一件黑底红圆点的唐装,有时敲大鼓,有时也敲月牙板。他唱的那些老段子,都是历史故事,我大多听不懂,但唱腔清亮,韵味流转,一举手一投足中,竟十足地彰显大鼓的魅力。

    他不是临涣人,是十多里外的韩村人,但就是这十多里的距离之差,让他在晚年的职业发展上失去了许多机会。临涣古镇近些年相申报了安徽省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唢呐、大鼓等民间艺人相继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继承人,比如李保聚老人就申报成功,也成了临涣大鼓的代言人,表演机会多,登的舞台大。王彦江老人大鼓唱腔不逊于李保聚老师,但由于不是临涣人,不能享受这样的时代机遇与红利,只能在茶馆驻唱。而且只有小学文化的他,没有办法写新时代的大鼓词,只能守着着老的唱词。

    老人带来了他的多张荣誉证书,还有一些自己整理的唱词,有几个重要场合的表演照片。提起自己唱的大鼓,他满脸自豪,因为那是一种被别人认可也自我认可的自信。还有他的女儿,传承了他的技艺,但是为了生活,必须出门打工……

    人生如河流一样漫长,但是悲苦却如井水一样深不可量。童年时期正赶上饥荒时代,青年时期,家境贫穷,外出卖唱讨荒,在我的追问中,老人回忆起了那些久远的往事,老人初不愿意细说,后来打开了记忆的闸门,他记起了更多的细节,那些饥饿、无奈、惶恐、茫然、疲惫、疼痛。突然之间,他干皱的双眼涌出泉水,近似喷洒,声音一下子扭曲变形。

    我惶惑不安,只能轻声安慰,几分钟后老人平复了自己的情绪,回复了正常。我们开始转移话题。在这样一个茶客众多的茶馆后院,我以聆听者的身份端坐在老人的对面,喝茶聊天,人来人往之中,老人的脸上有一种无法言明的神情,像是在享受一种高礼节的待遇。

那是一种被人尊重、被人认真聆听的满足感。他的故事,每一段对我而言都是陌生的,那样一个特殊时代的伤痛我不曾经历。我一时感慨,像王彦江老人这样坐在茶馆里看似游刃有余地享受在大鼓唱腔里的老艺人,身上背负着多少故事,内心里藏着怎样的伤痛。他们的一生要经历怎样的波折起伏,才能修练到老年时的平静、豁达、从容?

    那天的聊天没有继续太久,因为我想知道的故事是一个陈年的伤口。我不忍揭开。老人会很疼,我也会。

    从城隍庙走回我的家,沿街的烧饼摊上,热气正在烤炉上方缭绕着。我买了一个烧饼,边走边吃。

    回去的路上,我生出很奇怪的念头,如果大学毕业后没有来临涣,我一定不会认识他们,或许我很多年都不会听到淮北大鼓,不会结识临涣的一批艺人,不曾走进他们的故事。可是如果不是因为热爱文字,我可能也不会关注他们的世界。

    生活的偶然性让我来到了临涣,因为热爱文字,我把偶然变成了必然,必然与他们相遇,必须被他们感动。我渴望用文字记录下他们平凡而伟大的人生,说给更多的人听。文字的光映亮那些印着岁月沧桑的面容,也将温暖我的生命。

    而我更多的是感激,像因为茶与临涣结缘,义务调解纠纷三十年的王士宏老师曾经说的:“是临涣给了我们舞台,给了我们更好的发展空间,提升自我的机会,我爱临涣,我希望它能变得更好。如果离开临涣,我还是我,但一定不是现在的我。”

后记:

这篇《文字的温暖》初稿完成后十余日,我在学校的食堂吃晚饭,品味拉面之时,忽觉得面前擦桌子的工作人员面熟,穿着橘色工作服的她正是铁匠段传义的妻子,因板面馆的主人转行,她又辗转到中学食堂干活。

铁匠铺还干着吗?生意怎么样?

还干着,虽然正赶上农忙,生意也不好,现在用农具的人少了。

儿子呢?还在上学吗?

她的眉眼立刻飞扬起来,“还在上学呢,考上天津大学的研究生了。”

真好,我由衷地祝福她。我的眉眼也笑意飞扬。

“就是通知书还没有到。”

“给学校打个电话问问吧,就不用一直担心了。”

“网上已经公示了,导师也联系过儿子,就是还没有收到通知书……”

她手里没有停下忙活,一排的桌子擦完了,她又走向另外一排,“你们老师的记性真好,还记得我……”

吃饭的学生涌进来,淹没了她忙碌的身影。晚饭时间结束后,她还要刷洗碗碟,拖地。我看着她在时间里忙碌着,疲惫着,牵挂着,幸福着。那被铁匠铺的炉火熏烤着长大的男孩,被本分、勤劳、善良的父母养大的男孩,走出了古镇,走向另一种人生路。

相关文章

王利雪:一杯茶的情缘

王利雪:河流之上

关注马尔的视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基诺创世神话与大鼓舞
民族文化符号 基诺族大鼓舞
王利泉楷書
小故事:老铁匠的茶壶
大山里最后的铁匠,77岁老人打铁60年,希望老手艺能继续传承
王利泉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